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Steven Holl事务所再介绍:合伙人Roberto Bannura有方专访

Steven Holl事务所再介绍:合伙人Roberto Bannura有方专访
编辑:原源 | 2021.06.09 10:31

△ ©有方

 

Roberto Bannura,Steven Holl建筑师事务所(SHA)北京事务所合伙人,近13年工作、生活于中国,负责团队的亚洲区项目。

 

SHA在过去四十余年的实践中,在全球15个国家完成了逾70个项目;而作为长年与霍尔并肩作战、保持紧密沟通的建筑师、管理者,本期有方专访,Bannura与我们分享了他眼中霍尔的设计坚持,SHA的工作方式,以及中国建筑界的嬗变。

 

 

Q&A

作为SHA中国区域的负责人,你会如何向中国业主介绍这个团队?你认为什么是SHA设计理念的独特之处?

 

SHA是一家以设计为导向的事务所,擅长设计语言独特、充满诗意的项目。每个项目都是不同的,从早期的概念设计到材料选择、项目深化,都遵循自己的独特理念。其次,我们的项目都是特定于其场所。建筑不仅与场地的物理条件相关,还与它的历史、文化意义及人们对场地的理解相关。另外,我们的实践是对材料和自然光之使用的不断实验。对我们来说,自然光也是一种建筑材料,能帮助使用者体验空间。

 

以上原则的结合带来了独特的项目,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和新建筑激增的背景下,使我们的项目可保有高于常规建设的品质。

 

认识到我们的潜力且同样有更高期待的客户,会成为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一同完成能为城市环境带来积极贡献的建筑。我们的每一个作品都几乎是单独“定制”的,这些建筑在类型学上的贡献及对城市文脉的丰富,也使它们往往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

 

△ ©有方

 

SHA目前的项目数量及倾向类型为何?团队人数及合作方式是怎样的?

 

在SHA过去四十余年的实践中,我们在共计15个不同国家完成了70多个项目,涵盖了众多项目类型,其中包括分布在全球的10余个博物馆,多个大学校园项目,以及在中国的混合用途综合体项目。对于项目的承接,我们没有规模和复杂性上的硬性要求。无论是对位于亚洲的大型项目,或是小型的住宅和精品店,我们贯彻其中的创造性思考方式和职业道德是一致的。

 

目前我们有3个办公室:纽约办公室,我自2010年开始负责的北京办公室,以及我们在纽约北部哈德逊河谷的新办公室。从人数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团队,总人数一般保持在40至50人。各办公室之间是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坚定地在所做的每一个项目上努力着,我们关注建筑的质量胜过能生产的项目数量——我们认为这会影响我们对每个项目能给予的关注度、投入的设计精力和高质量追求。

 

△ 休斯顿艺术博物馆新楼  ©Peter Molick

 

△ 都柏林大学入口区总体规划及创意设计中心  ©SHA

 

△ 约翰·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扩建  ©Richard Barnes

 

在团队之外,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的个人背景吧。你在中国的13年工作生活经历,对你的最大影响为何?

 

我选择成为一名建筑师,是因为这个职业融合了我的许多个人喜好和知识兴趣。我童年的许多时间在写作、绘画、阅读,数学和物理也很好。所以建筑似乎是那个合适的行业,可以发展我的所有兴趣,并将它们融汇为创造性的生活。

 

我在智利大学取得了等同于硕士的建筑师与城市规划师学位,作为我们国家的公立大学,智利大学汇集了有着非常多样化背景的人才。这所学校有很强的社会关注,这一点深刻影响了我作为个体以及建筑师的根本想法。它也是一所很难进入、很难坚持完成、很难毕业的大学,而我当时就很活跃,并在19岁就成为了一名助教。23岁毕业时我已忙碌于自己的建筑设计和结构工程项目。但当时依然觉得还需要某些方面的教育,因此决定在智利天主教大学再攻读一个城市经济学学位,以此了解建筑项目实现的背后,政府、监管、城市和金融方面的整体图景。

 

