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日常生活礼赞:雨儿胡同16、18、20号院综合整治改造提升 / URBANUS都市实践

日常生活礼赞:雨儿胡同16、18、20号院综合整治改造提升 / URBANUS都市实践
编辑:崔婧 | 2019.09.30 20:33
雨儿胡同16、18、20号改造 摄影:申立仁、王雨蒙

设计单位  URBANUS都市实践

项目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雨儿胡同16、18、20号院

用地面积  1000平方米  

建成时间  2019


 

2019年2月,在北京东城区区委区政府领导以及交道口街道工委京诚集团各方面的积极协调配合下,南锣鼓巷四条胡同修缮整治工作正式展开。修缮工作旨在切实提升老城区居民生活质量,同时进一步落实“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的要求,以及“深入挖掘老城及胡同文化内涵,把更多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字号、老物件留住”的指示精神。URBANUS都市实践应邀参与了这次改造设计。 

 

作为此次改造示范区的雨儿胡同最早得名于明朝,开始被称为雨笼胡同;清朝至民国称为雨儿胡同;文革期间,称为辉煌街三条;1965年地名整顿后,复名为雨儿胡同。整条胡同东起南锣鼓巷,西到东不压桥胡同,北邻帽儿胡同,南邻蓑衣胡同,呈东西走向,全长343米,宽5米,历史上是多位名人故居所在地,包括齐白石、婉容、贺龙、冯国璋等。 

 

城市区位图

【场地区位图 待补】

 

都市实践所参与改造设计的雨儿胡同16、18、20号院,是典型的“共生院”,以原住民为主。按照“共生院”的改造理念,即建筑共生,居民共生,文化共生,坚持的以老城保护和民生改善为重点,留住京味儿,留住老北京的乡愁和记忆为前提展开思考,同时遵循整体改造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了大量的现场踏勘和居民沟通工作。

 

现场踏勘和居民沟通工作

URBANUS都市实践之所以选择16、18、20号院这三个院子,原因是这里有更复杂的民生问题。近年来北京四合院改造几成时尚,被媒体关注的往往是表面上的设计效果,而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的生存习惯与斗争。我们的视角不是拘泥于个案的微更新,而是研究在不同现状条件下的空间策略,专注于发掘具有普遍意义的改造模式问题。

 

我们的另一个学术视野是关注大杂院。相比于规整四合院,大杂院更能反映如今生活在老城区中社会中下层人群的生活状态,而雨儿胡同16、18、20号院正是这样一个由三个院子构成的杂院。这几个院落是处于规制化的院子形成之后的剩余空间,随着历史的推移在边角地带因地制宜地生长出来,成为了一条“胡同中的胡同”。

 

雨儿胡同院落肌理演变

杂院本身由于不统一的布局产生了一种自然美,而在改造之前这种美感在居民的私搭乱建之下显得混乱、窒息。公共空间在私人空间的侵占下形成了一条极其狭窄蜿蜒的线型走道。从外人眼里看来,这种曲折似乎充满了自下而上的活力,而事实上任何一个曲折都是邻居间空间博弈的结果。 

 

改造前的院落

院落改造前后对比图

在杂院的改造中,我们希望通过公共空间的设计,变相地干预邻里之间的矛盾问题。生活在这样边角空间的居民,绝大部分为社会的低收入原住民。在杂院中日益老去的他们,也希冀院子里充满和谐的阳光。以有限补偿的方式对私搭乱建进行部分拆除之后,公共空间呈现创造新的邻里空间景象的可能性。基于此,公共空间的改造主要遵循以下三种策略。 

 

整体改造轴测图

第一,将院子中原本杂而多的元素用统一的建筑语言进行表达,使其由散乱状态转变为聚焦状态,从而使公共空间产生凝聚力。

 

