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阅读 讲座实录+现场视频 | 马岩松:MAD x 现场 | MAD X:蓬皮杜首个建筑永久收藏展 马岩松:好学生无法创造未来 | 建筑师在做什么135 有约客01|马岩松:我不是参数化 关于有方发布厅 全球新冠疫情尚未消退的当下,重大事件用何种方式发布?直播或许是最佳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方发布厅应运而生。 有方发布厅,于有方报道而言是一个栏目板块,对业界来说提供了一个大事发布的阵地。无论是展览揭幕、论坛举行,或是奖项启动、新书出版,只要是业界关心的重大事件,都欢迎和我们联系。当下,我们能提供兼具深度和流量的直播,未来线下和线上活动亦可以同时联动。 建筑大事找有方。有方发布厅欢迎你。 本文MAD建筑设计事务所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
…“大地艺术”和“山水城市”都是名称,没有什么特别强的指向。建筑首先是艺术,它有精神性。山水城市的核心并不是山形建筑,不能只从形式上理解它。我刚才多次提到了自然,而且是人感知的自然。这在传统艺术中已经有很多表现了,比如山水文化。人总是认为自己的生命和精神是在自然中得到延续的,这个自然肯定是人工的自然,而不是原生的自然。建筑是可以去追求这种精神性的东西的,把人工自然的意境在建筑中、城市中去追求,我觉得这是现在城市特别缺乏的。 现在城市建筑谈的机能、物质、空间、技术、资本,都不是关于人的情感的。情感怎么产生?我觉得这是广义地理解山水城市的一个角度吧。我自己也在理解中、在实践中,有时候作品也很主观,但我从来没有认为山水城市是字面意义上的“像山水一样的城市”,这个挺明确的。 “山水城市”概念最早是钱学森从学者的角度提出来的,吴良镛跟钱学森有很多交流,都提出了中国城市的相关问题。现在中国城市非常现代化,跟自然愿景距离越来越远。现在城市缺的就是情感、自然、精神,只是这个理念不能跟我个人的实践有一对一的解读,因为我有时候会有别的原因想要做一个东西。 提问 你曾经说你不是靠参数化,是凭直观的感受去做建筑,那么设计中洞口的定位也是完全凭感觉来确定的吗?是否必然会利用到参数化计算、定位等等? 马岩松 好像没有。确实是在计算机画图、软件建模,但没有谁帮我们设计,这都是工具,就跟以前的尺子一样,你的工具当然会某种程度上帮助你去实现一些东西,同时也限制了你的实现。它绝对不能成为思维方法。我还是挺传统、挺老派的,去到一个地方先看到环境,对它的感觉跟遇到的人、去的时间、当时的心情都有关系。 就像我去衢州,在火车站、飞机场折腾,我就有很强烈的反抗的心情,这些东西都会影响我对一个地方的反应。我会用草图把自己心里的第一感受最直观地画出来。这是我的工作方法,我希望我的草图都有可能直接变成一个建筑,我能接受它里面所有的不成熟和无意识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有人的痕迹在,我觉得它们非常有价值。建筑特征和语言这些复杂的东西难道人就想象不出来吗?我特别喜欢高迪,直到今天他的建筑图纸也很难画,但他绝对不是参数化。 提问 马工的项目形态逐渐圆润,比如证大喜玛拉雅中心、哈尔滨大剧院、深圳湾文化广场等,是有意识地消解城市同质化的建筑体系吗? 马岩松 我还没想过这个问题。我面对中国千城一面的城市,总是有一种很自然的对环境的反抗、对撞和刺激,它往往被放大。我不知道现在我的作品是不是更加圆润了,同时好像也有一种反抗。当我面对一个特别强的历史环境,或者鬼斧神工的自然的时候,我往往会放低自己,好多建筑师也是这样,这时会让自己的存在更弱小。我们项目里也有一些直线、很简洁、很低调、会消失的东西,那是跟环境有关系的。 为什么今天会谈日本那个幼儿园?因为我发现了自己温情的东西,一个建筑师超越专业性的一些东西。共情很重要,我在那个项目里、在那个环境遇到那样的人,才发现自己有这样一面。后面我在衢州,同样面对一个同质化的中国城市,我们想做火山一样的大地景观,其实也带着一种共情。