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看得见的日常:烟台天地广场公园驿站 / 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看得见的日常:烟台天地广场公园驿站 / 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编辑:楼樱 | 校对:楼樱 | 2023.07.27 11:19
城市视角下建筑形体的空间张力  ©RudyKu
看与被看  ©RudyKu

设计单位  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项目地点  山东烟台

建成时间  2022年10月

建筑面积  78.3平方米


 

作为开放建筑中最重要的公共结构之一,公共卫生间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起初,它只满足我们的基本需求,或许受限于功能与以往呆板的直观印象,在这样的公共建筑中,人在其空间中的活动往往显得“正式”而“拘谨”。

 

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基础设施建筑学回应的更多是对于人主体性的追问,其整合日常生活功能以及参与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的潜力亟待开发[1]。通过空间介入,我们用新的方式、新的空间、新的材料去激发更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活动,从普通人的视角去感受日常。

 

▲ 项目视频  ©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

从基础的功能布局开始

 

公园驿站位于烟台天地广场的东侧,是由一组小的功能空间构成:休息亭、无障碍母婴室、男女卫生间、草坪剧场。场地西侧正对以常绿大树为主的公园自有景观资源,且现状长势良好,可利用率高,但空间上不存在主次分级,缺少吸引人的要素,场地整体的互动性低。东侧面对活力跑道,且正对天地广场的东部出入口,对外联系较强,可作为公厕的主要开口方向,同时服务游客及来往市民。

 

卫生间总图  ©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项目整体以一种指状打开的方式,渗透进周边已有的景观环境:一条环抱迎接状的外廊串联休息亭、母婴无障碍、室外休息室、男厕、女厕等功能空间。出挑屋檐形成的檐下空间,顺应圆弧外围自然设置的休息厅、檐下座椅、室外延展空间,圆弧的中心则“留白”处理,结合绿化设置草坪剧场,入口顺应弧度很自然地偏向一侧,解决主入口与广场出入口正对的干扰问题。

 

功能形体推敲  ©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平面布局与外部环境  ©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平面布局与外部环境  ©RudyKu

为了顺应功能,立面造型的灵感来自于鹦鹉螺上的斐波那契曲线,代表自然界的规律,旋转、动感、向上、和谐。每个相对独立又彼此呼应的空间,沿着弧形外围不断变化角度,衍生出不同的空间变体,梁体上翻的技术手段也让整个形体更纯粹。实体部分以素混凝土贯穿始终,而2.7米以上的空间则采用竖向条窗直通屋顶,在获得良好通风采光的同时,营造出一个气氛热烈、充满生活气息的功能集群,实现平易近人的市民服务与独特新颖的空间体验。在夜景下,灯光将每个挑檐下的灰空间点亮,日常生活渐隐渐现,建筑本体完成了空间反转的神奇转变。

 

手绘草图  ©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夜景下的空间反转  ©RudyKu
主入口的“隐”处理  ©RudyKu

 

——

柔性边界的搭建 外部空间层级的建立

 

柔性边界是一种既非完全私密,又非完全公共的过渡区。它通常起到承转连接的作用,使居民和活动在私密与公共空间回旋时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更加自如。

——扬·盖尔

 

柔性边界的建立  ©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侧立面  ©RudyKu

是频繁进进出出,还是吸引停留,是探讨柔性边界下场所空间活动发生的核心,也是未来生活类基础设施为公众活动提供日常支持的积极转型。卫生间面对的天地广场及东部城市干道是更广泛意义的公共区域,而如厕空间则归属于更私密的个人行为,中间领域的空间形式因为高差及外挑屋檐的关系,是具有一定“厚度”的空间界面,区分内外,但又紧密相连;设置的室外座椅、休息凉亭、环形高差踏步,让内外空间的过渡有了丰富的层次,也让人在这里的自发活动有更多积极参与的可能性。

 

看得见的日常  ©RudyKu
夕阳下的室外休息亭  ©RudyKu
休憩的人  ©RudyKu
听琴的人  ©RudyKu

 

——

研究墙壁高度的意义

 

