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介入未来:孟建民与10位嘉宾的三小时观点交锋|有方报道

介入未来:孟建民与10位嘉宾的三小时观点交锋|有方报道
有方报道 | 撰稿:袁蓓祺、楼樱 | 审校:原源 | 2023.11.20 19:27

“建筑师是未来世界的架构师,也是未来生活的创造者。因此必须‘放大时空观’,在更宏观的时空尺度中看待问题。”

“未来,是我们可以介入的。”

——孟建民

 

 

建筑,未来,异化,科技之走向与艺术之抵抗......10月29日,有方502座无虚席,见证了一场十余位各界嘉宾近三小时的观点碰撞。


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民新著《人与建筑的异化》发布会,也是未来学社读书会第七期活动现场。本次发布的新著是由孟建民、刘杨洋、李晓宇三位作者,基于院士团队多年来的创作和研究,历时五年写就。

 

 

活动由有方、未来学社主办,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协办,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为支持单位。在主持人、有方创始合伙人赵磊的开场白后,出版社代表、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咸大庆于致辞中回顾了本书出版过程与自身的阅读体验:“这是一本关于建筑未来学的重要著作,作者的思考路径与构建建筑历史的雄心清晰可见。来自人文学、社会学、科学等各相关领域的综合思考,引领着新的学术方向和探索热点。”


在此后近40分钟的主旨演讲中,孟建民围绕本书的写作缘起、观点概要、成书框架等进行了翔实分享,满场观众或坐或站,皆全神贯注。其后是“未来:建筑学的迷思”(主持:张宇星;研讨嘉宾:范悦、孟建民、汤桦、朱荣远、朱涛)、“未来:艺术抵抗异化”(主持:张宇星;嘉宾:丁宁、李振华、沈少民、吴岩、吴雁江)两场读书研讨,以及观众问答环节,将书籍引发的思考再次推向高潮。


若你当日未在现场,以下演讲、研讨、问答环节扼要实录分享予你,一同回顾。

 

 

 

 

我本来以为今天会是一个很小规模的新书发布会,没想到这么多朋友来捧场,我非常高兴。这一方面可能说明我在圈子里人缘还不错(笑),另一方面说明大家对这个话题还是比较感兴趣。

 

《人与建筑的异化》这本书,是我邀请刘杨洋、李晓宇两位助手与我一起撰写的。我自知到了我这个年龄,难免在理论和认知方面存在短板,而引入年轻人的视角,有助于突破思考的局限,因此这本书是我们三个人五年间共同的成果。写到两年多的时候,我联系了大庆总,问了问这个选题、内容是否适合出版,得到了大庆总的鼓励和编辑团队的支持。

 

刘杨洋、李晓宇
咸大庆

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为什么写这本书?书名有什么含义?书主要表达了哪些观点?书的主要框架和线索如何?除此以外,还有哪些追问?

 

为什么写这本书

 

十多年前,我曾在文章中提出“奇点建筑”的概念,认为建筑正逐步显现出“动态化”“生命化”的演变过程,未来的科技迭代很可能根本性地改变人与建筑。

 

在那篇文章之后,我和团队也在持续地以“城市与建筑的未来性”为方向进行创作和研究。建筑师的创作取向和灵感源泉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方向:面向历史,从中外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面向当下,根据技术、文化、社会条件以及眼下的需求来进行创作;面向未来,从对未来的预测和展望中获得灵感。我们团队属于第三种。

 

我认为建筑师将是未来世界的架构师,也是未来生活的创造者。所以身为建筑师,我们必须“放大时空观”,以更宏观的时空尺度来看待问题,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眼前的空间、眼前的时代。这本新书,正是基于我们对“城市与建筑的未来性”的思考扩展而来。

 

 

书名的含义

 

至于书名“人与建筑的异化”的来由,首先我们认为建筑是以人为核心、服务于人的;但是,“人”是不是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概念?

