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可嘉,职业建筑摄影师,现居杭州。
曾在原地建筑事务所工作6—7年的梅可嘉,在从建筑师变成摄影师的过程中,拍摄视角也从只专注于建筑本身,慢慢变成更关注建筑与人物、环境的共鸣。
目前梅可嘉认为,好的照片应是“立体”的。这个“立体”指的是照片的多维度,像一张带有声音的“live”图像。虽然干净简洁、几何感强的画面也是需要的,但更多时候他会希望将视角放大一些,看看建筑身边发生的故事。就好像Mir在The Mir Way里说的,“...try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side stories in life.”
一组有趣的照片,会包含很多小插曲。可能有人不喜欢,觉得这样不完美。如果说这是一种不完美的话,那么梅可嘉希望自己可以拍些不完美的照片。
行走中的建筑学 从事建筑摄影工作多久了?现在是全职的状态吗?
梅可嘉 从对外宣称自己不做设计、改行摄影,已经差不多2年半。但正式开始工作大概是1年多之前。因为第⼀年疫情,几乎无法出门,基本处于⼀个封印状态。
现在是全职,也慢慢习惯这个状态了。说实话,⼀开始其实有点不太适应。因为我觉得拍摄是⼀件感性的事情,我喜欢以体验者的身份参与到故事中,这样会让我更放松。而摄影师的身份仿佛⼀个模糊的枷锁,感觉会让拍照这件事情变得有点“任务”化,我也因此而担心照片会变得“机械”。但这只是我的⼀些心理作用。现在已经完全习惯了。
行走中的建筑学 可以分享一下,在从事建筑摄影之前的经历吗?
梅可嘉 此前在北京原地建筑事务所工作了有差不多6、7年的样子。当时并没有把很多心思放在拍照上。对我来说,拍照就是记录项目的一种手段。而且当时拍照重点全在建筑身上,视野相对狭隘。倒是工作期间每年都会出去旅行1—2次,摄影经验积累大部分来自这些旅⾏。
要说建筑摄影这颗种子开始萌芽,大概是有⼀次公司有个比较偏远的项⽬,在广西弄岗⼀个原始森林里,李冀老师(编者注:原地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知道我对摄影有点兴趣,就想着让我租⼀套稍微专业些的设备,去现场做记录,顺便拍一下项目。
那时候,我甚至都搞不太清楚相机参数这些很基本的东西。然后我也不是很关注这些。当时就想着:这套设备没玩过,该怎么拍会比较好玩。后来拍回来的照片,公司同事觉得还不错。于是我想:我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做这个(摄影)。不过也只是考虑了⼀下。
但随着时间推移,这颗种⼦开始发芽了。可能是因为记录的照片越来越多了。2021年初,之前负责的⼀个项目入选了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我用拍摄的⼀些影像资料做了参展视频。后面就想着,要不干脆赌⼀把,做建筑摄影吧!但那个时候我对建筑摄影的认知仍是很浅的,后面才开始慢慢建立自己的拍摄语言。
行走中的建筑学 最近在拍摄的项目主要是哪些?拍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梅可嘉 几乎每次拍摄都会遇到些不⼀样的事情,但都还挺有意思的。
比如之前受中国院委托去重庆大观镇拍⼀个酒店。印象中是春天接到的任务,但因为各种原因(主要是天气),⼀直拖到夏天才去。而那边的天⽓预报很不准,我和设计师心里都没底。结果运气不好,到了现场后每天早上起来要么是超级大雾,什么也看不见的那种;要么是下雨。虽然其他⼈觉得阴天也有阴天的效果,我个人还是不太满意,觉得与有阳光的情况相比,出片效果有差别。
回来后没多久,还是不甘心,我就和设计师申请再去⼀次现场。果然天气比上次好了不少。虽然光还是经常转瞬即逝,但已经比较满意了。在拍摄过程中,我希望可以结合⼀些当地原住民的生活来进行展示。有位奶奶看见我是摄影师,希望我帮他老伴拍⼀张,后来才知道她的老伴之前车祸瘫痪了,奶奶希望可以趁现在老伴还有精神,留下⼀张照⽚。我知道后给他们俩⼀起拍了合影。事后奶奶⼀直问我多少钱,我说“不用了,回头我打印出来后寄给您”。
第二个项目是迹·建筑事务所(TAO)设计的同源馆展馆。项目地处建筑密度非常之大的深圳南头古城。展馆的外立面比较特殊,和周围的肌理有比较大的区别。所以我想通过周边的环境,以及附近活动的人的视角,以⼀种游走在城中村里的视角来展现这个项目。事后,设计师觉得有几张角度有表达出了他们想要的、项目在城中村里独美的感觉。
第三个是⼀个景观类项目,这是我第⼀次拍摄公共景观。拍景观和拍建筑有着很大的区别。特别是这种大型公园,得在里面走⼀天。我以前很少或者基本没有怎么逛过公园,这次拍摄发现了挺多有趣的现象:好多人的精神状态确实是太超前了。他们会在晨曦时跑来划浆板,中午会在水草中嬉戏,下午躺在吊床上看书,傍晚会过来遛狗。我需要将自己融入到这欢愉松弛的氛围里,抓住一些自然动人、又有生命力的画面。在拍摄期间,真的⾮常想上去问问,为什么他们不用上班。又怕知道答案后,自己会破防,想想还是算了。
行走中的建筑学 平时拍照的工作习惯是怎样的?
