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计划之外的秩序:路西村青叶市场 / 十二楼建筑工作室

计划之外的秩序:路西村青叶市场 / 十二楼建筑工作室
作者:贺勇 | 编辑:周洁茹(实习生);校对:原源 | 2019.05.13 14:58
青叶市场建成实景鸟瞰 摄影:郝军、王凯伦

设计单位 十二楼建筑工作室
项目地址 浙江省安吉县梅溪镇路西村
用地面积 1.67公顷
建成时间 2019年2月

撰文  贺勇


 

引言

       

空间本质上是一种秩序,这种“秩序”对于使用者而言,是自觉遵循,还是忽视,取决于设计师对于使用者行为的分析深度与把控能力。青叶市场的案例告诉我们,建筑师或许永远都无法完全掌控一个空间的真实使用状态,唯有不断的观察、体验,才能有所改进。

 

2017年3月

第一个春天:项目缘起以及路边摊的观察

 

安吉是白茶之乡,那里的许多乡镇有着大片连绵的茶山,一行行茶树顺着山体蜿蜒起伏,蔚为壮观。梅溪镇,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每年清明前后,是青叶采摘交易的时节。青叶就是从茶树上采下的新鲜嫩叶,大部分茶农自己不炒茶,因为茶叶的炒制需要专业设备,更需要经验丰富的炒茶师傅。对于大量小规模茶山的主人而言,自己炒制显然并不划算。因此他们更愿意选择直接销售青叶,这样既省去了炒制的麻烦,也没有销售成品茶叶的烦恼,于是,每年清明前后,青叶的销售成为当地最重要的交易活动。

 

茶山 摄影:郝军、王凯伦
茶山 摄影:贺勇

在受到业主设计青叶市场的邀请之前,我还从未逛过一个青叶市场。以前只是听说过,因此想当然的以为就是一个普通的集市,但其实根本不是那样的。青叶交易季一年里大约只有四个星期(3月底—4月底),人流、车流特别集中,需要很大的场地。如此下来,建设一个常规的市场显然很不划算,于是村民们往往就将青叶摆放在马路边进行交易。为了应对随之而来的交通安全问题,当地政府会派出警察、城管以及其他各部门的人联合维持秩序。因此每个青叶交易季节,都是对政府的一个极大考验。

 

路边摊 摄影:贺勇

为了观察青叶交易,我们对这种“路边摊”进行了考察。卖家一般将小货车或三轮停在附近的场地上,用小推车把一框框青叶搬运到路边。很快会有买家上来查看青叶品相(青叶在阳光之下的品相随着时间会迅速变差,所以这也是买卖双方之间的一场心理战),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有的很快成交,有的则要等待较长的时间。

 

逛市场是一个长知识的过程,比如在我看来差不多的青叶,价格却相差很大,贵的130—140元一斤,少的只有60—70元,我很纳闷为何差价如此之大。行家告诉我这取决茶叶的生长环境和采摘质量等多种因素,比如高山之上的青叶(其颜色较浅)就比一般平地和缓坡上的贵,形状“一心两叶”比“一心多叶”的要好,每粒青叶的大小也要尽可能一致,所以这也取决于采茶工本身的采摘技巧和细心程度。

 

为青叶交易服务的临时摊贩 摄影:贺勇

参加青叶交易的人一般都是附近的村民或早就相熟的买家,所以尽管讨价还价的过程有时紧张激烈,但是总体上氛围却是相当的友好,到处充满欢笑声。青叶交易聚集了大量人流,这也给其他摊贩提供了商机,卖水的、卖茶叶蛋的、卖盒饭的都生意兴隆,不过,如此多的人流与交易混合在一起,环境及秩序自然有点脏乱了。

 

 

2018年3月

第二个春天:在初步平整场地之上的临时市场


大家都认为需要有个专门的青叶市场,基于其季节性交易的特征,却不需要一个常规的市场。那么它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呢?首先当然是要一块很大的场地,但是除此之外,还需要什么样的设施才能完善和规范市场的交易环境呢?我们讨论了很久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思路。

 

一转眼,就到了2018年的春天,又是采茶、青叶交易的季节了,村里等不及,于是临时决定先把选定的场地大致平整出来,供大家临时使用,我们趁机也好观察一下村民们在场地上的交易方式与行为特征,或许能给之后的设计提供些思路。

 

青叶市场区位 ©十二楼建筑工作室
青叶市场区位 ©十二楼建筑工作室
青叶市场场地原貌 摄影:贺勇

在得到场地平整好并开始使用的消息后,我和我的几个学生到达交易现场,看到的场景着实让我有点惊讶,因为其简单、实用的划分让交易环境相比“路边摊”有序得多。

 

