名称: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研究
时间:2013-2014
地点:中国各地
研究内容:
1. 家庭座椅与“刺点”
曾经,家庭座椅在中国家庭中只具有单一的坐具功能,样式稍显怪异,都会被怀疑有资产阶级享乐思想,更遑论沙发。开放之初,当世界之门初启而物质基础和市场尚不具备的时候,“打沙发”(自己动手仿制洋式座椅)曾经是一道城市风景,座椅(尤其是沙发)也是最早体现家庭现代化的时髦装置。
很快,座椅就像剧变中的城市,沦为室内家具更替中最为频繁的种类。最初还有收购,转卖到乡下;随后日渐贬值,但弃之可惜,在室内外辗转;最终,就是弃置路边也无人问津,成为奇异的街道家具。
“刺点”(punctu)是罗兰·巴特在《明室》中提出的概念,他将对于照片细节的不同关注称之为“刺点”,即照片之中能够刺痛人的某一点。这是照片观看活动时描述的关键现象,往往只有个体观看者会注意,且无法传达的心灵震撼感觉。罗兰·巴特认为这是照片的最重要特点:它是实际存在物的证明。
在公共空间日益模糊、公共设施极度缺乏的中国城市,不断“落伍”的家庭座椅渐渐成为街道空间醒目装置,以这些座椅为中心,都市街道中的“闲置”空间被居民创造性地经营为广场/休闲之地,这是私人空间对城市空间的独特“侵占”与贡献,它不仅是街道家具,街道也因此而具有深层视觉与记忆的意义,成为街道的刺点。
这里延伸了罗兰·巴特的“刺点”在摄影中的意义,把这一概念用于城市空间观察与研究,认为正是被置于公共空间的家庭座椅,使寻常都市空间具有了震撼心灵的意义。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现象不仅普遍存在于中国大陆,也散见于台湾(如台北、台南)、香港、日本(如大阪、东京),是东亚城市的特有现象。
2. 拍摄计划
自2008年开始,作者开始关注这一摄影主题,并从2012-2013年进行了有计划的大规模拍摄,先后涉及北京、上海、深圳、天津、西安、成都、台北、台南、香港等城市,重点是北京旧城和深圳的城中村。
初期的拍摄较多关注座椅在街道空间中的独立性,无论环境如何变幻,作品中的座椅始终以专业建筑摄影构图标准取景,力图透过冷静、专业的视角“小题大做”,凸显主题的特殊意涵。同时,所有作品也存留了街道纵深角度(包括有原住民使用状态)的档案照片,为今后更为深入的空间社会学研究做积累。
近期的拍摄更多关注原住民以公共化的家庭座椅为中心的生活场景,以北京旧城的全面深入考察拍摄背景,力图通过对这些偶然的、戏剧性瞬间的抓拍,呈现剧变中的中国都市民间坚韧的空间应对、介入、缝合策略。
呈现方式:“街道的刺点:公共空间中的家庭座椅”,2013年,深圳,第五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企业馆
团队:有方
委托方:卓越集团
版权声明:本版权归有方所有,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上一篇:建筑摄影课27 | Christian Richter:被遗忘的建筑
下一篇:中国现代建筑研究:冯纪忠、王大闳 |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