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在路上|卓泓铎:BIG设计师的五大洲摄影之路

在路上|卓泓铎:BIG设计师的五大洲摄影之路
林楚杰 | 2018.01.31 14:00

“建筑”二字,之于学建筑出身的每一个人,有着难以用言语传达的感情。在建筑这条道路上,有些跑者选择不动声色地跑完全程,有些跑者选择暂别建筑踏上其他路途,而另外的一些人,选择了两者兼顾。

 

每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都值得去尊重和找寻。“在路上”,呈现的正是建筑学人在不同征途上的故事。

 

目前工作于哥本哈根BIG事务所景观部的卓泓铎,在许多人眼里,他是风一般的少年多多,满世界跑的旅行摄影师。

 

这一次,一起走近在路上的多多,以及他的建筑与摄影故事。

 

 

我的2017

我从来不是一个能写好总结的人,细数这一年发生过的事,意义可能在于十年之后自己再拿出来吹牛逼的时候,可以告诉我儿子,你爸在十年前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二十五岁男同学。

 

二十弱冠, 三十而立。2017对于二十五岁的我也算是走上半立的一年。

 

这是有120多天在路途上的一年,自己的住所从慕尼黑回到了奥斯陆,最后又来到了哥本哈根。70次不分日夜的起降,13万公里的飞行,19个国家和地区,这些数字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交代了。当然在越走越远的路途上,目睹了许许多多的风景,告别又认识了来来去去的人。

 

记得2016年年末自己许下的小愿望是,希望自己在2017年走得更远,拍得更多。当然最后的收获让人很是欣喜。同时,我也一直在尝试着更多具有场所感和故事性的一些创作,希望照片能够更加真实还原自己内心那一刻的波澜。如果这当中的某些照片能够触动到你们内心,这对我便是莫大的欣慰。

 

卢塞恩水塔花桥
意大利铝厂
冰岛Aldeyjarfoss瀑布
爱琴海沉船湾

 

与摄影结缘

相比于很多有艺术氛围的家庭,我一直认为自己是没有艺术天赋的人,在我家里也并没有任何人和摄影沾边。小学时我的毛笔字写得歪歪扭扭,学画画也不见得有其他朋友的那般天性,可能唯一说得上带我入门摄影的,便是以前家里老旧的一台尼康胶片机,以及中学时候的尼康小卡片机给自己折腾,时不时拍一些花花草草便能够自我满足。大二时有了自己的第一台单反——非常经典的Pentax KR加上一个 17-50mm 2.8的镜头,直到现在还很清楚地记得带着它去扫街的那份激动。尽管那些照片和而今相比有很大差距,但那确是摄影在过去曾经带给我的快乐所在。

 

因为本科时在国内功课比较繁重,社交媒体也不像今天如此发达,自己拍的照片也只保留在电脑里,小打小闹留存为记忆而已。真正在摄影上的成长,是在出国之后的这三年——得益于AHO(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相对并不繁重的精练课程,以及便利的申根签,我有了非常多的机会可以到处旅行,从欧洲二十余国再到北非以及中北美。此外,因为交换和工作的原因,我陆陆续续搬了几次家,从奥斯陆到慕尼黑再到哥本哈根,这些经历无形之中为自己的摄影提供了非常多的机会。最开始时,由于镜头焦段的限制,我习惯于用超广角去拍摄多数的作品,被朋友戏称为明信片一样的风光照片。随着一边拍摄一边学习以及同其他好友前辈交流之后,以及自己器材的更新,而今自己的拍摄主题已覆盖了建筑、人文、风光和航拍等题材,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早期的“风光片”,夕阳下的柏林主教
早期的“风光片”,夜下布鲁克林大桥

尽管对于很多人来说,摄影师一直是种很酷的存在,但其实并不全是很酷的经历。在社交媒体上被朋友盛赞的很多照片,在背后会有只有自己才能慢慢理解的故事和艰劳。在旅途中,有时为了追求好的片子,我确实需要舍弃一些舒适的享受。每天一机三镜加上一个脚架的摄影包负重,提前在各种机位之间踩点,比普通人赶更远的路,为了避开游客早出晚归,这此都是家常便饭。一处记忆犹新的是,在巴黎凯旋门和纽约洛克菲勒顶上零度以下的寒风中拍两三个小时的夜景,最终冻出来冻疮;在冬天零下十几度的挪威室外拍摄星轨;在墨西哥的高空滑翔伞上一手Gopro一手单反拍片;在苏黎世街头自己扛着脚架整夜不眠地游走…...可能相比于说自己在摄影上比周围的其他人更有天赋,我更愿意说是自己在摄影上可能比其他人更加用心,也愿意去为它去付出更多。

