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地震后的栖所:金台村重建 / 城村架构

地震后的栖所:金台村重建 / 城村架构
编辑:原源 | 2018.09.14 10:00

城村架构

金台村重建 摄影:城村架构

地点:中国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

总面积:4,000平方米

建筑设计:林君翰和Joshua Bolchover,城村架构

景观设计:邓信惠,香港大学


 

金台村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是2008年5·12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地震导致近五百万人无家可归,据估计,受灾区有80%的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灾后重建随即展开。然而在2011年9月的一次大雨后,山体滑坡导致金台村附近许多刚建完及正在修建的房屋再次遭受破坏,尽管损失惨重,当地居民却无从获得任何额外援助。在当地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支持下,此项目不但为震后重建展示出一个在社会及生态上都具有可持续性的农村原型,同时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让我们得以更深入地探究重建社区的各个方面。

 

俯瞰 摄影:城村架构
DCIM100MEDIADJI_0226.JPG

 

鸟瞰 摄影:城村架构

重建项目包括22栋房屋和一个社区中心。设计策略是为村民提供4种不同的户型,它们无论在面积、内部功能和屋顶剖面上都各有差异。设计利用垂直的内庭院来改善室内采光和通风坏境,并能收集雨水。整个规划展示了如何使用当地材料、绿化屋顶、以沼气作再生能源;此外,设计亦包含了芦苇湿地净化废水和村民合作社饲养家畜等设施。透过将农村不同的生活环节连接成一个生态循环,不仅能提高村民对环境的关心度,且希望以此使金台村成为附近一带村庄的榜样。

 

 

平面图 ©城村架构
单体房屋剖面图 ©城村架构
动工时 摄影:城村架构

屋顶形态 摄影:城村架构

社区中心 摄影:城村架构
社区中心与房屋 摄影:城村架构

由于当地适合建房的土地有限,金台村的设计将城市的密集居住模式与乡村的环境相结合:屋顶为农户进行自给自足的种植提供场地,而地面的开放空间则允许他们组织简单的家庭作坊。整体设计一方面尝试保护村庄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对现代乡村风貌进行了反思。

 

屋顶种植 摄影:城村架构

地面的开放空间 摄影:城村架构

金台村重建项目是一个针对现代化农村生活的研究。在今日的中国,成千上万的村落正被重新规划及兴建。在此语境下,眼前的挑战莫过于如何从村庄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得到启发,以创造出合宜的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继而把农村规划成真正具有意义的栖所。

 

栖所 摄影:城村架构
鸟瞰 摄影:城村架构

模型图 ©城村架构

完整项目信息

地点:中国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

建筑设计:林君翰和Joshua Bolchover,城村架构/香港大学

景观设计:邓信惠,香港大学

委托捐助者:南丰集团

协作单位:南江县流坝乡人民政府,秦巴乡村发展研究中心

联系方式:johnlin@arch.hku.hk,www.rufwork.org

项目团队:
建筑设计:林君翰和Joshua Bolchover

景观设计:邓信惠

项目管理:关帼盈(金台村农房),刘畅(金台村社区中心),张愚聪(景观)

项目团队(建筑):Ashley Hinchcliffe, 黄稚沄,叶倩盈,Eva Herunter

项目团队(景观):Maxime Decaudin,陳彥璘

摄影:城村架构

委托日期:2012年4月

总面积:4,000平方米

总造价:4,800,000人民币

单位造价:1,200人民币/平方米

 


版权声明:本文由城村架构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城村架构
灾后重建
金台村重建
项目
0
参与评论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