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约旦往事(一):十邑,灿烂的遗产

约旦往事(一):十邑,灿烂的遗产
作者:张弛 | 编辑:李菁琳 | 2024.02.20 10:15

建筑师、摄影师张弛的新连载“约旦往事”第一篇,深入位于亚洲西部、却有着灿烂的希腊、罗马建筑遗产的约旦:通过探访其中三座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回溯一段不在世界史舞台中央的闪亮往事。

 

格拉撒的椭圆广场  ©张弛

绵延6000公里的东非大裂谷,穿出非洲,切过红海,在亚非边界划出亚喀巴湾,从南向北楔入巴勒斯坦地区。发源于黎巴嫩和叙利亚的约旦河则从裂谷北端奔腾而下,相继注入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淡水湖和咸水湖——加利利海和死海。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史学家以“巴勒斯坦”来称呼约旦河两岸地区,罗马人也沿用了这一称谓。“一战”后,托管巴勒斯坦的英国人,以约旦河为界,将东岸交给哈希姆家族管理,是为约旦。从此巴勒斯坦这个名称仅被用于定义西岸地区。“二战”后,约旦正建国,随后在西方支持下以色列于巴勒斯坦建国。

 

英国托管时代的巴勒斯坦和约旦  图片来自网络
死海  ©张弛 笔者原本计划利用2022年底的冬季假期游览以色列和约旦,谁知以色列驻德使馆却因罢工而遭到其外交部抵制,被切断物料,导致签证无法出具。如今,以哈冲突突然爆发,以色列之旅就更加遥遥无期了。

纵观历史,约旦河流域从未诞生过强大的帝国,而四周的强邻则争相将自己的阴影投射在这片土地上。青铜时代,这里是希克索斯人、埃及人和赫梯人争霸的必经之路。当持铁器的海上民族将东地中海灿烂的青铜文明逐一毁灭后,约旦迎来了铁器时代。亚扪、摩押、以东以及后来崛起的以色列王国成为这里的主人。以色列王国后来分为北南两国,最终先后被新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帝国毁灭。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还将大批犹太人掳往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后来影响整个世界的亚伯拉罕诸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自此萌芽。不久,波斯的居鲁士二世灭掉巴比伦,犹太人才重获自由。经历了两个世纪的波斯统治,巴勒斯坦地区又迎来了新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后,他的继业者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希腊化殖民国家,而约旦北部则先后被其中两个主要国家——托勒密王国和塞琉古帝国统治。

 

死海古卷,是存世最古老的希伯莱文圣经旧约抄本,年代在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一世纪之间  ©张弛
死海古卷  ©张弛

 

十邑  Decapolis

 

希腊化时代,加利利海以东和以南逐渐形成一个城市群,它们以希腊城市为蓝本建造或改建。公元前110年,随着塞琉古帝国的瓦解,原本依附于塞琉古的犹太政权哈斯蒙尼王朝完全独立,并向东扩张,吞并了这些希腊化城市。公元前63年,罗马将军庞培征服东地中海,被这些城市视为帮助他们摆脱犹太统治的解放者。在庞培对中东政治资源的重组中,这些希腊化城市获得了受罗马保护的自治权,从而形成一个松散的同盟,被称为德卡波利斯(Decapolis),意思是十座城,圣经中译本称之为“十邑”。在接下来罗马和拜占庭统治的几个世纪中,十邑的历法始终以庞培征服的公元前63年为纪元年。

 

庞培,罗马前三头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十邑这一联盟旨在彼此保护,抵御闪米特人的入侵,起初由十座城及其大致毗连的领土组成。根据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的记载,在一世纪中叶这十座城分别为:西徐波利斯、希波、加大拉、拉法亚那、地菴、佩拉、格拉撒、非拉铁非(今约旦首都安曼)、卡纳塔和大马色(今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随着时间的推移,十邑的加盟城市一度达到14个。

 