梅可嘉 拍摄前我会和设计师沟通想法,熟悉方案;然后提前到现场踩点,熟悉环境。这个还是比较重要的,至少别拍⼀半就迷路了对吧(笑)。
有时候到了现场的感觉和之前预想的会有⼀些出入,也会有⼀些惊喜。这些都很正常,就像做设计⼀样,灵感往往来自于实地考察。这时候我会跟着感觉走,随机应变。偶尔也会有⼀些以前留下的建筑师习惯,比如与当地人进⾏⼀些对话,这对我进行深入的拍摄会有⼀定帮助。
拍摄的过程并不轻松,尤其是在夏天。但我希望自己拍出来的照⽚是松弛的,令人放松、愉悦的。
行走中的建筑学 平时常用的器材有哪些?
梅可嘉 和别的摄影师差不多:全画幅相机,无人机。我会在保证完成拍摄任务的前提下尽量精简一些装备,这样可以更好地投入到拍摄中。对于镜头的选择,我个人是不太喜欢用超广角的,除非是万不得已。
然后我也不太喜欢用三脚架,尤其是涉及到大范围外景的拍摄,或者景观类的项目拍摄,手持相机会让我感觉更加灵活一些。
生活中我用的最多的就是手机,以及35mm焦段的卡片机。
行走中的建筑学 认为自己擅长拍摄哪一类作品?
梅可嘉 建筑之外,我还比较喜欢拍一些公共属性比较强的项目,比如景观或者公共空间。这也和我工作之余的兴趣爱好有一定关系。我喜欢街头摄影,如果能抓拍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场景会很兴奋,可以开心一整天。外出旅行时,我喜欢观察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方式,然后拍下一些不经意的瞬间,还原当时的场景氛围。我不希望因举起相机这个举动而破坏画面原有的和谐,我希望画面里的人是自然、放松而不做作的。虽然是照片,但会有动态的美。
行走中的建筑学 如何处理画面里建筑与人的关系?
梅可嘉 人很重要,虽然有时候不是必须的。早期自己作拍摄记录的时候,会比较排斥这些,因为当时关注点仅在于建筑或场地本身,会觉得杂乱的元素影响了我的画面。
开始建筑摄影后,想法也发生了变化。觉得照片中有人,不光可以作为一个空间尺度上的参考,更重要的是人盘活了故事,也激活了空间,能够让照片提升一个维度。我们拍摄的照片是以二维形式展现出来的,在空间的展示上多少会有些局限性。这里的空间不光指建筑的空间,主要还是整个环境的空间。但是有人在就不一样了。通过人,我们可以知道这里的空间(路径等)是可以到达的,是有设计巧思的,是有在被使用的。这样画面的层次一下子就丰富了起来。另外,画面中的人是带有社会属性的,也是带有情绪的。无论是严肃、悲伤、开心、冷漠等等,这些都可以结合他们所在的环境背景,一起渲染出来。
行走中的建筑学 如何处理气象和建筑的关系?
梅可嘉 不同建筑有着不同的调性,有的建筑在一些极端天气,比如大雪、大雾或者大雨中,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觉。但也需要视具体环境而定。这类的照片,可能更多强调的是建筑的一种场所感。
比如迹·建筑事务所(TAO)在鸡鸣岛的项目:拍摄的时候,台风马上就要过来了,天色也比较暗。我希望可以抓住这种“险峻”的气息——海鸟在低空盘旋,海浪拍打着悬崖。一个巨大的人造物在悬崖边充满着张力。
除非有特殊需要,正常来说,我还是喜欢在有良好光线的情况下拍摄。无论是建筑的光影,环境的氛围,还是其他材质的表达,都会比较舒适,会有更多层次感的体现。
行走中的建筑学 如何看待客观表达建筑师的作品与摄影师的再创作?
