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中标候选方案|中国民航大学C区规划及单体设计:涡轮绿谷,智慧云台 / 华工设计院

中标候选方案|中国民航大学C区规划及单体设计:涡轮绿谷,智慧云台 / 华工设计院
编辑:宋诗雨 | 审校:宋诗雨 | 2025.10.20 13:51

中国民航大学规划效果图  ©华工设计院

设计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天津市宁河区

项目状态  竞赛方案中标候选

建筑面积  32000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

项目建设背景

 

中国民航大学(简称CAUC)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高等学府,致力于培养民航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新校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274亩,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约505亩,二期占地约769亩。

 

总体规划鸟瞰效果图  ©华工设计院

2021年7月,学校启动二期工程方案征集,将用地划分为A、B、C三个地块进行招标。华工设计院参与竞标,其设计方案入选前三名(中标候选方案),并经业主综合考量后,确定承担B地块的后续深化设计工作。目前,该校区已开工建设,预计于2026年至2027年间全面竣工。

 

本次展示范围为C地块,规划建设内容包括国际教学楼、培训中心、科研教学楼、飞行学院、学生宿舍、留学生与培训生公寓,以及配套商业服务设施。C区用地面积约25.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

 

校区二期规划范围示意图(未填充部分为一期) ©华工设计院

 

——

总体规划:巨构引擎驱动,连廊织就高效网络

 

项目用地位于校园东侧,南北长轴方正延展,设计以“涡轮绿谷,智慧云台”为意象,围绕中央圆弧形巨构建筑展开布局。这一核心建筑如涡轮般向外辐射,串联教学、科研、图书馆等功能,并通过三条空中连廊与生活区无缝衔接,形成“教学-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空间网络。生活区采用放射式组团布局,分设南北两区,既独立完整又紧密联系,打破传统校园功能割裂的桎梏。

 

总平面图  ©华工设计院

中央巨构建筑不仅是视觉焦点,更是学术交流的核心载体。其超尺度弧形叠台与连续裙楼界面,向外嵌入教学楼、科研楼等专业空间,象征传统学科向未来科技的迭代发展。围合而成的内向园林广场,以自由水面、立体步道与生态景观交织,营造出“一步一景”的沉浸式体验,成为师生休憩、交流的活力心脏。

 

△ 总体规划轴测图  ©华工设计院

——

建筑布局:基于多控制线协同的校园建筑布局

 

校园总体规划以道路边界、日照轨迹、景观轴线三大控制线为基准,通过多维秩序的交叠与协同,生成高效、人性化的空间布局。场地四周现状道路构成首要控制边界,建筑体量沿道路平行布置,确保城市界面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然而,场地走势与正南北向存在45°偏角,导致平行道路布局与正南北朝向难以兼顾。为此,设计采用功能分区差异化策略:将学生宿舍、公寓等对日照敏感的居住建筑严格按正南北朝向布置,最大化利用自然通风与采光;教学区则结合场地条件灵活调整,通过体量厚薄变化平衡功能与舒适性——南侧加厚体量并嵌入采光庭院,优化通风与遮阳,东西侧压缩为薄型界面,规避东西晒对教学空间的影响。

 

总体规划鸟瞰效果图  ©华工设计院

入口视线正交化是设计的另一核心目标。为呼应上位规划中贯穿东西校区的景观轴线,方案在场地中心设置圆形半开敞教学巨构,其弧面界面向西侧打开,将西区景观轴线聚拢收束,形成视觉焦点。

 

圆形体量的几何特性使其与校园任意方向入口均呈现正交关系,既强化了视线的连贯性与导向性,又巧妙化解了C区多入口方向的礼仪轴线冲突。同时,建筑群体通过层级退台、连廊衔接等手法,与周边道路、景观形成动态对话,实现功能布局与空间秩序的有机统一。

 

西广场入口人视效果图  ©华工设计院

 

——

核心巨构:民航基因的空间转译

 

中央巨构建筑以“涡轮”形态象征学术能量的聚合与辐射,内部整合教学楼、科研中心、图书馆、共享实验室等多元功能,形成复合化学术集群。横向白色建筑线条与韵律美感的竖向锯齿形单元化幕墙线条搭配,形成兼具力学美感与光影韵律的动态立面,隐喻民航事业严谨作风与创新活力。

 