 

巴黎凯旋门全景
曼哈顿夜色
卑尔根星轨
苏黎世夜街头
墨西哥滑翔伞

 

从南到北

"曾经十年寒窗无人问,花了五年在老旧的院楼里熬了无数个夜寻找自己想要什么,又用了两年辗转各国过上算是自己期望的生活节奏。一辈子也没有多少个七年之痒可以去挥霍。记得当年的作文题目叫“与你为邻”,转眼过了七年,我却离你越来越远。但离心中那个壮志凌云的少年却越来越近。"我曾经这样总结自己这些年的求学和实践经历。

 

华工(华南理工大学)的五年本科给予了我扎实的建筑学启蒙教育。前三年建筑后两年规划这种不同尺度下的学习也让我可以用更多元的眼光去看待建筑、城市和景观之间的关联。后来在研究生阶段转向景观方向进行深造以及在摄影上的尝试也是为了延续本科这种多尺度不同视角的转变。

 

华工大二暑假的苏杭调研之旅,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又一次触发自己关于旅行摄影的念头。中国景观的框景手法与摄影中Frame the View的说法不尽相同。每一个视角所框住的园景都有着仔细的推敲,犹如拍摄中摄影师通过不同机位对画面中的各种元素进行筛选调整,最后得到一张满意的照片。走得远拍得多了之后,在设计的时候,我会自然地联想到某些场景,那些曾经的建筑和景观的拍摄片子也变成了一个素材库,曾经的一些空间体验或者是一些触动到自己的设计,在自己做方案的时候会在脑海中形成很强烈的画面感,进一步去指导自己的设计。

 

在毕业出国季的申请结束之后,一段时间里我曾非常纠结于如何在AA, AHO和维也纳应美以及港大等学校之间进行选择——是小众高冷院校还是大众情人名校,这道选择题确实让人抓狂。当时在华工建院从来没有人申请过AHO这个学校,关于AHO的资讯也只停留在一些论坛上的口口相传。而我对挪威并无更多的了解,作为一个习惯了广州气候的南方人来说,来到一个北欧小众院校读研在其他人眼中确实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在纠结了许久之后,“不想扎堆”的我当时做了一个连自己都觉得可能非常冒险的决定,后来时间证明,它是最适合自己的一个决定。这三年给予了我太多曾经梦寐以求的机会,得以在各方面去提升自我。

 

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AHO)

奥斯陆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北欧城市,有着怡人的尺度和恬静的日常。这种节奏之下,尽管生活比较单调,但却可以让你去更加安静专注地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避免了一些大都市纷纷扰扰的生活。

 

奥斯陆二月初雪
六月挪威的森林
十月雾色峡湾
十二月林海雪原

相比于国内的建筑教育,我觉得挪威更大的不同源于课程的自由度以及在设计中所强调同自然的对话方式。AHO非常小,一栋旧工厂改造的教学楼以及不到600人的学生和职工。在课程的自由度上,AHO每学期有且只有两门课程,一门Studio贯穿整个学期以及一门每周二固定的Elective Course。期末的final也只有pass和no pass之分。当我后来在德国慕尼黑工大交换,忙于应付一门设计课以及六门专业课时,我十分怀念AHO这种宽松的课程所带来的轻压力与自由度。它让我可以更加自主地去安排时间思考自己所希望深入的方向,在更加充分的时间里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到设计之中,同时也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带着设计方案在兼顾功课的同时去探索周边的不同国家。

 

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在每学期的Studio Course里,AHO有着场地遍布全球设计的许多课题。不尽相同的,是学校一直贯彻的自然观建筑教学理念以及生态设计的方法。这种教学理念源于传统挪威人对于自己国家自然的热爱和崇敬。被誉为峡湾之国的挪威以峡湾森林闻名于世,长期以来挪威的自然环境始终保持较高的原生态。而同时,挪威境内有着18条非常著名的国家旅游路线,挪威旅游局邀请了包括了Snohetta和Zumthor在内的许多知名建筑师进行路线上的一些建筑和景观项目的创作。设计师们在思考设计与自然如何对话的时候会更倾向于回归自然,创造大自然中的建筑——建筑学与景观紧密结合。

