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建筑地图92 | 天津:新印象

建筑地图92 | 天津:新印象
编辑:李菁琳;校对:李菁琳 | 2020.10.09 10:23

或许因为距离首都太近,人们每每在聊起“京津“的时候,大多都在讨论“京”而很少认真谈谈“津”。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几年新区的建设以及两所顶尖大学的改造与新建项目,为天津重新带去了很多关注的目光。或许,是时候改变我们对这座城市的旧印象了——

 

*以下项目选自最近5年内建成的新建筑。如果你是天津人,欢迎在留言区跟我们聊聊作为本地人的感受;如果你不是天津人,欢迎在去完天津后跟我们聊聊你的体验:)

 

天津建筑漫游地图(编者绘)

 

 

 

01

天津·京杭大运河创想中心

设计:URBANUS都市实践,2018

坐标:天津市西青区津杨路

 

摄影:夏至

项目位于大运河沿岸,申遗的成功促使了中北镇引进华侨城LOFT创意园,不仅要实现产业转型,也希望用新的城市空间类型激活运河两岸的城市生活。

 

场地选址是项目设计的灵感来源:从厂房生长出一条近两百米长的折形台阶连接入口,不仅仅隐喻着大运河畔这条搁浅的巨轮重新起航,还放大了厂房的体量,加强了向它趋近时行走的礼仪感。走到近前,台阶隆起,变成通向二层门廊雄伟的大楼梯,一下子使朴素的、有扶壁立柱的厂房山墙面显得庄重而典雅。

 

走进二层门廊,展厅的主体量被设计为与山墙外皮脱离,在通透的天窗下,用太阳的光影刻画出新旧对比:一面是原原本本的山墙里侧,记忆了各种使用及施工的痕迹,不饰雕琢;一面则是通高的大玻璃墙,透视出里侧需要认真筹划的大展厅。与这个开放的空间相对比,一条弧形锈钢板走道把观众从隧道中引入展厅。

 

 

02

南开大学海冰楼

设计:直向建筑,2019

坐标: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

 

摄影:陈颢

场地两面临湖,原有一栋建于1952年的红砖墙浅拱大礼堂留存,新建筑如何回应两片湖水、如何处理现存礼堂建筑,是建筑师在设计初始考虑的核心问题。

 

相对整体拆除或拆除复建,建筑师选择了“尽量多留”的新旧结合方式,并利用大礼堂原本开放的空间尺度,将一个通高大厅空间和千人会堂设置于此。两个功能空间之间设有一道通高的活动隔音墙,根据未来的使用可分可合。通高大厅中央15米高的混凝土顶板依靠四根巨柱撑起,巨柱在垂直向度上的变形暗示结构构件的受力和空间在不同高度上的方向感。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的高度,同时降解高耸空间的尺度,建筑师在通高大厅四周设置了一圈类似回马廊的夹层空间,采取了相对轻盈的钢结构,未来会是一个可以提供饮料、咖啡的休息场所。

 

通高大厅南端入口外,是一个三面围合的小型公共广场。广场朝马蹄湖面打开,北侧界面是被保留的大食堂最有识别性的南立面,西侧和南侧界面由新建筑体量构成,在接触地面时,分别做了不同高度的架起。西侧单层架起的空间在视线和流线上连接了新开湖,南侧两层架起的空间则连接了校园主干道大中路,也为在大中路方向回望大食堂提供了前置的框景。架起的上方体量是被树冠环绕的空中展廊。

 

 

03

天津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设计:华汇工程建筑设计,2015

坐标:天津市津南区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

 

摄影:姚力

天津大学新校区图书馆位于校园主轴线上,在处理建筑与轴线的关系上,采取的方式是打开内院,首层开放,引入轴线以及延伸轴线。图书馆总体借鉴中国传统建筑“书院”为中心的空间模式,东西长158.4米,南北长117.6米,中部设有72×72米的室外庭院(中心庭院),营造一个具有现代校园精神,具有公共性与开放性的文化场所。建筑体量水平伸展,主立面以玻璃、穿孔铝板为主,立面效果通透明快,凸显其时代性、文化性和开放性。

 

 

04

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

设计:李兴钢建筑工作室,2017

坐标:天津市津南区雅观路135号

 

摄影:孙海霆

设计强调在几何逻辑控制下对建筑基本单元形式和结构的探寻,重复运用和组合这些单元结构,以生成特定功能、光线及氛围的建筑空间。室内体育中心的公共大厅屋面采用了波浪形渐变的直纹曲面形屋面(空心密肋屋盖结构),其东侧长达140米的室内跑道,不仅为大厅带来凸显屋面形状的自然光线和向远处延伸的外部景观,而且那些奔跑于架高跑道上的人,也成为可由室内外空间中欣赏的独特风景,彰扬建筑的运动主题。

 

运动场地空间的屋顶和外墙,使用了一系列直纹曲面、筒拱及锥形曲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带来大跨度空间和高侧窗采光,在内明露木模混凝土筑造肌理,在外形成沉静而多变的建筑轮廓。达到建筑结构、空间与形式完美统一。

 

 

05

滨海高铁站

设计: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SOM+Arup,2015

坐标:天津市滨海新区站前东路

 

 