 

从更长的时间尺度去看,远古时代人的自然属性是百分之百,到未来发展到一种极致状态,自然属性几近完全消失。人的自然属性在不断退化,人造属性却在竞争和趋利避害的本能驱使下,逐步增加——智力、体力、魅力、感知力、生命力可经由各种技术手段增强,于是人的自我改造带来了人的异化。

 

正如哲学家韩炳哲所说:“当功能主体将其自身当成有待完善的功能对象时,他便逐渐走向异化了。”由自我而生出的异化,恰发生在这个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而建筑,伴随着其服务对象——人的改变,也逐步演化、进化和异化。

 

 

本书表达的主要观点

 

在人自我异化的过程中,由于竞争和趋利避害的本能,人的自然属性逐步消减、人造属性将增加至完全占据优势地位,渐变产生了突变,量变积累成质变,这是本书的观点之一。

 

其次,很多人在一些科幻作品的影响下,担心“人造人”未来会不会反过来消灭人类。但本书认为,那种对于“人”和“机器人”的矛盾对立的极力渲染是不必要的,由这种对立衍生出的乌托邦和反乌托邦式的构想也不成立——“自然人”到“人造人”的转变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正在持续进行的,我们都是一定程度的“人造人”。

 

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演变。建筑最初是作为人类的庇护所,而本书认为在未来,人对物质、信息、能源三个要素将产生更为广泛而精准的控制,建筑也将从置于人体外部,演变成附着于人体表面的“可穿式建筑”,直到通过脑机接口等方式与人的意志相融,进而与人合而为一,建筑即人、人即建筑。

 

 

本书的框架和线索

 

作为建筑师,从生涯伊始,我们便习惯于从人体的尺度去丈量建筑、丈量环境,进而观察、判断、思考和操作,这其实是一个中观的尺度。而这本书从中观尺度向微观、宏观两个方向同时延伸,前者比微空间更为聚焦,后者超越城市甚至地球,打破传统建筑学的理念来认知建筑。

 

除了在“空间轴”的维度,本书也从更宏大的“时间轴”尺度上,从人类的整个历史源流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探索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展望技术发展的愿景。以书籍末尾的长表为例,它从地球环境、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建筑发展等多个角度看待发展历史,从上面你可以查到很多信息,得到很多启发。

 

 

进一步的追问与思考

 

关于未来,我也还有一些追问和畅想:假设人机的互联融合真的得以实现,对于人体的改造增强是否会有极限?如果语言不再是交流所需的媒介,它是会丧失功能,还是作为艺术继续存在?未来,人是否会同质化、不再有性别之分,社会阶层还存不存在?相应地,审美、价值观等会如何改变?这些都给我们留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首先,我很荣幸成为这本书的第一批读者。我认为这是一本非常扎实、具有信息量的建筑学学术著作,同时它也涉及到大量关于未来学、哲学、人类学的思考。

 

第一场研讨主题为“未来:建筑学的迷思”,这虽是在讨论未来,但问题通常也是在一段历史中逐渐发展而成。因此我想邀请大家结合这本书谈谈,现代建筑学发展至今积累了哪些问题,当下的建筑学产生了哪些忧思、面临着怎样的危机?

 

先请朱荣远老师来探讨:当下的建筑学,尤其在中国范围内,有什么值得关注的问题?现象背后的根源为何?

 

 

‍过去一段时期,中国城市化用批发、拷贝的方式快速生产了大量的建筑,以至于产生了“千城一面”的现象以及很多的城市问题,其根源在于,我们观念的发展滞后于建设。作为城市规划师,我认为建筑和城市的建设应当“观念先行”,建筑界除了要关注科学、技术、材料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应当鼓励对一些先锋理念的探寻和讨论。

 

老孟这本书中的思想,或许现在看起来有些前卫,但是是很有讨论价值的。它或许不能面面俱到地回答未来有哪些需求、将走向何方,但它打开了一扇门,让大家去畅想未来的各种可能性。特别是书最后提出的20个问题,给我带来了许多启发。这本书还为我们整理出了一百年来现代建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虽然它们不一定都有答案或者唯一解,但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很宝贵的。

 

 

汤桦老师,作为学者以及活跃在一线的建筑师,您如何看待现代主义建筑最近百年来的发展,这本书是否也给您带来了启发?

