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Dogma:不造房子的建筑师

Dogma:不造房子的建筑师
编辑:周凡琪(实习生)、晏阳天(实习生) | 校对:崔婧 | 2021.07.30 16:14

Dogma,全球各大建筑双年展的常客,AA、贝尔拉格、耶鲁等名校任教,目前唯一一个没有建成作品却被收录在著名建筑杂志El Croquis中的事务所。

 

成立近二十年间,两位不盖房子的建筑师,为何会获得如此青睐?

 

今天我们来聊聊Dogma及其创始人——两位叛逆激进的建筑才子皮埃尔·维托里奥·奥雷利(Pier Vittorio Aureli)马提诺·塔塔拉(Martino Tattara),他们的实践理论、图面表达,以及项目名字背后的巧思。

 

项目图片集锦 ©Dogma

Dogma创始人皮埃尔·维托里奥·奥雷利与马提诺·塔塔拉,于荷兰贝尔拉格学院相识。师从OMA的创始人之一埃利亚·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二人在学生时期就观察到了在现代社会之下建筑与城市愈加分裂的态势。

 

2002年,奥雷利与塔塔拉以“教条”(dogma)为名,创立了自己的事务所。与其他建筑师不同,他们选择与实际建造保持理性的距离,通过图面和语言表达,在纸上狂想城市的未来。

 

Dogma的实践始终与城市息息相关,却不难看出近二十年间,其作品从城市项目到家庭空间,视角从“俯瞰”到“人视”的转变。如果早期的作品是理想主义的,大刀阔斧的改革,那么现如今的设计便是更趋向于小体量的,辐射式的干预。

 

与此同时,从早期的复杂黑白平面与抽象平贴到如今叙事性的“建筑静物”,图面的表达也变得愈发丰富活泼。

 

更有趣的是,Dogma的作品通常以历史、文学和流行文化为题为引——《一颗简单的心》《宙斯》《像一颗滚石》... 我们顺着Dogma近二十年来的发展脉络,以7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为参考,呈现Dogma对于建筑与空间的重新定义。

 

以法国作家古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的小说《一颗简单的心》为名,该项目是Dogma对于欧洲都市中知识生产交流方式的重新构想。Dogma坚信形式(form),如资本家打压下仆人依旧保持的热忱和正直一样,是建筑师重组资本主义社会下形成的碎片化空间的重要手段。

 

学术参考:《一颗简单的心》 ©Dogma

方案由22个25米厚的可居住墙体构成,每一个墙体单位包围起一个800×800米的区域。墙体内设有860个可供一到两人休息的独立空间。墙体内部由一个透明顶棚遮盖,构成一个巨大的开放式“客厅”——可以允许现代生产、生活、社交同步发生的空间。

 

这22个分布在欧洲西北部主要城市的单元由现有铁路网络串联,形成一个跨城市尺度的“教育工厂”(Edufactory)。这样的设计在为学生提供便利的生产条件的同时,也满足了后福特时代更加灵活随机的知识产出的需求。

 

上至下:墙体平面(整体)、场地平面(线稿)、场地平面(渲染) ©Dogma

清晰的边界,绝对的限制。《停止城市》对二十世纪两个经典城市模型进行了回应和批判,同时也表达了Dogma对高密度城市的规划理论。Dogma认为路德维希·希尔伯塞默(Ludwig Hilberseimer)的“垂直城市”(Vertical City,1924)和Archizoom的“无尽城市”(No-Stop City,1970-1971)两种理论都基于对同一形式不受限的复制。而建筑和城市则在此过程中,失去了应有的品质和对历史的陈述。Dogma因而拒绝这种无限的扩张,提出以有限且可复制的空间组织形式推动城市发展。

 

学术参考:“无尽城市”与“垂直城市”  ©Dogma

建筑师以一片巨大的荒地为基地,八块25米厚、500×500米大小的巨石为城市建筑,建立起了一组高密度的垂直“岛屿”。这些巨石沿着边长三公里的正方形展开,划定了一个被浓密森林覆盖的中央居住空间。

 

基于对于Archizoom和马列维奇(Malevich)白色至上主义的思考,Dogma利用极具神秘色彩的巨大白色拼贴来表达规划理论中绝对限制的概念。这一图面表达在某种程度上也相对中和了项目整体的严肃氛围。

 

 

上至下:住宅立面、植被分布、场地平面  ©Dogma

基于对乔凡尼·巴蒂斯塔·皮拉奈奇(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绘制的罗马战神广场地图(Campo Marzio)的重新解读,Dogma在《城市墙体群》中强调了“墙体与街道”关系在城市空间组织中的重要作用

 

古代罗马的街道与建筑体量交错,城市的建筑物密集排列在一起,使得行人步行穿行城市时的空间体验异常的丰富。而在现代城市之中,由于城市密度增加与交通方式现代化,人们通行的往往是单调且“点对点”的。

学术参考:战神广场地图与“超级”工作室  ©Dogma

Dogma提出通过在提埃坡罗所绘制的局部城市中穿插15座巨型墙体; 在墙体之中留出可穿行和居住的空间。这些混凝土墙体高120米,宽18米,并且与地形都有不同程度的互动——时而下沉,时而嵌入山体。

 

相比由街道组织的城市,由墙体组织的城市拥有明确的边界,且保留了城市交通的多样可能;墙体将各个建筑体量连接,使得行人通行不受限于规划的道路。尽管巨型墙体的存在感极强,抽象简洁的建筑形态有效地定义了交通空间,从而解放了剩余的街道空间。