总体上场地分为停车与交易两个区块,交易区用水泥预制板临时拼成了一个巨大的“口”字形的台子,台面离地约20公分,村民们把青叶框摆放在台面之上,不知是经过计算还是巧合,台面的宽度约1.2米,正好可以放下两筐青叶。有了这个台子的引导与限定,青叶的展陈与交易顿时规矩起来。不过,由于这个“口”字过大,其中间的场地很难被充分利用起来。尽管如此,这种临时性的场地划分与布置还是依然让人眼前一亮。

 

场地平整后临时使用的青叶市场俯视 摄影:郝军、王凯伦

场地平整后临时使用的青叶市场 摄影:贺勇

顺着“口”字型的展台原型,我们迅速拿出了设计方案:我们将场地划分为卸货、停车、交易三个区域,所有车辆从场地中间进入,先在卸货区将青叶框放在地上,然后将车停放在东边的停车区域,青叶框则用小拖车搬运到西边展台之上,相比村民的自主搭建,设计中的展台更加紧凑,而且两端开口,便于买家车辆的穿行。

 

场地两侧则是车辆的出口,如此下来,场地上的买卖双方车辆交通变成两个单循环,互不干扰。为了尽可能使得场地生态化,除了供小拖车用的几个通道铺装沥青,其余地方均不硬化,只是将素土夯实之后,表面铺设一层碎石,用轻型碾压机将其压平,这样即便下点小雨,场地上不会积水、也不会有泥巴。另外,在交易区的一侧,布置了些临时帐篷和活动小屋,提供给售卖茶水、餐饮的摊贩使用。

 

 

青叶市场总平面图 ©十二楼建筑工作室
青叶市场鸟瞰效果图 ©十二楼建筑工作室
青叶市场交通分析图 ©十二楼建筑工作室

青叶市场占地约1.7公顷,如此大的场地,一年大部分的时间空闲在那里,总是可惜的事情。与村里交流之后,发现他们有将市场沿河对面的竹林改造成村里小游园的想法,也有在河上架桥、修建滚水坝蓄水的计划。于是我们在青叶市场的设计中,将其与河对岸的竹林整合成一体,作为村里的一个核心公共景观与休闲活动场所。并且顺着河道布置了公厕、景观墙、亭子等设施,通过一个包含了桥、水上汀步构成的步道系统,使其与周边的居民组团便捷地连接在一起。如此下来,青叶市场成为了一个公园,为村民的日常使用以及村里未来休闲旅游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青叶市场区位及发展示意图 ©十二楼建筑工作室

 

青叶市场效果图 ©十二楼建筑工作室

2019年3月

第三个春天:建成后投入使用的青叶市场


在经过了半年多的场地自然沉淀之后,2018年8月,青叶市场的建设开始正式进行。原本计划3个月左右时间完工,却因为没完没了的雨水,工地大部分时间几乎处于停工状态,进展极为缓慢,承包工程的几个师傅懊恼不已,直到快过农历新年的前两天,场地才基本完工。看到初步竣工后的场地,大家终于松了口气,可以放心回家过年了。我也开始期待一个月之后市场启用后的样子。

 

青叶市场施工过程 摄影:贺勇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是万维钢老师一本新书的名字,我感觉特别适合建筑师:建筑师对于空间和场所有着精心设计,但是使用者往往会有着他们自己的计划,而且使用者的计划有时会完全在建筑师的预料之外,青叶市场的使用几乎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青叶市场建成实景 摄影:贺勇

市场的使用,有很多当然是如我们设计所预设的那样,比如汽车的停放,柏油小道上小推车的使用,砖砌地台上青叶框的摆放与交易,场地周边衍生出的临时摊贩(贩卖水、茶叶蛋等),然而也有一些是预料之外的:原本设置的地台交易区域使用者寥寥,反而是场地中间预留的卸货区域停满了前来送货的农用三轮车,大部分人把盛满了青叶的塑料筐就近搬到地上,或者干脆就放在车厢里,直接开始了讨价还价,场面看起来着实有些混乱,完全超出了我们当初的设想。

 

我问在场的维持秩序的城管和村里的干部,为什么不管理一下、让村民们按照我们设定的方式进行交易?他们回答说由于地面没有硬化,小推车很难在碎石地面上拉动,所以村民们在场地中间卸货后不愿意将青叶搬运到地台之上;我又问一个村民,为什么不把青叶放到交易区域的地台上进行交易,他看了我一眼说,中间这块场地这么宽,为什么还要费力搬过去?看来场地如此的错位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避免了,这着实有些令人郁闷。就像一个厨师,原以为几道精心准备的主菜会被顾客喜欢,哪知欣赏者寥寥,倒是无心准备的几个小菜却大受欢迎,看来果真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却总是另有安排。

 

青叶市场使用现状 摄影:郝军、王凯伦

青叶市场使用现状 摄影:贺勇

 