公元 106 年,在图拉真治下,罗马帝国吞并了阿拉伯和佩特拉,十邑也随之被罗马直接统治。后来,十邑各城又被划分入不同的行省。即使如此,这些城市仍然保持独立的特质和原有的传统。但不再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存在了。

 

笔者拜访了十邑中三座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从北向南分别为:加大拉、格拉撒、非拉铁非

 

十邑位置,本文涉及的城市高亮显示  笔者标记  底图来自 google earth

 

加大拉 Gadara

 

加大拉其名源于闪米特语,意为露台或挡土墙,鼎盛时期曾是著名的文化中心,甚至有诗人称之为 "新雅典"。这里诞生过众多古典诗人和哲学家,包括犬儒派哲学家梅尼普斯(Menippus of Gadara)、诗人米列格(Meleager of Gadara),以及罗马修辞学派创始人狄奥多罗斯(Theodorus of Gadara)。

 

这座被阿拉伯人称为乌姆盖斯(Umm Qeis)的古城坐落在海拔378米的山脊上,入口在东面,另外三面被河谷环绕。立于城上,西北不远处的戈兰高地(叙利亚领土,现被以色列控制)尽收眼底,天气晴朗时,高地后的加利利海(以色列领土)也清晰可辩。

 

戈兰高地和加利利海  ©张弛

城市东面由一座卫城扼守,此处在古典时代被居住区占据。19世纪末,古典时代的废墟被奥斯曼村落取代。村落东北角的制高点,有个院子曾是为奥斯曼帝国的地方长官(Kaymakam)所建,后来成为鲁桑(Rousan)家族的房产。这个院子颇有历史地位,被印在约旦钞票的背面。1990年,这里被改建为博物馆,用于陈列来希腊罗马时代的文物。

 

卫城东侧城墙  ©张弛
卫城西侧城墙  ©张弛
鲁桑之家 - 考古博物馆  ©张弛
馆藏的堤喀(幸运女神)坐像,2世纪  ©张弛
馆藏的玄武岩门扇,发掘于罗马墓穴  ©张弛

安敦尼和塞维鲁王朝漫长的和平时代使加大拉快速发展。随着城市的西扩,卫城西坡被修整出来,建造了大型的石质平台。平台西侧由17个拱形房间支撑,形成一排沿街店铺。平台北侧是巨大的纪念式台阶,通向城市的东西向主街德库曼努斯(Decumanus)。平台上曾经坐落着大型长方形市场神殿。5世纪,神殿让位于拜占庭教堂建筑群。建筑群由一座柱廊式庭院、一座八角形中央建筑和一座三跨的大殿构成。正如加大拉其它建筑一样,这些构造充斥着大量当地开采的深色玄武岩。

 

卫城西坡布局  图片来自网络  1:西剧场, 2:商铺街, 3:柱廊式庭院, 4:中央建筑, 5:三跨大殿, 6:水神庙, 7:拜占庭浴场
商铺街  ©张弛
支撑平台的拱形房间  ©张弛
商铺立面  ©张弛
平台上方的遗迹  ©张弛
柱廊式庭院  ©张弛
八角形的中央建筑  ©张弛
中央建筑的大门  ©张弛
八角形地砖  ©张弛
宙斯-胜利使者像,发掘于平台,曾经可能放置于神庙中  ©张弛
阿尔忒弥斯像,发掘于平台周围  ©张弛

在德库曼努斯对面,仍然可以看到曾经具有纪念意义的水神庙(Nymphaeum)的基座。这座公共喷泉最初有两层,其间装饰雕塑。其竣工时间与引水渠完工的时间相吻合。这个由大量穿过山体的隧道构成的引水系统现在被称为“法老的运河”(Qanat Fir’aun aqueduct),长达170公里,是古典世界最重要的水利成就之一,加大拉就位于该系统的末端。

 

