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察社办公室
项目地点 北京昌平
建成时间 2023年8月
建筑面积 400平方米
这是一个关于变化的家。姐弟两个家庭和爷爷奶奶一共9口人住在里面,虽然大多数时间只有爷爷奶奶在这生活,但是到了周末年节,孩子们的暑期,房子就会热闹起来。
400平方米的空间要让老老小小都能自得其乐又互相关照。相较于一个强壮的图像,那种具备高密度丰富信息的生活场景,如同彼得·布鲁盖尔(Pieter Bruegel the Elder)关于乡村生活的画作,在今天被格式化的生活空间中,显得弥足珍贵。
如何为这多样又丰富的生活提供舞台?不同形状、尺度、光影和人们的生活动态,我们在错位的序列中,寻找到一些变化的机会。
黑寨村在山前平原,紧邻山脚的位置。穿越村子中央的主路,随着高差变化的余势,起了不小的坡。由西向东,整个村子被道路带领着俯冲而下。在家人回忆中,夏天夜晚大家站在路边乘凉,向东一望,能看到20公里外灯火通明的昌平城。
宅基地临着这条坡路。东西向16米,最大高差将近1米。东侧的胡同,又由南至北缓坡下降了半米有余。我们在最初的设想中,希望这种细微但连续的高差变化,可以被反射到新建建筑空间中,这将成为差异化空间的一个形态源头。
建筑面向街道及邻居的立面不突破檐口7.2米的高度要求,使建筑维持了友好的邻里关系,但从剖面上看,体量被二分为三,这就像打着三拍子的鼓点唱四拍的歌。
一系列有趣的变化由此诞生,靠近场地中心的室内空间得以更高。那些挑高的部分,有时候变成阁楼,有时候变成钻上屋面的通道,有时候变成巨大幕墙下阳光充足的家庭活动间。我们也为这些挑高空间,挑了颗瘦高挺拔的元宝枫作为生活背景。结合坡地地形带来的首层高度变化,我们得到了一系列高度各不相同的房间。
所以在平面布局上,我们并不采纳其他邻居常用的集中布局方式,而把建筑主体设在场地南北两侧中间留的室外庭院。相对较小的房间进深,这样的设计提供了尽可能多的采光和南北通风条件。场地中间设连接部,庭院再次被连接部分割为两块,同时东北角被挤出第三处庭院。这种室内外错综的布局,在一层也可以设置足够的卧室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家人的需要,并不与首层的主要公共空间发生干扰。
在这一系列公共空间之中,我们为奶奶预留了一个面向庭院的超大开放厨房,孩子们都不在的时候,爷爷奶奶在这里就餐。一组固定隔断柜把餐厨区和主入口分开,一个走廊中的玄关被隔离在厨房的另一侧,同时玄关柜也成为厨房的墙面,可以用来挂电视。
向西迈上三级踏步,这里是家人待客的沙发区。南向的阳光充足,沙发被制作为两层,对于孩子来说坐躺多用,大家也可以在这里聊天看电影。主餐厅设在中心连接部。为了留出更大的院子,主餐厅像一个凹龛,随着大圆桌的形态,嵌在大庭院里,这里将会变成节日晚宴最热闹的地方。
因为错层的关系,在互相连接的首层公共空间活动的人们,可以通过两跑楼梯爬升2.4米快速抵达二层的大家庭间。大家庭间因为底部空间的下沉关系,获得了最高的房间挑高。吊顶下最高处高达6米,配合3.6米高南侧的通透玻璃立面,在地面架空铺设的榻榻米之上,这里变成了孩子们不受约束的乐园。家庭间东西两侧,分别布置了两部一跑楼梯,一部在室内一部在室外,人们通过这两部楼梯到达南侧的书房和大阳台。
书房和阳台间采用平移门分割,在天气好的季节里,滑动平移门,室内室外可以更好的连接起来。大阳台向南打开,是个被檐口庇护的区域,就像个小型室外起居室。在项目还未完工之前,奶奶就已经开始计划怎么在这里种花。大阳台向东开的小口,也在附和人们对这个坡上房子看向东侧远方昌平城的那道视线通廊。
这是个活动路径穿梭于室内、室外、半室外,充满各种角落的房子。这些角落因为不同的处境,提供了丰富的空间信息密度。一个丰富多样的空间集合,与细密的日常生活作连接是可信的。如果建筑能表达和被体验某种生活的真实,我猜,这种真实性或许就蕴含在这些细节中。
设计图纸 ▽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坡上之家-交错之处的生机与供述
项目类型:建筑/室内
项目地点:北京昌平区流村镇黑寨村
设计单位:察社办公室
事务所网站:chaoffice.info
主创建筑师:成直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武迪
造价:300万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21年7月-2022年1月
建设时间:2022年5月-2023年8月
用地面积:300平方米
建筑面积:400平方米
结构:高雪梅
施工:张友江
摄影师:朱雨蒙
本文由察社办公室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等待时间续写:23湾岩壁酒店 / 素建筑设计事务所
下一篇:Snøhetta新作:美国Vesterheim园区“公共空间”建筑,挪威再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