对于青叶市场隐形逻辑的反思


晚上回家后,我仔细查看我的研究生郝军用无人机所航拍的照片,看到俯拍的那张照片时,突然有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在空间的距离拉得高远之后,场地上那些看似随意停放的车辆、青叶框在画面上呈现出一种迷人的肌理与形态,特别是绿色主基调的农用三轮,配合着同样色系的青叶,颜色深深浅浅,在空间的分布上疏密有致,加上交易的人们在地上投下的长长短短的影子,恰是一幅青叶版的“清明上河图”。

 

青叶版的“清明上河图” 摄影:郝军、王凯伦

仔细琢磨,这幅动人的场景其实是有着它内在的逻辑的,因为它就是一个市场的原初模式:一片空旷的场地,有人卖,有人买,一个市场便诞生了,它不需要其他多余的设施,也无需特别的管理,因为交易自有它的规则,买卖各方也会相互的约束,所以那些车辆的停放看似随机,其实也是遵循着一定法则,比如总体上是两排、两排之间自然形成了一个类似“街巷”的空间,车尾都朝着“街巷”,人都在“街巷”进行着青叶品质的比较查验,讨价还价,其场景很是鲜活生动。或许是老朋友见面,买卖双方看起来都很开心。如果不是地上或车厢里的青叶,单看一簇簇人群,你一定会以为这是什么节日的活动。

 

青叶市场中的交易场景 摄影:贺勇

有了汽车之后,人们的出行与搬运更加方便,青叶卖家将车子停放在停车位上,打开后备箱,搬出青叶框放在地上后就可以开始交易,单调的停车场,顿时变成一个热闹的街市。由于有着停车位的“导引”,这个“街”比起“原初市场”的“街巷”规整多了,显得秩序井然。另外,箱式小货车或者越野车的后备箱打开后,汽车尾部自然形成一个有着“顶棚”的空间,如同一个临时的售卖亭,因为空间的相对宽敞,青叶即便不搬出车厢,也可以开始兜售起来,当然,为了更好的展示,大多数卖家还是把青叶搬到了地上,摆放整齐,为了防止青叶内部因温度过高而影响其品相,一位茶农还细心地在青叶中间掏出了一个孔洞,以便热量尽快地散发。

 

青叶市场贩卖中的“街巷空间” 摄影:郝军、王凯伦

青叶市场贩卖中的“街巷空间” 摄影:贺勇
茶农掏出的方便青叶散热的孔洞 摄影:贺勇

为了让人们把搬运青叶框的距离缩减到最小,既省力气,也避免来往人流的交叉,或许一个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半岛+停车场”式的市场空间组织模式。即用青叶交易的地台围合出一个“半岛”,里面设置停车,这样一来卖青叶的人将车停放后,把青叶从车上搬到地台上最多只需3—4米的距离,买家则在地台的另一侧,与卖家一起讨论青叶的品质与价格,其模式有点类似一般农贸市场,如此下来,地台的使用会更加充分,市场也显得更有秩序,不过,停在半岛中间车辆的进出对于卖家会有所干扰。

青叶市场停车场模式示意图 ©十二楼建筑工作室
青叶市场半岛+停车场模式示意图 ©十二楼建筑工作室
青叶市场半岛+停车场模式示意图 ©十二楼建筑工作室

 

下一个春天?

 

空间本质上是一种秩序,这种“秩序”对于使用者而言,是遵循、还是忽视,取决于设计师对于使用者行为的分析深度与把控能力。在青叶交易市场中,我们从最初“路边摊”的观察开始,结合临时场地上村民自主使用中的习惯,经过两个春天拿出了设计方案,但是最终的实际使用却与最初的设想并不完全一致。一些事情在意料之中,亦有不少事情是意料之外。青叶市场的故事告诉我们,建筑师或许永远都无法完全掌控一个空间的真实使用状态,唯有不断地观察、体验、才能改进。

 

短暂的青叶交易已经结束,喧闹了近一个月的青叶市场又恢复了平静,种下的无患子长出越来越多的树叶。场地上安安静静,等候着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青叶交易后平静的青叶市场 摄影:贺勇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路西村青叶市场

项目类型:规划、景观

项目地点: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梅溪镇路西村

设计单位:十二楼建筑工作室

主创建筑师:贺勇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贺勇、陈耀、王凯伦、葛亚博

业主: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梅溪镇人民政府

造价:357万元人民币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17年3月—2018年5月

建设时间:2018年8月—2019年2月

用地面积:1.67公顷

建筑面积:40平方米,公共厕所,其余均只是场地与景观建设

摄影:郝军、王凯伦、贺勇

文字:贺勇

编辑:葛亚博、陈钰凡

 


版权声明:本文由十二楼建筑工作室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十二楼建筑工作室
路西村青叶市场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