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英斌
项目地点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
项目面积 20平方米
设计单位 中国乡建院傅英斌工作室
主创设计师 傅英斌
建成时间 2018年2月
源起
太阳乡位于霍山县安徽大别山深处主峰白马尖的核心景区,为服务旅游,政府原本委托我们设计此处的广场和停车场,场地已经平整完毕,只剩下此处财神庙待拆除。这类民间庙宇在当地乡间并不罕见,因此拆除这样一处小庙也并未引起大家注意;但在现场调研时我们发现这个小庙并不普通,曾经多次拆毁和重建的它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庙虽不大,却是当地村民的信仰中心。于是我们说服甲方在附近重建此庙,在延续民间信仰的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一处有趣的互动设施。这个财神庙成了一个我们主动提出的设计之外的任务,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处微小设施的设计,为淳朴的民间信仰提供一处精神承载空间,一个有尊严的乡间信仰活动场所。
方案
新址被确定在距离原址几十米外的一处山坳,三面背山,面朝广场,环境独立而幽静。新的财神庙不仅是一处供进行信仰活动的精神性场所,它同时也需要服务游客和其他人士,增加其公共性和互动性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此类民间村庙通常是三面围合,空间狭窄闭塞,我们试图改变原有村庙内收的空间形态,引入“亭”的做法,将外部打开,除了神龛必要的背景墙外,改为四面通透,四周屋檐舒展挑出,创造一个舒适而通透的檐下空间,在村民眼前展现出公共、开放的姿态。
乡村营造往往受到技术和材料的限制,传统材料虽然看起来似乎符合某些审美和价值观,但由于造价和工人的匮乏,未必是最好的选择。我们选择了最容易控制的混凝土浇筑建筑整体框架,邀请当地篾匠手编了竹席作为模板内衬,使混凝土有了竹席的肌理,在原本冰冷现代的混凝土材料上留下了手艺的温度。墙体采用了红色空心砖,这种材料通常作为墙体填充砌块,一般不会展现在建筑最终的外饰面上;我们通过简单的角度转换,用空心砖直接砌筑墙体,使砖的孔洞形成了一种纯粹的墙面肌理,其后的景物通过砖孔若隐若现,模糊了空间的边界。屋顶的方形开口增强了庙的宗教氛围,顶光每天会根据时间移动,并在特殊时刻照到神像之上。
在中国南方地区,水是财富的象征,许多民间建筑极为强调雨水在建筑中的作用。我们在处理屋顶排水的时候考虑了这一民间习俗,对雨水口做了特殊处理,借鉴了日本传统建筑中“雨链”这一设计,使雨水的排出成为一处生动有趣的景观,同时以此隐喻了“财神庙”这一主题。
习俗
当地居民在财神庙祈福时,除了燃香,通常还要燃放爆竹,并有燃烧松枝和纸钱等习惯。考虑到山林防火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政府希望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能对村民习惯进行行为引导。
村庙的空心砖墙成了新的祈福设施,人们把祈福语言写在红纸上后,卷起来插到墙上的空心砖孔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墙上的砖孔会被红纸慢慢填满,建筑与使用者发生了紧密的联系并有了生长的过程,这也将建筑本身与活动和信仰紧密结合在一起。
敲钟是中国宗教场所中很受参与者喜爱的一种互动方式,在场地下方我们设计了一处挂钟,人们从庙下来以后可以敲钟祈福,敲钟与填满红纸的祈福墙成了财神庙祈福的新活动,受到居民和游客的欢迎。
影响
这座原非设计委托的“意外”项目,在建成后也取得了“意外”的效果。新建的财神庙不仅继续成为村民祈福求财的信仰中心,更成为访客与村民的交流互动空间,新添入公共属性。新庙外观的建造形式和新的祈福方式,也更新了居民对此类设施的认知,成为一处颇受访客“瞩目”的焦点,为民间信仰注入了新的活力。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
设计时间:2017.3
建成时间:2018.2
面积:20平方米
设计单位:中国乡建院 傅英斌工作室
主创设计师:傅英斌
团队:张浩然、蔡万成、闫璐
摄影:张虔希
邮箱:fuyingbin999@126.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傅英斌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上一篇:席上,林中,檐下:槐树林餐饮会所 / PLAT ASIA
下一篇:从古罗马Ostia到印度管理学院——建筑学中“拱”的建造与符号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