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校园故事重述:北大附中本校、朝阳未来学校两校园景观改造 / Crossboundaries

校园故事重述:北大附中本校、朝阳未来学校两校园景观改造 / Crossboundaries
编辑:周洁茹;校对:周洁茹 | 2019.07.11 11:05
北大附中自由布局的坐具 摄影:杨超英

设计单位 Crossboundaries
项目地址 北京
用地面积 北大附中51560平方米、朝阳未来学校25916平方米
建成时间  2018年


 

回想少年时光,多少人记忆当中最难忘的经历、最精彩的一瞬、最知心的对话,都发生在校园里的某个角落。去年,Crossboundaries在北大附中本校及朝阳未来学校分校改造校园景观的过程中,重温了校园的青春飞扬,也重新思考了它对教育的意义。

 

众所周知,如今很多创新教学空间,自由布局的教室和走廊正成为“标配”,其背后的理念是将空间的支配权更多地还给学习者,激发他们的主动性。那么校园呢?作为全校师生通行、活动、驻留的综合场所,校园丰富的层次更加接近真实社会,也比其他功能空间蕴含更多跨界、多元的教育和交流机会。所以,校园需要一个更宽松、友善的语境,让孩子们在一生中最富生机、充满可能的年华里,有机会在这座“舞台”上反复彩排自己的人生未来。

 

于是在此次两校改造过程中,我们的设计原则是:围绕学生的真实需求和体验,将传统高度封闭刻板空间,化解更加开放而连续的自由空间

 

改造前 ©Crossboundaries
改造后 ©Crossboundaries

 

路径自由、空间打开

 

在国内略有些年头的校园或单位大院里,总能见到主配楼、运动场、绿化区等功能区规矩排布,形成以车行干道串连的空间格局。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北大附中本校也不例外。半个多世纪以来,其校园面貌虽几经更迭,也仍保留了很多历史的痕迹。

 

时值今日,北大附中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理念,鼓励学生释放天性、自主决策。继2016年对其教学空间、体育馆和艺术中心进行改造后,Crossboundaries现又受到委托重新调整这座老校园核心区的景观。 

 

改造过的校园核心区 摄影:杨超英

还路于人

 

我们发现,传统校园里的交通动线基本是以车行干道为主导、人行动线依附于两侧。在人员通行、活动的频率与范围都远大于车辆的情况下,其使用道路的优先级被排在了汽车之后。

 

当“车行”逻辑凌驾与“人行”逻辑之上时,灵活的双脚总要跟在车轮后面“绕远路”,降低了行人通行的效率和可达性,人车混行的情况容易导致安全问题,也降低了行人的舒适感。更重要的是,师生们在校园里除了基本通行,还需要进行各种休闲和交流活动。在被车道切割的校园里,这些空间又在哪里?显然,校园道路需要进行人、车优先级的调换。于是我们同校方协商,把校园核心区的一条主要机动车道彻底取消,把更多道路还给师生,让他们拥有活动、停留的自由。

 

校园中心的机动车道取消后 摄影:郝洪漪
自由的校园 摄影:郝洪漪

 

消灭孤岛

 

道路的问题解决后,整个校园连成更完整的自由区域。随之,我们又逐个优化了若干空间封闭或功能单一的“孤岛”。

 

校园核心区连成更完整的自由区域 摄影:杨超英

校园中央原有一处四周被铁丝网封闭起来的篮球场。校方在向师生征求校园改造意见时,呼声最高的一条是保留老球场,因为那里承载了许多校友和在校生最美好的校园记忆:课间十分钟也要去打会儿球;烈日或下雪天都浇不灭打球的热情;同学们从切磋中产生友谊;代表着集体荣誉感,还有怦然心动的时刻。

 

篮球场功能被保留 摄影:郝洪漪

在学校的新体育馆建成后,我们综合考虑了空间利用效率,将球场改造为一个四通八达的下沉式活动场所:拆掉了“铁笼”,把两片练习场合并为一个标准篮球场,并于四周增添了看台和坐凳。

 

打开球场“铁笼“  摄影:杨超英

返校校友途经昔日老球场,今天的下沉式活动场 摄影:杨超英

观赛席也是休息处 摄影:郝洪漪

于是,原先封闭的场地被充分打开,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行人的通行路径,并强化了校园实体在空间上的视觉联系。现在,全校师生不仅能在此为比赛呐喊助威,还能更加轻松惬意地在这里通行或休息。

 

封闭空间变得可随意通行 摄影:杨超英

校园核心区的大草坪因大家不习惯直接坐在草地上,也没人愿意在这空荡荡的地方久留,自然就成为了成为一处利用率较低的场所。我们希望让所有景观的草地都转化为能够让人们参与进来的空间,就在草坪内部及道旁树周边添加了各种户外坐具,使之成为一个“露天客厅”,让交流随时随地发生。