水神庙基座,左下角  ©张弛
卫城下方的引水渠隧道平面  图片来自网络

平台南侧的剧场是该城市两座剧场中规模较小、保存较完好的一座,由玄武岩建成,背靠卫城,开口向西,宽约52米,可容纳约3000名观众。舞台直径为20.5米,观众可以通过两侧高高的拱顶隧道进入大厅。

 

西剧场  ©张弛
观众席  ©张弛
观众席台阶  ©张弛
从入口隧道看向中央大街  ©张弛
左至右:通向上层观众席、下层观众席和舞台的入口  ©张弛
从舞台看向入口  ©张弛

拜占庭时代,德库曼努斯南侧增添了宏伟的浴场、教堂和中央广场。在拜占庭和萨珊的战争(公元 602—628 年)期间,这些装饰着精美马赛克的建筑由于物资供应的匮乏被废弃,加大拉的繁荣也随着拜占庭国力的衰微而一去不返,直至被7至8世纪间的地震彻底毁坏。

 

浴场中的马赛克  ©张弛
拜占庭墓穴中的马赛克  ©张弛
城市东西向主街:德库曼努斯  ©张弛
回看  ©张弛
中央广场北侧的八角厅  ©张弛
中央广场周围的柱廊  ©张弛

 

格拉撒 Gerasa

 

格拉撒现在被称为杰拉什(Jerash),是黎凡特地区保存最完好的罗马城市之一。虽然没有帕尔米拉壮阔的沙丘背景,也没有佩特拉戏剧性的岩石缝隙,但仅凭其完整性也足够叹为观止了。它的名字来源于流经该城的杰拉什河谷(Wadi Jerash),该河谷在古典时代被称为“黄金之河”(Chrysorhoas)。

 

公元前198年,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三世从埃及托勒密王朝手中夺回该地区,建立城市,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 "黄金河畔的安条克西亚",这便是格拉撒的肇始。佩特拉和大马士革之间的商队贸易使格拉撒富庶起来。罗马人在中东扩张后,这座城市的重要性迅速提升。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都是在这个持续了两百年的鼎盛时期建造的。城市所需的财富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附近易于开采的矿藏。当然,繁荣的重要前提是罗马的军事保护,这确保了贸易活动所需的安全环境。一切有利条件推动格拉撒成长为一座庞大的都会,规模甚至超越现代杰拉什。如今我们能看到的遗迹大多集中在河谷西侧,而东侧的遗迹仍然沉睡在现代城镇下方。

 

安条克三世,塞琉古王朝最优秀的君王 图片来自网络

格拉撒南门外460米耸立着一座凯旋门,这是为迎接罗马皇帝哈德良而建造的。当时,哈德良正在帝国东部各省巡游,考察边境军团的分布情况,顺便访问了格拉撒,这对该城居民而言是一大盛事。为确保欢迎仪式的盛大,这座宽37.45米、高21米、深9.25米的凯旋门拔地而起,这样的规模在整个帝国范围内也是数一数二的。四根巨大的四分之三圆柱将立面分为三份,对应三道拱门,中间主门的高10.80米,宽5.70米,两侧的边门高5.20米,宽2.70米。边门上方设置精致的壁龛,壁龛檐口由科林斯小圆柱支撑。根据哈德良的倡议,凯旋门和城市南门之间应规划为新居民区,但在他离开后并未被实施。相反,格拉撒向北发展,及于黄金之河东岸。因此,凯旋门显得比较孤立。

 

凯旋门南立面  ©张弛
壁龛细节  ©张弛
仰望檐口  ©张弛
凯旋门北立面  ©张弛

凯旋门与南门之间是一座长244米,宽50米的赛马场,是目前已知的48座罗马赛马场中最小的一座,也是功能和技术要素保存最完好的一座。赛马场中央通常以石质结构标记出脊(spina),脊的两端设有转弯标志(metae),不过现在均已不存。当年的参赛战车从场地南侧的拱门出发,需要绕脊七圈,才算跑完全程。围合赛马场的看台有16或17排座位,可容纳约15000名观众。看台下方由拱形结构支撑,观众先进入这些拱,然后通过两侧的楼梯登上看台。这座赛马场在竣工后不久就因为地基不稳而被停用,于是看台下方的拱被改造为陶器和皮革工坊,使赛马场转化为一座商业中心。到拜占庭时代,还有教堂嵌入其中。