 

挪威国家旅游之路·沿途观景台
挪威国家旅游之路·麋鹿保护中心

在AHO的几学期里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前年10月的哥伦比亚Studio,它在设计和摄影之间给予我非常大的启发。当时刚从GSD转到AHO任职的Luis Callejas教授带领了一个名为“Behind the hill, Into the wild”的景观Studio。这个Studio希望通过对挪威西部峡湾和哥伦比亚安第斯山的两次景观摄影的考察,在前期以景观摄影的手法,去寻找抽象元素和当地景观之间关于尺度、纹理、色彩之间的关系;在后期通过这些摄影素材对比,去分析安第斯高海拔的山地景观和挪威西部极地景观之间的差异性以及设计方面的互通性。从景观摄影出发,然后落实到景观设计上。它让我对一直想探讨的景观和摄影之间的关系这个主题有了新的认知。

 

挪威山地调研

在前往哥伦比亚的麦德林之前,美剧《Narcos》里的情节和社会背景让我对这个神秘的国度充满了期待,而作为在麦德林土生土长的教授则用了“Accurate”(精确)这一词去评价那部美剧。尽管他在年幼的时候看不到明目张胆的毒品交易,但常有小孩子一手握着单车车把,一手揽着包裹送货,毒品就像蚂蚁搬家般渗透进城市的角落,到处都是毒品和动荡的味道。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和动荡之后,在我们临行之前,哥伦比亚刚好签署了内战停火协议。这让我们非常有幸成为停火之后进入哥伦比亚的第一个国际设计studio。而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也让麦德林成为非常多的先锋建筑师的实验田。在缆车上向下望,整个麦德林被望不到尽头的建筑铺满,山的两边巨大的贫富差距让人诧异。山的这边是穷区,残破的红砖楼拥挤在山坡上,歪七扭八的小楼交杂在一起,高高低低的不知藏了多少奔波者;山的另一边独栋别墅鳞次栉比,窗明几净。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肌理、市民出现在一个画面之中,在缆车之上俯瞰着这番场景,在雾色夕阳的红光下显得是那么的不真实。那是我一直难以忘怀的画面。

 

缆车下的贫民窟
麦德林市景
安第斯山日落

BIG时代

在本科时我很喜欢BIG针对其自身开拓性建筑设计实践的专著Yes is more,漫画式的建筑方案解读不同于其他的建筑著作,而更像有着BIG的创始人Bjarke鲜明个性烙印的设计文化宣言。

 

在去年我成为了BIG的一员,而今已在里面工作了十个月之久。在这个非常多元的公司里,相较于其他的一些明星事务所来说,我觉得BIG最大的不同在于扁平化和非常轻快的工作氛围。年轻的合伙人以及一众更加年轻的建筑师和实习生,在满怀激情去创作思考时依旧能够保持平和放松的心态,这点非常难得。在BIG这里有着来自全球各地的同事,我在这里找到非常有趣的朋友,认识了更多有趣的灵魂。

 

BIG所倡导的设计观,注重公众在设计中的决定性力量和设计思想的传播与交流,希望民众可以参与到建筑和城市设计方案的不同方面。做出“大家都看得懂的”设计个性鲜明的设计方法以及表达,尽管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让传统的建筑语汇变得更具有普适性,将设计师拉下神坛,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让没有接触过建筑学教育的普通民众可以了解这些项目如何从最初的想法变成现实。

 

BIG入口
习惯性加班场景
与告别的同事合照

景观部是BIG近年来新成立的一个部门。以SLA为班底的团队,非常富有激情,探索一种基于BIG设计文化的景观设计风格,想法大胆而又不失理性。由于项目较多,我们团队经常每人同时参与几个项目。在过去的十个月,我经手了七个项目之多。朝九晚九也变成了正常的下班时间。甚至加班最多的一次,是在巴黎超高层竞赛的最后赶图期,每周上了一百来个小时的班。欣慰的是,最后我们两位景观建筑师,以及建筑组的几人团队击败了Unstudio,3XN等事务所,拿下了未来巴黎的这个超高层地标。目前,我所在的团队也在和MVRDV合作,进行阿联酋Abu Dhabi滨海创客园区的设计。

 

