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建筑地图167 | 杜塞尔多夫:城市记忆

建筑地图167 | 杜塞尔多夫:城市记忆
编辑:李菁琳;校对:李菁琳 | 2022.06.02 10:41

杜塞尔多夫坐落于莱茵河畔,紧邻鲁尔区。身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首府,杜塞尔多夫是德国广告、服装、展览业和通讯业的重要城市,欧洲物流中心城市。

 

这里是19世纪德国著名诗人海因里希·海涅的出生地,拥有欧洲乃至世界著名的艺术学院,可谓经济发达,文化兴盛。

 

无论是20世纪中期留下的现代建筑遗产,还是千禧年前后一批集中涌现的新建筑,又或是经过大规模改造而重新崛起的媒体港区(Medienhafen,前身是荒废码头区)......城市遗产改造、延续城市记忆、发展新技术,杜塞尔多夫的新旧建筑总是相互影响,承接紧密。由此,便由此展开一幅理想城市的图景。

 

杜塞尔多夫建筑漫游地图(编者绘)

 

 

 

01

绍斯皮尔豪斯剧院

Schauspielhaus

Bernhard Pfau, 1969; Ingenhoven Architects, 2020(修复)

 

©HG Esch

绍斯皮尔豪斯剧院建于1965-1969年,由本地建筑师Bernhard Pfau设计。据说当年Bernhard Pfau击败了来自洛杉矶的明星建筑师理查德·诺伊特拉(Richard Neutra)获得该项目的设计权。绍斯皮尔豪斯剧院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唯一的国家级剧院,在整个德语区也有着重要地位。剧院与旁边的与Dreischeibenhaus大厦一起,构成了德国战后建筑最重要的集合之一。无论从戏剧历史还是建筑和政治的角度来看,它都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1998年,绍斯皮尔豪斯剧院被列为历史遗迹。然而建筑的状况已经不再符合现代剧院的要求。当年建造期间的错误施工细节导致了一些潜在的损坏危险,以及立面和屋顶的故障,内外部的空气循环质量也需要升级。

 

©HG Esch

由Ingenhoven Architects负责的更新工程于2018启动,2020年完成。主要包括屋顶和立面,以及所有面向公众的区域的翻新,照明和家具的更换。两个大厅被排除在外,因为已由建筑师Jörg Friedrich在2010/11年度翻新过。仔细翻新的原则也适用于修复部分过度粉刷或过度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墙。新屋顶结构符合现代保温标准,同时保留原有的外观和建筑高度。作为翻新工程的一部分,屋顶将大面积绿化。另一方面,通过当今的建筑和色彩分析技术手段重现了Bernhard Pfau的立面设计。现有主入口前新建了一个新大厅,主要售票处将迁到大厅内。主入口立面独特而优雅的玻璃/钢结构则被保留。

 

剧院周边的外部环境也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升级。通过在两个区域引入新的地板饰面,实现了与Gustaf-Gründgens-Platz的视觉合并。这个想法继续围绕着剧院一直延伸到Hofgarten公园,使用种植概念和照明装置来更强烈地整合整片区域。

 

 

02

三片楼

Dreischeibenhaus

HPP Hentrich-Petschnigg & Partner GmbH + Co. KG, 2015(改造)

 

©Olaf Jablonski
©Arno Wrubel
©Ralph Richter
©Ralph Richter
©Manfred Hanisch
©HG Esch

三片楼是杜塞尔多夫战后重要的现代建筑代表,其独特的纤细轮廓(高宽比11:1)令人印象深刻。大厦于2015年完成翻新,在杜塞尔多夫CBD提供了35000平方米、经过升级的办公空间,符合LEED黄金标准绿色建筑标准。翻新亮点包括立面、两层高的入口大堂、壮观的屋顶露台和可持续的工程标准。

 

大厦从单一租户转变为灵活的多租户解决方案,并安装了现代节能技术系统。顶部三层的集中技术服务区域消耗大量空间,通过实施全新的分散技术概念,转换为额外的、采光充足的办公室和会议空间,直接通往壮观的屋顶露台。大厦安装了一种新的双层节能玻璃和铝立面,宜人的室内气候可以通过外部遮阳板和可手动打开的窗户轻松调节,每个房间都有单独可调节的制冷和供暖系统。新的灵活布局让效率水平达到了90%以上,新的纤细双层立面也显著帮助增加了楼层空间。