摄影:胡海波
摄影:申立仁、王雨蒙

第二,通过保留和加种树木的手段,对无主题的空间进行了叙事语境的串联。需要绕道而行的老树从障碍物转变成了小院故事的记忆点,使小院呈现时间维度上的凝聚力。 

 

摄影:胡海波
摄影:申立仁、王雨蒙
摄影:申立仁、王雨蒙

第三,通过对半私人空间的干预,平衡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间利益的对立统一。这种的暧昧空间,能尽可能地激发居民自发地维护公共区域的美观,使之成为邻里关系的凝聚力。

 

改造后院落里的邻里生活  摄影:申立仁、王雨蒙
摄影:申立仁、王雨蒙
邻里间的日常交流 摄影:申立仁、王雨蒙

同时,我们在重建和补建的新房中引入了社会学的设计策略。在杂院中加入符合当下单身青年生活习惯的小户型,来吸引对院落空间的日常维护和改善有担当的租客。用年轻人的加入来稀释老龄人口密度,给杂院带来新的活力。

 

新建建筑中满足年轻人居住的生活空间

“胡同中的胡同”的设计,是通过对普通的一砖一瓦的精心铺砌,表现对日常生活的礼赞。技法上,砖的组合方式所显示出的手工匠意,给空间带来精神上的温度。色彩上,红砖灰砖的夹杂使用,也表白了这个杂院的身份,给空间带来生活的温度。物品上,具有年代感的石门蹲、私家花盆、老物件、晒衣杆等被揉合到新的语境中,其包容性为大杂院增添视觉活力,给空间带来了日常的温度。建构上,植入框架式的构筑物,和邻居家的后墙对话,并形成胡同里的核心空间,给空间带来邻里的温度。 

 

旧的石门蹲和拆下来的窗户 摄影:胡海波
雨水管和雨链 摄影:胡海波

大杂院中公共空间的再规划,为原住民带来了生活和身份的尊严。这种设计的基石是建筑师对日常生活中矛盾的观察,对日常生活中习惯的尊重,和对日常生活中模式的升华。  

 

摄影:申立仁、王雨蒙

这个设计的方法论是基于自下而上对日常生活的习承。正如亨利列斐伏尔所言:“人们之所以知道未来的生活,是因为一个知识,他们已经彻底地掌握了这个知识,他们把这个知识用到他们自己的事情,即他们的日常生活。当然,这个知识是他们习得的,而不是来自他们自己,他们或多多或少从方法上应用这些模式。"在工作方法上,我们从记录观察原住民生活出发,耗费大量时间用于访谈、协调、听证等在地工作,并本着“出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标准进行设计判断,完成了一个胡同中胡同的最终设计成果,也是项目设计师零距离、不间断地与原住民交流的结果。无论如何评价这样的成果,它表达了当代建筑师对大杂院这种空间形态的善意愿景。 

 

院落路口 摄影:申立仁、王雨蒙
改造后的院落环境 摄影:申立仁、王雨蒙
摄影:申立仁、王雨蒙
改造后院内儿童的玩乐  摄影:申立仁、王雨蒙

这样的微介入,从大杂院的痛点出发,以基础民生为本,切中不断反复的杂院问题实质,使老百姓有改造后的获得感,日常生活的体面感,以及老城区的邻里感 。用简单的方式,来解决老胡同复杂的问题,从而带来一种有生活温度 、可持续发展的新生,这既是我们的目的,也是我们的方法。 

 

平面图

模型照片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雨儿胡同16、18、20号院综合整治改造提升

项目类型:改造

项目地点: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雨儿胡同16、18、20号院

设计单位:URBANUS都市实践

主创建筑师:王辉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王辉、姚咏梅、胡海波、张富军、李永才、梁雪成、王玮、胡家铭(实习)
业主:京诚集团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19.03—2019.05

建设时间:2019.06—2019.08

用地面积:1000平方米

 


 

版权声明:本文由URBANUS都市实践授权有方编辑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URBANUS都市实践
雨儿胡同
0
参与评论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