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 拱墅区小河路500号,杭州,浙江,中国
建筑面积 32110平方米
完成年份 2017
项目位于杭州运河北端的运河天地区块,原大河造船厂以北。运河天地是集旅游集散中心、写字楼、酒店、商业步行街、文化娱乐设施等功能在内的国际旅游综合区块,是杭州城北的重要配套,也是运河旅游的门户。而运河旅游集散中心作为承接综合体南北区块的中心部分,发挥着承上启下、提升整体形象的功能。
项目总用地面积2053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110平方米,功能包括运河旅游水上巴士码头,陆上公交首末站,此二者的换乘配套,商业设施,地下社会停车场,以及串连南北区的辅助功能及公共空间。
设计的难点有以下几方面:1.特殊的基地形状;2.复杂的人车流线;3.旅游门户形象和地标性建筑的特质。基地呈“ㄣ”形,南北分别是由旧大河造船厂改造的运河天地和运河旅游综合体,东面临大运河。基地内有5条线路的公交首末站,沿运河有游船码头,主要接待市环线的旅客及大量的城际旅客。在功能上要求两个方向的连接,一是东西向的公交站和码头,二是南面的运河天地和北面的综合体。
基于对运河区域城市公共空间的观察,我们注意到桥是一个很典型的形式。廊桥作为跨越河流连接两地的架空构筑物,兼具交通和游憩的功能特点,又往往以其优美的的形式成为所在地区的标志建筑物,其特点与本项目的定位很契合。因此我们借用廊桥的概念,意指一种连接码头和公交站水陆两地、用于交通和娱乐功能的流线型的架空建筑,桥上提供从公交站到码头的快捷安全的换乘路径,桥下形成大尺度遮荫通风的灰空间,为市民活动提供场所。
建筑形体为一座与地形契合、呈“ㄣ”形的廊桥,底层架空的灰空间主要作为城市空间的渗透和延续,视线更通透开阔,并为市民们提供了充足的休憩空间。同时,通过廊桥的概念组织立体交通,妥善地处理了各种不同的流线,使其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把商业布置在廊桥上,形成线性的空中商业街,充分发挥交通枢纽人流聚集带来的商业效应。我们将屋顶设计成起伏绵延的折线,一方面呼应大河造船厂工业建筑的双坡屋顶,但又有所区别,丰富了层次感,同时作为运河旅游综合体的前景建筑,以横向的趋势衬托北面区域地标高层的纵向形象。
线性建筑的空间容易让人感觉冗长和单调,为了减小建筑整体空间对于使用者可能产生的重复和单调感,我们在廊桥中嵌入了几个通高的中庭。同时为有别于狭长的重复空间,设置了转折处的局部扩大区域或对景,增加通道的宽窄变化等等,调节行进的速度,增加空间的情趣,活跃情绪。而廊桥的屋顶则成为了花园,既丰富了城市的天际线,又与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吻合,希望以此提升旅游建筑的整体品味。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水陆廊桥-运河旅游集散中心
项目地址:拱墅区小河路500号,杭州,浙江,中国
设计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设计:2013
完成年份:2017
主创及设计团队:沈济黄、钱锡栋、宣万里、胡剑锋
客户:杭州运河集团
建筑面积:32110平方米
摄影:章鱼工作室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展讯 | 全球首家007博物馆冬季展即将开幕
下一篇:2019深双策展团队确定:卡洛·拉蒂、孟建民、法比奥·卡瓦卢奇任总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