当下日常

2018年1月,沉船岛里融化的蓝,难得“出镜”的工作照

在过去的两年多,我的足迹遍布了五大洲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频繁的旅行,甚至让朋友时常调侃我“不是在机场就是在去机场的路上”。不少人会惊讶于我出游以及出片的效率,也很好奇我如何在兼顾学业和工作的同时,还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将旅行摄影进行至今。

 

其实我日常的生活节奏很简单,每天除了上下班外,在不出行的时候,我一般会在家里忙于修整照片,给杂志写稿,剪以前的一些航拍片子,以及指导一些学生出国作品集的深化。

 

给出国的学生辅导作品集,我听过有些人会私下抱怨,生活的琐碎与日常,甚至于恼人与无望。我之前看到的一段话,不止适用于准备申请出国的人,同样适用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算数学时,太平洋彼岸的海鸥振翅掠过城市上空;你晚自习时,极地的夜空散漫了五彩斑斓;但是少年你别着急,在你为自己未来踏踏实实地努力时,那些你感觉从来不会看到的景色,那些你觉得终身不会遇到的人,正一步步向你走来。”

 

就摄影而言,单单欧洲就有太多值得去探寻的人文和风景,即使我曾三赴北意大利,仍然觉得有太多小镇的故事还没来得及去探索,更不用说还有无数个如同北意大利的地方。每一次出发我都会觉得时间很有限,想看的东西太多。除了加班后得到的调休组成的假期外,我的出行时间,很多都是靠周五深夜航班出发周一早班机回来上班的安排去出行,凑成一个Long Weekend。我也习惯了在课后或者是加班之后直奔机场,而把休息时间留在飞机上,尽可能多地把非休息时间留在旅途上,这可能是我和别人不太一样的做法。因为时常需要到处飞,因此在路途上写稿修片,在酒店做方案也成了我的家常便饭。

 

这么多次的拍摄经历中,带给我最深刻的影响的还是去年七月的两次冰岛之旅。这个冰与火的国度满足了我对于大自然的所有幻想。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彻底改变了我对于大自然狂野之美的定义,那是一种不加修饰的原始而极具震撼力的自然之美,让人无法停止地惊叹于自然界造物主的神奇和我们自身的渺小。这种感觉相比于多年前我在国家地理上看到的冰岛专题来得更为彻底和感动,这应该是这个星球最无与伦比的魅力。

 

当我用无人机航拍,看到冰川上因为全球化石燃料燃烧而附着大片碳合物,加速了冰川的融化形成了万千沟壑;当我躺坐在深达数百米的杰古沙龙冰河湖边上,看着因为气候变暖而不断滑落的冰块在十几平方公里的巨大湖面上漂浮融化,最后变成咆哮的水流进出大西洋,我不断回想起那部曾经获得卫星奖的最佳纪录片Chasing Ice里的场景,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消逝冰川画面。从冰岛回来之后,我时常反问自己,作为一名景观师和摄影师,自己需要去承担怎样的责任,才能为这些消逝景观的保护做些什么。属于这个星球上最无与伦比的美丽,同时也是无比的脆弱,需要我们所有人去关注和保护。

 

冰岛西部峡湾旷野
冰岛塞里雅兰瀑布
冰岛众神瀑布
Stokksnes自然保护区

Hverir地热区夕阳

千沟万壑的瓦特纳冰川
杰古沙龙冰河湖
杰古沙龙冰河湖夕阳
米湖惠尔峰夕阳
冰岛一号公路夕阳

 

宽容度

从最开始的时候,自己的照片只是在朋友圈中引起不少关注和点赞,被朋友戏称为“北欧旅行公众号”“行走的摄影公众号”;随着自己越拍越多越走越远,于是响应朋友的建议自己开了一个摄影公众号小打小闹一番,为自己的旅行故事找到一个安身之处,并将它们分享给周围的朋友。在此之后也得益于朋友的一些分享和引荐,自己慢慢算是真正踏入摄影的圈子。

 

后来和凤凰卫视旗下的《世界遗产地理》杂志的合作,也是一个蛮有意思的故事。两年前他们刚好在做一期关于北欧的专题,对外征集拍摄奥斯陆的照片,有一个我个人很尊敬的前辈便向他们推荐了我。我的第一次供片得到了杂志编辑们的认可。再往后,因为他们蛮欣赏我笔下的旅行故事,邀请我去参与他们一些栏目和专题的撰稿和供片,也希望我以青年建筑师和摄影人双重身份的视角,带来更多具有专业视角旅行故事的解读。例如栏目“寻城记”讲述不同的城市故事,“遗产视界”探索世界知名遗产景观;一些特约专题例如“西方建筑的中国元素”,“在巴黎看展”,以及前不久的“狩猎极光”等等的制作,让我可以对自己曾经的出游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和回顾,并将这些故事分享给众多读者们,这也是我做摄影的另一份初心所在。

