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花盒咖啡,会“回应”的小建筑 / SoBA

花盒咖啡,会“回应”的小建筑 / SoBA
编辑:宋诗雨 | 审校:宋诗雨 | 2025.09.02 10:39

△ 花盒咖啡  ©Wen Studio

设计单位  SoBA

项目地点  江苏省昆山市

建设时间  2025年1月

建筑面积  40平方米


 

本文文字设计单位提供。

 

项目位于江苏昆山花桥中央公园的一处湖边平台上,原址为一座老旧的遮阳亭。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因功能单一,长期被忽视。设计希望通过一次轻量、灵活的设计介入,让这个空间真正“活”起来,成为人们愿意停下来的地方。

 

花盒咖啡区位鸟瞰  ©Wen Studio
场地原状 供图:SoBA

 

01|从“机器”到“会动”的建筑

 

早期的现代主义建筑常被称为“居住的机器”,强调功能明确、形式理性。而在这个项目中,设计团队更希望建筑是“活的”——它能根据时间、天气和使用需求,主动作出回应。

 

设计模型  ©SoBA

为此设计了一个可开合的盒子建筑:在营业时,它的墙面可以滑动、翻转、升起,将内部空间完全打开,吸引人们靠近、停留;而在闭店或非使用时,它又可以收拢为一个安静的体量。

 

立面与遮阳系统开启机制  ©SoBA

这种开与合的变化,不只是出于功能上的需要,更是一种空间表达方式:让建筑变得更像是城市节奏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物体。人们经过它,就能一眼看出现在是“开放”的时刻,建筑仿佛有了时间的感知能力。

 

△ 花盒咖啡关闭与营业时的状态  ©Wen Studio

 

 

02|与场地对话,创造灰空间

 

设计没有把这个小房子做成一个封闭的盒子,而是尽可能与场地融合,让它像一个愿意“打开自己”的存在。通过折叠的门板、可滑动的立面和透光的材料,设计创造了许多模糊室内外界限的灰空间——它们既能遮阳挡雨,又让风穿过、光透进来。

 

立面变化分析图  ©SoBA
非使用时可以收拢为一个安静的体量  ©Wen Studio

△ 根据时间、天气和使用需求主动做出回应  ©Wen Studio

建筑对面的遮阳和座椅系统也与建筑形成互动,共同围合成一个开放而包容的场所。遮阳系统的可开合设计增强了空间的灵活性,为不同时间段和活动提供舒适的环境。这让原本封闭的体量变得开放、互动,也丰富了人们在这里的使用可能性:从等咖啡、观景、到临时的集市和活动空间,建筑不再只是一个“物”,而是一个生活发生的“界面”。

 

生活发生的“界面”  ©Wen Studio

 

03|轻巧的构造与可持续思路

 

为了尽量减少对原有平台的干扰,项目采用轻钢结构体系,外覆铝板,地面铺设竹木材料。主体结构为不可拆卸的整体固定式构造,以确保长期的稳定性与耐久性;

 

材料与构造细节  ©Wen Studio

与此同时,外立面可开合、可调整的界面系统使其能够在不同的运营场景、季节变化及光照条件下呈现多样化状态。这种“稳固的骨架 + 可变的表皮”的建构策略,不仅延长了建筑的生命周期,也赋予其在城市环境中持续适应与回应的能力。设计希望它不仅是一个功能空间,更是一种可以被持续使用、不断激活的空间框架。

 

△ 可调节的遮阳系统,成为城市节奏的一部分  ©Wen Studio

 

04|一个可以被重新定义的地方

 

设计团队称它为“花盒咖啡”,但它远不止是一个咖啡店和花店。它可以是你旅途中偶遇的一杯热饮,是带孩子坐下看水的一段休憩,是周末花艺市集的起点,也是朋友聊天的小据点。

 

花盒咖啡  ©Wen Studio

它没有明确的功能边界,而正是这种模糊性,让使用者可以自由地定义它。在这里,香气、光影、水面交织成一个柔软的城市角落。设计希望它不是一个“完成的建筑”,而是一个能随着人们的使用而不断变化的生活容器。

 

花盒咖啡  ©Wen Studio

 

05|小尺度,轻介入,大能量

 

设计希望通过“花盒咖啡”探索一种小尺度介入城市的可能性——以轻盈、灵活的策略嵌入日常,从细节入手,让场地在使用中被重新激活,并促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连接。

 

花盒咖啡夜景  ©Wen Studio

设计团队相信,建筑的意义不仅存在于宏大体量与壮观形态之中,也可以体现在一个可开启、可呼吸、能够参与生活的小盒子里,让它在时间中持续回应环境与使用者的需求,并成为城市公共记忆的一部分。

 

花盒咖啡夜景  ©Wen Studio

 

06|一个小尺度的空间更新

 

“花盒咖啡”以轻量、灵活、可参与的方式嵌入城市结构,在不增加空间负担的前提下回应真实的城市日常。它通过可变的表皮与开放的界面激活场地潜能,持续编织人与空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在日常流动中留下可被感知与记忆的城市片段。

 

嵌入城市结构  ©Wen Studio

 

 

设计图纸 ▽

 

平面图  ©SoBA
剖面图  ©SoBA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花盒咖啡

项目类型:建筑、室内

项目地点: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花桥中央公园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23.9—2024.7

建设时间:2024.8—2025.1

用地面积:100平方米

建筑面积:40平方米

业主:昆山市花桥镇人民政府

 

设计单位:SoBA

主创建筑师:王若、汤海音

设计团队:陈拓、李传樟、王源、沈奕辰(实习)、李梓桢(实习)

顾问:花桥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局规划

结构:臧宇泓

照明:上海光悦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文商旅集团昆山传是合众广告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摄影师:Wen Studio

设计单位联系方式:office@sobarchitects.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SoBA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SoBA建筑设计事务所
公园景观构筑
可变性建筑
商业
江苏昆山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