高铁站位于22公顷的公园之中,其屋顶结构从蜿蜒纵横的人行小径中升腾而起。屋顶的设计令其具有特别高效、轻质、经济的特点。抛物线桁架将建筑表面的荷载均匀分散,同时网状框架又确保了朝向天空的开放视野。因高铁站月台层位于地下21米处,天窗的设计尤为重要。玻璃天窗及钢框架设有可调节的百叶窗,既能在夏季限制直射日光,又能在冬季透入更多的阳光。

 

滨海站的屋顶极富特色,也具有极高的技术难度。屋顶长148米,宽80米,高24米,由网壳钢结构和ETFE(四氟乙烯共聚物)材料组成,是中国最大的单层屋面。

 

特色屋顶下,站内空间经过精心布局,方便旅客快速便捷地乘换列车和出入城市。旅客在大型候车区域能直接看到月台,而清晰直观的步道系统则可以将旅客从主要等候区域导引至一个综合功能空间。除高性能照明系统之外,设计还整合了包括地源热泵、热浮烟囱效应和生物沟渠在内的一系列可持续策略。

 

 

06

滨海新区文化中心艺术长廊

设计:gmp,2017

坐标:天津市滨海新区旭升路347号

 

©Christian Gahl

这是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五馆一廊”文化设施中的艺术长廊,由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文化中心整体规划也由gmp建筑师事务所完成,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设计师分别承担了其中博物院、剧院、活动中心等独立机构的设计任务,五座场馆通过一座由伞形钢柱支撑的文化长廊连为一体。

 

文化艺术长廊是整个基地的背脊线。博物馆、展览馆和活动中心等空间密集分布于230米长、25米宽 的南北轴线两侧。仅有100米长的东西轴线宽60米,是南北轴线宽度一倍,两条主轴交汇处形成一座中央广 场,可举办大型的临时展览或演出活动。

 

 

07

滨海新区文化中心滨海美术馆

设计:gmp,2017

坐标:天津市滨海新区旭升路347号

 

©Christian Gahl

由gmp·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滨海美术馆,是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五馆一廊”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馆将在未来举行多样的当代艺术展览。开放灵活的平面布局和可移动墙面系统为艺术提供了自由的舞台。

 

美术馆位于文化中心西北角,滨海现代城市与工业探索馆的对面。建筑呈规则长方体体量,幕墙为浅色天然石材。建筑幕墙由下自上带有细长窗缝的封闭幕墙逐渐取代大面积横向玻璃幕墙。建筑面向艺术长廊和室外街道的一侧,玻璃幕墙与石材立面交接处呈现阶梯式退进结构,从而强调出美术馆的正门。

 

 

08

滨海新区文化中心探索馆

设计:Bernard Tschumi Architects,2019

坐标:天津市滨海新区旭升路347号

 

©Kris Provoost

探索馆通过运用大型现代技术将展示天津工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产品设施,包括用于太空研究的壮观火箭。该项目是天津滨海文化中心项目规划的一部分。

 

建筑由伯纳德·屈米建筑事务所设计,主要造型采用了大型圆锥体。其中央的圆锥体与博物馆的所有三个楼层相连。一条螺旋式坡道一直通向顶层,通过重新诠释古老的工业类型建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现代垂直城市的空间体验。屋顶长廊也是开放的,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周围城市的美景。

 

 

09

滨海新区文化中心滨海图书馆

设计:MVRDV+天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7

坐标:天津市滨海新区旭升路347号

 

©Ossip van Duivenbode

项目占地33700平方米,除多媒体阅览室外,该空间可容纳图书超120万册。一颗巨大的发光球体成为空间的视觉中心,环绕空四周的书架如瀑布般从屋顶倾斜而下。这些空间内部波浪般的结构纹理,是图书馆的主要功能空间,它们既是陈列书架,又是台阶,也是来访者的阅读空间。它柔美律动的曲线不仅塑造了空间的整体效果,也成就了立面的层次感。

 

空间内部一个巨大的球型礼堂,仿佛将天花板高高顶起。环绕于空间四周的书架,从地板开始一层层向上形成台阶和坐席,并蔓延至天花板,形成发光的等高线。层次分明的等高线沿建筑巨大的玻璃立面形成百叶,在保护室内光亮充足的前提下,又过滤了过强的直射光线。而其波动的曲线,也与建筑之外的城市花园遥相呼应。

 

 

10

国家海洋博物馆

设计:COX Architecture + 天津建筑设计院,2019

坐标:天津市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海轩道377号

 

©张虔希

博物馆由五个体块组成,向港口辐射,汇聚在中央大厅。每个展厅都展出了中国海洋遗产的不同方面,包括自然与海洋、世界海洋文明、中国海洋文化和历史上的船舶。有一个临时展览大厅,以及适用于公共教育、商业、研究和展览设施的空间。

 

博物馆的前面是一个“海上广场”。在这里,海上演出和露天活动使博物馆与城市联系在一起。海上广场设有渔村、工艺村和海洋植物园。它如同一个观察塔,是博物馆的能量之源。建筑体量与海上广场的分割使博物馆看起来不像一个整体建筑。建筑的灵感来自水生生物,如海葵、珊瑚和港口的船只。这使建筑带有微妙的海洋意象。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均来源事务所官网及有方网站已发表项目,版权归摄影师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电话:0755-86148369;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天津
建筑地图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