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巴瓦的“人为”与“自然” | 北建大“二七论坛”第一期研讨实录

巴瓦的“人为”与“自然” | 北建大“二七论坛”第一期研讨实录
编辑:崔婧 | 2019.10.25 10:02

2019年9月27日,“二七论坛”第一期于北建大西城校区教五大阶梯进行。本次论坛由北京建筑大学讲师任中琦主持,北京建筑大学讲师王韬、C+ Architects主持建筑师程艳春、北京建筑大学教授金秋野、《建筑学报》执行主编黄居正、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兴钢五位嘉宾,围绕“杰弗里·巴瓦33街自宅”依序演讲,并就巴瓦自宅的设计手法与理念进行了答疑与扩展讨论。

以下是杰弗里·巴瓦33街自宅VR漫游视频,以及研讨会视频与全文。

 

△ VR场景漫游 - 巴瓦自宅

 

△ 研讨视频  嘉宾:王韬、程艳春、金秋野、黄居正、李兴钢

 

 

1  模糊的平面?

 

任中琦  之前黄老师提到过,一开始看到33街住宅平面图的时候其实是有点一头雾水的,甚至不知道入口在哪。它呈现了一个模糊的、难以判断的图底关系。我尝试去找房子的屋顶平面,期望能理清什么地方是院,什么地方是房子;但是屋顶平面求之而不得。我猜测这可能是巴瓦在工作中的一个有意识的安排。是否是因为巴瓦不强调功能和空间的具体划分,所以没有屋顶平面?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杰弗里·巴瓦33街自宅平面图

黄居正  巴瓦的很多作品图纸都不全。我猜他自己觉得平面并不能完全地表达设计,那么不如在建造的时候,什么地方适合放墙就砌堵墙,什么地方应该添出一个院落就加个院落,什么地方需要一个柱子就把柱子嵌进去——也就是我所讲的“随宜”,在建造的过程中完成设计,而不是在图纸上建立房子。

 

与自宅不同,巴瓦工作室平面非常清晰,这是因为他一开始对平面需要哪些功能、结构上怎么处理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想法。巴瓦自宅的特殊性在于,虽然1968年自宅被整体改造,但无论如何,巴瓦是从1959年开始分四个阶段陆续把土地买下来的。最一开始的时候,他脑子里并没有一个整体的、秩序性的想法和平面来控制这个设计。

 

巴瓦收购地块顺序

金秋野  我试着解答一下。黄老师也说了,巴瓦自宅不是从平面开始的,但我们都知道平面很重要。柯布在《走向新建筑》里说“平面是生成器”,我们上学的时候,都是从平面开始画。巴瓦自宅不是从平面开始的,他最后呈现出来的也真的就不是从平面开始的样态,但是里边的空间逻辑非常清楚,看平面,看不到逻辑,有点复杂;走进去,立刻变得简单;可是当你细读的时候,它又呈现出来另外一种滋润饱满的空间关系,像是若干个平面叠加而成的。

 

黄居正  他最后购入的那块地是现在的入口,一进去是车库,再往里进就是客房。但是客房跟主卧的墙,其实并不在原来那个地方,他是有移动过。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他应该是根据需要逐步购入地块去做的设计。比如说主卧一定要有最好的享受,这个空间等级应该最高,所以客房这个最后购入的部分,墙就要往后挪让一点。这就是一个“随宜”和“合用”的结果。

 

 

2  包容“误读”

 

同学  我想问李兴钢老师,研究巴瓦自宅对您大型项目的设计实践有什么样的启发呢?

 

李兴钢  项目的小大倒不是很重要,因为设计的哲学可以通过不同规模的项目来呈现。借这个问题我说一下另外一个看法:对于建筑师作品的体验、考察、分析等等,这些由建筑师来做跟普通游客去做是不一样的,建筑师是带着学习的意图去的,不管是哪个层面的学习。

 

当我们去看一个建筑师的自宅的时候,实际上这个学习是可以有一些误读的,可以有些先入为主。因为自宅是建筑师非常特殊的作品,是跟他个人化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巴瓦自宅除了分阶段买入增建这种特殊情况之外,整个的设计方式都是他个人生活的一种延伸。说得绝对一点,建筑师只有在给别人工作的时候才是真正表现职业性。建筑师在设计自宅时可以完全地放下自我,不像为别人服务时刻意地去表现自己,加之他也到了一定的层次,这时候他才能够做出来“自然而然”的状态。

