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从人与自然出发,寻访北欧建筑

从人与自然出发,寻访北欧建筑
编辑:李菁琳;校对:李菁琳 | 2022.01.17 11:45

*本文由作者刘国威授权有方发表。

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孕育了北欧独特且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建筑。朴素、实用、自然是北欧设计的显著特征,也是历来传统;北欧建筑融入气候、湖泊景观、传统木材和砖石建筑的本土主题,从人出发、从自然出发、从场地环境出发,不受形式、潮流束缚的观念,亦影响了世界建筑的发展。

光线:北欧地处高纬地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太阳高度角较低,由此带来的结果是绵长而柔和的阴影,有别于南欧强烈且欢愉的日光。这使得北欧建筑不追求强烈的几何形式,转而在建筑与自然之间寻找一种暧昧的平衡,呈现一种不明确的特征,带有一种北欧特有的忧伤却又浪漫的情调。它用形体微妙的变化去捕捉光线的内涵、时间的流逝,并将这一切呈现给人,去发现,去思考。

森林:北欧建筑通过各种手法与周围的树木建立联系,将森林视作人类的庇护所,建筑均以一种谦逊姿态融于树林,自然界的林木也在建筑语言中找到回应。木材给人温暖和亲近感,加之丰富的林木资源,木构建筑在北欧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湖泊:不似南欧那般欢快活跃,北欧的湖泊多以连绵平静的形态出现。自然湖泊的弯曲岸线在北欧现代建筑中得到了浪漫的体现:曲折的建筑形体、庭院中自由形态的水面,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湖泊的记忆。

山岩:山岩常常被北欧建筑师作为隐喻的对象,不仅仅是形态上的象征,而且还融入人对山岩的体验。或利用自然岩壁作为空间的墙壁,或将建筑立于岩石之上,或将山岩与混凝土融合作为室内地面。这些手法表现了一种室内空间室外化的倾向。对岩石原始之美的表达,体现了北欧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拍摄时间:2021年12月1日-13日

拍摄足迹: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奥斯陆-赫尔辛基

斯德哥尔摩

01.林地公墓

02.圣马可教堂

03.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实验楼

哥本哈根

04.管风琴教堂

05.巴格斯韦德教堂

奥斯陆

06.圣哈尔瓦德教堂

07.奥斯陆歌剧院

08.阿克尔码头商业区

09.奥斯陆条形码项目

赫尔辛基

10.圣劳伦斯教堂

 

 

01.林地公墓

Woodland Cemetery

冈纳·阿斯普朗德、西格德·莱韦伦茨,1914年

 

墓园总平面  制图:张弛

斯德哥尔摩林地公墓由瑞典建筑师阿斯普朗德与莱韦伦茨于1914年合作赢得设计竞赛,在设计中置入了很多传统的建筑元素,使其更像是一个古典主义向现代主义发展的过渡之作。整个墓园最精彩的地方便是由植物、地势和轴线共同营造的景观体验,将场地原始的自然景观与现代墓葬空间巧妙融合,与中国的帝王陵墓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

 

通过对地形和植被的利用,构成了墓区中两条重要的叙事结构,一条是“入口通道-十字架之路-圣十字礼拜堂-仪式广场”的仪式序列, 另一条是“入口通道-怀想之林-七井之路-复活礼拜堂”的景观序列。两条线路由北至南平行展开,又在视线上相互交织。场地最长的轴线不与主体建筑呼应,而是由景观、地势、植被共同构成,由场地最高处的怀想之林至墓地深处的复活礼拜堂。

 

进入入口前,会经过一段林荫道,让躁动的心沉静下来。
入口处左右两侧的墙体将人的视线引向远处偏离中心的十字架。
公墓入口处的柱子,对古典元素的演绎。
进入墓园,豁然开朗的景观。
怀想之林构成了整个场域的制高点,丘顶树阵喻示着天地的连接。
爬满植物的编织铁门
不远处的圣十字礼拜堂
冒着烟的火葬场
圣十字礼拜堂的柱廊框住远处的树木,茂密的森林本身具有静谧的哀思氛围,低柔的光线在林间弥散,如同身着素衣的悼念者。
圣十字礼拜堂天井下的雕塑
在圣十字教堂回望十字架
巨大的十字架营造出一种肃静的氛围
南侧攀登怀想之林的台阶
站在怀想之林回望教堂
通往复活教堂的道路,墓碑与林木相互依存,前者是死亡的纪念,后者象征着生命的永续。
树种的变化与高低疏密的布置,共同营造路径上步移景异的体验。
逐渐浮现的复活礼拜堂。越靠近礼拜堂,两侧树木越高大密集,阳光逐渐消失,逐渐形成一种静谧的仪式感。
道路的尽端豁然开朗,复活礼拜堂出现在眼前,仿佛经过沉郁的人间,到达光明的天堂。
古典与现代元素交织的复活礼拜堂
风格轻松的服务中心被绿色的屋顶所覆盖
从门洞看向林中礼拜堂
尺度宜人的林中礼拜堂
返途再见圣十字礼拜堂

