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汇一建筑新作:公寓3E,沉静的变奏|设计手记

汇一建筑新作:公寓3E,沉静的变奏|设计手记
编辑:宋诗雨 | 审校:宋诗雨 | 2025.08.22 13:58

客厅与玄关  ©孙海霆

设计单位  汇一建筑

项目地点  北京

建成时间  2025年5月

建筑面积 232775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对建筑的感知不在于眼睛,而在生活;我们的生活正是它的写照。

——鲁道夫·辛德勒(Rudolph Schindler, 1928

 

 

不知不觉在这间公寓生活了十八年,这漫长的时光里承载了家庭成员的日常、习惯、愿望与经年累月的记忆,是时候作出一些调适。

旋转墙开启的前厅  摄影:徐千禾

恰巧前不久家里的地板被浸泡受损,借此时机做一次空间优化——储藏室与洗衣房加装两处高层储物搁架,充分利用垂直空间以应付日益增加的收纳需求。随即,便是重构前厅与书房。这是功能的完善,更是生活方式的再编排与居所气质的再定义。

 

玄关位置是一个约六平方米的过渡区,位于洗衣房与衣帽间旁。在原有格局中直接连通一处约二十平方米、无对外采光的区域。该处虽位于住宅中轴,却因边界与分隔不清,徘徊于通道与厅堂,没有明确属性;正因其模糊性促成了转化的契机。

 

玄关  摄影:徐千禾

起初尝试以屏风界定该区域。设计阶段比对多类屏风,特别是Eileen Gray 1922 年的黑漆折屏,其分割与折叠的逻辑颇具启发。然而,屏风毕竟属于家具语汇,难以真正介入空间,无法改变空间性格。

 

策略的转向源于对东亚住宅体系的观察:古代日本庭园住宅中,玄关以滑门或屏障与内部空间形成清晰区隔,居住者在由外至内的行进中完成情绪与行为的过渡。由此,门的概念延展为墙体,成为具有明确边界与组织性的空间界面。

旋转墙  摄影:孙海霆
前厅与起居室入口  摄影:孙海霆

于是,确立旋转墙体的构想,是这次改造的核心。它不仅承担物理分隔,还调度居所内部的动线与节奏。开启时,前厅延展为穿堂;旋转至90 度时,与侧墙齐平,形成连贯而沉静的立面。为避免传统地弹簧对地面的干扰,铰链系统被隐藏于墙体之内,旋转轻盈无声,表面保持完整连续。

 

旋转墙90度开启的前厅  摄影:孙海霆
前厅看向餐厅  摄影:徐千禾

随之,原本近似穿堂、难以驻足的中央空间获得新的定义,成为书房之外的阅读节点,作为起居室前廊被纳入日常序列。当旋墙至180 度,前厅再次化为通道,新增展墙的一侧封闭了原先通往起居室的其中一条路径。

 

旋转墙180度开启的前厅  摄影:徐千禾
餐厅看向起居室  摄影:徐千禾

在起居空间中,这堵墙体同时成为视觉与心理的界面。它为内部增添适度的围合,组成一处嵌入式壁龛。壁龛隐于带柜门书柜的一隅,矮桌、台灯与悬挂在旋转墙上的画作共同成就了一处安静的阅读角,亲密而集中,亦成为室内视线的焦点。

 

起居室  摄影:徐千禾
旋转墙180度开启在起居室形成的壁龛  摄影:徐千禾

空间因而获得弹性,不再是静止的框架,而是参与生活变奏的动态系统。居住的逻辑逐渐由功能主导转向体验导向;微妙之处,如墙面的转身、光线的折返、角落的布置,皆成为生活节奏的显影。

 

起居室  摄影:徐千禾

主卧室改为书房,这是在持续使用中自然生成的结果。从此成为沉思与交流的地方。它与沙发区并列,共同构成住宅中的双重公共空间:一处以身体的松弛为尺度,一处以内在思维的聚焦为节奏。

 

起居室看向通往书房的走廊  摄影:孙海霆

书房入口处是一个双面柜体,一侧用于当季衣物收纳,另一侧则是约2.1 米高的书柜。尽管未至天花,这面书柜仍可容纳四百余册藏书,既形成纵向的视觉界面,也沉淀居住内容。于是,精神与物质得以共存是这一空间的气质。

书房入口  摄影:徐千禾

由两侧一高一低的书架形成适度的包裹感,柜体与南窗共同围合出一片阅读与交谈的空间。自然光自南窗均匀铺陈其间,书籍、模型、旅行纪念物与日常文具是生命力的延续。

 

书房  摄影:孙海霆
书房  摄影:徐千禾

访客偶尔翻阅书籍、围桌交谈,时而在临窗处顿足。时空来来往往。

 

书房  摄影:徐千禾

此次改造并未追求戏剧性的视觉震撼,亦非技术演示,而是对生活的一次重新梳理。

卫生间  摄影:孙海霆

生命存在于一堵墙、一本书、一束光。

旋转墙开启的前厅  摄影:徐千禾

 

 

设计图纸 ▽

平面图:旋转墙 0—90—180度开启  ©汇一建筑

项目完整信息

项目名称:公寓3E

项目类型:室内改造

项目地点:北京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253

建设时间:2025420255

用地面积:210平方米

建筑面积:265平方米

 

设计单位:汇一建筑

主创建筑师:徐千禾

施工:王世良、朱建明

业主:徐千禾

摄影师:孙海霆、徐千禾

视频版权:徐千禾

设计单位联系方式:chienho.hsu@influxarchitecture.com


 

版权声明:本文为汇一建筑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住宅改造
北京
室内设计
汇一建筑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