梅可嘉 拍摄的时候,我希望自己是客观的。我认为这是摄影师的基本素养。
一旦有了想法,就进入摄影师的主观的个人理解了。有时候我会在进入状态时或者收工后,突然冒出一些灵感,想要进行一些个人的小创作,或者去进行一些比较随意的纪实拍摄,但都是基于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
西安国文中心,马达思班
拍摄日出景象时,发现建筑内的隔断“消失”了,前后通透,可以拍出太阳从远方秦岭升起的效果。而建筑的形体也像一座山,山里的人在追逐着太阳。于是临时想到可以编辑一段视频。
西安国文中心花絮
又比如,在重庆规划展览馆原定拍摄任务完成之后,自己又随手记录了一段生活化视角的影像,没想到设计师们还挺喜欢这种“接地气”的视频。
重庆市规划展览馆花絮
行走中的建筑学 你认为好的建筑摄影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目前满意的自己的作品是哪些?
梅可嘉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目前我觉得,好的照片应是“立体”的。这个“立体”指的是照片的多维度,就像一张带有声音的“live”图像。虽然它是静帧的,依然可以感受到画面里的涓涓流水、天上的鸟叫、树上的虫鸣、远处的犬吠,枝叶在风中摇曳,人们慵懒地躺在草地上低声交谈。好似这些场景就在眼前,令人投入,使人愉悦。它包含了很多元素,而我所做的就是通过某种视角,将这些元素和谐地表达出来。
可能也有人会喜欢干净简洁、几何感强的画面。当然,那种画面也是需要的。只是有时候我会希望将视角放大一些,与环境共鸣,与城市对话。
无论是人、动物、植被或是泥土,许许多多的细节构成了一幅有生命力的画面。而不是一个建筑,清冷地立在那里,给人一种疏离感。毕竟这些设计,大部分都是为人服务的。前段时间在看Mir的书The Mir Way,里面有一句话我很赞同:“The mir way is to try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side stories in life.”我觉得就是这个意思。一组有趣的照片,会包含很多小插曲。可能有人不喜欢,觉得这样不完美。但如果说这是一种不完美的话,那么我希望自己可以拍一些不完美的照片。
这是我第一次用“专业”设备拍摄的其中一张照片。背后是我们的项目,用桉树枝搭建出来的巨型“鸟巢”,前面是场地上原本就有的两块大石头。想要从这个角度完整地拍摄建筑,前景的石块免不了会入镜。但这两块石头,恰好把现场原始的气息及环境的层次给凸显了出来。
这张照片看着构图有点随意,应该是当时因为快天黑了,去对面又不方便,就远远对着随便拍了一张。后来觉得这张照片氛围感还不错:轻柔摇曳的树丛间,有人在交谈,有人在散步。远方的建筑躺在海平面上吐着烟。
那几天天气不太好,我正准备回去,看到一个小孩突然从礼堂的坡道上冲了下来。赶紧拿起相机抓拍了一张。从建筑角度看,这张照片构图一般,不过近处穿着蓝色衣服的小孩,看着远处蓝色的车,以及坡道上的蓝色衣服小孩,三个蓝色元素的叠加,让影像的内容变得有趣了起来。
这两张红墙外的照片,分别是在北京和杭州拍摄的。
第一张是在长安街上,我拍了几组,然后想着用平面的墙来搭建成一个“院儿”的形式。这也正好对应了当时我手头的一个工作。
第二张是在德寿宫门口拍的,我看很多人都在这里对着墙面合影,同时车来人往的场景挺有意思,长长的一段红墙有点像胶卷,于是我就想着是否能用照片的形式来记录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这里我截出了一小部分。
行走中的建筑学 聊聊你最喜欢的建筑摄影师吧,你从他(她)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
梅可嘉 马丁·帕尔(Martin Parr)和艾略特·厄威特(Elliott Erwitt)。
我觉得街头摄影师都是天才。真的。在混乱的元素中找到某种秩序,捕捉到一些巧合;在反映想要表达的内容的同时,又抓住了有意思的瞬间。他们一定都是非常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对生活观察得如此仔细。我有时候也会想,要是能在拍到想要的画面的同时,又有一些有趣的点,那就真的太好玩了。但是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可能我的观察还不够多,不够深入,反应也不够快吧。另外对着人近距离拍摄,还是会有些紧张。
摄影师官网:
kejiamei.xyz
往期回顾
“中国建筑摄影师”系列专访接受自荐,
自荐请将作品集请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摄影师提供,版权归摄影师或来源机构所有。
上一篇: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 中建西南院联合体
下一篇: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中建西南院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