 

巴瓦自宅

从另外一个有点极端的角度来讲,建筑师的自宅其实是不可学的。它如此特殊,属于特定的建筑师个人。建筑师真正的设计意图和目标,只有他自己才能够解答。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作为外人的观察都是有道理的,只要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启发。你只要某些地方观察到了,触动到了,对自己的工作有一种有益的影响,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这也是我今天为什么拿着我去体验之前的一个小的研究结果,结合自己真实的体验,进行一种对照性的解读。

 

 

3  台阶的用意

 

任中琦  讲“原型”,就是尝试用类型学的方法作来分析巴瓦的作品。我们很难找到关于巴瓦自宅的全景图,一般都是我们在房子里面去感受。这让我想到了刚刚讲座中程老师描述的“洞窟”的概念,所以我想请您讲讲怎么看没有“全景式”画面,而侧重“洞窟式”体验的做法?

 

程艳春  我先回应你之前一个问题。我们遇到很多改造项目没有图纸,有时画了到现场也没用。尤其是屋顶平面,因为屋顶很少有人去看。巴瓦自宅不是给别人去看的,而是给建筑师自己用的。这个房子经过四期不同的改造,平面精确地代表了使用方式,跟巴瓦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发生关系。这个建筑最让我吃惊的是屋顶,他可能根本没有去想屋顶要给别人精确地看。把下面的功能处理好,用一个大坡屋顶能很轻松地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金秋野  不漏雨就行。

 

程艳春  对。

 

巴瓦自宅屋顶

然后回到“洞窟”体验,这与个人经验相关。如果我没有去过窑洞或者别的聚落空间,有可能只好奇他为什么把自宅放进地下室,而不做开敞的花园。那个小院子不算是精心打理,这也给我带来洞窟的感觉。我没去过自宅里最私密的空间,只能在公共区域行走,恰巧这个区域是很纯净的。

 

我其实有一个问题。我觉得进门后向下那几步台阶实在太精彩了。原来的地形就是那样吗?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么几步高差,直接做平是最轻松最好用的。巴瓦是要把这个地形保留,还是说他想要做一个往下走的空间?

 

黄居正  我也有这样的疑问。不同时期买下时的地平是否原来就有高差?我觉得是,否则他要做成现在这样地平高差的工程量有点大。另外为什么往下走四步台阶,我觉得跟他那个最远处有三根柱子的水庭院有很大的关系,站在四步台阶高的地方看顶端的水院,你会觉得“既远又近”。因为这个走道大约二三十米,你站在那儿时有一定距离,但是就因为提高了四步,又似乎把那个水院给拉近了。如果没有高差,视觉感受肯定完全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做出高差,跟走道里的空间节奏感,跟远处的视觉感受有很大的关系。

 

巴瓦自宅入口剖面图

王韬  我觉得不管这个高差是原有的还是新造的,都反映了设计师的意图。高差的位置正好被放在入口序列的开始,之后便进入一个光和自然的通廊,所以我觉得安放的位置非常重要,一定是经过精心推敲的。另外,这个高差不仅在存在于通廊中,室内也有,那么这两个高差的相对位置如何,以及高差两侧的空间属性分别是什么?这可能是分析台阶处理意图的一个着眼点。

 

金秋野  高差出现的位置,如果横向延长,是在客卧的侧墙。

 

黄居正  就是楼梯进去以后,往下走进现在改为工作室的那个地方。

 

金秋野  对,那个地方也有三步台阶进入工作室,如果往前通的话,会到院子里去,看看院子到底有没有高差就明白了。

 

 

4  巴瓦的“光”

 

同学  自然光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的设计中光一般是来强调物体,但是巴瓦好像没有。他把光放在服务空间,在他的服务空间做了白色,有点不懂为什么。

 

李兴钢  在巴瓦的建筑中,我们很难用照亮雕塑与空间的那个光去理解他。巴瓦的建筑更多的是一种“明暗”。它呈现的不是一种光和影式的、照亮和被照亮的关系,而是一种两者同时存在和对比的明暗关系。庭院和走道的部分是亮的,内部的空间是暗的,这个亮或者暗的空间,都是为空间里的人来服务的。这种明暗可以有层级,就是刚刚黄老师说的“灰度”,这是因对比而存在的一种关系。对比之下,这个空间就有了层次有了等级,暗的这个区域是更高级的。因为一般人性的心态是,在暗的空间里面去观察明的部分,是更有安全感,更安逸的。

