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崇明乡聚建设村之有机更新 : 建筑、室内及景观三位一体的体验设计 / 乡聚公社

崇明乡聚建设村之有机更新 : 建筑、室内及景观三位一体的体验设计 / 乡聚公社
李婧 | 2018.01.19 10:59
昔日老屋北立面改造前
昔日老屋北立面(改造前)
崇明乡聚建设村的建筑与景观设计改造后
崇明乡聚建设村的建筑与景观设计(改造后)

 

缘 起

“乡聚公社”的发起,无疑是受到莫干山模式的启发和感染。但我们尝试着把目光转向更为广阔的乡村,那里景色平庸甚至有些凋零,人口正在减少但依然充满世俗生活的景象。如果说莫干山模式曾经带动起一片乡土的活力,聚焦起人们投向乡村的目光,那么这种模式是否可以再实践在中国其他广袤的乡村土地上?

我们在上海崇明岛上找到了一栋闲置且质量尚好的老农宅,希望能通过保护性改造,将其以公共社区的形态呈现,为安静的村庄带来一些活力,为乡村的建设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我们的小团队也由此真正成为加入乡建大军的一个小群体,起名“乡聚公社”。

 

乡聚建设村的位置及周边环境
乡聚建设村的位置及周边环境

 

老屋

我们改造的第一栋老屋坐落在崇明岛中部的建设村,所以我们叫它“乡聚建设村”。老屋不算太老,但具有代表性,它建于上世纪80年代,在当时是非常普通的双坡瓦屋顶农宅,一面临村,三面靠田。30年间,屋主曾对房屋进行了多次修缮,房屋主体结构稳定,外观质量较好。然而与同时期建造的绝大多数农宅一样,老屋已不能适应今天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面临被遗弃和被拆除的命运。伴随着每年大量消亡的自然村,它们也即将成为“历史建筑”。

回望改革开放这三四十年,建造于国家经济发展初期的这批农村建筑无疑是粗糙的、廉价的,甚至有些苟且的。但另一方面,它们依然继承了传统建筑的血脉,依然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基准之上。比起今天遍布全国各个乡镇的“小洋楼”,它们无疑更加贴近土地,更加融于自然环境。这不禁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将本次改造更多地视作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次修复和新陈代谢,在尊重环境、尊重文脉的前提下,让这个老屋焕发出新的光芒。

 

建筑、室内及景观三位一体的体验设计

改造之后的乡聚建设村依伴着田地,朴素低调,和它以前的样子没有太大的不同。安静、谦卑、偏安一隅 、顺应天命——这或许就是乡土的特质,也是我们的设计团队所力图去呈现的。

建筑室内及景观三位一体的总平面图
  建筑、室内及景观三位一体的总平面图

在改造过程中,老屋的主体结构、屋面、地面的绝大部分得以保留,为了保持原屋的横墙承重体系,设计团队没有对空间布局做太大改动,仅对内部使用功能予以重建;地面在原水泥地坪基础上找平、人工压光,并施水泥固化剂防止起砂。修缮所用的砖瓦、木料、门窗,70%以上由原屋材料回收再利用,剩余材料也是从其它农房拆除的工地上收购而来。

 

乡聚民宿的日

乡聚民宿做了特色的灯光设计
乡聚民宿的日与夜
360se picture.webp 1 副本
老屋门窗拆换玻璃后上漆再利用(改造前后对比,改造前照片拍摄:陈远)
老屋的房东在结婚时候留下的囍字
老屋的房东在结婚的时候留下的“囍”字

在建筑立面上,我们只是增加了一些落地窗,使每个房间光线充沛,外面肥沃的农田能在民宿的室内就一览无余。老式的房子层高比较高,因此客房被做成loft的形式,孩子们喜欢爬上爬下的感觉,人多的时候阁楼上也就成了“大通铺”。 房东留下的香樟老树根,本来准备当柴烧的,现在稍一加工,成了独一无二的床头桌。樟树的芳香沁人心脾,还能驱虫防蚊。厨房和餐厅往往是家庭活动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这里设施一应俱全,鼓励人们自己动手参与制作美食。

 

乡聚民宿的厨房室内设计
乡聚民宿的厨房室内设计(摄影师:俞昌斌)
乡聚民宿的客厅兼餐厅室内设计
乡聚民宿的客厅兼餐厅室内设计
乡聚民宿的客房
乡聚民宿的客房,重新设计了大面积落地玻璃门窗,强调室内的观赏视线
从客房的床上就能看到远处的一大片稻田
从客房的床上就能看到远处的一大片稻田
房东留下的香樟老树根
房东留下的香樟老树根,本来准备当柴烧的,现在稍一加工,成了独一无二的床头桌(摄影师:俞昌斌)

