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科普视频 | 在有限的国土面积内,荷兰人如何规划城市?

科普视频 | 在有限的国土面积内,荷兰人如何规划城市?
作者:筑行小康 | 编辑:李菁琳;校对:李菁琳 | 2020.06.22 11:53

行走中的建筑学联手B站up主@筑行小康,每两周推送一篇科普视频,真情实感带你体验欧洲城市与建筑的魅力。

 

筑行小康,坐标荷兰的建筑科普视频博主,带着建筑学去旅行。

 

 

本期视频为 城市行走 系列第二篇,

一起来看荷兰人如何在有限的国土面积内,

合理规划自己的城市——

 


 

城市行走002

兰斯塔德绿心战略

 

编导/摄影:小康 剪辑:大爽 ©筑行小康

荷兰城市生活体验

Hello大家好,我是筑行小康。这是“城市行走”系列的第二期视频,想边骑车边跟大家聊一聊我在荷兰两年多的、跟国内不太一样的城市生活体验,及其背后的一些原因,顺便带大家郊游。

 

最开始,我想先给大家看两张地图:一张是广州及周边范围的地图,一张是我现在所在的兰斯塔德地区的局部。

广州市区及周边
荷兰兰斯特德地区局部

这两张地图比例一样,也就是说在广州市的范围里,就能放下荷兰的海牙、鹿特丹、代尔夫特等多个城镇,还有大片的绿地和农田。

 

这是一个很大尺度上的、但很有趣的差别,而且对居民日常生活体验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因为我在两个地区都长期生活过,感受是非常直接的,当中就有些不一样的体验值得跟大家分享。

现在,我来到了鹿特丹城市的边缘,准备骑车去到代尔夫特边上,测试一下要花多长时间。希望借由骑行,把大家对地图上的抽象信息转化为直观的感受。过程中就跟大家聊聊我的一些生活体验吧。

 

 

城市之中

 

相比国内的大城市,荷兰的大城市可以说是很“小”的。作为荷兰政治中心的海牙,以及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尺度可能还不如国内的三、四线城市。更不用说代尔夫特这种小城市,放到国内就是一个大一点的村子,我们平时都称它为“代村”。

不过城市虽小,倒也五脏俱全。每一个小城都有健全的公共设施:市政厅、火车站、教堂、图书馆、学校、商业街等等,可以满足你日常生活所需。

 

更重要的是,因为城市尺度小,以上设施之间的距离都很近,居民日常交通可以步行或骑自行车为主,稍远的地方可以选择公共交通,在城市内需要用到私家车的机会并不多。

 

这就使得城市街道设计可以充分地照顾慢行的体验,形成一个为行人服务而不是为汽车服务的道路网络,十分亲切友好。

以我在代尔夫特的生活体验为例,日常不管是去超市还是去火车站,半小时步行距离以内的地方,我都会选择走路。因为城市街道对步行非常友好,走起来基本不会感到枯燥和无聊。即使是通勤,也有一点散步的感觉。

这样一个小尺度的步行友好城市,让我每次想出门的时候,不需要面对堵车或者长时间地铁公交的困扰,说走就走。朋友们也都住得很近,大家常常会串门聊天、做饭聚餐、相约散步,有点像小时候住在县城,没事就走亲访友的感觉。

 

去年我从代尔夫特回到广州,每次约朋友见面,互相都要付出大概半小时的交通时间,导致我经常懒得出门。现在国内宅男宅女特别多,我想可能也有因为出门一趟特别麻烦的原因吧。

城市之间

 

虽然说这样一个小城市可以满足大部分基本生活需求,但是它毕竟还是小,并不能提供足够的丰富度。生活中一些特殊的需求,比如想买某个品牌的衣服、想吃一家特别的餐厅,在一个小城市可能就找不到。那么,在荷兰生活的人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正如视频开头的地图所展示,荷兰的城市虽然小,但互相之间距离很近,这也是为什么我可以骑自行车从鹿特丹到代尔夫特。虽说平时是住在一个城市里,但实际上是住在一个城市群里,城市之间的连接非常紧密,交通方便快捷。

 

我最常坐的是火车,每个月平均要坐十趟左右。从鹿特丹中心站到代尔夫特中心站,只要十几分钟,从代尔夫特中心站到海牙中心站,也只要十几分钟,这条线路全天有一百多个班次,夜间也有车,几乎随到随走。而且在这条线路上还有多个小站,服务离中心车站比较远的居民,每站之间就是几分钟的距离。

