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中国建筑摄影师38 | 代西春:摄影师的角色更像是“眼睛”而非“手”

中国建筑摄影师38 | 代西春:摄影师的角色更像是“眼睛”而非“手”
编辑:李菁琳;校对:李菁琳 | 2021.05.06 10:22

 

代西春,当过工程师与记者的职业建筑摄影师,现居重庆。

 

热衷于观察城市生活的代西春,在拍摄中也倾向自然抓拍,尽量不进行人为干预。他认为摄影师的角色更像是“眼睛”而非“手”。一张合格的建筑摄影作品,应该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之上,捕捉、提炼与表达建筑的调性与亮点。如果再捕捉到建筑与人物之间有趣的瞬间,则更好。这样的照片因为具备不可复制性而显得稀缺,所以创作出好的作品既需要运气,也需要耐心。

 


 

 

行走中的建筑学 从事建筑摄影工作多久了?现在是全职的状态吗?

 

代西春 正式开始接受委托项目是在2017年,当时以拍商业地产为主。2019年从原来的团队离职后,开始以独立建筑摄影师的身份开展建筑摄影实践,目前是全职。

 

 

行走中的建筑学 可以分享一下,在从事建筑摄影之前的经历吗?

 

代西春 我本科专业是工业设计,和建筑学并无太大关联,倒是选修的摄影一直很喜欢。工作后当过工程师兼职记者,热衷于观察城市生活,这些经历使得我会以不同于甲方和建筑师的第三视角去理解、认识一个建筑作品。

 

代西春人文纪实类作品

 

行走中的建筑学 最近半年在拍摄的项目主要是哪些?拍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代西春 说几个有意思的建筑项目。年前拍了一个安徽偏远地区的乡村学校改造项目。村子空心化比较严重,年轻人都去城市打工了,留下老人与小孩。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盖新学校,投资太大,生源也不够;不盖,就连最近的城市也有几十里路,中学生可以寄宿,小学生怎么办?于是就计划在原有的破旧校舍基础上进行改造,目前实施了一期,正在筹备二期。乡建是近两年炙手可热的话题,也是城市化后半程的新风口,像江西的夏木塘,浙江的松阳,都是现象级的存在。借着这股东风,未来应该会有更多建筑师加入进来。

 

滁州古河中学(改造),上海思序建筑规划设计

第二个项目是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在一众高楼拔地而起的新区,建筑以一个匍伏的低调姿态出现,乍看尺度很大,再看后又发现很多细节。大概只有亲身到过现场,才能感受到那种独有的气质。

 

天府国际会议中心,汤桦建筑事务所

最后,分享一组最近拍摄的西南地区独立建筑师跨界联展,这个由麓湖A8设计中心发起的西南建筑师联展包含了建筑、装置、雕塑等多种形式的展品,散布于麓湖沿岸。整个看展的过程像是探险寻宝一样,体验很棒。

 

2021西南独立建筑师麓湖跨界联展 - 岩川建筑
2021西南独立建筑师麓湖跨界联展 - 有样建筑
2021西南独立建筑师麓湖跨界联展 - UrbanX

 

行走中的建筑学 拍摄一个项目的周期一般需要多长?平时的拍摄习惯是怎样的?

 

代西春 看项目体量大小,前期拍摄一般3天左右,后期大概需要一周。如果需要跨越四季的全周期跟踪拍摄,那时间的尺度就是年,比如我们围绕来福士的拍摄已经持续四年了。

 

我比较习惯的方式:一是希望能提前提供较为全面的设计方案材料和项目最近状态的照片,这份材料是我们在无法第一时间去到现场实勘的情况下,用以揣摩项目信息的唯一来源,对我们正确评估拍摄时机很有帮助;二是如果能与主创建筑师当面沟通,也会有帮助。对项目有了基本了解后,我会在正式拍摄前一天到达现场踩点,如果发现有影响拍摄的问题,会尽快沟通解决。经验表明,高效而完美的拍摄一定需要大量前期沟通和协调。

 

 

行走中的建筑学 目前常用的器材有哪些?

 

代西春 目前主力器材是松下和佳能,镜头以17移轴,24移轴为主。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无人机Mavic 2 pro,借助科技的力量,我们得以实现更多拍摄视角。

 

长沙梅溪湖国际会议中心,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林盘行馆,RSSA
吉首美术馆,非常建筑

 

行走中的建筑学 你认为自己擅长拍摄哪一类作品?

 

代西春 这个问题比较难(笑)。建筑到底该如何分类,按功能分?按风格分?还是按体量分?划分标准不一样,答案就不一样。在工作中,我们会同时接触到建筑、景观和室内项目,不管什么项目,我们都会以饱满的状态去拍摄。如果单纯从个人喜好的角度来说,文化类建筑项目拍起来会更有感觉一些。另外,现在乡建热潮兴起,如果有合适的乡村项目我也非常乐意去拍摄,毕竟(我)本身就是来自农村的孩子。

 

上饶三馆,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浙江音乐学院,gad
东梓关村回迁房,gad · line+ studio

 

行走中的建筑学 你如何处理画面里建筑与人的关系?