死亡本是一件沉重的事,墓园本也是一处沉重的地方,可是在林地公墓中闲逛,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平静。有些墓碑的设计得也亲切可爱,死亡在这里,并不是那么沉重。

 

 

02.圣马可教堂

St. Mark's Church in Björkhagen

西格德·莱韦伦茨,1957年

 

斯德哥尔摩的圣马可教堂于1957年由建筑师莱韦伦茨设计。他的作品大多体现着对自然的热爱、对人性的关怀和对材料建造的细致追求。

 

教堂处在一片白桦林中,砖是建筑所使用的材料,通过调整灰缝的宽度以满足莱韦伦茨不破坏任何一块砖的要求,并且取消了勾缝做法,仅用粗麻布将溢出的浆料磨平,斑驳的肌理和周围的白桦树林相得益彰。

 

教堂内外只用砖实现了对空间进行纯粹的包裹,渲染出如原始洞穴般的神圣氛围,回溯到了基督教早期的聚集形式,一盏盏高度不同的吊灯被悬挂在屋顶,仿佛一个个飘浮着的灵魂,在教堂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莱韦伦茨通过屋顶高度与平面的控制,将教堂内部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礼拜空间,墙体的错位形成了建筑的出口,墙体的弯曲形成类似于壁龛的空间,容纳讲坛与钟。整个教堂里莱韦伦茨仅通过控制体量、光线、空间来营造宗教的氛围,并无刻意设计的宗教符号。

 

钟楼的角部伸出一个圆柱形的楼梯间,上设十字架作为入口标志。
高度不同的吊灯悬在屋顶,仿佛飘浮着的灵魂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特殊设计的灯具
玻璃通过有弹性的密封胶和金属构件,直接固定在了砖的内侧。
构件局部
从室外望去,窗框消失了一般

而在同为莱韦伦茨设计的圣彼得教堂中,教堂的窗户却用简单的几片玻璃紧贴砖墙外表面,上下通过两组金属夹件加以固定,营造出内部看过去窗框消失的效果,类似的做法在伍重的巴格斯韦德教堂中也有体现。

 

圣彼得教堂窗户 摄影:李菁琳/有方
石碑的位置经过精心设计,正对着窗户
雨棚结构受力表达清晰
排水构造是对雨水下落的运动组织与形式再现。雨水顺着特定的路线流下,与大地碰撞发出声响, 构成充满活力的场景。

 

03.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实验楼

Biomedicum Laboratory Building

C.F. Møller Architects,2019年

 

实验楼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如今大学最看重的知识共享与跨学科交流。建筑整体构成为风车型,在每个体块的连接处设计成梯形开口,将一系列重要的共享交流空间分布在体块的连接处,而其他的实验室环绕在中庭周围,通过屋顶的圆形天窗为中庭增加活力引入光线。各层环绕中庭的走廊在不同的位置向中庭出挑,形成较为开放的休憩交流空间,同时与底层大厅实现交流互动。较为私密的交流空间存在于四个体块的连接处,在被两侧体块限定的同时,采用交错通高的方式实现层与层之间的视线沟通。在这里,疏散楼梯被解放,成为主要的交通方式,并且覆盖吹制玻璃照明墙,为楼梯间带来优美的灯光。建筑还通过一条玻璃走廊与卡罗林斯卡大学医院的研究空间直接相连。

 

环绕中庭的走廊
覆盖着吹制玻璃照明墙的楼梯间
中庭天窗
体块连接处的交流共享空间
浅绿色玻璃立面及连接大学医院的玻璃走廊

 

04.管风琴教堂

Grundtvig's Church

延森·克林特,1912年

 

哥本哈根郊外一座小山顶上的600万块黄砖,构成了建筑史上最重要的表现主义纪念碑之一 ——管风琴教堂。它将哥特式大教堂的规模和风格,与丹麦乡村教堂的美学融合在一起,内部结构体现了哥特尖券结构的简化处理,洞穴般的内部几乎完全没有装饰,线条从底部一直上升到尖券,几乎没有任何打断。

 

教堂外观
内部空间
教堂内巨大的管风琴
侧廊
顶部结构

 

05.巴格斯韦德教堂

Bagsvaerd Church

约翰・伍重,1976年

 