从我职业生涯的早期开始,我就更倾向于将建筑理解为社会性的努力、多学科合作的产物,而建筑师是其中的一个群体。但直到1998年我来到纽约,我才真正意识到如果要从事国际化的建筑实践,还有多少东西需要学习。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10年绝对是一种享受,也是我建筑师生涯非常重要的形成期。

 

我职业生涯的下一个篇章是抵达中国。于此我开启了这个旅程中非常激动人心的时期。2007年我加入SHA,领导成都来福士广场项目,这是我们公司迄今为止完成的最大、也最复杂的项目。从我们在中国完成的项目中,我感到自己终于能将此前所学落地为诗意且重视自身社会责任的建筑。SHA中国项目的突出特色是它们形成的公共空间与加入的文化功能,就个人而言,我非常感激在中国的工作经历,因为能参与到有着更高社会和城市抱负的项目中去。

 

在你的观察中,中国建筑行业近十余年是否有显著变化?如有,具体为何?

 

当然有。建筑这个行业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实践方式令我着迷,我对这个学科有深厚感情,也非常尊重通过自己的工作做出着贡献的建筑师们。因此,在我刚来到中国的2008年初,我就开始去了解当代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史,了解其学科产业背景、国有设计院的形成、相对新潮的实验性实践——这些努力已开始挖掘中国当代建筑的语汇。当时我参观了大量的建筑机构,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更以设计为导向的事务所。通过这些参访我更好地了解了像SHA这样的团队,在当时和之后的中国建筑行业中应有什么样的角色。

 

我当然相信,王澍2012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建筑界,并鼓舞了许多人。在这里我并不仅指刘家琨、朱锫等已多年从事创造性设计工作的建筑师,同样重要的是赵扬建筑工作室、直造等更年轻的一代,他们以当代设计语言为传统建筑学价值观带来了新的诠释。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且有趣的一点,并需要被持续发展下去。

 

在中国工作生活13年后,可以看到许多团队在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设计语汇,并来到国际舞台。许多希望在中国之外展开实践的团队,已进入一个更广阔、多元、跨文化的环境中。

 

△ ©有方

 

在你的观察中,中国业主对建筑师、建筑设计的要求,在近年是否有变化?

 

绝对的。我认为目前中国业主对项目的积极管理已发展到与美国和欧洲差不多的程度。如果回想2008年奥运会前开发商对项目的策划和执行,显然还处于试验阶段,公司试图在一线城市开发非常复杂和雄心勃勃的项目时,几乎没有配置自己的内部团队架构。那是一个留下了很多经验教训的时期,而SOHO中国等几家公司在当时的工作颇具开创性。

 

与奥运会前相比,现在的业主更了解实际运营,更加务实,不再那么理想主义。可能无法以此一以概之,但我们确实能看到一个明显的趋势,即业主已愈发成熟,从之前“为发展而发展、以发展为绝对主导”的时期中吸取了经验。

 

我乐观地认为,私人业主和大型公司中越来越多的个体,开始能更好地理解和重视优秀的建筑设计,我们和其他一些公司的项目也证明了建筑设计可以在满足业主发展需求的同时实现更高的社会文化愿景。但我不认为目前的许多政府公共项目竞赛机制吸取了这一经验,在“更多的选择将更有利于决策”的理念下,目前的竞赛似乎旨在于最短时间内汇聚更多的设计方案,而设计公司需要承担投入却无产出的财务风险。对于评审来说这也会是很大的压力,要在十多分钟的时间里去评判参赛团队数月的投入和工作。

 

我认为这是今日的中国建筑实践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更多未必是更好,更多可能是混乱。

 

 

在SHA的中国项目中,您认为哪一个最好地代表了SHA的设计理念?为什么?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我认为所有项目都很好地体现了我们的设计理念。但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中国的项目,我可能还是会,有一点偏心地(笑),选择成都来福士广场。这是将我带到中国的那个起点,我认为它以非常明确的方式,体现了我们的几个设计目标。

 

我们对创建社交平台的重视,体现在项目位于城市中心的一个12,000平方米的广场中,它与人民南路相连,是城市公共空间网络的一部分。一如设计之初的设想,这个广场已成为一个社会聚集点,让所有到访者能在其间进行一系列社会、公共活动。

