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UAO瑞拓设计
项目地点 湖北武汉
建筑面积 474平方米
建成时间 2019年
UAO瑞拓设计将自己的办公地点从江边搬到了武汉良友红坊艺术社区内的一个独栋小楼里。
良友红坊艺术社区的前身是上世纪60年代武汉肉联厂的配套厂区,厂区内建筑均是具有生产性质的老工业建筑。UAO负责厂区的景观设计,以及最核心建筑——ADC艺术设计中心的建筑和室内设计。
延续:从规划和景观着眼的设计
良友红坊艺术社区的前身是武汉猪鬃厂、羽毛厂,90年代作为建材市场使用。随着城市的发展,建材市场也日渐没落。由于使用功能的变化,厂区内的建筑是不同年代建设的,有着60年代的红砖、单层木桁架和瓦屋顶的厂房;也有着80年代,多层砖混结构、水磨石外表面的厂房;还有90年代瓷砖或小马赛克外表的楼房。上海水石的总体规划保持了原有小楼的基本结构,外表面材质,让历史的痕迹在不同的建筑形态上得到表现和延续。
在设计梳理过程中,在厂区的核心区内发现有一栋内空较高的独栋小楼,位于高大的红砖烟囱和水塔旁,前身是工业厂区的发配电机房。高耸的内部空间,阳光从顶上的天窗和夹层的窗户倾泄下来,照耀着烟熏火燎过的、布满历史痕迹的老墙面,这个空间的画面极具冲击力。UAO的创始人兼主持建筑师李涛决定将其租用下来作为UAO的办公空间。
高耸:发扬原有空间的特质
原有发电机房总高度8米,如教堂般高耸的空间很是震撼。设计的出发点就是保留并发扬这个高耸空间感特质。所以新设计很克制,以较少的空间体量植入到大空间里去。只在靠原来二层的一侧新建一个柱跨宽度的夹层,以保留大厅大部分的竖向空间格局。这个新的植入体不仅没有改变原有空间特征,而且强化了高耸空间的特征,并给了观看者一个直观的衡量尺度。
靠一侧设计夹层的目的,是依靠天窗获得的长轴方向的序列感得以保留。
夹层仅用一根直径200毫米的柱子来支撑,加上折线楼梯,强化了夹层的重量和漂浮感。类似于筱原一男的白之家中的柱子,中心柱的轻巧反衬着周遭厚重而有历史痕迹的墙体。新的体量以纯净的白来体现,老的墙面仅清扫后刷墙面固化剂,保留了原有的烟熏火燎、甚至是脏的痕迹,从而产生一种新与旧的对话和反差。这种“脏”也是原有空间的特质和历史。
白色的体量延申至钢板书架、柜子和桌子,大厅内再通过家具辅以少量的红色来点缀。
功能:服务与被服务空间
结合UAO多年来的工作流程和模式,我们对办公室的功能分为三大部分:办公+配套服务+展览论坛。办公包含两位合伙人的办公室和办公大厅,配套服务包括:模型室、打印室、会议室和财务室,以及茶水间和卫生间,而展览论坛需要的是一个干净整洁的大空间。
考虑这个功能要求和目前建筑的现状,将高耸空间作为办公区域;将南边较低的区域作为配套服务空间;将高耸空间东侧的两层空间,一层给前厅和展览,二层给会议和论坛,二层的会议室外(配套服务空间的屋顶)形成了一个天台空间,作为室外论坛交流场所。
功能关系上,高空间的办公大厅和低高度的配套空间,构成了路易斯康所说的被服务与服务空间。设计在材质和色调上刻意做了区分,服务空间(包含茶水间、卫生间、模型室、打印室、会议室等)采用了黑色调,配以红色的数字和房间的局部彩色,如卫生间隔间内的橙黄色、墨绿色,茶水间里的花砖,模型室内的黄色洞洞板挂板。而被服务空间(即办公大厅和前厅会议室等),则是以纯白为主色调的理性控制的空间调性。服务空间采用色温3000K的暖白光,而被服务空间则采用色温4000K的白光。
服务空间偏向感性,被服务空间偏向理性,服务空间饱满的色彩和较暗的空间,更加烘托出被服务空间纯白,高耸和向上的神性。
隐喻:平面和剖面完美结合的设计
建筑设计,通常从平面布局入手,但这个项目高耸空间的特质,使得我们的设计在第一时间就考虑从剖面入手。高耸空间夹层的高度比原有二层要低900毫米,其目的是在高耸空间内形成完美的比例关系。在底层配套服务区域,茶水间和模型室楼上设置夹层作为休息室和模型材料间,而卫生间、会议室楼上并没有设置夹层,目的是保留空间的高低节奏,满足不同的观感和感受。