 

代西春 在摄影圈,有一句话流传甚广:“人文摄影是所有摄影题材的终点。”这句话或许可以这么理解:只要人类还是这个星球的主宰,那么就只有与人类文明传承发生关联的艺术形式,才有可能被不断保存延续下去。如果按照这个逻辑,人文摄影确实具备更长的生命周期。而建筑是地球上一部分人为了满足另一部分人的生活需求而创造的人工产物,从根本上就无法撇开与人的关系,那么拍摄建筑时表达“人”的因素就合情合理。

 

我在处理建筑与人的关系时,更倾向于自然抓拍,不预设角色,不安排情节。在拍摄时,摄影师的角色更像是“眼睛”而非“手”,我们尽量不人为干预。另外,在建筑摄影里,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尺度参考标准,平面照片要想准确传达三维空间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借助“人”这个比例尺,我们可以提供更为精准的感知。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安藤忠雄
御窑金砖博物馆,家琨建筑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西扎+卡洛斯

 

行走中的建筑学 你如何处理气象和建筑的关系?

 

代西春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同一个建筑在不同气象条件下呈现出的观感确实是不同的——除了较为直观的光影变化,建筑的材质、环境的氛围、人的活动也都会有所改变。以前拍建筑,总喜欢找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安排,随着实践深入,发现对于某些项目,阴雨天气可能更适合营造氛围感。所以于现在的我而言,晴天和雨天都可以创作,晴天胜在光影,雨天长于氛围。我通常会给出建议,但是客户的喜好有时候也是一个决定因素。

 

细雨中的石家庄城市馆,华汇设计
雨过天晴后的石家庄城市馆,华汇设计

 

行走中的建筑学 你怎么看待客观表达建筑师的作品与摄影师的再创作?

 

代西春 建筑摄影的根本在于建筑,摄影师的客观表达是基础,合理的再创作是锦上添花。我认为好的摄影师在拍摄时需要一些分寸感,主观创作与客观表达相结合就好,偏废其一都不太好。

 

 

行走中的建筑学 你认为好的建筑摄影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代西春 我认为一张合格的建筑摄影作品,应该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之上,捕捉、提炼与表达建筑的调性与亮点。如果再恰好捕捉到建筑与人物之间有趣的瞬间,那这张照片就堪称杰作了。这样的照片因为具备不可复制性而显得稀缺,所以好的作品需要运气和耐心。

 

我从过往的摄影实践中挑了几张,谈不上多好,只是分享一下背后的故事。

 

重庆来福士广场,萨夫迪建筑事务所

这张照片是我《山城群像》系列的其中一张,拍摄于去年疫情之后。当时我像往常一样游荡在江北嘴附近的江滩,因为是周末,沙滩上很多人出来耍,我环顾周围想围绕来福士锁定一个拍摄对象。在此之前,我以来福士为中心拍过游泳的健将、卖凉粉的小贩、干活的棒棒儿、打鱼的渔民。找了大半天,我感觉很难再找到一个引起我兴趣的拍摄对象了,就开始往回走。而就在大剧院下方不远处,看见一段很粗壮的树干搁浅在沙滩上,估计是被江水冲过来的。可是光有树干还不行,没有人就没有故事感,没有故事感就没有灵魂,我退到一边开始等待。大概十多分钟后,一个小男孩也发现了这段大树干,当他向树干走过去的时候,我就知道机会来了。在等待的时候,我已经更换了广角镜头、调到连拍模式,在他开始攀爬的时候,我按下快门,定格了一个小男孩沿着树枝朝向城市高楼攀爬的有趣瞬间。这个画面让我联想到人类最初是从树上来到地上,继而创造了今天繁荣浩渺的现代文明。这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张。现在这个位置已经围挡起来施工了,今后这里会成为崭新的城市公园,再拍到这样“土味”的画面已经不太可能。

 

苏州湾文化艺术中心,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

这几张是苏州湾文化艺术中心,普奖得主包赞巴克在中国的最新作品。建筑呈“∞”形的巨型金属飘带上下翻飞,演绎出动感轻盈的姿态。飘带下方的公共空间非常适合休闲散步,也因为飘带的存在,内外空间的界限变得不那么分明,体验很新奇。

 

 

行走中的建筑学 你最喜欢的摄影师是谁?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代西春 我喜欢的建筑摄影师不止一个,荷兰建筑摄影师Iwan Baan大概是其中最知名的(笑)。他强烈的人文纪实风格给观者带来一种有趣的临场感,和其他建筑摄影师不同,他很少使用三脚架,这其实可以理解,稍纵即逝的纪实画面和三脚架是互斥的;他很少修图,这也是国内与国外(摄影)一个比较大的区别。

 

最后,用传奇摄影大师Ansel Adams的一句话结尾吧:“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和爱过的人。”

 

Iwan Baan摄影作品

 

“中国建筑摄影师”系列专访接受自荐,自荐请将作品集请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摄影师提供。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电话:0755-86148369;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中国建筑摄影师
人物
代西春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