 

赛马场  ©张弛
观众席的拱结构  ©张弛
起点处的拱  ©张弛
嵌入赛马场的拜占庭教堂  ©张弛

城市的南门也是为迎接哈德良而建的,与凯旋门的形式相似,但规模较小。与之相连的城墙则要到3世纪末才开始分阶段修建,环绕河谷两岸,长约3.4公里,平均宽2.90米。有的学者推测这些城墙可能只是仪式性的,并无实际防御功能。根据考古发现,南门以北在当时是繁忙的工坊和商业区,现在仍能看到城门一侧的榨油工坊。

 

南门南立面  ©张弛
南门北立面  ©张弛
榨油工坊中的石磨  ©张弛

从城门向北,很快就到达一座被柱廊围合的椭圆广场,这可以称得上古典时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场之一。很难想象,这个巨大的广场其实建造在一片凹凸不平的场地上。为了找平,广场下方被1米至8米不等的结构垫高。作为格拉撒市民生活的中心,椭圆广场巧妙地将城市的两个轴线联系起来。优雅的弧形柱廊像张开的双臂,迎向高耸的宙斯神庙。柱廊后曾是喧嚣的商铺和向外辐射的街道。西侧柱廊有两跨柱间距和梁明显较大,它们标记着街道的入口。广场中央,耸立着一根纪念柱,上方曾经有一尊雕像。西侧,另一个纪念碑仅剩基座,那里曾经应该是一尊被四颗柱子框住的雕像。

 

椭圆广场及周边建筑布局  1:椭圆广场,2:宙斯神庙建筑群,3:南剧场,4:南门  图片来自网络
向北俯瞰椭圆广场  ©张弛
东侧柱廊  ©张弛
西侧柱廊  ©张弛
标记街道入口的柱跨  ©张弛
广场中央的纪念柱  ©张弛

椭圆形广场东南角,一部楼梯通向一座由八棵柱子支撑的方形门廊。门廊连接圣所(temenos),圣所是一个被拱廊环绕的庭院。庭院北半部曾矗立着一座圣室(naos),南半部则是一座祭坛。宙斯神庙被建造在更高的平台上,与圣所相连的纪念性台阶现已不存,必须从北侧绕行,才能到达神庙。宙斯神庙宽8柱、长10柱,柱高近15米,为科林斯式。被柱子环绕的圣室尚且留存着厚重的墙壁,墙壁内侧由壁柱分隔。

 

宙斯神庙建筑群复原模型  1:门廊,2:被拱廊环绕的圣所,3:圣室,4:神庙  图片来自网络
门廊的基座,街道从门廊下方穿过  ©张弛
右侧的墙是圣所基座外墙  ©张弛
俯瞰圣所  ©张弛
环绕圣所的拱廊  ©张弛
拱廊立面  ©张弛
圣室周围散落的石料  ©张弛
圣室遗迹  ©张弛
宙斯神庙西北角  ©张弛
宙斯神庙西南角  ©张弛
圣室侧墙  ©张弛

南剧场背靠宙斯神庙,曾经可能用于祭祀,是格拉撒最大也是最古老的剧场。虽然20世纪50年代前,附近的居民常常从这里偷窃石材,但其保存之完好仍然令人惊讶。剧场宽76米,观众席是从山坡上开凿出来的,开口朝北,避免观众被阳光直射。

 

南剧场  ©张弛
观众席下方的拱  ©张弛
通向观众席的入口  ©张弛

在希腊剧场中,乐池通常是一个圆形空间。罗马剧场则将乐池缩小为半圆,位于舞台前方。南剧场的乐池由石板铺设,直径接近20米。舞台高约1.5米,前立面被五根壁柱分成四段。景屋的立面上有四个壁龛,分别被柱廊环绕。壁龛之间有三个门,门框以方壁柱和三角形山花构成,那是演员进出舞台的通道。

