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孟凡浩-line+新作:杭州·西溪印,极限容量下的院落空间实验

孟凡浩-line+新作:杭州·西溪印,极限容量下的院落空间实验
编辑:宋诗雨 | 审校:原源 | 2025.08.11 11:51

西溪印  ©奥观建筑视觉

 

设计单位  line+建筑事务所

项目地点  浙江杭州

建成时间  2024年

建筑面积  82515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line+提供。

 

 

“西溪印是一次极限容量下的复合场景空间实验。在城市人工和自然生态交织的场所环境中,我们将西溪湿地中水网密布的图底关系折叠延伸至场地内部,以单元式、网格化的建筑布局对话自然肌理。”

 

——孟凡浩

 

由line+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孟凡浩率领团队设计的杭州星月·西溪印项目,是一座由71户3—4层花园独栋组成的街区式园区,旨在承载办公与居住模式的全新融合。项目启动于2019年,横跨疫情常态化阶段,更让设计团队反思:什么是理想的办公人居空间,生活与工作的关系又该如何重新定义?

 

 

西溪印,北及西溪湿地,南望西湖群山,且地处互联网金融核心区与城西科创走廊“龙头”位置,生态区位与城市能级使其具备了天然的吸引力和区域标识,也对其空间品质提出了更高期待。

 

区位分析  ©line+
园区整体鸟瞰  ©奥观建筑视觉

对建筑师来说,设计首先面临的是来自场地硬性条件的挑战:在1.4容积率与16米限高双重限定的“极限容量”下,既要满足办公与居住的混合需求,又要兼顾场地的舒适尺度、私密性与公共活力,还要平衡品牌个性与整体园区识别,以及建造成本与空间品质等矛盾。

 

园区街景与内部  ©奥观建筑视觉
园区内景  ©line+

设计从西溪湿地水网的自组织模型中获得启发,提出以“弹性容量网格”为策略路径——通过图示化的网格语言,将生态网络的组织方式转化为“建立网格—分配容量—缓冲连接”的建筑布局生成机制,为高密度场地提供高效、舒适、层次丰富的空间体验。

 

概念分析  ©line+
园区内景  ©奥观建筑视觉
园区内景  ©line+

 

 

场地由南北两地块组成,被城市支路分隔。根据1.4的容积率需求,设计先在用地范围内划出30—40米的“网络骨架”,对应“主弄—支巷—口袋节点”三级公共层次。整体布局以外界面连续围合、内部组团私密性为基础。

 

园区“网络骨架” 模型摄影:陈曦工作室、实景:line+

根据户型需求,进一步设计了半围合式“L”型单元模块,填充入场地内部,拼合形成“T”“工”“王”等不同形态。

 

单元模块填充  模型摄影:陈曦工作室
园区内景  ©line+
园区内景  ©奥观建筑视觉

单元之间交错嵌合,将公共通道与私密庭院相连接,形成“口袋花园”,在视觉上相互渗透,无需额外用地便可扩展体验边界,让空间流动通透,尺度与体验真正回归人本身。

 

园区内景  ©奥观建筑视觉
园区内景  ©line+

节点多变、尺度不一的街区景观,有效化解高密度环境中体量压迫与容量失衡。这种南北呼应、内外贯通的布局,使网格骨架不仅成为内部体量与公共空间的组织工具,也与西溪湿地、城西公园和西湖余脉共筑生态视廊。

 

园区内景  ©line+

 

 

面对办公与生活高度融合的现实需求,设计将空间功能的边界进一步拉通,创造高度复合的空间体验——商业、会所、办公、居住四位一体地整合于单栋建筑之中,以回应新时代小规模、互联网企业的空间需求。

 

功能复合的独栋单体  ©奥观建筑视觉

场地内的每栋建筑均有独立入口和步行廊道,外围设有缓冲绿带,构建“前院—大堂—私密空间”的递进式动线。

 

独立的入口与前院  ©line+

各层空间根据使用层级进行垂直分配:地下一层为挑高6.6米的会所展厅,可满足接待、展示、休闲等复合需求;地面一层设有接待门厅与会议空间;二至三层作为企业办公区,高管与员工办公空间可相对独立;最上层则为企业主自用的生活起居区,真正实现“上居下办”,让工作与生活自然过渡。

 

办公空间 ©line+
居住空间  图源:业主提供

在建筑设计上,采用大面积落地窗与无柱式空间结构,提升通透感与灵活性,同时保障空间的尺度感与使用效率。

 

通透灵活的空间 ©line+

立面采用墙体与开窗错落对位的方式,确保各层空间的私密性与舒适性,避免视线干扰。挑檐、折板与深窗框景,在建筑表皮上形成一套灵动的观景机制,近瞰西溪、远眺西湖,借景自然,渗透日常。

 

建筑立面  ©奥观建筑视觉

建筑立面  ©line+

不同体块的虚实比例、方向与边界共同作用,使每一栋建筑既具独立性,又嵌套于组团逻辑之中。

 

建筑立面  ©line+
建筑立面  ©奥观建筑视觉

 

 

园区建筑的整体立面形象脱胎于雅致的江南美学,融合于当代的设计语言,在整体性中创造个性化表达。材质的色彩选择跳脱于常规办公建筑的高冷基调,以跳跃的彩色打破沉闷单一的城市界面,彰显新时代复合园区的年轻活力。

 

建筑单体  ©line+

根据沿城市主干道、湿地界面、内部组团等不同场地特性,共设计了五种不同的立面形态。灰色干挂石材、木色格栅、古铜拉丝铝板、点釉白玻、彩釉陶板等,鲜活灵动的建筑质感与恬静淡雅的湿地记忆优雅交融,虚与实之间光影错落、自然渗透。

 

建筑立面  ©奥观建筑视觉
建筑立面  ©奥观建筑视觉、line+

建筑形体的非常规的色彩应用和流线型的比例划分,均创造了极具辨识度的建筑形象。同时,也以温润雅致的气质融入西溪与西湖的交汇之地。

 

具有辨识度的建筑形象  ©line+
具有辨识度的建筑形象  ©奥观建筑视觉
建筑色彩与材料细部  ©line+

 

 

未来的生活形态必将更加开放、复合、共生,而高密度也不再是某种限定,而将成为激发新型社区和生活方式的动力。

园区整体鸟瞰  ©奥观建筑视觉

西溪印通过生态湿地的自组织水网模型,达成了一种新的建筑布局生成机制,化解了空间容量与舒适尺度、功能混合、品牌个性与整体识别、成本与品质等多重矛盾。如今,街巷既成,日常生活正于生态与城市之间缓缓展开新的篇章。

园区内景  ©line+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杭州星月·西溪印

项目地点:浙江杭州

设计时间:2019.05—2023.10

建造时间:2019.12—2024.05

建筑面积:82515平方米(地上)、169073.6平方米(地下)

业主:星月投资&北科建

 

设计单位:line+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项目主创:孟凡浩

项目负责:朱明松

设计团队:苏可伦、朱敏、朱骁靖、丁健、张尔佳、徐天驹、张罕奇、涂单、谢宇庭、袁栋、缪纯乐、章洪良、杨雪剑、梁曦、胡绮玭、范圳、代圣轩、黄昱锟、王晓坤

景观设计(一期):line+建筑事务所(李上阳、金剑波、饶非儿)

景观设计(二期):GTS蓝颂设计

施工图合作单位: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

材料:拉丝铝板、石材、陶板、玻璃幕墙

摄影:奥观建筑视觉、line+、陈曦工作室

 


 

版权声明:本文由line+建筑事务所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line+
商住独栋园区
孟凡浩
建筑
杭州西溪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