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14位深圳青年建筑师的2016年

14位深圳青年建筑师的2016年
李菁琳 | 2016.11.15 16:33

2016sz 1

 

2016年,深圳青年建筑师们都干了什么?2016年11月12日,一场与甲方无关,完全由建筑师自发组织的方案交流会——“2016设计·互视”,在深圳劲嘉科技大厦开讲。

这是活动的第2季。今年3月举办第1季活动的时候,适逢深圳市场的冬天。这一群有理想也依然奋战在设计一线的青年建筑师们,认为这时候不应再埋头设计,而是停下来听听同行们的项目经历。或许不仅能够增进互相之间的了解,还会给设计工作带来新的启发。远不同于深圳经常举办的那些大而空的论坛,这个针对建筑师群体,具有高度技术性的方案分享会,建筑师们称其为“自发性学术活动”。

 

2016sz 2

 

活动由建筑师自愿报名参加,分享的项目可以是竞赛方案,也可以是已建成的实际项目。11月12日举办的第2季分享会,由张莉、沈驰、朱雄毅发起。与第1季相比,吸引了更多的建筑师前来参与。上台分享的这14位,是在圈子里比较活跃的,也是对自己今年的项目较为满意的一批建筑师。每个人只有20分钟的分享时间,如何在紧凑的时间内快速高质地阐述自己的项目,现场有建筑师表示“很刺激”。每一位建筑师分享完之后,现场观众可以提一个问题,下一位建筑师也会提一个问题,以此方式进行衔接。

 

2016sz-3

2016sz-4

 

此次分享的方案从酒店设计到城市更新逐一被呈现。这些有着不同类型与不同规模的项目,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热烈讨论,结尾的BIM话题更是带来了全场高潮。活动一共持续超过5个小时。这足够媲美一场马拉松时间的分享与讨论,向深圳,也向这个行业的冬天,展示了理想的温度。

 

分享建筑师(排名不分先后):

冯国安 间外工作室

沈驰   深圳墨泰建筑设计与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袁小宜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何宛余 OMA香港

陈皓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区域公司

张健蘅 深圳市张健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杨洋   香港华艺设计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钟乔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公设

朱雄毅 悉地国际•东西影工作室

冯果川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工作室

张淼   张淼建筑设计事务所

刘柏坚 OPUX奥柏社

张诗奕 广州同尘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禹庆   悉地国际•境工作室

 

 

精选案例

青骊酒店

冯国安,间外工作室

 

2016sz-5

2016sz-6

2016sz-7

 

项目位于广西的涠洲岛,那里原本是一个破败的渔村,但是晚上的风景非常美。原来的房子是典型的农民房,设计师对平面与立面都进行了重新处理:平面上四个房间都可以看海,对海景实行最大化的利用;立面则重新处理了与落地窗户、侧面看台的关系。

一楼保留了混凝土的肌理,用简单的家具,营造出温馨的感觉。卫生间可以看到海景。如果你身材苗条,可以去三楼的浴缸;如果你比较胖,可以去四楼,那里有一个大一点的浴缸,还可以看到星空的景色。

 

大理洱海“沾青”客栈

沈驰,深圳墨泰建筑设计与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2016sz-8

2016sz-9

2016sz-10

2016sz 11

 

客栈基地位于洱海边一个村落里,拥有绝佳的海景,业主有两位,一个是走遍无人区的资深驴友,另一个是有才华的创作型歌手,客栈将以其的一首歌“沾青”命名。

设计用连续起伏的坡顶让建筑融入村落,用青砖、钢、实木、混凝土等材料微妙的传递着恒久与时尚,让建筑在一片村落中展现和而不同的气质。人们由一条“竹林廊拱” 进入,经历前院、中院,穿过建筑的大堂、咖啡吧和餐厅,来到临海的共享大院。在建筑的临海面,揭开的大屋顶下,一间间小院从中探出头来,层层叠叠,簇拥着伸向海边。20间客房都有自己私属的小院儿,你可以躺在床上看洱海的日出,可以在自己的小院里泡浴、晒太阳,院院之间通过棚架、格栅等规避上下、左右的视觉干扰。民宿客栈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和特质,这间就是——“藏山纳海、院院沾青”。