 

剧场全景  ©张弛
舞台中门  ©张弛
舞台一侧的壁龛  ©张弛

按照古罗马的传统,城市的主轴线应沿南北向布置,被称为卡尔多(Cardo);垂直于主轴线的东西向轴线,被视为副轴线,被称为德库曼努斯(Decumenus);主轴线和副轴线的交点标志着城市的中心。由于地形的限制,格拉撒的卡尔多未完全遵循罗马传统中严格的南北向。它南起椭圆广场,沿河谷西坡延伸,因此稍稍偏向东北,直至北门。

 

卡尔多  ©张弛
卡尔多  ©张弛
卡尔多  ©张弛
德库曼努斯  ©张弛

北门及其附近的街道比南门更古老,大约是在图拉真(哈德良的前任皇帝)时代修建的,立面被爱奥尼壁柱分为三段,但只有一个中央拱门,两侧则是双层壁龛。

 

北门(左),北四面门(右)  ©张弛

北门以南800米处,有一个次要的东西向轴线与卡尔多交叉,用于强调这个十字路口的四面门(quadrifrons)保存较完好,由朝向四面的圆拱构成。

 

北四面门  ©张弛
北四面门  ©张弛

卡尔多和德库曼努斯交叉处,也就是被视为整个城市中心的十字路口被扩大为一个圆形广场。其中央的四面门只剩基座了,四个基座每面各有一个壁龛,顶部有四个柱础,其上方曾经耸立着来自埃及阿斯旺的粉红色花岗岩柱。可以推测这座四面门的形式与北部较小的四面门完全不同,而与帕米拉的四面门相似。根据残留的铭文,该门建于四帝共治时代(3世纪末至4世纪初),这些基座上当时应该还分别矗立着四位罗马皇帝的雕像。

 

南四面门想象图  图片来自网络
南四面门基座  ©张弛
帕米拉的四面门,可以作为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

卡尔多地面的矩形石板沿45度角铺设,这样可以防止石板被车轮挤出。各路段宽度有所不同,在6.2米至7.6米之间变化。道路两侧设有稍高的人行道,部分路段还安装了排水孔。主下水道(cloaca maxima)沿主路布置,位于路面下方约1米处。两侧的连续柱廊后大多是商店,重要的公共建筑入口被较高的柱廊段强调。例如,菜市场(Macellum)入口前的柱子高达10米,而两侧的普通柱子只有7.2米高。

 

菜市场前较高的柱廊  ©张弛

菜市场(Macellum)位于中心十字路口的西南侧,建于2世纪上半叶,用地大致是一个边长50米的正方形。通过三扇高约4.85米的大门,可以到达中央的八角形庭院。庭院周围环绕着由24棵科林斯柱支撑的柱廊,庭院中央的八角形喷泉嵌入一个十字形水池,水池中心原本有一座小神龛,但在拜占庭时代被拆除了。

 

菜市场空照图 图片来自网络
菜市场入口  ©张弛
八角形庭院  ©张弛
庭院中央的喷泉  ©张弛
科林斯柱头  ©张弛
小型壁龛  ©张弛
店铺隔间  ©张弛

从中心十字路口向北100米,可在道路西侧看到一座狭窄的山门。它后侧的平台原本矗立着二世纪修建的神庙,但在五世纪上半叶被拜占庭主教堂所取代。主教堂西侧更高的平台上,是一座名为圣西奥多的教堂,其突出的后殿两侧有宽阔的楼梯,将两座教堂相连。圣西奥多教堂的主入口在西侧,那里连接着一座巨大的柱廊庭院。

 