 

《世界遗产地理》巴黎专题,封面摄影,蓬皮杜艺术中心
《世界遗产地理》布达佩斯专题,封面摄影

此外,也时常会有一些当地大使馆旅游局、商业公司以及朋友邀请我去撰稿和拍摄,包括旅行摄影,人文写真,航拍,mv拍摄等不同题材的尝试。

 

航拍,是我非常热衷的一种拍摄方式。因为我本人非常喜欢在飞机上Up in the air的那种感觉。戴上降噪耳机,漂浮的云海可以给人很安静的氛围去进行一些思考,用飞鸟的视角去俯瞰自己生活的城市或者是即将到达的地方。而航拍恰好能带来像风一样自由的视角和拍摄体验,可以带来许多惊叹的画面。

 

冰岛黑沙滩MV拍摄
冰岛地热区MV拍摄场景

“宽容度”是这些年的摄影经历里,我最喜欢的一个词。它源自于摄影术语——胶片所能正确容纳的景物亮度反差的范围。而当我走得远看得多之后,习惯了去探索陌生的城市,在旅途中面对各种状况,对于周遭的事物自己也有着更为宽容的态度。作为一个设计师,同样也需要更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并满足方案中对于不同使用者需求的回应。心境变得更加平和与包容,可能是这些年的摄影带给我最大的变化之所在。

 

关于摄影器材的选择,我觉得只要是用得趁手的机器都可以拍出非常不错的片子。在知名摄影网站上500px上,用入门单反的摄影师也有非常好的片子,insta上面也有不少手机拍摄的好片。器材终究只是一个工具,照片出彩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镜头后面的自己的想法和意识。在我看来,大量阅读别人的照片,提高摄影的想法和意识最有效的方式是:理解摄影师的色彩、构图、主题等表达,以及每张照片背后的思考……等到下次自己碰到相似的场景时,自己也有会相应的想法,这不失为一种比较功利但又快速的学习方式。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多走多拍,大胆地去按下快门,不要担心拍出来的是废片,很多好片都是靠废片堆积出来的。在每个拍摄点,可以前后多走几步多拍几张,在同个位置调整相机取景高度、设置不同的参数多按几次快门。量变产生质变,这虽然不算是一条捷径,却也是最为踏实的进步方式。

 

但是,不管你学了多少技巧,走了多少地方,拍了多少片子,摄影最重要的终究是拍出自己的感情和风格,因为这才是独属于你的视界,属于你去理解世界的方式。

 

我个人常用器材包括了A7和A7rii两台机身,从16-200焦段之间的变焦和定焦头若干。以及一台DJI的Phantom无人机。日常出行的选择基本是一台机身加上16-35的超广角 55的标准定焦以及70-200的长焦,再加上一支曼富图反折脚架和滤镜快门线若干,以满足日常对于不同拍摄题材的需求。经历了这几年的拍摄,我喜欢的题材也慢慢从风光变成了人文景观,镜头换成了带给人画面压缩感的中长焦镜头,A7rii加上70-200mm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出街搭配。相比于两年前钟情于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16-35mm超广角,最近半年多来我也会更有意地选择中长焦,它会带来更为强烈的画面压缩感,在对场景的提炼和元素的剥离之后,更能突出拍摄的重点。相较于广角,长焦更考验自己对拍摄物的观察和提取,在繁杂的视野中寻找特定的故事性,这种有意识的提炼以及通过拍摄所带来的专注,也是这几年来自己收获颇丰的地方。

 

威尼斯海边的老人
墨西哥铁轨的气球小贩
凯旋门过路人
卡萨布兰卡大清真寺光影

 

忠于理想

在街头摄影里,布勒松的“决定性瞬间”是许多人口口相传的经典——在某一时刻所记录下的图像可以准确地揭示整个事件的内容,所有一切都在一张照片中。我也希望在未来可以把景观和摄影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去进一步探讨景观图像以及景观摄影中的“决定性瞬间”。景观摄影其实更应该是一个故事,而不仅仅是只是一种手法一种工具,照片上我们所看到的结果也不应该只是景观本身,而是关于景观发生了什么。这种景观摄影的故事性,可以更好地提高摄影的视角张力,激发人们对于景观新的认知。通过照片去讲述建筑和景观与周围环境、空间和时间的关系,并且能超越我们传统认知中摄影的所谓形象,在我看来,这是景观摄影的真正魅力所在。

