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副教授
本系列讲座为三联文化基金开方讲堂,将介绍中国及亚洲各地的佛教建筑。讲座着重佛寺建筑的空间和视觉形式,通过多个实例分析佛寺建筑的形式与空间、类型与发展、美学与意义、建造与技术,以及它们如何反映仪式功能同时呈现宗教想象。
第九讲——讲座将介绍藏传佛教在藏地并经元清统治者推广而产生的跨文化建筑传播。
吐蕃王朝时期的佛寺是在继承三种印度原型的基础上,结合西藏营造传统和汉地建筑风格所作的尝试。元明时期,藏传佛寺逐步吸收重构汉地的合院布局,至15世纪将之转化为方形密柱、前座后像的经堂措钦,而整体寺院配置则在系统学修体制下形成类似大学的学院集合体。
措钦成为后来晚明蒙古地区佛寺效仿的原型,但其依赖于汉族匠人的营造实况使佛寺呈现汉地建筑的外观。一统蒙藏的清帝则频频将中原皇家寺院的形制嫁接于藏地神圣原型之上,复合为政治宗教的教化场所。
上一篇:AECOM新作:苏州金鸡湖环湖公共空间综合提升
下一篇:太原壶津威士忌酒吧|JSPA Design卓汉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