校园中心景观半鸟瞰效果图  ©华工设计院

巨构采用垂直分区的模式进行设计,首二层设置图文信息中心、自习室等共享空间。上部设置教研楼、国际学院、飞行学院及培训中心。首二层“思想空间”以永动齿轮形态解构传统教学空间范式,形中庭通过齿状切口实现多维度景观渗透,形成多个生态观景界面与异形共享平台。

 

巨构上部形式类似模仿涡轮风扇式发动机标识,整体向心的同时向西侧一期校园打开。既有序的延续了一期中轴学术带,延长了景观线,使学校规划更富逻辑秩序感,也形成了校园的整体标志性建筑。

 

北入口人视效果图  ©华工设计院

 

——

景观体系:云端生态的在地表达


中央广场设置的“涡轮谷”景观,以飞行器穿越云层为灵感,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空间叙事,将航空意象与校园生态深度融合。设计依托建筑垂直分区,首结合公共空间设置架空层,二层、三层通过立体连廊串联生活区,形成“地面—平台—空中”三级活动界面。

 

中央景观效果图  ©华工设计院

景观核心以中央圆形水池为视觉焦点,水面如涡轮引擎般向外辐射能量,中部栈道以气旋涡流图案蜿蜒穿梭,呼应巨构建筑的动态弧形语言,形成“建筑—景观—人流”的互动对话。水面向西延展为锯齿形亲水庭院,围合出数个半私密的小尺度社交空间,既满足休憩、阅读需求,又成为连接教学区与生活区的活力纽带。

 

景观步道模拟涡轮发动机气旋涡流的标识  ©华工设计院

 

——

学生宿舍及公寓组团:居学联袂的生活空间

 

C地块校园规划以南北分区为核心策略,通过差异化布局与连廊系统构建高效、人性化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南侧学生生活区充分利用毗邻永定河的自然优势,采用正南北向板楼造型,水平延展的宿舍楼群既保障最佳采光与通风,又形成通透的视线通廊,将校园核心区与永定河景观无缝串联。

 

向永定河一面打开的学生宿舍效果图  ©华工设计院

宿舍楼与教学区中间嵌入“学生生活街道”,沿街布置便利店、书吧、共享厨房等复合功能,打造全天候活力街区;街道与教学区通过空中连廊直接连接,学生可通过步行连廊快速抵达教室,实现人车分流的同时,缩短通勤距离。连廊底部设置绿化带与休憩座椅,顶部覆盖半透明遮阳棚,形成风雨无阻的社交长廊,进一步强化生活与学术场景的互动。

 

学生宿舍效果图  ©华工设计院

北侧留学生公寓及培训公寓组团则强调集约化与城市界面融合。各楼栋以中心连廊为轴心布局,通过紧凑的体量组合提升空间效率。建筑外立面采用公建化设计语言,以玻璃幕墙与竖向格栅形成简约现代的肌理,避免阳台晾晒区干扰城市形象。

 

南北两区通过差异化的空间策略,分别回应自然生态与城市语境,最终以连廊系统为媒介,实现功能互补与视觉连贯,共同塑造一座兼具活力、效率与人文关怀的现代校园社区。

 

学生宿舍效果图  ©华工设计院

 

——

结语:起航的巨型涡轮,永动的学术之心

 

中国民航大学宁河校区二期工程,以涡轮巨构为精神图腾,将飞行器的精密、效率与突破性融入校园空间。在这里,建筑不仅是容器,更是一台“永动引擎”——连廊是它的输油管,景观是它的气流场,师生是它的驱动者。设计以立体化的空间叠合、复合化的功能交织、高效率的资源配置,重新定义民航高校的场所精神:在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之间,为中国航空事业培育新一代领航人。

 

方案效果图  ©华工设计院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中国民航大学(C区)规划及单体设计征集

项目类型:校园规划、教育建筑

项目地点:天津市宁河区

项目状态:竞赛方案中标候选

设计时间:2021年7月—2021年8月

用地面积:257082平方米

建筑面积:320000平方米

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总顾问:倪阳

主创建筑师:郭嘉、贾长浩、陈子坚

方案团队:贾长浩、郑思路、石洪丞、郭佳、张泽超、杨睿琪、陈果、赵家达、雷孔雾、吕海坡

 


 

版权声明:本文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中国民航大学
华工设计院
天津
校园规划设计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