 

上至下:整体平面、整体轴测(线稿) 、墙体剖面、整体轴测(渲染)©Dogma

 

项目名称来源于英国歌手Morrissey在1988发行的同名单曲。正如这首歌中所表达的空洞城市和落寞情绪一般,过去三十年欧美城市盛行的大型办公园区如今已逐渐衰败荒废。

 

在后福特时代(post-Fordism)的当下,愈发居家化(domesticated)和不确定的(precarious)工作环境使得大面积传统办公园区出现空置。综合考虑土地过度开发和社会住宅供给不足的问题,Dogma提出将这些园区改造成人们负担得起的生活/工作空间(live/work spaces)。

 

Dogma的方案通过“单元”(cell)、“边缘”(edge)和“场域”(field)三种策略来实现空间转型。“单元”策略通过重新组织内部分区以及在周边新增一系列生活空间,将现有建筑改造成可以同时满足工作和生活需求的使用空间。“边缘”策略强调依办公园区的边线建造可以容纳家庭的新住房,并将现有的办公楼改造成工作空间和公共设施。“场域”策略建议最大限度地将现有建筑之间的留白转化为公共设施。当然,“边缘”和“场域”这两个策略的具体使用会根据场地状况有所调整。

 

上至下:室内走廊、可居住核心筒、场地近景 ©Dogma

与美国唱作人鲍勃迪伦(Bob Dylan)在1965年发行的单曲同名,《像一颗滚石》旨在复苏在19世纪的美国兴起的寄宿公寓—— 一种可以短期租赁的住宅模式。不同于酒店和出租公寓,清洁和烹饪等家务都被视为付费工作,由专业人员提供。Dogma希望以社区服务取代当下盈利驱动的服务模式,以便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减轻住户经济负担。

 

Dogma提出在目前空置或没有明确用途的场地上建造大量廉租寄宿公寓。房屋的基本结构由可以适应不同条件的承重骨架构成;参考城市发展形态,垂直或水平地构建模块化结构;框架足够稳定以支撑中层塔楼;电梯可以作为附加元素附加在立面上。如果场地允许,寄宿公寓还可以加入庭院等社交空间。

 

上至下:单元屋室内、单元屋室外、单元屋整体  ©Dogma

建筑师路易斯·康(Louis Kahn)认为房间是建筑的基本起源,而对于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而言,女性在她的时代拥有自己的房间是对父权社会下家庭空间分配的绝对挑战。Dogma对于伍尔芙的引用充分表达了他们对于房间这一空间的理解——房间是历史环境的产物,也是权利关系下的社会空间细分的结果

 

学术参考:《一间自己的房间》- 弗吉尼亚·伍尔芙  ©Dogma

《一个人的房间》作为出版物在2017年芝加哥建筑双年展——“创造历史”中展出。这个项目使用“ligne claire”绘制技术,通过48张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房间透视图和对于这些房间历史的讲述,探究空间细分以及隐私这一概念的形成。建筑师希望可以通过研究成果的呈现,为大家带来启示,促进更好的生活和空间使用。

 

线稿风“房间”透视图  ©Dogma

郊区作为二十世纪最具争议的产物之一,体现了一种由资本主义价值观驱动的生活方式。而在社会和环境建设不断变迁的情况下,如今欧洲的郊区大幅减少。《河岸对面》 通过25个郊区住宅及其相对应的聚落形式的案例研究,在批判了欧洲城市郊区化的发展历史的同时,也表达了Dogma所主张的理想的共生方式——合作式(cooperation)的社会契约

 

Dogma以比利时丹德尔山谷为场地,展示了如何通过一系列不同尺度和规模的干预,分阶段完成这个激进的转型。Dogma建议将一个可供行人和自行车通行的“梯子结构”置于河谷中央,以显著突出这一场地特征。海岸线上部署一系列的长椅、公交车站、垃圾回收站、观景平台等局部干预,以强调这条路径的公共属性。在聚落和房屋的尺度上,Dogma建议重新改造现有住宅类型,通过更加灵活轻松的空间组织方式将社区打造成一个关怀和共生的实验室。

 

在此基础上,Dogma认为未来需要通过修改土地所有权等相关社会经济政策,来进一步推进住房类型和居住形式的根本转变。于2021年威尼斯双年展展出,这一郊区向集体生活聚落转型的主张很好地回应了本届双年展“我们如何共居”的主题。

 

上至下:市民中心、桥梁、场地远景  ©Dogma

 

参考文献:

[1]  El Croquis 208, Dogma: Familiar / Unfamiliar, 2021.

[2] Aureli, P. V., & Tattara, M.,'A Simple Heart: Architecture on the Ruins of the Post-Fordist City' in Spatial Issue: Typological Urbanism: Project, vol.81, no.1, pp.110-119, 2011.

[3] Aureli, P. V. et al., Dogma: 11 Projects, 2013.

[4] Aureli, P. V., & Tattara, M., Paint a Vulgar Pictur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ages and Projects in Our Work', in Piano B. Arti E Culture Visive, vol.4, no.2, 2019.


撰文 / 周凡琪(实习生)、晏阳天(实习生)

编辑 / 周凡琪(实习生)、晏阳天(实习生)

视觉 / 李茜雅、晏阳天(实习生)

校对 / 崔婧

 

本文于7月30日首发于“有方空间”公众号,由有方编辑完成,项目图片来自Dogma官网。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图片除注明外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Dogma
资讯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