夹层右侧突一个盒子,将其四周围合的方框截面,刷成了灰色油漆。其目的隐喻了这里像图纸被剖切了一刀。如同建筑师在画剖面图的时候,会将剖到的墙体等建筑主题部分涂成灰色淡显的填充。
同时所开的三个新的窗洞,成为空间的取景框,也形成了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的联动,整个空间因此而流动起来。
并置:新与旧的物理间隙
新的植入和旧的保留,形成了新老元素的并置,以达到把建筑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这一维度的目的。在新的钢板和旧的墙体之间刻意保留的物理间隙(没有填缝砂浆,没有收口收边),将钢板材料的挺括和墙体材料的自然剥落形成对比。这个间隙提醒着新与旧的物理距离和时间距离。
在新的夹层,二层办公室的盒子的故意凸出,使得它与老墙之间也有一定的距离。书架全部使用8毫米厚度的钢板,它的薄,也与原有墙面的厚重感形成了对比。
波普:服务空间走廊的数字游戏
服务空间走廊里红色的数字钢板,跳出了走廊的暗色调,使得在大厅里透过窗洞看向走廊的时候有了景深感。同时带来一些温暖色调,和流行的“性冷淡风”拉开了距离,给予了生活化的场景体验。
由于墙体的遮挡,在大厅的任何一个角度,都不看到全部的数字,只能看到局部三个数字的组合。这些数字也顺利成为了配套空间的房间指示系统:1号对应茶水间,2号对应财务室,3号对应卫生间,4号对应模型室,5号对应会议室。这样可以很方便的指引外来的访客到达要去的房间。
外观:克制的外观和由内部流线所决定的外部设计
老发电机房的造型,是典型的工业建筑的风格,追求简洁明了,满足功能所需,其高大的天窗设计也是为了满足快速排烟排热的需求。在本次改造设计中,设计师克制住自己,没有对外观进行过多的改动,只替换了门窗。
将原有的北向大门封成落地玻璃窗,主入口修改在东侧的山墙,这样改动是考虑平面布局流线。大厅作为主要办公场所,需要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前台设计在东侧较低矮的一侧。大门的设计也采用钢结构,黑色柱子是内部夹层结构支撑柱没用完剩下的半根。
场景:工作与生活并置的理念
一个办公室,绝不仅是单一工作的场景,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这也是这次设计的一大出发点,低区的屋顶平台,布置成了BBQ的天台,也是专业论坛分享的绝佳场地。在小院内,布置了鱼池,从茶水间可以直接到小院。所有的场景都是围绕工作和生活共同展开。
结语:更新和再生
这是老建筑的改造,同时又是UAO的自己的办公室设计,它采取了一种内部植入的更新模式,不仅没有破坏原有建筑的外观和主体结构,而且强化了原有建筑的空间特质。它将原有破旧的老发电机房,改造成UAO的办公室,是建筑的功能再生,也是UAO的一次设计再生。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UAO power office 新办公室改造设计
项目地点:湖北武汉
建设面积:474平方米
建成时间:2019年
设计单位:UAO瑞拓设计
主创设计师:李涛
团队:张杰铭、孔繁一、龙可成、陆洲、王纤惠、童亭、李莉霞
版权声明:本文由UAO瑞拓设计授权有方编辑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崭新的艺术殿堂:布塞留斯美术馆 / gmp
下一篇:从唯发展主义到存留文化:丽娜·波·巴迪在巴西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