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会展中心的想象力:杭州云栖小镇会展中心二期 / 靠近设计

会展中心的想象力:杭州云栖小镇会展中心二期 / 靠近设计
编辑:原源 | 2018.09.22 13:21
二期东北鸟瞰 摄影:毛联平

设计单位 靠近设计 /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地点 杭州云栖小镇

建筑面积 66680平方米

竣工时间 2017年9月


 

项目位于特色小镇的发源地——杭州云栖小镇。这片曾经的“烂尾”工业园,因为愿意接受和拥抱想象力,如今已成为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高地,每年金秋举行的“云栖大会”更是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科技盛会。然而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场馆,这场大会此前连续数届都在户外召开;这里的“不合适”不是因场馆规模或“档次”不够,而是大会发起者、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不希望人们的想象力被一座场馆限制。因此,作为这组会展中心的设计者,我们希望暂时抛开经验和“创作欲望”,从本质上思考并尝试突破,而不是仅仅让这片土地多了座会展中心。

 

杭州云栖小镇会展中心二期  03' 27''  摄制:原画影业

 

会展中心,本质上应是城市公共文化生活的载体。但实际上,各地会展中心通常会被设计得很隆重,希望借助宏大尺度和奇特造型来宣告一座城市的雄心。但若从个体视角来看,这些特征其实往往会让人心生敬畏,进而望之却步,和民众的生活也很难发生联系。因此在2015年设计云栖会展中心一期的时候,我们尝试设计了一座不像会展中心的会展中心,抛弃了刻意的造型与所谓的仪式感,以简洁的形体、模糊的边界、可供自由进出的全开放空间,取代会展中心这一类型常见的“高冷”形象。

 

一期西南透视 摄影:毛联平

自由、平等、轻松、开放的场所体验如同小镇氛围的缩影,希望来到这里的使用者都能获得一种归属感与愉悦感,当年的云栖大会也仿佛变成了一场科技嘉年华。而在会余的闲暇时间,每天都会有大量市民来此散步、休憩、聚会、嬉戏,穿梭于建筑的每个角落,甚至举办各种自发的观演活动——也因此,这座建筑由最初设想的临时性建筑,变成了体现着小镇创业精神的永久性建筑。

 

整座建筑没有围墙、没有大台阶、甚至没有主入口,建筑内外是一种完全自然的空间转换 摄影:毛联平
建筑内部营造的是一种轻松、愉悦、零负担的氛围 摄影:毛联平
通透的织杆模糊了建筑的边界,将阳光与空气作为一种自然的材质带入建筑内部 摄影:毛联平
建筑被抬离地面后,把底层还给市民,并植入了漂浮玻璃盒、移动小木屋、攀岩墙等有趣设施 摄影:毛联平

而在2017年,由于云栖大会规模扩大,需要在一期建筑对面建一座三倍于一期建筑的云栖会展中心二期。当所有人都期待一座更大的“标志性”建筑时,我们却把它设计成了一座低矮的“立体公园”,没有任何造型可言,人们甚至很难感觉到它是一座建筑。方案一提出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但在它背后却是我们在会展建筑之外、对城市大型公共建筑设计范式的一次再思考。

 

一、二期整体东北鸟瞰 摄影:毛联平

今天,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座规模宏大的会展中心,且每一座背后都需要大量城市资源的支撑。但或许很少有人知道,即便是最繁忙的会展中心,利用率也仅有40%,相当于每年中至少有200天是处于闲置状态;而其他大部分会展中心的利用率甚至不足10%。

 

然而另一方面,传统会展中心设计的惯性思维与典型特征,又使人们很难将它们另作他用,无形中造成了巨大的城市资源浪费。于是我们开始思考,在满足自身功能的基础上,会展建筑是否可以更贴近寻常百姓的生活?是否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的复合叠加,与另一些城市公共设施共用一个身体,从而获得更高的资源利用率?

 

为此,我们首先决定削弱建筑的体量感,让它不再“咄咄逼人”。最后,这座6.6万平方米的巨大建筑被压低到了仅6.6米高,呈现为一个低矮的、铺满绿地的大屋面,使它尽可能呈现出一种平易近人的姿态,让人们愿意去靠近它。

 

东立面局部 摄影:毛联平

建筑周边设置了大量舒缓的草坡,使整个屋面看起来就像是地面的自然延续,以完全开放的姿态邀请人们走上屋面。相比在设计一期时把建筑抬起、把底层还给市民的做法,二期更是把原本被建筑占据的整个场地,全部都还给了城市,而且是以一种更加有趣、更加绿色的“立体公园”的方式。

 

屋顶局部鸟瞰 摄影:毛联平

纵观一期与二期,一个很“轻”、一个很“重”,人们从一座建筑的下方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另一座建筑的上方,在同一片场地上形成了一种和谐有趣的对话关系。

 

从一期架空层看二期屋顶公园 摄影:毛联平

为了控制屋面高度以便于人们到达,设计把9米高展厅的三分之一埋入地下,这使得人们在进入场馆时必须先向下行走。这与以往会展中心那种充满仪式感的向上大台阶形成了反差,同时由于建筑高度的压低,建筑几乎占满了整个二期用地,建筑密度和绿地率(即便屋顶铺满绿地,也只能折算总绿化需求量的20%)都突破了现有的设计规范,使得这个方案再次引发争议,数次被要求推翻重做。