 

 

在当今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本次我有机会读完一整本学术著作,这个机会非常难得,也让我产生了很多感触。

 

孟院士这本书中提到的几乎所有建筑学上的案例和创意,在诞生之时都是最先锋的东西。比如柯布的《走向新建筑》,在当时是一个跨时代的、极其前卫和先锋的宣言,宣告了一个全新的建筑时代的来临,我个人认为无出其右者。然而此后100年来,纵使现代建筑的理论和实践也持续经历着迭代,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思潮不断影响我们,把我们带到各种不同的十字路口和交叉小径密布的丛林,但其中真正有力量带来根本性变革的并不多。孟院士的这部著作,站在未来的视点,审视当下,以今天最先锋的观念,冲击建筑学的固有思维,例如书中提出的这种“人与建筑可以合为一体”的理念,使人充满憧憬,让我感到耳目一新。我特别期待这样的先锋观点给建筑学的发展带来变革和启示。

 

 

一方面,现代主义建筑帮助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系统化的知识架构;另一方面,或许也局限了我们继续探索的空间。那么请问孟建院士,您作为一位职业建筑师,是什么促使您投身于面向未来的建筑理论研究,进而出版这本《人与建筑的异化》?

 

 

我们写这本书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启发建筑师跳出现有身份的一些思维定势。我们从入行到逐渐成长为资深建筑师的过程中,积累了更多的知识、经验,但也在被越来越多的条条框框所束缚,比如规范、造价、业主需求、技术限制等等。怎么平衡和应对这些条件考验着建筑师的能力和水平,但时间长了也会让建筑师形成一种具有惯性的思考方式,一种路径依赖。

 

这就类似“跳蚤效应”——用罩子罩住跳蚤以限制它能达到的高度,它纵使原本拥有更好的弹跳力,也会越跳越低。而我们这本书,就是为了把这个“罩子”拿掉,让大家恢复原创力,开阔视野,跳出局限站在未来思考现在,以更充沛的激情去创造更好的建筑作品。

 

 

感谢孟院士及两位青年作者的工作,相信这本书的价值并不局限于建筑学。范悦院长,您能否从一个建筑教育者的角度,为我们解读目前建筑学的危机?

 

 

我觉得孟老师这本书,除了填补我们这方面的理论空白,更重要的是敲响了一个警钟。建筑学发展到现在,尤其在国内,明显已经遇到了瓶颈,这个瓶颈可能是一个有关“转型”的阶段性问题,原有的建筑学所激发出来的创造能力已经捉襟见肘——我们到了一个存量社会,但我们以往所学的内容大多是为了市场建造,只为应对需求而没有自己的观点,理论研究体系不扎实,是当下建筑教育在全国范围“失宠”的表现之一。

 

孟老师书里面讲到的异化,核心是在构筑一种新的建筑观,建构一个系统来诠释新的建筑学,以近乎“孤勇者”的形象尝试改变现下这种困局。我推荐学生们来读一读这本书,探索在当前中国的语境下如何重新建立对建筑学的理解。

 

 

朱涛老师,您在建筑理论方面颇有造诣,可否也结合您阅读本书的感受,谈谈看法:当下建筑学的问题在哪?