巴格斯韦德教堂位于哥本哈根市郊一块40米×100米基地上,伍重希望创造一个平易近人的空间感受,他的草图中着重表现的云,成为建筑最精彩的地方,混凝土薄壳所形塑的大曲度翻卷式屋顶,将柔和的光线洒在教堂。屋顶的横向线条打破了向祭坛的运动感,与平面图不居中的祭坛一起,创造了一个平和的空间,并不强调教堂的纪念性。

 

部分洞口使用了金属构件将玻璃贴在了洞口的外侧,所以从一侧看过去窗框是消隐的,这一构造做法参考了瑞典建筑师莱韦伦茨的设计。巴格斯韦德教堂可以说是伍重建筑理念一次集大成的体现:云朵的概念来自夏威夷的经历;合院式的布局来自中日建筑的结合;两侧山墙也让人联想到中国的徽派建筑。

 

伍重的设计草图 图源网络

在北欧,太阳总是低悬于地平线附近,这意味着只要天气晴朗就会成为持续的强光源。天穹顶部可以整年弥散漫射天光,因此出身于丹麦的伍重偏爱天窗。而在西班牙,太阳的高度角较高,因此伍重在西班牙所设计的住宅则面向地平线开窗,同样显示了对漫射天光的偏爱。尽管开窗的方式相反,策略却一致——避开直射阳光而迎纳漫射天光。

 

在教堂主殿,伍重用最重的材料之一 ——混凝土制造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见到的最轻的物体之一 ——云朵,它是宇宙中的一顶华盖,反射着来自太阳的光芒。

 

光从云一样的屋顶洒落

在弗兰姆普敦看来,教堂的曲面屋顶虽模拟了中国的重檐屋顶,但更重要的是借鉴中国厅堂的横向进入方式和屋架梁/屋面的横向结构,增加了空间的横向性,与西方传统教堂纵向布局且屋顶指向圣坛有所不同,这一横向性也切合北欧主要宗教路德宗的教义。

 

屋顶的横向线条打破向圣坛方向的动感
不居中的圣坛与背后的砌块

在中国传统寺庙里,建筑和廊共同包围着院,院比建筑和廊也更重要, 院和建筑在纵向中轴线上被穿越并由此形成中路——建筑群最主要的通道。巴格斯韦德教堂的庭院和建筑都不能在纵向上穿越,在这里廊的功能绝对重要——廊划分了建筑群的基本单位并成为交通系统。廊的做法也与日本建筑有很深的渊源。传统日本房屋由于气候潮湿而把木地板架空;通廊和檐廊的地面高于院,院少进入而成为静观的对象。这与教堂中廊的作用类似。同时基地的狭长规则以及现代建筑中重视交通与功能内容的区别,也使得中轴对称、纵向院落的布局和廊的重要作用在教堂中里得到非常合理、自然的运用。

 

巴格斯韦德教堂将多个国家的建筑文化融于一炉,教堂主殿直接对外而其他部分以回廊组织的策略与修道院相近;中轴对称、纵向多重院落的组织以及主殿的相对位置与中国寺院相似;廊的交通作用以及对院和殿宇的围绕则与日本寺院相似。

 

走道两侧墙体框架之间填充的浅色预制混凝土构件
从走廊望向教堂入口

廊的顶部全部覆以天窗,墙面、地面皆为白色,更易反射光线。廊的亮一方面是为了在丹麦漫长冬季的常见阴霾中尽可能捕捉天光,更重要的是衬托教堂圣殿相对幽暗的光线。

 

冷暖光的对比

教堂中共有六个庭院,自然光线从天空经过庭院地面、墙壁等的反射,透过木格栅进入相邻的房间,在这个过程中庭院将天光转化为柔和的室内光线。因此教堂里的房间至少有来自两个方向的光——庭院和走廊。这种对光的处理手法使夏季的光更加柔和,也使冬季宝贵的短暂日照能均匀地散布到建筑的每个部分。

 

跌落的坡屋顶
金属垫片夹住的玻璃
左侧金属垫片细节与前方玻璃的无框效果

 

06.圣哈尔瓦德教堂

St. Hallvard Kirke

Lund & Slaatto,1966年

 

教堂被周边高层住宅所包围,因而选择对外封闭的形式,专注于内部空间氛围的营造。建筑于1966年落成,受粗野主义影响,所用材料非常粗砺。与传统教堂的穹顶不同,圣哈尔瓦德教堂使用倒挂的混凝土壳体,从而在中央形成一个“倒穹顶”,是对传统教堂的颠覆,倒挂的穹顶亦像悬挂的星球,让人感受自身的渺小与造物主的伟大。祭坛上方是教堂的最高点,从教堂中间慢慢走向祭坛,屋顶逐渐升高,仿佛与神的距离越来越近。昏暗的内部仅仅依靠几处有限的光源点缀,恰如其分地引导了人的视线。