教堂山门  ©张弛
山门背面  ©张弛
拜占庭的教堂建筑群  1:主教堂,2:喷泉庭院,3:圣西奥多教堂,4:普拉库斯浴场,5:玻璃院子,6:塞拉皮翁通道,7:石材切割机   图片来自网络
从主教堂向北看  ©张弛
俯瞰圣西奥多教堂  ©张弛
从柱廊式庭院看向教堂入口  ©张弛
圣西奥多教堂内的柱子  ©张弛

沿卡尔多继续向北,可以看到道路西侧的水神庙。这是一座两层高的巨大喷水池,布满壁龛的半圆后殿定义了水池的形状,两侧则以柱廊的形式伸展出来,与卡尔多的柱廊相连。

 

水神庙  图片来自网络

接着向北,可以看见一座雄伟的山门,它是格拉撒最庞大的神庙建筑群——阿尔忒弥斯神庙建筑群的一部分。神庙的中轴线——神圣大道(Via Sacra),从东部居民区起始,越过河谷,穿过较窄的东侧山门(后来被改造为教堂),越过卡尔多,通过雄伟的西侧山门,登上台阶,到达一个祭坛平台。接着登上更宽阔的纪念性台阶,进入被视为圣所的环廊庭院。庭院中心坐落着献给这座城市的守护神——女神阿尔忒弥斯的神庙。这座经典的围柱式建筑(peripteros)矗立在一座高4米 、约23米x40米的矩形基座上。它当时可能并未完工,原本计划的32棵高达13米的科林斯柱,只有12棵被竖立起来。由于未曾支撑过屋顶,科林斯柱头上精致的叶子免于在地震中被坍塌的屋顶砸坏的命运,相对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神庙的圣室长24米,宽13.5米,被坚实的墙壁围合。圣室末端被称为阿迪顿(adyton),那里有一个巨大的中央壁龛,顶部由圆拱支撑,阿尔忒弥斯的雕像曾经就被安放其中。这座宏伟的神庙建筑群使格拉撒此前建造的神庙黯然失色。但后来建筑工程的重心转移至宙斯神庙,导致阿尔忒弥斯未完成,这表明城市的统治阶级内部存在着某种分歧。基督教时代,由于人们大量取用柱廊庭院的石料建造教堂,导致其绝大部分消失。

 

东侧山门布局,改建为教堂  图片来自网络
从东侧山门向神庙方向看  ©张弛
回看东侧山门  ©张弛
阿尔忒弥斯神庙建筑群  1:东侧山门,2:梯形广场,3:西侧山门,4:祭坛平台,5:被柱廊环绕的圣所,6:主祭坛,7:神庙  图片来自网络
从卡尔多看西侧山门  ©张弛
西侧山门  ©张弛
山门背面  ©张弛
山门细节  ©张弛
环绕圣所的柱廊  ©张弛
阿尔忒弥斯神庙  ©张弛
神庙正面  ©张弛
©张弛
圣室内部  ©张弛

从北四面门沿北德库曼努斯向西可以到达北剧场。其形式与南剧场相似,都具有半圆形乐池、垫高的舞台和带有三个门的景屋,但是规模较小,细节也较简单。与这个城市的其他公共建筑一样,北剧场在拜占庭帝国失去该地区后被废弃,在倭马亚时代被工坊占据。

 

北剧场  ©张弛
©张弛
通向上层观众席的隧道  ©张弛

 

非拉铁非 Philadelphia

 

提到 Philadelphia,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大概是美国的第一个首都——费城。而原版的Philadelphia其实就是今天的约旦首都安曼。根据艾恩加扎尔(Ain Ghazal)遗址出土的雕塑,该城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形成定居点。铁器时代,该城是一个名叫亚扪王国的闪族国家的首都,名为拉巴特-亚扪(Rabbat Ammon)。亚历山大时代,希腊人将该地区纳入版图。埃及的统治者托勒密二世“爱手足者”(Ptolemy II Philadelphus)占领并重建了这座城市,取名非拉铁非(Philadelphia),寓意“ 手足之爱“,这也是对他自己昵称“爱手足者”的赞美。从此,这个名称延续了900余年,直至阿拉伯帝国的到来。