 

巴瓦自宅,白色的过道被天光照亮

黄居正  一般我们讲光影,总是强调物体跟光发生关系,拉出一个浓重的影子。但是在巴瓦的建筑里面,不做光影的鲜明对比,而是让两者变得难以区分。这种光能够辨明物体,又不让物体独立出来。

 

金秋野  不妨把巴瓦与巴拉甘做个比较。巴拉甘的房子非常高,光是侧高光,会把对面的墙照亮,再折下来。所以巴拉甘的房子下部是一种幽明的状态。空间进深大,越往中间越暗,光都被稀释了,稀释之后又被拉长,空间里面是一种淡淡的,隐隐的光线。

 

巴拉甘,洛佩兹住宅  图源网络

巴瓦的做法是:光从侧面来,把管道照亮,把形体勾勒出来。这是内部体量光,以此展现雕塑性。你好像在一个雕塑或者山洞里面,能从内部看清楚转弯是怎么柔柔的转过来的,地面怎么反射着天光和对面景物。这个体量光出现得非常微妙。

 

巴瓦综合了很多人用光的方法。巴瓦的天井都是顶光,窗整个一面都是亮的。他的光的来向在最暗最暗的地方,那里往往有一个庭院,像玻璃做的盆景。入口白色走廊的光线根本看不见来向,它把庭院照亮,然后再漫进来,让地面像水一样反光。就像黄老师说的,巴瓦没有刻意强调空间语言,而是根据需要自由地操纵它。

 

巴瓦自宅

黄居正  我们的教学与知识体系基本上都是西方的。不光是建筑,艺术也是,对于阴影是特别强调的,你看贡布里希对西方绘画中阴影的研究。可是在巴瓦的建筑里面好像对于阴影没有这样的认识。

 

金秋野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本托塔87号的小楼梯。它体量完美,本来应该拿光打上去,然后影出现,凸显它形体的曼妙。可是巴瓦的做法是把它摆在房间中央,整个小楼梯被漫射光烘托出来。打亮它的方式更有意思,是在二楼做了一个凹龛,上面有个斜面,一盏露明的灯泡的光倒着照在斜面然后再反射回来,把楼梯照亮。

 

本托塔87号  ©Sebastian Posingis

王韬  比起“光”,巴瓦可能更在乎的是“自然”本身。巴瓦特别喜欢人和自然共生的那种状态,他会在自己的庄园里特意挖上些浅坑,然后下雨的时候就会形成积水,小动物们就可以来饮水。他尽量避免形成直射阴影,比如我们去33街自宅看到的那个楼梯间,内部有弯曲的墙面和异形的洞口,这看似随意的操作却使上空洒下的光线在形态感强烈的空间里形成了斑驳的影子。这就好像在丛林当中,即使光线特别好的时候也是那种树影斑驳的感觉。所以我觉得他一定不仅仅是为了光而设计,更大的可能是为了把建筑和自然进行融合,在建筑中感受自然、创造自然。

 

巴瓦自宅楼梯

 

5  自然物与人造物

 

同学  巴瓦住宅里面那个白白的墙、地、楼梯都是用特别简单的方法去做,但是柱子反而用很复杂的方式去做,这是为什么?

 

金秋野  那些异形的柱子都是从印度,或兰卡乡下收来的。卢努甘卡花园有个花园屋,门口是两段残缺的木柱,在底下做了一个承接它的水泥柱,在断掉的截面处对接上去。旧物其实跟光影很像。我们为什么会喜欢自然光?因为里面的信息量要比人造光多很多。我觉得把自然光引进来,只是希望建筑里面有更高的信息量,更加适合我们的自然身体。

 

旧物含有时间的信息量,含有历史文化。我们在设计里拒绝旧物,是出于一种现代装饰的执念,要简洁,要几何形体。巴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用一个传统的木柱,是需要它所承载的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和造型美,以及它和这个场景的具体关系。他故意在很重要的地方,比如入口门廊,用旧物和自然物,我觉得是有意为之。就像他在德·席尔瓦住宅中用一块巨大的天然石头顶在门口,在波隆塔拉瓦用天然巨石当成梁的搭接体,都是给建筑增加信息,就是借自然之身,来提高人造物的等级。

 

巴瓦自宅中的旧物
坎达拉玛酒店中的大石

 

6  “我高兴主义”

 

同学  为什么这几年来国内对于巴瓦的建筑的研究越来越多了呢?

