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
以“一心双核,十字生境”为结构。
中央绿轴,即为十字的南北轴线,
是连接山海的超级生态系统、
都市滨海生活热点、
人文生活魅力舞台。
中央绿轴与片区景观系统设计
自去年通过国际竞赛
确定“超级校园”为中标方案后,
经过不断推敲打磨,
目前已基本完成深化工作。
我们将在深圳湾最耀眼的滨海地段之一,
获得什么样的景观体验?
本文为你详细呈现——
深圳湾超级总部景观方案“超级校园”,旨在开发一种新的校园型、开放型的总部区模式。
该方案将片区建筑物整合在一起,形成开放空间,为创新学习型群体提供交往互动的活力场所。全球企业之间开放协作,城市与生态环境深度融合,打造未来总部区的新典范。
△ 超级校园 ©TLS
总部景观将连接大湾区活跃的创新学习型群体、全球引领型企业、多样的文化创意及教育交流活动,同时连接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要素、自然教育活动,以期在商业创新、教育学习与生态适应之间建立完美的共生关系。
在超级校园景观设计中,一组“景观矩阵”演绎和诠释了超级连接与多元共生。景观矩阵将强化生态、文化、艺术、技术、商业、运动、游戏、表演、交通、景观地貌等内容之间的互动与联系,建立交织的文化、生态网络,使不同的领域碰撞出新的火花,为全球湾区贡献新的总部景观模式。
△ 超级校园景观矩阵 ©TLS/AZPML
△ 创新学习型群体速写 ©TLS
为使一年四季保持舒适宜人的环境,设计采用被动式和主动式措施,来缓解气候的不利影响。
从海湾吹拂而来的夏季盛行风,经过引导与利用,为环境降温。树阵和微地形的规划和布局引导盛行风穿越公园。高大的树冠为地表带来荫凉,提供足够的林下空间,并形成风道。沿海种植风更容易穿透的棕榈树,柔韧的躯干有助于抵御台风。
顶棚覆盖下沉广场,提供遮荫,同时微风可从侧面进入。顶棚顶部的圆形开口装载向北倾斜的大型风扇,有助于南北向气流带走热空气。
△ 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TLS/AZPML
与自然脱离,正成为全球城市最大的问题之一。超级校园是一座生命之园,通过积极的生态设计,它将成为一个“生命体”,不断生长、学习,与城市发展出更深层次的联系。
大量物种间的相互联系,定义了该片区的生态系统,人类只是其中的成员之一。树木依赖于水与土壤,鸟类依赖于植物和昆虫,后者又依赖于湿地植被,彼此之间相互依存。
绿色廊道将容纳动物迁徙网络。水生动物可进入滨海公园和南段绿轴。候鸟和其它鸟类可以沿绿轴一路进入华侨城湿地,沿途获得足够的食物和庇护场所。
△ 栖息地未来故事 ©TLS
为更好地深化超级校园概念,设计将分为五大区域:
北段:生态森林公园,连接华侨城生态公园;
中段:车站广场,整合交通枢纽与城市活动中心;
南段:演绎与艺术公园,连接城市文化设施;
滨海公园:融合海湾生态系统;
西带状公园:体育休闲公园,服务学校与社区。
三条重要街道连接五大分区,分别是:深湾公园路—艺文大街、白石四道—总部景观大道、海旁街—滨海步行街。
△ 总平面图 ©TLS
△ 片区功能分区示意图 ©TLS
△ 北段生态森林公园平面图 ©TLS
北段的生态森林公园,是超级校园景观的生态科普场所;通过生态绿桥,向北与华侨城湿地公园相连,向南与中央车站区相连。
片区模拟深圳山地森林环境和大湾区典型的生境群落,在城市中心营造出自然教育与沉浸式学习的环境,设置生态教室、温室等,形成户外自然科普中心。
沿深湾公园路将设置自然主题的艺术花园。连接B1层和地下商业的下沉广场,将设计为大榕树凉荫下的雨林花园,创造独特的聚会场所。
△ 北段生态森林公园鸟瞰效果图 ©TLS/AZPML
△ 生态森林 – 教育小径效果图 ©TLS
△ 下沉雨林花园效果图 ©TLS
△ 中段车站广场平面图 ©TLS
车站广场“水晶山丘”屋面覆盖着地下枢纽大厅,在地面创造出独特的城市地标,与地下繁忙的共享大厅、地下森林、地面广场、周边建筑之间建立视觉联系,成为公园美景的一部分。夜景光影与相交的花旗木大道配合,打造极具设计感的车站广场空间。
△ 车站广场“水晶山丘”效果图 ©TLS/AZPML
△ “水晶山丘”结构立柱分析图 ©AZPML