 

 

03

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工作室

Ateliergebäude der 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

Rudolf Schwarz, 1958

 

©archipicture.eu

1956-1958年,德国战后重要建筑师鲁道夫·施瓦茨(Rudolf Schwarz)为著名的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设计并建造了一个小型工作室。

 

根据他的计划,一个包含了几个大师工作室的附加部分,被连接到现有学院建筑的三层西侧山墙。这是一个简单的单层建筑,由裸露的砖墙组成立面。工作室的北面是宽大的玻璃面,覆盖着棚顶。棚屋顶的后脊比前脊高,以增强自然光。

 

 

04

杜塞尔多夫剧院

Düsseldorf Opera House

Paul Bonatz, Julius Schulte-Frohlinde, Ernst Huhn, 1956

 

历史照片 图源:wikipedia
图源:architektur-bildarchiv.de
©Daniel Senzek

©Daniel Senzek

©Hans Jörg Michel

杜塞尔多夫剧院是德国莱茵歌剧院的行政所在地。剧院内设有22.5米×14.75米的舞台,大厅内可以容纳1342名观众。该建筑最早建于1873-1875年,当时名为杜塞尔多夫城市剧院。在1943年的空袭中被摧毁后,剧院在1954-1956年根据建筑师Paul Bonatz、Julius Schulte-Frohlinde和Ernst Huhn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方案重建,最初的历史主义风格立面被拆除,并通过推进侧面和沿街一侧的立面来扩大礼堂空间。

 

在室内,两个宽大的螺旋楼梯引导观众通往上层区域。高大的主门厅位于第一观众层,从外立面看,这一体块从底层架空、并从沿街立面上突出,形成视觉焦点。三条竖长的窗户均分布置,与顶层礼堂的弧形阳台形成对比。2006-2007年,杜塞尔多夫市政府对这座歌剧院进行了大规模的翻新。扩建了一个为芭蕾舞和管弦乐队准备的排练室,光线充足。

 

 

05

西德广播公司工作室

State Studio of WDR Düsseldorf

Parade + Parade, 1990

 

©Frank Vincentz
©Christian A. Schröder
©Mbdortmund
©Nicholas Janberg
©Frank Vincentz
©Parade Architects

该建筑是西德广播公司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11个地区工作室中最大的一个,承担着为国家广播电台从杜塞尔多夫及其所在地区进行报道的任务,内设总理专用办公室。

 

从建筑外观就可以分辨出不同的功能分区:较低的区域有工作室和控制室,建筑具有坚固、封闭的特点。上部的办公室则是明亮、精致的建筑。入口大厅由钢和玻璃组成,像楔子一样嵌入建筑。走廊区域悬挂着的楼梯,使楼层之间直接相连;上方的玻璃屋顶则为室内提供自然采光。

 

 

06

杜塞尔多夫“城市之门”

Düsseldorf City Gate

pink architektur, 1997

 

©pink architektur

1990年代末,在港口莱茵费隧道的西入口,欧洲第一栋“绿色”摩天楼建成。建筑分为三个区域:一个坚实的基础位于侧隧道的侧墙上,弥补了水平方向上的差异,并通过景观桥将城市与行人和自行车道网络连接起来;在它上面有两座16层的塔楼,通过三层高阁楼区与大门相连;高55米的中庭位于两塔之间。围合大门和中庭的玻璃表皮特色鲜明。

 

综合规划为新建筑的建设和运营设定了节能标准,其目的是通过建筑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一次能源的使用,并借助智能建筑技术降低总体能源需求。除了建筑良好的A/V比,房间的自由通风、有针对性地使用日光和使用地下水来控制室温也是这个概念的组成部分。双层立面既保障了新鲜空气流通,又隔绝了来自马路的噪音。

 

©pink architektur

除了“轻质结构”之外,平面图的可变性对建筑的可持续性也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玻璃框架结构的隔墙是可回收的,在使用期间可以满足房间结构的变化要求。

 

巨大的中庭,用它的内部体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新鲜空气库。建筑外表皮的智能通风措施,使得该项目可以随时适应天气条件,至今仍是欧洲最经济的高层建筑之一。经过近20年的持续使用,2015年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颁发的金奖证实了这一点。

