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请回答2018,14家北京年轻事务所的年终报告

请回答2018,14家北京年轻事务所的年终报告
编辑:鲍思琪;校对:原源 | 2019.01.28 19:56

为持续记录中国当代建筑的演变,捕捉中国新生代设计主体的多元状态和最新实践,从2016年起,有方连续3年在全国征集年轻事务所一年的成绩,并于近日收回59份关于2018年的答卷。

 

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年轻事务所进行了哪些创作,又经历了怎样的思考与转变?

 

这一期,我们从北京的14支团队讲起。

 

 

即作建筑 / 罗宇杰工作室

MAT超级建筑  / 槃达建筑 / 普罗建筑

San Architects  / 三文建筑 / 时境建筑

适用建筑 / Temp / 未舍建筑

吾方建筑 / 一棵建筑 / 原本营造

 

展示顺序依事务所首字音序排列

 

 

“建筑不仅只是物理环境的呈现,从环境与人文研究、不断的沟通与尝试、到材料的探索、严谨的施工,我们透过各个设计阶段,在时间、空间与人之间探索最佳的平衡,转化限制为新的可能,创造一种融合建筑与自然、新与旧的和谐状态。

工作室成立一年之中的经历,有喜悦亦有失望,期待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建筑与人的更多可能性。”

——即作建筑

 

▼ PAGEONE办公室与艺文展场改造,2018年建成

 

北京的胡同如同历史的载体,各个时期的痕迹在此杂糅交错。如同这个院落,曾经是住宅,在2014年的旧城更新中则被改造为钢结构建筑,成为PAGEONE书店的办公室和艺文展示场所。然而,这个功能也不会长久存在。面对“二次更新”的项目,我们在保留主体结构的条件下将“轻”与 “弹性”的态度和方式植入设计,保留部分场所记忆,并延续城市与胡同的活力。借由新旧材料的对话,以及空间尺度、光影明暗的把控,我们在原有的胡同风景中尝试创造独特的场所经验与空间感受,让人们在快速的城市发展中,拥有机会累积自己的场所记忆,进而集结出城市的胡同记忆。

 

▼ 大栅栏社区图书馆,2018年在建

 

在社区图书馆,除了阅读行为本身,更重要的是公众对“阅读”的理解。我们将与阅读有关的感知体验功能植入这里,令公众在有限的空间中体会阅读与自我的关系。

 

约160平米的胡同空间之前经历了草率的重组和改造,但我们发现潦草的施工反而部分保留了原有的生活痕迹。当新的功能再次被植入设计,我们以线性装置介入旧空间,揭示空间的递进关系,暗示空间的复杂经历,让新的公共空间与传统社区产生积极的共生关系。

 

 

 

“2019年新年计划:

1. 完成第二座乡村儿童书屋,依托书屋组织和发起系列社会的资料募集、教育活动,组织北京艺术区的艺术家进行乡村驻场,和乡村儿童共同创作绘画或艺术作品,并在当地儿童书屋和北京的艺术区分别开展一次展览。

2. 通过高校建造课题的契机,发起和组织一次关于木结构设计的学术沙龙、展览。

3. 完成针对城市废弃共享单车的再利用设计和制作,并参加展览。

4. 在艺术区完成一次关于自然能源的城市空间雕塑展。

5. 完成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教育营地,将其作为朴门学术交流的基地。

6. 争取获得更好的团队盈利,可以奖励同事出国旅行游学。”

——罗宇杰工作室

 

▼ 珑府生活体验中心,2018年建成

 

项目用常规木料搭建最大空间,以多根方柱组合形成“集束柱”,底部向上延伸,再由中心的“圆形”成长为外边界的“正方形”。正方形外边界的单元体彼此可以在任意水平向上连续生长拼接。我们采用最简单的建造方式、最普遍的材料加工工艺,使普通技术工人可以参与建造,实现最大程度的标准化、模块化。建造整体可被拆分为一级单元,一级单元又可拆分为标准部件,标准部件则有一套统一的组装逻辑。

 

设备、机电、管线、家具、外表皮等等必须的“零部件”,均融合到结构单元或结构体系之中。它们是从主结构体生长而成的,也使得结构体更加稳定。这个建筑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变化、适用状态被增加、删减、更替或移动,达到一种空间和材料都得到普遍运用的状态。

 

▼ 骆驼湾村廊架,2018年建成

 