弘法寺二期

袁小宜,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2016sz-12

2016sz-13

2016sz-14

2016sz-15

 

弘法寺二期建筑溶于林木山野之中,呵护这片土地原有的生态,天地之间,润泽一片清、静、净的佛门灵秀天地。地上建筑面积约2.4万平米,依山而建,顺水而为;严谨有序的礼佛空间,轴线序列,围合叠院,补强一期主轴的空间关系;生机勃勃的地景建筑拾级而上,顺势而围;层层叠叠的下沉院落相互贯通,疏松通透,传递着凉风与丝丝柔光。一、二期相互融合,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等绿色科技完美诠释时代与生态的核心理念。

 

双月湾酒店

陈皓,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区域公司

 

2016sz-16

2016sz-17

2016sz-18

2016sz-19

2016sz-20

 

本项目遵循了片区规划的网格基因,融入环境。将酒店重要的两个功能因素入口大堂和客房部分分别处理成两个相连的回形院子,再在客房回院的下面插入了停车场,抬高了客房使其有更好的视野的同时缩短了竖向交通距离。最重要的是,掀起客房部分,下置泳池,使这个内院与外界的边界“有名无实“,既保留了空间的私属感又促使内外空间和事件产生互动。

中国天鹭湖总部

张健蘅,深圳市张健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2016sz-21

2016sz-22

 

项目在汾河边上的一块旅游开发的用地上,建筑设计是为企业做一个总部,来制造一种向上的、新的企业的精神。团队去延展已有的地脉,把已有的地脉铸造成今天看到的建筑,提升环境的质量、提升土地的价值,这是一种幸福。

 

深圳市龙华区图书馆&美术馆

钟乔,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公设

 

2016sz-23

2016sz-24

2016sz-25

2016sz-26

 

对于深圳这样的经济型城市,审美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决定了“人民大众对艺术的公共参与性价值可能比艺术品本身更有价值”。除了给城市提供必要的艺术品和书籍的陈列空间,我们还能给城市带来什么更多的附加价值?

为城市创造一个“空”的空间,一个承载丰富城市艺术生活的公共“舞台”。“空”的舞台。没有过于明确的使用目的,就像国画里的留白,给将来的使用者和市民大众想象的空间,丰富创造的未来。当建筑以“空”为核心,自身的型体就开始谦虚地消隐为“背景”。

 

宜昌市档案馆新馆

朱雄毅,悉地国际东西影工作室

2016sz-27

2016sz-28

2016sz-29

2016sz-30

 

今日的档案馆建设一改过去神秘、封闭的状况,呈现出开放、亲民的特征,成为一种社会资源,服务公众。设计围绕档案库房为核心组织功能空间,使之成为可感知的,具体的存在方式;结合常年主导的风向,在建筑东南侧设置水面和架空处理,使得热空气进入后冷却,通过狭高的“天井”空间形成拔风效应;呼应周边界面,屋顶从西北向东南作削切处理,和周边的博物馆、城市规划展厅形成对话、围合的群组关系。

 

上海图书馆竞赛

冯果川,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工作室

2016sz-31

2016sz-32

2016sz-33

2016sz-34

2016sz-35

 

这个项目的主旨,是想创造一种功能、结构、形态上都具有二元关系的建筑。团队发现图书馆既有传统的正式的空间,也有新的无法定义的自由空间。因此强化两者的区别,并形成一种支持关系。将周边绿地与图书馆设计成一个整体,以公园意向营造更具开放性的图书馆。

为了让部分空间的开放性达到极致,设计团队打破现代建筑多米诺体系的匀质空间,将空间区分为两类:约束空间和自由空间。约束空间被严整的结构约束,对应着传统功能;自由空间摆脱了结构束缚,容纳大量新出现的非正式交往和随意的阅读行为。

