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独家专访 | 扎哈事务所总裁舒马赫:什么是参数化的核心?

独家专访 | 扎哈事务所总裁舒马赫:什么是参数化的核心?
编辑:原源 | 2019.06.17 11:57

帕特里克·舒马赫(Patrik Schumacher),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ZHA)现任总裁、英国建筑联盟学院设计研究实验室创始人、参数化设计代表建筑师,于月前造访有方并接受专访。

 

 

自1988年加入扎哈事务所以来,舒马赫参与了ZHA的几乎所有项目,并于扎哈2016年去世后接掌团队、开启“舒马赫时代”。从其有关参数化及建筑自创生(autopoesis)理论引发的学术争论,到近年“社会住房私有化”及扎哈遗产纠纷等风波,舒马赫似乎始终身处舆论中心。然而当面见到的他却出奇温和,于是我们以八问八答收束了这场原为商务的会面。“乡建和小项目不是中国建筑师的出路”“城市化问题的源头在于规划者”“建筑必须成为传递信息的介质”......这是舒马赫的完整论述 ▿

 

△ Patrik Schumacher专访 ©有方

 

 

 

有方  您如何看待今日的建筑环境?有什么突出的问题吗?

 

Patrik Schumacher  我关注城市化,关注个体建筑堆叠而成的城市聚合。我认为目前这一过程非常混乱且有着巨大缺失,而问题的源头往往在于规划者:他们对于地块及功能的划分有着决定权,但他们预设的模式常常无法匹配城市的实际需要。合理的匹配只能在都市的自由发展中慢慢磨合。

 

建筑学科还有着将合理的匹配视觉化地表达出来的使命,这意味着所有元素都需要在城市中被妥善放置、叠合。我们假设这能在自由市场的环境下进行,人们可自由选择,将最有价值的东西放置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这是我对城市化理论的理解,但这不是一件能够由个人单枪匹马完成的事情,它只能由整个领域共同实现。城市里同时有成千上万的建筑师在工作着,他们需要理解自己的任务,更新对于生成城市结构的理念。如果建筑师都在不同的范式之下工作,都自我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和选择、独唱自己的声部,那么当最后一个个建筑单体落成于城市中,结果只会是风格迥异的视觉混乱。这是我们目前面对的现实,没有人喜欢这样。这个问题是世界范围内的,绝不仅在中国。

 

 

有方  那么在你的观察中,今日中国的建筑实践有何特点?

 

Patrik Schumacher  在过去的15年里,中国一直是ZHA探索现代建筑实践的重要场所。我认为中国目前正经历从制造经济向知识经济的重大转型,这也使我们与中国的联系更为紧密。

 

近年,整体来看,中国的建筑领域成熟了很多,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建筑师、建筑学者。但这一批建筑人才,似乎还没能完整回应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巨大挑战以及整体规模,他们对于“建筑性”“建筑的艺术性”似乎更为敏感,有时我感觉他们对小规模的项目过于热衷了。

 

中国建筑师应该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国更大范围的城市建设中来,也许需要一点刺激为契机,但我相信这将会发生。建筑师在学科本体和艺术层面的追求与野心,不应成为回避大规模商业项目、城市总体规划等任务的理由。在乡村做小项目,也不是一个完整的答案。

 

 

有方  您似乎对于建筑师的核心职责有着明确要求。什么是您认为的建筑学作为一个自治学科的核心责任?

 

Patrik Schumacher  在我的著作The Autopoiesis of Architecture中,我对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进行了系统论述,包括许多学者探讨过的社会分工、社会的各独立领域等等。在我们的社会中有不同的专业和行业,它们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学科责任,也需要相互交融、相互适应。

 

但对于每个学科中的先锋、领导者而言,他们最重要的责任是去更新自己的领域。在建筑界,这意味着领导者需要理解社会的整体趋势,比如经济、政治的发展方向,带领自己的领域融入这个整体的创新进程,最终实现建筑学科的“繁荣”。以上可能是非常宽泛的概述,但确实我的大部分阅读是关于社会学、政治理论、经济理论的,因为我希望让ZHA的建筑项目真正融入社会进程中。

 

 

 

 

 

有方  从整体学科层面回到扎哈事务所本身,当ZHA在全球范围内推进着规模各异的诸多重要项目,你们的实践是否有一以贯之的关注?