我希望自己到这么一个城市,不用去追随现在的那种城市价值,同时还能建立自己的空间和世界,你所看到的奇怪景观会使你考虑它跟一个更大时空的关系,自己也会有一些想象的空间。 关于有方发布厅 全球新冠疫情尚未消退的当下,重大事件用何种方式发布?直播或许是最佳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方发布厅应运而生。 有方发布厅,于有方报道而言是一个栏目板块,对业界来说提供了一个大事发布的阵地。无论是展览揭幕、论坛举行,或是奖项启动、新书出版,只要是业界关心的重大事件,都欢迎和我们联系。当下,我们能提供兼具深度和流量的直播,未来线下和线上活动亦可以同时联动。 建筑大事找有方。有方发布厅欢迎你。 本文由有方编辑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文中图片均由MAD提供,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电话:0755-86148369;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2022年9月,墨菲西斯事务所50周年之际,汤姆·梅恩(Thom Mayne)以模型为线索,为有方读者梳理了事务所50年来的创作历程。 而讲座中,梅恩频繁兴奋提及的纪念出版物《M3:模型构建作品[档案库] 1972-2022》(Rizzoli 出版),也已于近日正式出版—— “《M3》中的模型展示了建筑思维的力量。模型制作需要不断重复,这个特性不仅使设计过程更为自由,而且拓展了我们的创造力,以协作、专注和激发创意。” 2023年3月19日,最新一期“有方发布厅”,将直播《M3》首场中国发布会。讲座之外,梅恩与朱锫的精彩对谈,也期待你的收看。 欢迎加入。 有方发布厅 第三期 有方讲座 总第七十四场 揭秘《M3:模型构建作品[档案库]1972-2022》 Unveiling M3: Modeled Works [archive] 1972-2022 主讲 汤姆·梅恩 Thom Mayne 2005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 墨菲西斯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路易威登大厦 1995-1999,美国纽约 △ 图源:包赞巴克事务所 — 艺术之城 2002-2013,巴西里约热内卢 △ 图源:包赞巴克事务所 — 布依格集团总部大楼 2004-2009,法国伊西莱穆利诺 △ 图源:包赞巴克事务所 — ONE57摩天楼 2005-2014,美国纽约 △ 图源:包赞巴克事务所 关于有方发布厅 全球新冠疫情尚未消退的当下,重大事件用何种方式发布?直播或许是最佳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方发布厅应运而生。 有方发布厅,于有方报道而言是一个栏目板块,对业界来说提供了一个大事发布的阵地。无论是建筑落成、展览揭幕、论坛举行,或是奖项启动、新书出版,只要是业界关心的重大事件,都欢迎和我们联系。当下,我们能提供兼具深度和流量的直播,未来线下和线上活动亦可以同时联动。 建筑大事找有方。有方发布厅欢迎你。 …
摄影:邵峰 建筑及室内设计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 合作设计方 中衡设计 苏州湾大剧院建筑面积 110,000平方米 建成时间 2020年12月 苏州湾文化中心位于苏州吴江太湖东岸,是苏州湾启动总体规划的标志性项目。2013年,当普利兹克奖得主、建筑设计师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初次来到东太湖看到这一片空地的时候,开阔的平原、无垠的水天一色令他印象深刻,吴江太湖新城的规划更是充满雄心,如曼哈顿一般繁荣的景象跃然纸上。