 

李兴钢  从不同背景的建筑师身上进行对比和参照,对我们会有某种启发。他跟我们虽然所处地的气候不同,但在文化上是靠近的,不同于西方那些跟我们对比更强烈、差异性非常大的建筑师。明与暗这种对照的、关联性的存在,自然物和人造物相互依存的这种关系,这些都体现在他的设计里面,是一种文化影响下的设计哲学。

 

巴瓦有一些自然主义式的建造手法,可以衍生为对自然物的强调,但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随遇而安、自然而然的手法。他强调“分层”,柱子和屋架永远是分开处理的,甚至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色彩,去强调这种非整体性。这些跟我们平常看到的那些建筑师作品非常不同,这些差异性的工作和思考非常让人感兴趣。

 

巴瓦自宅

任中琦  我们今天基本上避谈了学界常见的对巴瓦所谓风格上的一个判断,而之前冠在他头上的帽子有“批判性地域主义”、“热带现代主义”、“乡土主义”等等,或者也有说法说巴瓦是一种我怎么高兴怎么来的“我高兴主义”,莫衷一是。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否我们今天对巴瓦的研究实际上是以巴瓦为镜,来对中国现当代的建筑风格或者建造方式进行探寻和思考?我们的建筑学发展了这些年,到了这个发展阶段就需要谈这个问题,而巴瓦出现在这儿,逐渐被主流学界发现他身上的这一方面的价值?这个问题我想先抛给金老师。

 

金秋野  我尝试用信息量解释一切。从巴瓦,我们看到自己,看到园林,看到园林的美好。他的无方向性、趋同进化、旧物拼贴、等级差异、微妙的形式语言、对光的内涵的接收,还有对体量刻意的压制,最后归结为一种“内向视野”。巴瓦的有效信息量很大。我觉得这些年对巴瓦的讨论还远远不够多,这是全世界的问题。建筑史里面不写巴瓦,因为人们看不见。这是有问题的。科技很重要,我们发展科技是寻找“实”的方面;但另一方面,“空”、内向视野也很重要,满足了人对空间信息的要求。这方面,西方应该向东方学习。我们遗忘了,借着巴瓦回想一下。

 

黄居正  他跟我们通常所见到西方的、日本的建筑师不太一样。这些建筑师的设计多多少少有种比较高冷的风格化。巴瓦有比较平常的东西,就像金老师刚才讲的“旧物拼贴”,像是随手为之,又有高级趣味。巴瓦自宅之所以能打动我,原因在于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美,但有一种美它能呈现出或者说涵括了不同美的丰富性,这种美才是让我感兴趣的。巴瓦对业主、经济条件、基地情况和细微的环境体验的把握比较好,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个方面,也是让我们今天感兴趣的原因吧。

 

巴瓦自宅

李兴钢  巴瓦在建筑历史上曾被归为“热带现代主义”,是有点类似把气候和地域结合一起的一个风格归类。实际上,这是对巴瓦建筑的一种误读。巴瓦早期有一些遮阳体系构件的做法,大量代表性作品都考虑了对气候的适宜性,但他实际上不止于对气候条件的应对。巴瓦的建筑大概可以用“我高兴主义”来形容,但他肯定不是完全个人化的“我高兴”,而是放松地、自然地跟着生活的体验,随宜、得体地利用周边的条件来进行自己的工作。实际上我们很难学习他跟地域条件相关的做法,比如完全依赖热压通风、室内外完全没有边界等等,更多要学的还是思想、哲学以及态度。

 

 

7  “自然”与“控制”

 

同学  我想问一下程艳春老师,我看了平面图,发现您说到的巴瓦四步台阶虽然很有设计感,但是我们平时的教学课堂上老师们不提倡我们在室内做高差或者台阶。您怎么看?