 

大草坪“变身”记 摄影:郝洪漪
大草坪与坐凳结合,吸引人前来 摄影:郝洪漪
与绿化融为一体的“露天客厅” 摄影:杨超英

我们还在一条原先光线昏暗、功能模糊、利用低效的楼间消防通道铺设了跑道,墙体间嵌入功能件,升级为一处集跑道、休息区、宣传栏于一体的复合功能空间。其中的百米跑道成为学校使用率最高的体育训练场地之一。

 

消防通道改造成跑道后 ©Crossboundaries
无用消防通道变成高效运动空间 摄影:杨超英
嵌入功能插件 摄影:杨超英
增加的宣传栏 摄影:郝洪漪

 

整体设计,让教育弥散在校园

 

朝阳未来学校是一座整体改造的新校园,这在设计上给了我们更多主动权。该校教育者相信:教育无处不在。所以校园的户外区域应该是室内教学空间的延续,价值一致,不可割裂。于是我们基于“从建筑到标识”的整体设计方法,从一开始就将景观也纳入考量。

 

朝阳未来学校 摄影:杨超英

 

不止跑道

 

在朝阳未来学校的校园内,我们布置了一条承载着教育意味的慢跑道,作为景观语言与教育理念一致性的体现。

 

慢跑道 摄影:郝洪漪

这条跑道不仅是一个必要的运动功能,也是一条能高效使用的校内步行主路。它以自由形态连缀起校园各个空间,与沿途的建筑、场地形成尺度适宜的关系。

 

“环形”路径均等的可达性,宣示了校内所有空间的平等地位。就如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跑道在潜移默化间,也成为了一名鼓励学生自在、自主决策路线与行动的“教育者”。 

 

校园平面 ©Crossboundaries

环形跑道 摄影:杨超英

 

积极边缘

 

校园围墙这类所谓“次要”元素往往不受重视,缺乏设计投入,成为极少与人产生互动的消极空间。我们在此尝试为它赋予一些积极功能。

 

游廊 摄影:杨超英

在朝阳未来学校的校园边缘,我们没有建起围墙,取而代之的是一段内置的屋顶和座椅,并最大程度增加了具有通透性的“游廊围栏”。这不仅为校园内部人群提供了非正式社交空间,也强化了校区与社区的联系,鼓励学生接触真实世界。

 

游廊的使用 摄影:郝洪漪

反思:校园需要景观设计吗?

 

提起“景观”,很多人觉得就是小事一桩。确实,对于包括学校在内的很多公共建筑项目,景观通常都属于较次要的环节,往往在项目主体完成后,根据经费、工期等现实条件“填个空”。尤其学校,很多时候更是侈谈“景观”的,只能在满足了教学必需的核心功能后,依照绿化率要求布置些植被,点缀几处校园小品。

 

但校园景观真的等于可有可无的装饰吗?

 

在当下,个人与物理空间及人文环境间的关系,学生如何获得自我认知和内心的充盈,都成为了现代教育探索的范畴,也是Crossboundaries设计的起点。这两座校园经改造后,将之前一直被需要、却受传统布局约束的自由空间,一步步释放了出来,以各种形式和尺度相融为一体。同时,校园空间的总体利用效率也得以提升。令我们愈发体会到,教育的迷人之处,就在于美好的效果往往取决于细节上的匠心。

 

完整项目信息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地点:中国,北京

客户: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总场地面积:51560平方米

设计周期:2018年3月—2018年5月

施工周期:2018年7月—2018年9月

完成时间:2018年9月

设计方:Crossboundaries,北京

合伙人:Binke Lenhardt(蓝冰可)、董灏

设计团队:于兆雄、侯京慧、胡冰煜、高旸、郝洪漪、Irene Sola、汤佳音、王旭东

合作方: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元景景观建筑规划工作室、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五建筑设计院

摄影:杨超英、郝洪漪

 

朝阳未来学校

地点:中国,北京

客户: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总场地面积:25916平方米

设计周期:2015年10月—2018年3月

施工周期:2017年9月—2018年5月

完成时间:2018年5月

设计方:Crossboundaries,北京

合伙人:Binke Lenhardt(蓝冰可)、董灏

设计团队:高旸、Andra Ciocoiu、Natalie Bennett、郝洪漪、王旭东

合作方: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元景景观建筑规划工作室、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五建筑设计院

摄影:杨超英、郝洪漪、董灏

 


版权声明:本文由Crossboundaries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Crossboundaries
北大附中
朝阳未来学校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