 

 

20世纪建筑学的发展有一个很重要问题:人类经历了多场浩劫,但建筑界普遍对灾难的反思不够,这让建筑学很大程度上不能和批判性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同步。一代代建筑师习惯于“从零开始”,指望通过追逐一个个最新技术,来实现学科 “革命”。在我们主流的建筑史叙述和教育中,反思和批判话语是被压制的。我们的学科更倾向于一种成功学:哪些建筑师拿到大项目了?哪些项目建成了?利用了什么最新技术?建筑背后各种复杂的社会政治议题和隐忧常常被淹没,盲目的技术乐观主义一直占主导。

 

实际上,建筑史中时不时会出现一些批判性思考。比如《人与建筑的异化》这本书中透彻地分析了柯布的转变:他在20世纪20年代也盲目相信技术可以通往“完美”未来,但从30年代中期开始,他的建筑思考和语言发生了巨大变化,体现出他对技术失去控制所带来灾难性后果的反思。我们也知道稍后崛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更是对盲信技术的现代主义有整体批判。比如文丘里就曾非常辛辣地讽刺Archigram盲信技术的浅薄幼稚。

 

我时常感到沮丧:为什么我们的建筑史教育没能好好弘扬这些批判性思考的成果,与技术乐观主义叙事抗衡?《人与建筑的异化》很珍贵的亮点是展开了对技术的辩证性论述:在讲述每一个技术问题后,都会反复追问,这是“进化”“演化”,还是“异化”?这本书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醒,告诉我们盲目地相信技术会带来灾难,它在我们头脑中埋下批判精神的种子,或者至少提供了一种辩证思考角度,这些对学科和社会的均衡发展是有利的。

 

 

 

 

研讨一现场 ©有方

 

几乎在柯布《走向新建筑》的同时期,杜尚以他别具一格的作品给艺术界带来了当代艺术。沈少民老师,作为艺术家,您也有不少作品以“抵抗异化”为主题创作,可否分享一下您关于这本书的感想?

 

 

我看到孟院士这本书名的时候突然想到,我在2007年前后看过孟院士在北京798的一场个展,那场展览以建筑哲学和空间哲学为主题,很前卫,到今天还让我记忆犹新。孟院士刚才说他用了五年时间写这本书,但我想其中的思考和追问应当不止追溯到五年前,而是从更早之前便已初具雏形。

 

近两年,许多人关于建筑学的前景比较悲观,以前这个专业大家削尖了脑袋抢着进,现在却纷纷打听怎么转出去。但我认为,转系不如跨界,大家可以试试当一个艺术家,反倒不受甲方的拘束。甚至有时艺术还能有一定的公益性,比如我最近的一个思考是,或许可以将艺术结合到辅助戒毒的治疗过程中去,在药物之外,提供一个精神出口。

 

 

丁宁老师,您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可否从科技角度,与我们分享一下您的读后感?例如科技是否会加速人的异化?

 

 

首先,机器人以后不会控制人类,这个大家要有信心(笑)。科技本质上是驾驭能量的工具和手段,历史上的农业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都不是整个颠覆之前的时代,而是一个渐进地、交替地向前滚动的过程。所有的努力,其实都是在尝试以最细致的精度,驾驭巨大的能量,将各种物质重组成我们想要的工具。建筑也是一种为人服务的“工具”,当人类能驾驭的能量到达一定量级,也能让建筑“活”起来。

 

即使这确实会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变化,但人们的视角和观念也会相应地改变,会在新工具的应用中发现新的可能性。人类的意识和想象已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我非常期待看到“能量-工具”的滚动利用步步进阶,让人们得以探索更多的可能。

 

 

李振华老师,据我所知,您不仅是一位策展人,还是一位诗人,可否谈谈这本书给您的感触?个体是否能够对人类整体的进程产生感知?

 

 

在书里,有两个专业词语特别打动我:一个是“人类世”,一个是“人类中心主义”。把时间视角放到10万年的尺度,生命累积到今天,其认知还有怎样的拓展能力?我认为“妄想”更未知的未来,其实是为了知道我们还有什么样的可能性。这里“我们”指的是人类整体,因为这样的探索跟个体的生命时长是没法匹配的。

 

但近期我还读到了两本书,分别关于激进市场理论和computational propaganda,它们帮助我了解到,我处在一个特别的时间、与一些优秀的人共享着这个地球。身处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中,我们身边存在着无数动态关系,很多时候我们的世界是由素不相识的人所决定的,比如建筑师作品的最终呈现常常取决于施工者。那么,怎么去尝试在你认为不能改变的地方做出改变,以及怎么在不相识的人之间构建联系,就会是非常有趣的线索。我在各个领域的工作,实质也是不断地调整、平衡各方的关系和需求。

 

 

刚才李振华老师提到了“人类中心主义”,吴雁江老师,您的工作横跨科技、艺术领域,能不能谈谈您关于这一点,以及关于书中提到的“异化”的感悟?