 

程艳春  巴瓦自宅的四步台阶在数量上并没有多少,但这几步台阶恰巧给我带来一个向下发展的空间感受和一个地下建筑的感觉,每天走这四步台阶从体力上来说没多大问题,但是同学有时做的方案需要让我每天上厕所,去卧室都要上下几步台阶,这就是造成极大的不便了。

 

我还有一个问题。有些建筑中,空间、结构体系等等能分析得很清楚的东西都特别没有意思。相反,在巴瓦这里体验到的“自然而然”的、说不清楚的东西,或偶然出现在空间里的东西会让人觉得特别有趣,因为你没法用直接经验或者是既有的东西去描述它。在教学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同学呈现给我一个巴瓦的平面,我一定会问墙为什么不对齐,空间为什么不是方正的。但是最后,可能被训练的人会变得无趣,没有被训练得太成熟的人可能会是特别有趣的人。所谓的这种“天然”或者“有趣”怎么延续、保留下来,然后与建筑学专业结合到一起,做成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状态?

 

李兴钢  我觉得“自然而然”不是说一个没有受到过建筑学专业训练的素人,随便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真正的“自然而然”的境界仍然是有意图的,是建筑师某种自控之下的“自然而然”,可以把它控制出不受控制的这种感觉。这是很难的,也是需要操作手段的。

 

比如说非对称性。斯里兰卡的建筑传统中就有非对称性。巴瓦的作品“水中庙”,以中间的桥为轴,是完全不对称的。后来的议会大厦也是非对称的格局,建筑主入口是从山墙的方向进去的,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我刚刚说到的非对称性的强调,还有他对建筑空间或着语言非整体性的强调,一种碎片化,一种“随宜”的做法,都是用自己的操作手段,去获得“自然而然”的状态和结果的。

 

斯里兰卡议会大厦  摄影:章勇

金秋野  我有时候觉得就是因为他没学过建筑。虽然他在AA学了三年,基本上没有怎么好好上学,但对“什么是重要的”非常了解,不像我们学了一大堆教条,总觉得很重要。对巴瓦来说,重要的就是钱。他从来不超预算,这让我特别敬佩。他在预算这么拮据的情况下,用岛国有限的材料,在几十年的动乱里,在猛虎组织肆虐的时候,在不少徒弟没受过专业训练的情况下,呈现出那么好的空间品质。

 

任中琦  其实刚刚程老师抛出来一个很难的问题,我们归根结底讨论的是如何探索建筑可教性的问题。王老师,作为一位一线专业教师,您如何看?

 

王韬  我觉得墙还是要对齐的……如果现在在不受控的状态下开始设计房子,之后再想受控就很难了。巴瓦的设计方式值得学习,但不能只从结果学习,因为他设计中所表现出的那种不受控的状态其实是有意为之的。另一方面,巴瓦虽然只受了三年的建筑专业教育,但是起点还是很高的。他托关系进了斯里兰卡最好的事务所去实习,学成归来后又在这个事务所工作、成为合伙人,目的在于最终收购事务所。其实他很早就已经有了自己一盘的棋,但我觉得这个过程不是一个通用的发展路线。

 

所以,作为一个建筑学的学生,在研究建筑师和相关案例的时候需要明确,什么是可学的和学什么。这才是关键的。对于建筑学低年级的教学而言,有时候还是需要从一些“八股”方式开始。

 

 

关于“二七论坛”

学习建筑离不开经典案例研读,而传统分析方法建立在抽象解读之上,空间和建造信息大大衰减。如何弥补这一缺憾?北京建筑大学“二七论坛”由此设立。

以“直观、深入、具体、面向设计”为宗旨,由北建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金秋野发起的“二七论坛”,是学院针对专业实验教学的系列学术活动。一方面以VR虚拟现实搭建经典案例实景,带给体验者临场感;另一方面邀请去过案例现场的学者与建筑师从经验与记忆出发,结合理论思考,带来发言与讨论。

 

 

主办 |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承办 |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评论研究所、良物匠造、有方

文字整理 | 金秋野工作室:黄露、张靖雯、徐大辉、秦鸿昕、魏前程

VR场景制作 | 良物匠造:蔡斯巍、常涛、宁泽坤、王一民、马一丁、徐彤达、邢晓珊、孙丽媛、李英汉、赵离凡

声音设计 | 强倩

编辑 | 崔婧

视频拍摄及制作 | 郭嘉、胡康榆

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崔婧

 


 

本文由主办方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二七论坛
巴瓦
李兴钢
王韬
程艳春
金秋野
黄居正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