 

艾恩加扎尔的雕塑,公元前8700—8500年  ©张弛
托勒密二世的希腊形象和埃及形象  图片来自网络

庞培征服后,非拉铁非成为十邑中最南端的城市。它真正的鼎盛时期是在图拉真皇帝将其并入阿拉伯-佩特拉行省之后。城堡、剧场等宏伟的建筑都是在这一时期建造的。

 

罗马剧场开凿于焦法山(Jabal Al-Jofeh)北坡,开口向北,避免阳光直射观众。观众席直径102米,有三个水平分段(diazomata),共计44排座位,最多可容纳6000名观众。如今它保存基本完好,声学效果优秀,仍然被用于表演、音乐会或其它活动。剧院被前方的柱廊整合在罗马广场周围,曾经这里是整个帝国最大的公共广场之一,尺寸约为100米x50米。同样被柱廊连系起来的,还有广场东侧的音乐厅。这个曾经被木质屋顶覆盖的室内空间,是为小型剧目、音乐表演和诗歌朗诵会而建造的。观众席直径38米,有18排座位,可以容纳约500人,曾经出入这里的很可能是上流人士。

 

俯瞰剧场和音乐厅  ©张弛
剧场正面  ©张弛
©张弛
©张弛
©张弛
观众席顶部的神龛  ©张弛
舞台立面的柱子  ©张弛
乐池周边的排水孔  ©张弛
观众席的陡峭阶梯  ©张弛

剧院向西半公里处,有座大致同时期的水神庙的遗迹。它像一座巨大的三折屏风,三个半圆后殿嵌入其中。高大的柱廊曾经是市民舒适的社交场所,清凉的喷泉曾经展现着欢迎来客的姿态,华丽的装饰曾经夸耀着城市的辉煌和富足。

 

水神庙复原模型  ©张弛
侧面的半圆后殿  ©张弛
中央的半圆后殿  ©张弛
檐口和柱头残片  ©张弛

奥勒留(Marcus Aurelius)皇帝在位期间,人们在城堡山上建造了一座庞大的神庙,取代了亚扪王国时代的米尔孔(Milkom,押们人崇拜的战神和世界神)神庙。根据在神庙附近发现的巨型雕像的手和肘部残片,可以推估雕像曾高达13米,算的上是希腊罗马时期最大的雕像之一了。根据这样的尺寸,专家推测这座神庙供奉的很有可能是赫拉克勒斯。赫拉克勒斯是宙斯和一个凡人女子阿尔克墨涅的儿子,以神力闻名,他的形象也出现在非拉铁非的罗马铸币上。在一个被柱廊环绕的巨大的圣所(temenos)的中央,神庙矗立在高大的石质基座上,使下城的人们也能看到它。基督教时代来临后,神庙被废弃。此后的时代,每当人们要在城堡山上建造新的建筑,便会就近取用神庙的石料,神庙因此被不断蚕食。

 

巨型雕像的手和肘部残片  ©张弛
神庙遗址  ©张弛
©张弛
©张弛
©张弛
近处拜占庭教堂中的柱子和柱头明显取自神庙  ©张弛
瞰拜占庭教堂遗址  ©张弛

 

 

罗马的三世纪危机使帝国东部的安全形势变得严峻,贸易的艰困导致十邑的发展基本停滞。随后,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十邑的希腊化特质逐渐被基督信仰取代。7世纪,强烈的地震最终埋葬了这些城市的繁华往事。

 

这些边陲城市,曾经凭借灵活的姿态在大国的夹缝中顽强成长,通过发达的商业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虽然它们对大历史而言无关宏旨,却留下了不朽的遗产。

 

 

关于拍摄

本文现场照片采用33x44中画幅数码相机拍摄。


本文由作者张弛授权有方发布,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申请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关键词:
古典建筑
希腊
约旦
罗马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