 

Patrik Schumacher  在我领导下的ZHA,一直进行着由理论引导的建筑实践,也很注重从研究中得到解决方案。我们关注城市环境的种种方面,建筑、室内、产品等等,但这些关注都有同一个核心:要如何培育社会下一阶段的文明。

 

我相信下一阶段的文明会更加聚焦于城市,在“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这一范式中产生。于此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时刻保持交流、互动以及生成信息,我们都是信息工作者或谓创意工作者,城市将成为创意产业中心,而实际执行则会被外包给机械化工厂——这就是我们现在和将来的生活。

 

所以作为建筑师,我们需要为未来的知识型、创造型社会设计,为能激发想象的交互空间进行设计。为此我们可以去看科技公司——尤其是谷歌、腾讯等巨头——如何建造他们的空间,看他们如何选址,期待怎样的氛围。这也是我现在正进行的研究,和AA及GSD的学生一起,尝试去理解怎样让城市更优雅、令人愉悦、更有效率。这样文明会随之进化,社会里每位成员都会有更好的生活。

 

 

有方  数字化建造可能是谈及扎哈事务所时避无可避的话题。为何它对ZHA如此重要?

 

Patrik Schumacher  不仅是ZHA,整个建筑领域都需要对数字智能的投入,需要了解算法与代码,并以此应对建成环境的复杂性和高速变化。而在产业链下游,建造、施工团队也应加大对数字化制造的投入。我们团队对此很感兴趣,并且一直希望推动这项进程;因为对于后期建造层面的可能性的深入了解,能够为前期设计带来启发。

 

即使建造端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充分可能的条件,前期设计也可以是有所预见、有所作为的——这不就是先锋存在的意义,提前为未来做好准备。

 

我认为数字科技的渗透很快就会变得极为寻常,它就是我们新的生活环境,不再是一个需要专门去谈论的议题。我们将直接地去思考(建筑的)内容,并默认它们就是由数字手段实现的。

 

 

有方  那么,具体一些,什么是您理解的参数化的核心?

 

Patrik Schumacher  参数化设计的核心在于,构成建筑的元素变得可调节、多样化、可以相互适应。它们能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使用状态进行灵活调整,与前代建筑更为固定、单一的理想范式相比,这也是最关键的区别。

 

我目前感兴趣的是参数化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类型:构造主义(Tectonism)。这是种正日渐成熟的更前卫的参数化设计,它充分挖掘、吸纳了数字制造的潜力,另外也引入了其他的智能工程,包括当代结构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的协助。这些都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以此帮助最优解决方法的提出。

 

面对今日社会的高度动态与复杂性,建筑师必须思考社会秩序的整体组织流程。今天的城市空间提供着非常丰富的形式选择,这种空间的复杂性需要得到更多实质的关注。我们不能继续理所当然地认为,使用者能轻松适应、辨别这些复杂的环境,所以ZHA的实践在有意识地回应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创造出在视觉和感知层面都极具辨识度和吸引力的设计,需要建立起一种“空间符号学”(the semiology of space),让参数化、构造主义的设计也变得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我看来,沟通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才是建筑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建造信息量丰富的环境,供人们在其中进行探索、选择,不是通过线性的列表或者手机等平面屏幕,而是直接在三维、立体空间中进行感知。我认为建成环境中的交互交流界面非常重要,它们能更大限度地调动起我们的感官——让建筑成为“导航”的介质,才是建筑师最重要的任务。

 

 

 

 

有方  什么是扎哈事务所目前面对的最大挑战?

 

Patrik Schumacher  我一直面对的挑战,是如何让公司持续成长,进而为我们的核心层及所有员工提供更多的机会。为此我们需要保持谨慎,应对好政治及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的挑战。我们必须成为全球化的公司,不能受限于某个固定环境,而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寻找市场和新项目也一直是我们面对的难题。

 

商业周期的起落是常态,有时市场开放了却又在项目完成前被关闭,这会造成一些困扰。另一个挑战是,如何在公司扩张的过程中保持一贯的质量,同时又能在每个项目中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每个项目都应该持续建立而不是消耗ZHA已有的口碑,我们也需要让团队内每个成员都能保持自我成长,并以有效的机制确保数百个员工积极参与到我们所有的项目中。

 

 

有方  最后一个问题可能是您已被多次问及的:扎哈离世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又有什么未曾改变?

 

Patrik Schumacher  对我来说,最大的改变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的离去。ZHA失去了总裁,我失去了在过去三十年里几乎每日都密切沟通的人。

 

但是在公司的运作层面,流程已经非常完善和顺畅,这方面我们没有做任何改变。我仍然保持着扎哈离开前的工作方式,只是在从前我们是两个人,而现在只有我自己。

 

就我的工作范围而言,我主要负责ZHA设计和智识思路上的引导,以及一部分对客户的汇报和关系的维系。我依然负责这些方面,并没有太多改变。对于设计和工作,ZHA保持着一样的精神和能量,员工依然全神投入,没有任何人离开。

 

采访及撰文 | 原源

视频制作 | 郭嘉、阮凯

摄影 | 胡康榆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参数化
帕特里克·舒马赫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有方专访
深度
视频
0
参与评论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