在花旗木大道与阶梯坡道之间,有集体活动的开阔草地空间。花旗木大道与草坪之间的活动带,设有灵活的可移动桌椅。大榕树下的木甲板,可作为小型团体聚会节点。部分出地面设施隐藏在大型坡道内。
生态步行桥增强了公园的连续性,种植有深圳本地蝴蝶喜爱的植物群落,彩蝶绕桥飞舞,以诗意的方式让人们体验自然之美。
螺旋形大坡道连接地下各层。共享大厅内的地下森林,将自然景观融入极具科技感的地下枢纽空间。
△ 花旗木大道效果图 ©TLS
△ 蝴蝶桥效果图 ©TLS
△ 中段地下空间效果图 ©TLS/AZPML
△ 南段 – 演绎与艺术公园平面图 ©TLS
南段为演绎与艺术公园,是艺术表演群体和爱好者们交流、练习、演出和欣赏的空间。该区域连接周边街区的文化设施,将超级总部及周边的文化创意功能引入公园,为深圳和全球的创意群体服务。
利用大型草坡地形,连接B1层的下沉花园,设计多种剧场空间,为音乐、戏剧、舞蹈、诗歌朗诵等艺术爱好群体,提供正式和非正式表演、练习和切磋的舞台。
大型疏林草地环境,构建山海之间的亚热带季风草甸型景观,人们可在此远眺海湾风景,不同的创造性文化亦在此交流互动。
△ 林荫剧场效果图 ©TLS
△ 下沉剧场效果图 ©TLS
△ 下沉换乘广场效果图 ©TLS/AZPML
△ 滨海公园平面图 ©TLS
滨海公园是由湿地和水生态组成。该区域包含沼泽和浅水池微地形,延伸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功能,为包括候鸟在内的物种提供逗留、觅食的栖息地。湿地为鸟类提供清洁的淡水、食物丰富的滩涂、栖息植被、躲藏与筑巢空间。
△ 滨海公园步道效果图 ©TLS
湿地公园连接未来文化设施,人们可在茶室中静看海湾的风景。两个地景建筑提供了与地下公交车站、地下商业的交通联系,同时为商业与文化活动提供空间,激发地面活力。
地景建筑的南侧被设计成户外剧场,提供一览深圳湾全景的视角,以及用于户外活动的大草坪。地景建筑的北侧围合成一个大型广场,用于庆祝节日、举办大型城市活动。在炎热的夏季,户外顶棚提供了额外的阴凉,增加了广场的整体可用性。
△ 滨海公园效果图 ©TLS
△ 滨海剧场效果图 ©TLS/AZPML
△ 滨海剧场图纸(上下滑动浏览) ©AZPML
△ 西带状公园鸟瞰效果图 ©TLS
西带状公园为体育和运动区,设置有社区中心、各类球场,并在南段入口处设置了小型咖啡厅、互动水景和树阵广场,为周边社区和居民带来更多的运动和活力空间。
△ 儿童游乐区效果图 ©TLS
景观设计团队
Principal/Chief Designer
Tom Leader
Project Manager
Si Zheng
Design Team
Xin Zhong, Siyan Liu, Pablo Alfaro, Wei Fan,
Ying Wei, Shuping Ye, Yang Yu, Chen Sun
建筑设计团队
Principal/Chief Designer
Alejandro Zaera-Polo, Maider Llaguno-Munitxa
Project Manager
Ivaylo Nachev, Ben Dai
Design Team
Claudia Baquedano, Claudia Zucca,
Miguel Bello, Ignacio Burgos Alvarado
咨询团队
Climate Science Consultant
Klimaat - Meiring Beyers
Public Art Consultant
Betti-Sue Hertz, Jing Wang
ETFE Material and Structure Engineer
Pfeifer Group
Architectural Visualization
YEF
本文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推广文章,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上一篇:米兰Casa Selene住宅:悬空体块的不对称组合 / Degli Esposti Architetti
下一篇:国创园20#门厅改造及LOUGNE SUIT定制店设计 / 反几建筑FAN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