 

 

07

艺术家工作室

Kaistrasse Studios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cts, 1997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cts

该建筑位于媒体港区一系列新建和翻新建筑的末端。该地区保留了许多过去工业的元素——航运起重机、粗犷的街道和简单朴实的仓库建筑——但这种氛围在最近商业发展的超大形式和统一的包层系统下越来越消失。为了扭转这一趋势,工作室的设计方式回归了旧码头的规模和材料。

 

建筑由两个相互联系的形式组成:一个矩形的混凝土体块,垂直放置在黑色钢框架的旁边和上方。这种双重结构的设计是为了创造大型的、像工作室一样的窗户,同时保持建筑大体量和坚固的整体印象。结构和表面之间的对比,内部空间的轻盈和外部重量之间的对比,通过混凝土的粗糙表面进一步加强;这种纹理不仅区别于毗邻的光滑钢框架,而且参考了港口基地的美学及其物质性特点。

 

建筑作为雕塑家和画家使用的工作室,被设计为一系列明亮的双层阁楼和夹层,形成了单一和双层窗户的重复模式,交替表达在建筑的侧面和正面。顶层的工作室上面是一个放大的三层高阁楼。在建筑底部,一个餐厅可以俯瞰西南部凸起的入口平台,以及北部的莱茵河。工作室空间的外部可视性,以及地面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为该地区提供了一个新的焦点,将城市与滨河重新连接起来,并呼应其工业遗产。

 

 

08

媒体港盖里建筑群

Neue Zollhof (Gehry Buildings)

Frank Gehry, 1999

 

©Frank Vincentz
©Mbdortmund
©Frank Vincentz
©Mbdortmund
©Martin Falbisoner

由美国著名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公寓建筑群位于港口北部边缘,作为连接城市的纽带。这一个极具象征性的建筑,代表了从旧海关港口到媒体港口的城市结构的变化。

 

项目被分为三个雕塑般的建筑体量,它们一方面在表现形式上形成三位一体,但在执行上有很大的不同。最引人注目的是建筑的不同材质和变形。熟料砖建成的A住宅面向港口,呈棱角分明的形状;中央的B住宅有一个波浪形的不锈钢立面,反映了周围的环境;嵌套的建筑体量和白色抹灰的C住宅,由大曲线决定建筑的形态。

建筑高度的发展也有所不同:面向城市的白色C住宅高13层,高于7层的不锈钢B住宅和11层的熟料砖A住宅。突出的窗框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的所有部分的表面,支持整个建筑整体的视觉统一。

 

 

09

Colorium大厦

Alsop Architects, 2001

 

©aLL Deisgn

在媒体港区的背景下,英国建筑师Will Aslop设计的塔楼已经成为新的象征,不仅因为它们的颜色,而且因为它们的特殊的形式。一个红色的平台体量向前伸出,超过了下方的矩形塔楼体量。它的红色及夜晚发出的灯光,使建筑看起来像一盏巨大的灯。形状和颜色定义了一个简单的形象,但立即吸引了路人的注意力。

 

塔楼没有一个主色调,相反地,由黄色,红色,绿色,白色和灰色等多种颜色共同赋予塔楼表面动态和俏皮感。在侧面,长长的条纹打断了白色和黑色的拼贴,同时又成为它的一部分。建筑与周围景观的对比是鲜明的,成为城市新想法的载体。这与建筑师的理念相关,Will Aslop认为城市不仅是一个物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它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想象力的组成部分,吸收能够传递的情感。

 

 

10

CUBUS酒店与办公楼

INNSIDE Düsseldorf Seestern

schneider+schumacher, 2001

 

©schneider+schumacher

业主对CUBUS酒店和办公楼的要求是明确和务实的:一个能源优化的办公楼,拥有最大的租赁灵活性和最小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同时具有代表性和特色,辅之以高档酒店。

 

两栋建筑被创建:一个立方体作为办公区,一个长条形体量作为酒店。酒店用混凝土墙保护走廊区域的客人免受工作区的影响,只有巨大的玻璃中庭打破了混凝土墙,并提供了西侧绿色植物的愉快景色。几何形态确保了建筑的清晰和简洁,融入街区的其他建筑之中。

 

 


本文由有方自行编译,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建筑地图
杜塞尔多夫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