 

△ 成都来福士广场  ©Hufton + Crow

 

其次,设计成功将文化空间整合进综合体。霍尔设计“历史馆”的灵感来源,是因此地是四川省历史博物馆原址;而“光之馆”则是Lebbeus Woods设计的一个人们可于其中穿行的艺术作品,它占据了一般的商业项目中往往非常私密封闭的空间。此外,从采用薄层板、让自然光线和通风充盈建筑室内,到增加绿化以及使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能耗,对可持续性的考虑贯穿了项目设计的方方面面。

 

此外,项目通过更新和加大市中心密度,控制了城市过度的无序扩张,但同时能满足自然增长的都市需求。就建筑之于其基地的意义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设计,希望对我们工作感兴趣的人们可以进一步去了解。当然,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无疑是我们与我们最好的客户之一:凯德集团,成功且细致周全的合作。

 

△ 成都来福士广场“光之馆” ©Iwan Baan

 

△ 成都来福士广场“光之馆” ©Shu He

 

 

目前SHA在中国有多少进行中的项目呢?请详细展开。

 

就从深圳开始吧,我们正以极大的热情推进着碳云总部大厦的工作。建筑是两座相连的超高层,设计介入基地的方法、语言、材料选择,都在努力为项目所处的超级总部片区创造出示范性。目前我们刚完成了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室内设计,这将确保建筑设计的理念被完整落实在室内呈现中,项目将更具整体性,用户无需了解太多建筑学知识,也能在未来使用时很好地体验到我们的思路。

 

在深超总片区里做项目其实挺难的(笑),这个片区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哪座塔楼最高、谁的建筑语言最激进”主导,而我们希望碳云总部大厦是一个友好的惊喜,通过公共空间、绿植、地景的融入、优雅的设计语汇等,丰富这座城市和使用者的体验。

 

△ 碳云总部大厦(在建) ©SHA

 

碳云总部大厦是我们很感兴趣的一个项目,你认为是哪些因素使得你们赢下深超总片区这个竞争激烈的竞赛?

 

项目评审是保密的过程,我可以分享的是我们在项目中注入的理念。碳云总部大厦希望能为超总片区的整体环境作出贡献、带来开放的绿色空间,绿地从首层开始,延伸到裙房之上,并连接邻近场地。此外,设计原则优雅且明确地与建筑未来的功能主题相契合:源于基因与DNA研究的启发,设计旨在真正呼应入驻企业碳云智能在数字生命生态系统领域的使命,将概念、功能、空间和形式紧密结合。建筑简净的纯白立面也可能是一个加分点,它能减少日照辐射,并赋予建筑整体优雅的气质。我认为这些都可能是引起了评委共鸣的地方,很高兴我们为实现这些愿望而付出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 碳云总部大厦绿化及形体生成  ©SHA

 

碳云大厦之外,还有哪些项目在推进中?

 

北京旭辉七里庄商办大楼正在紧密建设。项目有着独特的建筑语言,创造性地回应了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城市选址。项目目前已动工,马上要露出地面了!这个项目旨在对北京典型的城市规划现状——连片的大型城市街区,有限的孔隙和公共空间,对社区和步行都不太友好——做出回应。项目计划用公共景观和交叉循环的路径“打破”长街区,这也是一个社会性的考量。

 

△ 北京旭辉七里庄商办大楼(在建) ©SHA

 

此外,上海中粮文体中心与医疗服务站已接近完工,目前我们正在落实方方面面的细节,以保证项目的高完成度。这个项目与周围环境有着紧密关系,设计努力形成沿浦南运河的公共空间,将使用者的滨河体验延伸到项目中,活跃公共空间并在该地区形成一个小型“社会集聚点”。

 

△ 上海中粮文体中心与医疗服务站(在建)©SHA

 

△ 上海中粮文体中心与医疗服务站(在建)©奥观建筑视觉

 

在台北的金宝山凯旋殿,正进行几轮设计调整,以改善建筑的内部功能表现并为未来运营打下更好的基础。同时在进行的还有几个概念设计委托,希望未来能在合适时机进行分享。

 

△ 台北金宝山凯旋殿(在建) ©SHA

 

你对SHA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有哪些期待?比如建成更多地标,扩充成更大的团队,或是实现更多类型学层面的突破?