 

但幸好,杭州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她愿意接受想象力、倾听建筑师的想法、为社会创造更多福利,最终在各方共同协调努力下,这个数次被判“死刑”的方案通过合理合规的方式,最终通过了各项审批。

 

人们通过草坡可以很轻松地走上屋顶,草坡本身也会吸引很多人休憩、停留 摄影:毛联平

屋顶不仅仅是公园,我们还植入了足球场、草坪剧场、轮滑台、社区菜园、移动木屋、“跳格子”、沙坑、瞭望塔等10余种有趣的设施,并通过一条760米长蜿蜒起伏的屋顶跑道把它们串联起来。这些看似与会展建筑毫无关系的设计,却吸引了许多顶尖的大会;而在平时,每日都会有大量市民来此运动、休憩、游玩,并举办小镇音乐会、足球赛、马拉松、嘉年华等各种有趣的社区活动,成为小镇居民每日生活的必去之处。

 

屋顶足球场与跑道 摄影:毛联平
悬空跑道 摄影:毛联平
起伏的屋顶跑道 摄影:毛联平
屋顶上锻炼、散步、休憩的市民 摄影:毛联平
瞭望塔与沙坑夜景 摄影:毛联平

草坪下方还设置了大量的预留接口,人们只要有新的更有趣的想法,就可以像玩“乐高玩具”一样扒开草坪插接上去,使这座建筑与在这里发生的活动都能够自由生长。我们希望这座建筑的设计永远不会限制人们的想象力。

 

移动小木屋 摄影:毛联平
社区菜园 摄影:毛联平
屋顶剧场的看台 摄影:毛联平

今天大家都在谈互联与共享,但我们会发现,似乎所有互联都是虚拟的互联,而所有共享都是交替轮换式的共享。人们正处在一个社交网络无限发达的时代,但人与人真正相遇的机会却越来越少,身处“万物互联”的时代却忽视了最真实的互联:人的互联。所以我们希望设计这样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开放场所,鼓励人们走出家门,走出办公室,到这个“公园”里来拥抱自然,并鼓励人们在这里相遇,继而发生各种有趣的故事。

 

日常活动 摄影:毛联平

屋顶公园一直覆盖至主入口的下沉广场,结合半围合的阶梯,使这里可以变成一个全天候的户外小剧场。

 

入口下沉广场 摄影:毛联平

角落里原本乏味的货运坡道被设计成了起伏的折纸状,常常会被人们赋予各种新的“玩法”,成为年轻人的轮滑台,也会变成孩子们的“滑滑梯”。

 

货运坡道变成少年的滑板台 摄影:毛联平
货运坡道变成孩子们的“滑滑梯” 摄影:毛联平

建筑室内不再是单一枯燥的展厅,通过将空间与功能进行复合叠加,我们赋予了展厅新的属性——“运动仓库”。只要是不开会的时候,展厅立刻就会转变成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健身房等一系列运动设施,并配备了更衣淋浴与专业机电设施,使这里每天都会热闹非凡。

 

展厅内多样的运动活动 摄影:毛联平

这是一次别出心裁的尝试,同样的场地,同样的建筑体量,答案却不仅仅是会展中心,还是小镇的第一座市民公园和运动馆,为小镇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回看整个设计,没有吸引眼球的外形,也没有复杂昂贵的工艺,更没有晦涩难懂的理念,然而对开放性、复合性与公民性设计理念的融入,使它成为了小镇最受欢迎的地方,建筑背后的巨大城市资源也得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此次设计是我们对于新时代要求下城市公共建筑设计范式的一次思考。过程不易,感谢所有决策者、参建者的理解、支持、付出。

 

傍晚,草坡上“窥视”室内的情侣 摄影:毛联平
分层轴测图 ©靠近设计

 

会时平面图(左)平时平面图(右) ©靠近设计
剖面示意图 ©靠近设计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杭州云栖小镇会展中心二期

项目地点:杭州云栖小镇

建筑面积:66680平方米

设计单位:靠近设计/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创建筑师:马迪、金鑫、毛联平、姜盛

联合设计单位: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总承包单位: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团队:吴浩、章家梁、沈卫芬、汪旸、毛猛君

建成时间:2017年9月

 

建筑设计:吴浩、章家梁、沈卫芬、汪旸、毛猛君

结构设计:焦俭、卢云军、冯武强、彭国之

基坑围护设计:刘兴旺、李冰河、曹国强、孙政波

暖通设计:张力、陈金花

电气设计:朱樱、王涛

给排水设计:王念恩、吴拓、王润

智能化设计:吴军、郑贝特

景观设计:李瑛、陈道庆、桂博、章世杰、刘洪扬

幕墙设计:倪江峰、倪晓峰

标识设计:刘丽丽、郝志萍

泛光设计:方晓灵、陶芳伟

装修设计:方润武、陈建乐、赵颖

摄影师:毛联平

视频摄制:原画影业

 


版权声明:本文由靠近建筑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杭州云栖小镇会展中心二期
靠近建筑
项目
0
参与评论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