卫生间的屋顶及围护都是实体的“墙壁”,要探讨这类公共空间的封闭与开放程度,我们稍稍来研究一下墙壁高度与空间感受的关系。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讲到:60厘米以下的高度,作为墙壁只是达到勉强区分领域的程度;而当高度达到1.2米时,身体的大部分逐渐看不到了,产生一种安心感,这个时候的看与被看是一个合适的“连续”距离;当高度达到1.8米以上时,空间的封闭感随即而出。

 

《外部空间设计》墙壁高度与空间封闭性  ©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我们在卫生间设计时,30毫米矮墙用于景观层面的领域划分,实体墙面开洞的洞口下沿则控制在1-1.2米的范围之内,既有视觉的连续性,又可以划分空间层次,也会在日常活动发生时有时间记录的画面感。而如厕这种更具私人的隐蔽行为都包裹在1.8米以上的墙壁当中。

 

各种“墙壁”组合的空间尺度  ©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活动人群的吸引  ©RudyKu
画框中的日常  ©RudyKu
看与被看  ©RudyKu

 

——

混凝土的质感

 

人们对于空间的感知很多时候是依赖材料进行的,在一个空间中,除了空间本身的尺度感,人们最直接接触的便是材料的表面,它的颜色和光泽度带给人们视觉的感受,材质肌理刺激人的触觉。[2]整个建筑通体采用浅灰素混凝土这种与大地一样的自然颜色,它本身既是结构材料,也是融合结构形式、多元化呈现的空间整体。通过木纹模板的拓印,使饰面产生更为丰富的自然肌理。

 

建筑的时代感—仿佛从历史中走来  ©RudyKu
建筑与环境的无边界融合  ©RudyKu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与施工团队反复确认屋面的做法、肌理的形式、檐口的出挑距离,以及整体的排水方式,为避免雨水冲刷造成的外立面流挂问题,最终我们还是采用有组织排水,并将雨水管隐藏处理。屋顶的望板则采用色调更暖的木纹饰面,并严格控制肌理的走向。为保证混凝土赋予的建筑整体的纯粹性,我们采用结构梁体上翻,实现屋顶纯板式一体化的建造实现。

 

走场记录  ©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混凝土支模  ©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木纹饰面现场安装  ©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是环境中的自然“留白”,四季景色及人们会帮它留下时间的印记。不论是屋檐下拉着琴弦的红衣大爷,还是随意交谈的三两人群,不论是骑行通过想要在这里补给能量的游客,还是嬉戏打闹、蹦蹦跳跳的儿童少年,亦或者是累了想要躺椅独自休憩的环卫工人……城市的活力其实就隐含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之中。[3]接触真实的社会,研究日常的生活,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用建筑学的手段提供更多日常活动的空间界面,成了我们对于这种生活类基础设施走向日常的公共性更为积极有意的设计探索。

 

公共生活的背景支撑  ©RudyKu

 

设计图纸 ▽

 

总平面图  ©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首层平面图  ©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立面图  ©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剖节点详图  ©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注释

[1] 胡兴,汪原.日常基础设施:作为身体外延的技术系统[J].建筑学报,2022(10):1-7

[2] (芬兰)尤哈尼·帕拉斯玛(Juhani Pallasmaa)著;金衡山译.肌肤之目—建筑与感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3] 张斌.从日常到紧急——苏州河武宁路桥下驿站设计[J].建筑学报,2022(10):16-23.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看得见的日常 烟台天地广场公园驿站

项目类型:新建建筑+室内

项目地点:山东烟台天地广场(福山区长江路50号)

设计单位: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主创建筑师:洪东涛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洪东涛、红华、韩旗裕、熊耀婷、沈凯雍

业主:山东烟台市政府

造价:163万元(总),1.66万元/平方米(单位面积造价)

设计时间:2021年12月-2022年07月

建设时间:2022年10月竣工

用地面积:204000平方米(广场总)

建筑面积:78.3平方米(厕所面积)

休息亭和檐下灰空间:32.2平方米

规划: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结构:上海结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照明: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施工:烟台业达土地发展有限公司

材料: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摄影师:RudyKu

视频版权: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版权声明:本文由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上海大椽建筑设计事务所
公厕
山东
烟台
项目
驿站
0
参与评论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