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经典再读160 | 柏林国立图书馆:汉斯·夏隆的“书之巨轮”

经典再读160 | 柏林国立图书馆:汉斯·夏隆的“书之巨轮”
编辑:李菁琳;校对:李菁琳 | 2022.09.13 10:26
©Branly Perez

柏林国立图书馆

State Library Berlin

建筑设计:汉斯·夏隆、埃德加·魏斯奈维基

建设时间:1964—1978年

项目地点:柏林,德国

 

柏林国立图书馆作为德国建筑师汉斯·夏隆人生最后的作品之一(项目未建成时建筑师就去世了),与路易·康设计的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一起,被视作他们那个时代里最著名的两座现代图书馆。

 

图书馆与波茨坦广场剧院和Spielbank剧院背靠背,位于一个指向北方的三角形街区中。在设计这座离波茨坦广场不远的建筑时,那里几乎没有什么建筑。1961年柏林墙建成后,图书馆项目的选址落在了西柏林的边缘。图书馆与邻近的爱乐音乐厅以及密斯·凡·德·罗在其对面规划的新国家美术馆一起,成为柏林文化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原计划还包括在建筑的东面修建一条高速公路。

 

 

建筑共有230多米长,巨大的体量用来背对苏联控制下的地区。金色立面是对经典夏隆式建筑的致敬:以超过14000平方米的阳极氧化铝板覆盖,均基于柏林爱乐音乐厅和室内音乐大厅使用过的颜色和纹理。这两个夏隆的代表作之间还有其他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室内的大厅地板、彩色玻璃墙和楼梯扶手等。

 

©Michael Dant

建筑在面向城市的体量和内部空间设计方面,均与位于道路后方的新国家美术馆形成对比。这是一座规模巨大、体量复杂的建筑,只有从远处才能看清其巨幅的全貌。建筑在地面上似乎没有界限地扩展,而如果仔细观察,建筑又好似消失了,变成了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地形。图书馆的体量向下走向街道,在城市景观中创造了夏隆所述的:一个“山谷”。

 

远眺图书馆全貌 图源:Wikipedia

从不同的城市角度看柏林国立图书馆 ©Branly Perez

在内部空间设计上,夏隆更多考虑了人的使用,而不仅仅是对功能的组织。考虑到项目当时所处的城市区位,夏隆在东面放置了一面书墙作为“屏障”,而阅览室面向文化论坛。尽管建筑大块立面上都没有孔洞,图书馆还是通过一个大玻璃立面为室内大厅引入自然光线,同时设置的许多天窗,也为采光做了良好的补充。梯田式的空间布局,由楼梯进行连接,这是夏隆的小杰作,由此创造了一个美丽的适用于演讲的环境。

 

地面层平面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三层平面
图书馆剖面
图书馆剖面

梯田式的空间布局 ©Michael Dant

建筑内部分成两个平行的区域,一个是工作人员可以进入的高大的书架区,另一个是设有入口大厅、索引台和横跨几个连续空间的巨大阅览室的公共区域。

 

尽管有这种明确的功能分隔,设计仍然试图尽可能紧密地连接员工区域和公共空间。布满圆形天窗的天花板,坐落在十字形截面的微锥形柱上。每个天窗都有一个塑料球体,融合了自然光和人造光。当人们穿过建筑时,对建筑内部的印象会不断变化。尽管建筑规模巨大,其内部组织依然确保了它始终具有亲密的尺度感。

 

©Studio Pham

穿过入口后,一个巨大的门厅在眼前展开,并指向不同的路径。尽端是一个宽敞而舒适的楼梯,两边则是两个单跑楼梯。在右侧,空间似乎没有尽头,从后面被照亮,立面窗户的光线作为从外部进入的向导。这使人们意识到空间的位置。左边的大厅更小一些,角落的一扇彩色玻璃砖组成的窗户首先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衣帽间、储物柜、商店柜台、卫生间等服务空间都设置在这一片区域。

 

左侧的小厅 ©Studio Pham
彩色玻璃砖 ©Michael Dant

空间从最初指向楼梯的路线方向旋转90度,从那里你可以看到整个大厅令人印象深刻的规模,它一直延伸到另一边。大厅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但通过两个手段缓解了空间巨大而空旷的感觉:一个是将空间的实用高度设为6米;另一个是采用巨大的结构柱,每14平方米的屋顶下就会有一根柱子。

 

为这样大的场地提供光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考虑到环绕该区域的两堵长墙之一,面对着一个“盲区”。在右边的中央大厅里有一系列固定在步道上的矩形灯,它就像一个手电筒,柔和的光线从整个面层散发出来。矩形对应着一盏灯或一件家具,巧妙地放置在最初的空隙上。通过布置在大厅里的矩形灯,环境中产生了一种运动感,同时又细分了原有的大空间。

 

入口大厅 ©Studio Pham

夹层平台的尺寸比大厅小很多,高度却高得多。高度感主导了它的整个区域,由一个细长的围栏围合。外围的两个廊厅,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在外围的墙壁上形成了两行让人抬头看的飞檐。来自建筑后立面即西面的光线很强烈,但双层阳台的横截面可作为遮阳板,避免任何来自太阳的直射。这两个悬挂在空中的平台无论高度,还是每平方米的进光量都更高。这层是存放一般书籍的地方。

 

从中央楼梯回望入口 ©Studio Pham
细分的夹层平台 ©Studio Pham

到达大厅尽头后会发现另一部楼梯,通往上层的普通阅览室。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长约165米,宽度可变,平均宽度为60米。这处空间几乎相当于整个建筑的缩影:天花板有9米高,光线是绝对和统一的,分别来自屋顶和东立面形成的二面体。

 

楼梯 ©Studio Pham

光线充足的普通阅览室 ©Studio Pham
漂亮的旋转楼梯 ©Studio Pham

广阔的阅读空间由三层平台组成:中心及其两边环绕着的。中心可看作一个下沉的矩形空间,它向下延伸到地面层的入口处,将光线也带到地面层。上方的平台则相当于轮船甲板上的独立建筑,延伸出侧翼,产生其他连续区域,再进而划分为一处处阅览空间。

 

向上延展开来的阅览空间 ©Studio Pham
始终充足的采光 ©Studio Pham

采光细部 ©Michael Dant
书架顶部采光 ©Studio Pham

在另一侧,左边和右边第二个楼梯的尽头,另一侧的空间处理成一个单独的夹层。这三个地点虽然独立,但在耀眼的日光下可形成一个整体。从其中一翼的阁楼上,你可以看到整个空间的景象。

 

©Daniele Ronca

转向这层的另一端,位于中心空间的天篷下,有一个楼梯通向辅助的两个夹层。第二个夹层有着比前面的夹层更好的视野。那里有个接口连接了面向东西柏林的两侧。交汇处出现了一个新的服务楼梯,通向建筑的屋顶。但这处楼梯仅限图书馆内部员工使用,它通往普通图书的存储仓库。

 

夏隆在1972年去世,柏林国立图书馆由他的合伙人埃德加·魏斯奈维基(Edgar Wisniewski)主持完成,1978年正式向公众开放。自建成后,对建筑的改造、翻新、翻新、改造和扩建一直持续着。第一次翻新改造发生在图书馆开放仅13年后,将容量扩大到了180万册;最新一次则始于2019年,德国建筑事务所gmp赢得新改造的竞赛,目前项目仍在进行中。

 

参考资料:

[1]Carsten Krohn, Hans Scharoun Buildings and Projects, Birkhäuser, 2020.

[2]architectuul.com/architecture/berlin-state-library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柏林
汉斯·夏隆
经典再读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