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为樟宜机场第五航站楼(T5)主持奠基仪式。T5将与樟宜机场现有航站楼实现互联,使机场能够作为一体化航空枢纽高效运营。其第一阶段预计于2030年代中期启用,设计年旅客吞吐量达5000万人次。
鉴于亚太地区在未来二十年预计将成为全球航空旅行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T5的新增运力将助力新加坡把握该地区乃至更广泛区域航空业的长期发展机遇,巩固其作为全球航空枢纽的地位。
▲ 方案视频展示 ©CAG Changi Airport Group
T5设计方案由KPF建筑事务所领衔,携手Heatherwick studio与architects 61共同呈现。建筑的设计灵感源自新加坡自然与城市的独特融合,设计理念以一组高低错落的弧形重叠屋顶为特色。这些“叶片状屋顶”将巨型航站楼分割成更人性化的空间尺度,结合适度的自然采光与景观设计,延续了樟宜机场标志性的温馨与活力氛围。
Heatherwick studio创始人兼设计总监Thomas Heatherwick 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为樟宜机场打造T5航站楼——这不仅仅是一座卓越的机场设施,更是为整座城市精心打造的非凡公共空间集群。从新加坡精神中汲取灵感,这座航站楼将成为绿意盎然的特色区域集群,重新定义机场的可能性。我们摒弃传统巨型交通枢纽的模式,旨在打造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目的地,而非仅仅是过境之地——这里将热情拥抱每一位旅客与本地社区居民。”
樟宜机场集团首席执行官严锦荣表示:“我们的愿景是将T5打造为宏大而亲切的航站楼,延续樟宜基因——提供个性化、无忧且充满惊喜的机场体验。作为新加坡的新门户,T5将开启新可能、带来新惊喜,为家庭、朋友及机场社群提供又一个充满活力的相聚空间。”
T5将与现有航站楼无缝衔接,形成一体化航空枢纽。一期工程预计于2030年代中期启用,年旅客吞吐量可达5000万人次。
该航站楼将获颁新加坡"绿色建筑标志白金超低能耗"认证,通过增加清洁能源使用降低碳足迹,并配备创新高效的建筑管理系统。其屋顶太阳能系统规模位居新加坡前列,年发电量可满足约2万户四房式组屋家庭的用电需求。
1、提升空、陆、海多式联运能力
1)T5将整合航空、陆运和海运等多种交通方式,进一步强化樟宜机场作为全球枢纽的地位,实现无缝的旅客出行、高效的货物转运,并加强与区域市场及更广阔地区的联系。
2)T5将与新加坡其他地区实现良好连接。通过航站楼内的地面交通枢纽,旅客可便捷换乘火车、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连接新加坡各地。
3)汤姆森-东海岸线(Thomson-East Coast Line)将延伸至T5,直接连接市中心,并继续向北延伸至乌节北的新柔长堤快速交通系统(RTS)连接站。跨岛线(Cross Island Line)也计划将T5与榜鹅数码园区、裕廊湖新区等重要枢纽相连。
4)跨岛线上的航空公园站(Aviation Park Station)计划服务于更广泛的机场社区,包括樟宜货运中心和樟宜东工业区。
5)樟宜南走廊的新道路将把T5与丹那美拉海岸公路、东海岸公园大道和泛岛高速公路连接起来。
6)在海运方面,T5毗邻丹那美拉渡轮码头,为实现空海无缝转运至邻近目的地提供了可能。
2、绿色可持续的航站楼建筑
1)T5将成为新加坡绿色标志白金级超低能耗建筑,并配备新加坡最大的屋顶太阳能系统之一,其发电潜力足以满足约2万户四房式组屋一年的用电需求。
2)航站楼将采用分布式区域冷却系统,以提高能源效率并降低碳排放,同时配备创新高效的系统设计,包括建筑及能源管理系统。
3)T5还将具备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等可行替代燃料的条件,并为停靠登机口的飞机提供固定地面电源和冷却设施。
3、一座运营与气候适应性强的机场
1)吸取疫情的经验,T5的设计将具备灵活性,必要时可划分为多个小型子航站楼运行。其空间布局预留了应对突发情况的转换能力,例如用于健康检测操作或高风险乘客隔离的区域。
2)T5还将部署专门措施以降低疾病传播风险。这包括在旅客接触点采用无接触系统,以及配备可在疫情期间启动的增强型通风系统。
3)除T5外,樟宜东区域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飞行区海拔高达5.5米,停机坪设计为倾斜坡度以实现雨水自然排放。
4)飞行区排水系统经过工程优化,可有效应对涨潮期间的暴雨(尤其在海平面上升背景下),并具备处理极端风暴强降雨的能力。
4、为大规模自动化部署而设计的航站楼
1)T5将通过技术实现机场运营的自动化与数字化,提升效率和旅客体验,并增强人力生产力。樟宜机场将启动一项覆盖全机场的转型计划,聚焦下一代综合运营系统,借助智能系统和数据实现全机场管理一体化。
2)下一代综合运营的关键推动力是综合运营中心,该中心通过协作工具为运营方提供枢纽级的实时态势感知能力,支持基于数据的决策。
3)除多项正在进行的自动化运营优化试验外,樟宜机场(包括T5)还在测试视频分析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例如,视频分析与AI技术被用于实时追踪飞机周转活动,并预测航班离港可能的延误风险。通过全面掌握现场情况,地面服务人员可更高效调配资源,缓解潜在延误。
4)在另一项试验中,行李机器人将在航站楼内及飞机停机位(包括雨天和雷电天气)条件下进行测试,以实现持续运行并确保行李准时交付旅客。
5)T5的设计将充分预留空间和条件,以支持大规模技术部署。这些举措将为本地企业创造机会,培养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能力,并最终在机场生态系统中为新加坡人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
5、一个连接所有新加坡人的场所
1)T5将由樟宜航空社区、政府及公众共同打造。它将进一步巩固樟宜机场作为国家标志的地位,确保其成为跨越代际的新加坡人共享体验的场所——我们在此迎接与送别亲友,并与家人朋友共同创造珍贵回忆。
2)位于T5入口处的樟宜东城市区(CEUD)将成为充满活力的商业与生活目的地,为新加坡人提供新的社交、工作与休闲空间。政府正在主导该区域的概念规划工作。
本文由Heatherwick studio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上一篇:金秋野带队,16天壮游中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