 

我认为以上都是。我们非常感谢这个国家和这里的人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经常在中国参与演讲等活动,并时常触动于听众对我们工作的充分了解,那种熟悉程度比社交网络对图像的传播要深入太多。有时我也会和霍尔分享这些反馈,他非常开心我们的作品能在中国产生回响。

 

未来我们希望能持续扩大。但这并不仅指项目数量的增加,我们并不把建筑视作“产品”;我们希望继续与志同道合者合作,设计具有更高抱负的独特项目。随着我们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项目的同步推进,我希望人们对我们工作的理解能广泛传播,吸引新的、同样追求更高目标的伙伴,完成更多有诗意、有意义的项目,完成更多类型的文化建筑,比如博物馆和教育建筑这两个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强项,也希望将更多带入中国。

 

△ 当代MOMA  ©Shu He

 

关于SHA在中国的未来发展,霍尔给过你一些量化指标吗?

 

完全没有。我们是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会一起分析每个项目机会:客户是谁,诉求是什么,建筑会为其所处的城市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吗,在这个项目里我们是否可以追求一些有趣的想法......等等。这些是我们考虑一个项目时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以上问题的情况都很积极,我们才会关注经济方面的考量。

 

 

在你的观察中,除“市场”这一定位之外,霍尔对于在中国进行设计实践是否有其他偏向感性的认知?

 

这个问题真应该问霍尔本人,他能持续谈几个小时(笑),一个问题就足够撑起一场采访了。他是真的喜欢这个国家。从与他的接触中我能感觉到,他很赞同中国当代那种“去做吧”的积极态度。另外,他非常热爱诗歌,自己也常会写,并会将自己对诗歌和哲学的理解投射到项目设计中。比如成都来福士的公共空间,就受到了杜甫诗句“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的影响。

 

△ Roberto Bannura与Steven Holl在北京工地  ©SHA

 

在你上一次来访时我们曾聊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中国建筑媒体网络中,霍尔已连续多年被视为普利兹克奖得主的热门人选。你曾向霍尔反馈过这个现象吗?两位又是如何理解这一原因呢。

 

我们非常感谢中国对我们的支持,也很感动能成为每年中国媒体网络预测的普奖得主候选人。这再次鼓励我们继续按自己认同的方式工作,尽管这往往是一条更艰难的道路。

 

但必须要说明的是,虽然我们对曾获得的所有奖项都心怀感激,但获奖本身从来不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可能会让人感到惊讶的一个事实是,在我和霍尔共事的近14年里,普利兹克奖这个主题从未被提及过,一次也没有。我们被奖项代表的认可鼓舞,但它从不是动力本身。

 

 

最后,作为霍尔的一位非常亲密的合作伙伴,你如何理解他的设计特质,以及SHA在当下全球建筑实践中的角色?

 

也许因为我和霍尔已太熟悉亲近,并且我自身也深入参与到我们的项目中,所以很难给出一个客观答案。我可以分享的是他在每个项目中注入的设计能量是如何激励我的,以及从我个人的角度,如何理解我们的工作对当代建筑的贡献。

 

我很重视建筑对社会责任的追求,无论是创造社交平台或是坚持可持续设计。这些理念由霍尔领头,已在我们公司实践了40多年,而在疫情后的世界它们将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有意义。我们最关心的是对环境的尊重,让我们的项目能使环境焕发活力,而不是加重它的负担。

 

在满足建筑所有实用需求的同时,留存诗意、理想主义、乐观主义、使精神更为丰富的志向,是一个美妙的追求,这将延续我们职业中最宝贵的方面。我们努力尝试做到这一点,而在成功的时候,就能为我们项目的使用者带来难忘的体验。这些时刻会让我们感到谦卑,鼓舞我们继续前进。我想这就是我们在当代建筑中的位置。

 

△ ©有方

 

 


采访 / 原源  视频剪辑 / 姚雨何

摄影摄像 / 郭嘉、唐杰

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原源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受访建筑师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人物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