蓝图上的城市以一条垂直湖岸的宽阔步道为中轴线,人们可以在那里相遇,文化中心处在轴线尽端湖岸之上的重要位置,包赞巴克意识到需要有一种纽带将场地中的要素(城市、天空、湖水、人)联系起来,“飘带”的灵感正源于此。 手稿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项目开始后,建筑师每次造访工地时均感到惊讶,工程效率如此之高,这片区域逐渐鲜活起来,类似摩天大楼林立的纽约曼哈顿半岛,各个建筑延通中央大道轴线两边呈网格排列。中央大道与太湖的交汇处是这一带的核心区域,围绕核心区两侧,苏州湾文化中心拔地而起,在周围诸多优秀建筑中大放异彩。 摄影:邵峰 苏州湾文化中心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北区是已经竣工的苏州湾大剧院,南区是未来将逐步开放的博览中心,包括博物馆、展览中心及会议中心。从湖上的行人轴线处展望,两个片区就像两片“翅翼”。方案伊始,包赞巴克希望聚合基地中分散的建筑物,使大剧院、博物馆、展览中心和会议中心,以及周边的商业空间凝聚为有机的整体,人们置身其中享受空间的活力。因此,包赞巴克决定将这两个“翅翼”在建筑顶端连接起来,在核心地带创建一个朝向天空的巨大拱门,从远处便清晰可见。 南区博览中心及立面细部…
主讲人介绍: 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于1994年成为首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法国建筑师、规划师。他设计大胆,以其极富想象力的建筑风格与作为水彩画家的创造力著称,在音乐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方面见长。代表作包括巴黎音乐城、卢森堡爱乐音乐厅、卡萨布兰卡大剧院等。 包赞巴克先后于巴黎和纽约学习建筑,并于1970年代开始研究城市形态,聚焦于研究生活空间的质量,提出了“开放街区”的城市结构新愿景。 包赞巴克在中国已有两件作品竣工,目前主要专注于中国的超大型项目——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以及法国的巴黎新索邦大学校园和拉德芳斯的姐妹塔项目。 讲座内容: 本次讲座将围绕包赞巴克在中国最新落成的作品——苏州湾大剧院展开。 一条“飘带”,两片“翅翼”,苏州湾文化中心横卧于苏州吴江太湖东岸。它是苏州湾启动总体规划的标志性项目,北区为已经竣工的苏州湾大剧院,南区将在未来逐步开放博览中心,包括博物馆、展览中心及会议中心。 苏州湾大剧院无疑是2020年中国最受瞩目的建成项目之一。建筑如何在新区中诠释古老城市的文化内涵?建筑师从哲学经典《道德经》中获得了哪些启发?剧场内部舞台与声学设计又有怎样的匠心?…… 此次讲座,包赞巴克将亲自讲解苏州湾大剧院设计的创作灵感与文思脉络,以及相关的技术创新与实现过程。敬请期待! …
…奥雷·舍人在“最高音乐厅” ©有方 △ 收工后一起看落日 ©有方 更多的活动发生在我们自有的活动空间:有方502。这是公共活动得以恢复的一年,久违的、满满的有方502让我们重新感受到真实的社群,以及人与人的连接。 13场有方讲座很热闹,主讲人中5位来自欧洲,5位来自亚洲,4位来自美洲:Pier Vittorio Aureli、刘静、Angelo Bucci、Thom Mayne、Fuensanta Nieto、大桥谕、彭惠君、Christian Kerez、Ascan Mergenthaler、Douglas Voigt、Markus Appenzeller、李立、李晓东、韩林飞(按演讲时序排列)。 △ 2023有方讲座现场 ©有方 聚焦国际顶级事务所的新系列“INTO ASIA”正式亮相:我们跟随扎哈、福斯特、赫尔佐格和德默隆等团队的亚洲区负责人,深入了解其亚洲实践中的机遇、挑战和经验。 “有方发布厅”也重新回归:普利兹克奖得主汤姆·梅恩在有方发布了新书《M3》、并与朱锫对谈;孟建民院士在有方发布了新著《人与建筑的异化》、并牵头两场跨学科圆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