 

洛杉矶盖蒂中心沙漠花园
北撒哈拉沙丘日落
冰岛地热区夕阳

“以后如果挣不到钱,就回国在办证大厅旁边开间照相馆,专门帮人拍证件照。”看着建筑行业每况愈下,自己时常和朋友这样打趣说。

 

不少人会问我,关于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打算。我一直觉得,设计会是我的生活,而摄影更像是我的理想。对于大牛多如繁星的设计来说,我的路子还很长;对于无涯的摄影来说,我与众多前辈的差距也还很远。在一个不错的事务所去实现我这些年来的一些设计想法,同时和朋友合作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影像工作室作为副业的补充,应该是以后一个蛮不错的选择。尽管现阶段还有一些不同地方的合作邀请,但对于我个人来说,毕竟一个人精力有限,我更希望能够先把手头的事情认真做好,可以忙于建筑,但又忠于摄影,而不是一直埋着头做设计,至少现在这种状态也让我挺知足。

 

其实还有很多的话想说,有太多的故事想讲,限于篇幅,还是借以下的照片,替我将2017年的旅行故事讲给你们听吧。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够忙于生活,但又忠于理想。

 

 

旅行故事

1月

从沙漠到北极圈以及除夕的洛杉矶

 

摩洛哥菲斯染坊工人
Malibu海滩的新年
特罗姆瑟雪夜极光

2月

来不及和慕尼黑工大好好告别二赴美西

 

慕尼黑大雪纷飞
洛城夕阳鼓手
洛杉矶Downtown夜景

3月

回到温润的南方心心念念的粤菜

 

格陵兰三万尺高空极光
维多利亚天星小轮

4月

第二次西挪威之旅 从奥斯陆到哥本哈根

 

临走前华灯初上的广州新光快速

初春的挪威山林

5月

提了两年的芬兰和爱沙尼亚之旅终于成行,以及初夏的蓝色苏黎世

 

波罗的海千塔之林
慕名已久的赫尔辛基岩石教堂
法德瑞边界Vitra Campus,设计师的天堂
精致的蓝色苏黎世

6月

认真加班的一个月,仲夏的公司summer party

 

Cosplay糖果人
盛大的结构,管风琴教堂

7月

完美的3000公里公路旅行属于冰岛的七月

 

原野上的教堂
粉色午夜,日月同辉
夕阳下的Dettifoss

8月

二赴冰岛拍摄MV

 

黑沙滩的一抹红
Hverir调色盘
离别前一号公路的夕阳

9月

重返法比,寻找莫奈的秘密花园

 

莫奈的秘密花园
永恒的经典
比利时根特老城广场
根特街头随拍

10月

金秋的野兔森林和荷兰的短途

 

十月的哥本哈根
阿姆斯特丹街头
代尔夫特新堂
鹿特丹Cube House

11月

圣诞氛围浓厚的哥本哈根

 

星光点点的圣诞集市
夜下哥本哈根

12月

捷克布达佩斯和维也纳之行

 

中世纪CK小镇

查理大桥的日与夜
布拉格最美图书馆
匈牙利国会大厦
链子桥与渔人堡夜色
光影伊什特万圣殿
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
美景宫凌晨五点的月色
维也纳跨年烟火

 

作者简介:

卓泓铎

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 景观建筑硕士

慕尼黑工业大学 景观建筑硕士交换

华南理工大学 城市规划学士

景观设计师 | BIG Copenhagen

自由旅行摄影师 | 凤凰卫视《世界遗产地理》及多家公众机构合作摄影师 | 自由撰稿人

Instragram:Hongduo Zhuo

https://500px.com/hongduozhuo

个人摄影公众号:多多君的影像志

个人工作邮箱:hongduozhuo9839@163.com

编者的话:

“在路上”,呈现建筑学人在其他道路上找寻的故事。如果你也在路上,或者身边有朋友在路上,欢迎添加有方君微信(archiposition2016)或联系有方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说出你的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禁止以有方编辑后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人物
卓泓铎
在路上
摄影
资讯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