 

人工光源将十字架照亮,在昏暗的室内环境显得格外突出。
光线从右侧进入,照亮小礼拜堂。
侧面的挑台与管风琴
教堂入口处的画面,呈现出对角明亮中间昏暗的效果。

 

07.奥斯陆歌剧院

Oslo Opera House

Snøhetta,2008年

 

Snøhetta用“形式追随环境”来归纳自己的设计思想,面对奥斯陆峡湾,剧院选择以匍匐的姿态融入城市与景观,通过对三个方形体量的斜切与叠加,形成了类似冰川的斜面与棱角,将地面、屋面与峡湾联系起来,开放的屋顶使得每一位到访者都能在此领略城市公共生活的魅力。建筑既是观景平台,又是被观之景。

 

建筑外观
向水面伸展的平台
内部空间
入口大厅
通过加厚顶板的厚度强化攀登路径
向上攀行的路径
建筑成为观景平台
立面玻璃白天反射天空环境
玻璃材质晚上彰显内部空间

 

08.阿克尔码头商业区

Aker Pier

 

这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商业区融合了餐厅、商场、公寓、写字楼、户外沙滩、画廊、设计商店和博物馆,先锋的建筑和散落在码头的各种装置艺术、雕塑、涂鸦以及百年来的古老造船厂,组成了阿克尔码头的独特初印象。

 

艺术雕塑
商业建筑
皮亚诺设计的阿斯楚普·费恩利现代艺术博物馆
码头一角
随处可见的雕塑作品
道路转角的建筑

 

09.奥斯陆条形码项目

Oslo Barcode Project

Dark Arkitekter、MVRDV、A-Lab等,2016年

 

项目被称为“条形码”是因为该区域被分成窄窄的条形地块,因形似条形码而得名。建筑的布置井然有序,有一个面对峡湾的立面、一个面对道路的立面。街区首层都有局部开口,连通纵向空间,增强公共属性。整个街块由12栋建筑组成,这些建筑均由不同建筑公司,在总体规划的控制原则下设计建造,使得相对统一下有能够表现自己独特外观的可能。

 

街角效果
向对面街道看去
暴露的结构构件
建筑夹缝中的艺术装置

MVRDV设计的DNB银行总部
悬挑的建筑体量
Dark Arkitekter设计的楼梯风格的建筑
望向对面街道

 

10.圣劳伦斯教堂

Chapel of St.Lawrence

Avanto Architects, Ville Hara and Anu Puustinen,2010年

 

建筑处在一片环境优美的墓园中,不远处有一座年代久远的教堂。为了融入环境,建筑使用了与该地区旧建筑物相似的材料:墙角的砌砖、天然石材、生锈的铜片和铜网,分隔墙则是现浇的白色混凝土。

 

建筑整体为方形平面布局,礼拜室与花园呈对角线斜向排布。设计最精彩之处在于通过光线、庭院、空间的引导,让告别充满仪式感。

 

建筑序列始于片墙引导的钟塔,经过一片树林,钟塔首先出现在人的视野内,接着从铺有天然石头的池塘旁的通道进入室内,经由天光引导,穿过低矮狭窄的通道,到达一个天光从上倾洒下来的高礼拜空间。教堂钟楼的钟鸣声宣告灵魂的现世之旅完结。

 

在高耸的礼拜空间中,面朝墓地的墙面是绿铜细网板,寓意今生和来世的屏障。其半透明的效果可以让人们若隐若现地看见墓地,同时过滤光线,在室内形成静谧的氛围。屋顶的天窗将祭坛所在的空间渲染的格外明亮,仿佛寓意着逝者的灵魂得到救赎回归了主的怀抱。

 

仪式结束后,人们会经过一个小花园再穿越墓地,生活依旧继续。

 

北立面效果
片墙将视线引向钟塔
西立面效果
入口处铺着石头的庭院
前导空间低矮,上方天窗引导人进入礼拜室。
大礼拜室
悬吊的灯仿佛漂泊的灵魂,与莱韦伦茨的圣马可教堂有相似之处。
十字架
望向对面墓园
带有褶皱的墙体
墙面细节
通过地面划分强调该空间的重要性
前厅低矮且更加明亮,与礼拜室形成对比
去往中礼拜室
从前厅望向铺有石块的水池
中礼拜室,墙上隐约出现的十字
小礼拜室
小礼拜室后方的庭院
来到前厅再次回望池塘
前厅望向入口
南侧片墙
告别仪式结束后,经由片墙的引导,通往墓园。
经过特殊设计的门
铜网幕帘
铜网幕帘细部

作者简介

刘国威,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在读。


本文由作者刘国威授权有方发布,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申请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关键词:
北欧建筑
建筑摄影
林地公墓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