 

 

无论是工程师、设计师、建筑师还是科学家,初心都是好的,任何一项科技创造也都是人类的进步。但关键在于,这个创造将为谁所用、怎么用?比如核裂变是能源领域一项巨大的、革命性的进步,但是却被用于制造原子弹、应用在了战争上,未必是创新者的本意。我相信科技的本意是善的,但是怎么使用,其用途正面影响、反面影响各占多少,是很核心的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讲,工具的使用方式也会反过来制约我们的创造。这两年科技艺术、数字艺术很火,但我们也能在展览上看到很多的艺术家把一些软、硬件工具当成了艺术本身,这种“艺术的工具化”趋势是很可怕的。我们这场研讨会以“艺术对抗异化”为主题,但如果艺术本身也在异化,那还能怎么对抗?这也是一个问题。

 

 

吴岩老师,您的许多工作内容都与“未来”相关,比如科幻文学、科学教育等领域,您如何看待《人与建筑的异化》这本书的价值?

 

 

我觉得孟院士这本书为我们当代问题的思考提供了一些“思想资源”,这或许是今天我们最为稀缺、然而也是最关键的资源。从这一点上来说,这本书确实是跳出了建筑学科,为更广的受众提供了有价值的想法。现代社会每天都有新的观点、思想在产出,不仅是人在制造它们,人工智能也会加工出一系列新的、或许有价值的信息,然而最后其中大多数都会变成思想领域里的噪音,将那些关键的声音淹没掉。

 

再回头说孟院士这本书,我觉得它带有某种英雄主义——明知这些声音或许会有被淹没的可能,但仍旧坚持对于思想资源的追寻,努力改变噪音的分布来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发声传得更远。在这个意义上,我对孟院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现场观众:孟院士好,您刚才提到建筑随着人不断异化,在这种背景下,建筑师应如何创造理想的家园?

 

孟建民:“理想的家园”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建筑、环境以及人本身都在发生变化,但正如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所说,研究未来除了关注变化和发展,也要看到还有不变的部分,比如未来人依旧会有衣食住行的需求。只要始终着眼于人、力求给人带来更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创造理想的家园。

 

现场观众:想向孟院士请教: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学的边界在不断地向外拓展,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也越来越庞杂,而精力却是有限的;那么我们是应该固守一个建筑学的“核心”还是应该向外探索,又如何去择取学习的方向?

 

孟建民:我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学现在走到了一个瓶颈期,如果局限于此,很难有突破;但是“未来建筑学”则不然,在建筑学与人工智能等其他学科的边界,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方向。我鼓励大家一定要尝试跨界,拥抱科技对建筑的深刻影响,“未来建筑学”还是大有希望的。

 

现场观众:孟院士好,想请您解答一下,您认为“传统建筑学”和“未来建筑学”之间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孟建民:“传统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周边环境的学科。而“未来建筑学”或者说“泛建筑学”,其研究对象超越建筑物及其环境,也不受限于风格类型这些传统的概念。它提倡结合建筑与其他人造物和科技产物,打破建筑与其他制造门类的界限,让建筑的形态融于人类的各种生存形式。我们写这本书的用意,也是为了突破建筑学的边界和思想束缚。

 

 

 

撰稿 / 袁蓓祺、楼樱摄影 / 龚会文、任均苇、陈雨鑫

后期 / 郭嘉、龚会文视觉 / 饶安林、庄妍湲

审校 / 原源

 


 

本文文字及图片版权归有方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人与建筑的异化》
孟建民
新书发布会
有方报道
活动
深度
深总院孟建民团队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