约束空间和自由空间交替叠加。结构、功能、空间氛围三者之间构成了精确的对应关系。结构上的支撑与被支撑,功能上传统功能与新功能之间的支撑关系,以及空间氛围的有序与自由都一一对应。约束空间的楼面平坦提供了最高效紧凑的空间排布,空间隔断依据结构网格安排。自由空间没有明确的空间划分,而是利用楼面的起伏形成一个个界限模糊的场所,这使得图书馆实体空间的氛围更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自由交流。

以动态模拟校正设计深化

杨洋,香港华艺设计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2016sz-36

2016sz-37

2016sz-38

2016sz-39

 

在方案深化设计阶段,引入动态模拟的分析方式有助于精准把握空间的尺度、视野和舒适度,更好的把控动线的长度及趣味度,保证空间连续性,涵盖容易被建筑师忽略的非重点空间等等,尤其在大型复杂项目中更体现出明显的优势。笔者认为:在更强调联接性、易读性的互联网时代,建筑不再是传统的排他性的物质存在,而朝联接媒介的方向衍化,在以个人体验为王的新价值体系里,建筑设计的动态模拟将更有力的辅助建筑师审视校正以及推广游说自己的设计,为其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田间课堂

张淼,张淼建筑设计事务所

 

2016sz-40

2016sz-41

2016sz-42

2016sz-43

 

该项目位于广东省惠州龙门县,原拟建一个可供小学生在户外进行的植物种植体验课堂,仅具备教学体验及教学工具的存放即可。经过和甲方的反复建议,最后确定将该课堂设计为一个可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及太阳能照明等技术的实验室。

在这个实验室里,可实现小规模的自然生态圈体验:小动物的代谢物、鱼塘内的有机物、蔬菜废叶等如何再次循环利用、酵素的制作等,让小学生在动手劳作的同时,可以感受更为纯净的大自然。

华强北B210-0024地块城市更新

禹庆,悉地国际境工作室

 

2016sz-44

2016sz-45

2016sz-46

2016sz-47

 

在华强北B210-0024地块城市更新设计中,境工作室试图进一步强化华强北业已存在的创客生态圈,打破任务书提出的一栋办公楼、一栋公寓楼的基本模式,通过垂直方向上的功能堆叠打造立体社区,实现对资源的高效整合,满足创客团队的全方位需求,同时提供更多的立体化公共空间以提升工作空间品质。L型的布局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对周边高塔的退让,保证了顶部公寓获得极佳的景观视野,并以一种多孔的超高层形象成为华强北区域的新地标。

从南科大二期看BIM趋势

张诗奕,广州同尘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2016sz-48

2016sz-49

2016sz-50

 

当BIM直接在建筑师手中应用,才能发挥最大价值。在南科大二期项目中,同尘作为独立BIM咨询方,为甲方和方案团队负责,与施工图同步启动对图纸进行审查和优化,保证模型与施工图一致,在过程中已提了12轮的审图报告。对于全专业协同BIM延伸至南科大二期的整个场地中。这些模型数据更新至竣工之后都可以作为城市数据库的一部分进行归档管理。

张诗奕认为,终有一天建筑师应直接使用BIM工作,将协调过设计问题的模型以符合国家标准的工程图纸的方式直接输出。在这样的项目里,没有图纸不协调、也没有碰撞。

 

让建筑释放城市

刘柏坚,OPUX奥柏社

 

2016sz 51

 

过去10年城市的急速发展,令建筑变成消费品不断被急速完全消化,加上全球经济面对不确定性,使得建筑师专业的身份急速固态,建制形式化,建筑的氛围也凝固了。此时,建筑师身份应该再次模糊,城市才可以继续定位,继续使命,再次释放,再次建构自由。

对建筑行业的一些思考

何宛余,OMA香港

 

2016sz 52

在未来,人工智能的时代,我们建筑师的角色到底是什么?建筑师到底是去绘制图形的工程师,还是去解决实际建造问题的工程师?这是建筑师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禁止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深圳青年建筑师
资讯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