除了火车之外,鹿特丹到代尔夫特有公交车,代尔夫特到海牙之间有电车,鹿特丹到海牙还有地铁。

如此密集、高频、选择多样且全天候运行的公共交通系统,把这几个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所以,生活中偶尔有些特殊的需求要去隔壁城市,并不会造成太多困扰。甚至有很多人工作地和居住地就不在同一个城市,每天在城市间通勤。当然,他们当中很多人就会选择开车了,城市之间也都有高速公路。

“绿心战略”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把几个城市分开呢?并到一起不是距离更近、更方便快捷吗?这背后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我只能简要地跟大家介绍一下。

荷兰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口密度超过400人/平方千米,跟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密度差不多,而且经济发达,其实具备发展国际大都市的条件。

 

“二战”后,随着荷兰西部兰斯塔德地区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城市盲目扩张的苗头,一些城市问题开始显现。但紧接着在1950年代,荷兰就颁布了《兰斯塔德地区发展计划》,提出要建设以中央绿地为核心的、多中心的城市群。

1958年兰斯塔德地区发展计划

国际上大部分大城市的发展模式,是围绕核心城区不断扩张,一步步蚕食耕地和自然生态,最终变成一个巨型的人造环境。

 

而荷兰这种多中心城市群的概念,是要围绕中央大“绿心”,打造由多个中心城市和更多小城市组成的城市网。既提供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土地,也保护农业和自然生态所需要的土地,二者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地区更可持续发展,也更加宜居。

同时,各个城市也可以着重发展本市特色,优势互补,提高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这样一个平衡了生产、生态和生活的空间规划策略,实施的过程其实非常坎坷,也饱受争议。

有批评者认为,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人为地提高了发展成本,有悖基本经济规律。比如1998年,为了避免对绿地景观的影响,政府决定将鹿特丹到阿姆斯特丹之间55公里的高速铁路埋入地下,支出了非常大的成本。

但也有支持者认为,这块“绿心”是“兰斯塔德地区生死攸关的生命构成“,作为一个1/4国土低于海平面,一半国土低于海拔1米的国家,荷兰人深知生态对生存的重要性。

 

 

如今,“绿心战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辩论和改进,逐渐塑造了现在兰斯塔德地区的状态。

 

从大的方面讲,兰斯塔德地区人口密度超过1200人/平方千米,以16%的荷兰土地聚集了45%的人口,提供了荷兰这个世界第十七大经济体接近一半的GDP,也帮助荷兰这个弹丸小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从小的方面来说,它平衡了人与自然,平衡了城市的高效便利和乡村的安逸舒适,给普通居民提供了舒适的日常生活体验。

荷兰兰斯塔德地区是世界范围内“多中心城市群发展模式”最成功的范例,它区别于伦敦、巴黎、洛杉矶等其他国际大都市,根据自身情况,探索出独特的一条道路,使得荷兰城市具有了自己鲜明的特征,也是一种强烈的文化特色。

 

同时,即便全球各个地区所面对的情况不尽相同,但荷兰这半个多世纪的探索经验,也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土规划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今天我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就从鹿特丹骑到代尔夫特了。大家可以在自己生活的城市中骑车找一找这个距离,就能有一个相对直观的距离感受。结合我刚才提到的一些大尺度东西,可以感受一下国土空间规划跟居民日常生活之间的有趣的关系。

这个系列之后会把荷兰几个主要城市都逛一下,今天算是给大家一个大的概念铺垫。告诉大家,荷兰的城市跟我们习惯的城市在概念上是很不一样的。

 

今天就差不多到这里了,我是筑行小康,我们下次再见:)

 

参考资料:

[1]《荷兰的密码》,褚冬竹,2012

[2]《荷兰兰斯塔德地区空间规划对我国国土规划的启示》,马永欢 黄宝荣 陈静 张迎新,2015

[3]《荷兰兰斯塔德“绿心战略”60年发展中的争论与共识——兼论对当代中国的启示》,袁琳,2015

作者简介

刘小康,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建筑科普视频制作人。

郭奕爽,纽约库珀联盟建筑学硕士,一个天马行空的建筑懒人。


本文由作者授权有方发布,原文首发于公众号“筑行小康”,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申请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关键词:
旅行视频
科普视频
筑行小康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