与莫干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不同,乡聚建设村利用的是周边的农业景观。设计就地取材,充分利用了原生材料和废弃材料——天然碎石块垒砌的挡墙、混凝土碎拼地面、老砖瓦铺装等。老窗框、老门扇作为“记忆的碎片”嵌入两棵香樟树的树池之中。场地中的原有树木都得以保留,蔬菜、水稻等农作物作为景观元素被引入设计,使整个乡聚民宿融入广阔的田园风光。

 

毛石挡墙分割乡聚民宿 和背面的稻田
毛石挡墙分隔乡聚民宿和北面的稻田,构成场地边界
一米菜园
一米菜园(蔬菜从菜园里采摘出来,略加清洗,就可食用)(摄影师:俞昌斌)
乡间小路走向晨雾笼罩的农田
  乡间小路走向晨雾笼罩的农田
基地中原有的混凝土碎块
基地中原有的混凝土碎块
混凝土碎块被整理好铺成小场地
混凝土碎块被整理好,铺砌成小场地
撒上草籽该场地成为嵌草小广场
场地中原来废弃的混凝土碎块,作为记忆的碎片集中起来,铺砌成一片嵌草小广场,可以喝茶聊天(摄影师:俞昌斌)
混凝土板盖着的是化粪池
混凝土板盖着的是化粪池,放在混凝土板上面的是原来丢弃在现场的老树干,现在成为一个自然艺术品(摄影师:俞昌斌)
当地特色的水生食用作物茨菇
当地特色的水生食用作物“茨菇”装在缸中,成了盆景
老窗框老门扇作为记忆的碎片
老窗框、老门扇作为“记忆的碎片”嵌入两棵香樟树的树池之中(摄影师:俞昌斌)
老门板做成了吧台可以坐在这里看一大片稻田
老门板做成了吧台,可以坐在这里看一大片稻田

香樟树与民宿

 

原本施工单位想把民宿北面这大小两棵香樟树砍掉,我们认为这两棵树是在地性的体现,坚决保留下来,建成之后与民宿相得益彰(摄影师:俞昌斌)

 

土建设是在人类参与改造自然的乡村生活中逐步形成的,而“田园风光”一定是与人类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我们希望乡聚建设村成为人们可以停留、欢聚的地方,体现乡村公共社区(Country Community) 的概念。

 

 

传统建造工艺的运用

我们在墙面修复中沿用了“空斗墙”这种传统工艺。空斗墙是用砖侧砌或平侧交替砌筑而成的空心墙体,是大量运用于长江流域地区的传统砌筑方法。它利用两层砖之间的空气层起到保温、隔热、隔音的效果,是一种绿色节能的建造工艺。

 

墙面局部揭开以展示空斗墙砌筑工艺
墙面局部“揭开”以展示空斗墙砌筑工艺

建筑墙体饰面采用“纸筋灰”,这是在石灰中加入碾碎的稻草加工成浆状,涂抹于墙面之上的一种工艺做法。除了起到增加灰浆连接强度和稠度的作用,还为建筑表面增加了古朴的质感,使乡土建筑更加历久弥新。

 

在乡聚民宿的室内与室外的墙面上统一使用纸筋灰墙面
在乡聚民宿的室内与室外的墙面上,统一使用纸筋灰墙面

过去,崇明家家户户都有一片小竹园,大家用竹子编篱笆,可这些年大家觉得铁丝网更加便宜耐久,竹篱笆的手工活也渐渐没有人干了。我们好不容易找来村里的老艺人,他说自己已经十几年都没干这活了,重拾起来竟然感觉生疏又亲切。

 

编织竹篱笆的手工艺人
会编织竹篱笆的手工艺人已经寥寥无几
乡村采用人工夯土
  乡村采用人工夯土,需要一边喊着口号一边夯

 

民宿是乡村的发电机

民宿变成重要的创意文化发生地。崇明稻田四季变化的景观为乡聚建设村打造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乡聚建设村与周边稻田的共同存在,不仅解决了城市创意团队在住宿、水电等基础设施及建造方面的困难,真正共创分享,这是民宿成为乡村与城市的创意互相链接的网络关键单元,这才是民宿链接城市与乡村所存在的真正意义和动力。

 

项目名称:崇明乡聚·建设村

设计团队:陈远及乡聚工作室(民宿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俞昌斌(民宿景观设计及田园实验活动总策划)

客户:俞昌斌、陈远、俞兆鹏一家

地址:上海市崇明区建设镇建设村建设北路乡聚公社

建筑面积:120平方米

摄影师: 金笑辉

设计时间:2016.4

竣工时间: 2016.10


版权声明:本文已获乡聚公社授权有方空间发表,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乡建
改造
民宿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