骆驼湾村房舍破败,政府投入财力、物力帮助修旧盖新。考虑到村里生活着的主要是中老年人,需要避免后续修缮,很多房舍都选择了现浇混凝土屋顶。由此更换下来很多梁木和椽子,为项目提供了废木料。但不同的房屋进深使木料长短不一,我们在建造时考虑了木料的长度变化容差,通过搭建的位置编排控制,得到了一个变化的空间形体。这既是对木料的顺应,也是对山体大环境的顺应。

 

 

 

“2018年对于我们来说是持续成长的一年。事务所建成了两个改造项目、两个展览/设计周搭建项目,还把邦舍公寓项目带去威尼斯参加了建筑双年展。

也正是由于过去这一年的积累,2019将注定会是丰收的一年: 我们在北京房山的幼儿园即将开工;在朝阳区西店的办公园区明年也会建成。改造项目上,北京西城区的街道社区文化中心亟待动工;烟台海边的一个青年公寓也正在收尾......面对新一年的挑战,事务所的小伙伴们依然活力四射,信心满满,我们会一直践行原则,享受设计带来的快乐和个人的自我实现。”

——MAT Office | 超级建筑

 

▼ 北京泊寓北锣店外部空间,2018年建成

 

千福巷是位于安定门西南侧的一条安静的胡同,周围环境杂乱无序。场地内的建筑建于90年代,原为办公所用,院子中央的一棵古槐树是场地的空间核心。我们在首层3米以下的近人尺度创造了连续的界面,从外部的院墙延伸到院子内部,形成闭合的曲线。连续的边界形成了内外两个院子:外部院子的边界用于限定场地,辅助商业空间;内部院子的边界则是青年公寓公共活动的载体。重新设计的边界由枝杈形的钢板组成,并在入口等重点空间形成放大的雨棚,边界上同时也嵌入了休闲座椅、室外聚会、露天吧台、公寓入口、电影放映等公共活动功能,沿内院的边界则作为半虚半实的隔断,加强了首层公寓单元的私密性。

 

▼ 苏州国际设计周pavilion,2018年建成

MAT团队受邀为2018年的苏州国际设计周设计一个pavilion,作为设计周最主要的公共活动场所,提供设计周期间信息发布、文化沙龙等公共活动功能。其设计灵感来自传统的江南民居聚落。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聚落由于其连续重复的山墙和连绵起伏的屋顶而产生了一个非常强烈的群体形式,我们希望能够创造一种屋顶的重新组合再现它。综合场地因素和功能需求之后,我们将传统民居中的屋顶抽象为多个平面几何,并使之在空中的不同高度上重新组合,形成一个被8片漂浮的屋顶和18根钢柱限定的空间。

 

 

 

“生态和绿色设计是槃达一直坚持的设计理念。代表性作品鸿坤美术馆、鸿咖啡、节节攀升等对业内产生了影响,在国际范围内受到关注。由于在绿色设计领域的研究与贡献,2016年,槃达被美国Architizer+评为当年唯一的最值得关注的国际新锐事务所。”

——槃达建筑

 

▼ 佛罗伦萨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改造设计,2018年建成

 

整个项目最有挑战的部分是三层音乐厅。“我记得第一次和IL.TRILLO音乐学校校长Maria女士碰面时,她提出希望能有个音乐厅。每年的圣诞节,学校都会组织孩子们为家长做汇报演出,但看到现场空间的高度不能满足需要,Maria非常失望,那个眼神让我记忆犹新。”孙大勇回忆,“回到北京,我和团队尝试了很多种可能,最后提出了一个非常疯狂的想法,拔掉两根柱子把三四层打通。”尽管实现难度很大,但孩子们最终得到了一个9米挑高的音乐厅。

 

▼ 城市小屋,2018年建成

 

Urban Cabin是一个灵活的临时性建筑系列,在仅仅15平方米内探索多种可能性,其设计理念之一在于将不同地区的文化与身份特质融入各个案例中。建筑外部的阳光板构成两个功能性空间的立面,为建筑创造了半透明的效果,白天与夜晚不同的光线让建筑的表情充满戏剧性变化。建筑内部,建筑师将木与现代材料结合,在视觉上呈现出重重惊喜。通过推拉、折叠、滑动等机制,日间与夜间的不同使用场景得以轻松切换,舷窗、移门和翻转搁架也能灵活地打通或区隔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

 

 

 

“2018年,整个世界环境都在发生一些转化和变革。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我们所依仗的体系和基础随时可能轰然崩塌,我们所认为的现实与想象随时可能互换,这让我们体会到:多维思考、立场互换等行为越来越重要。

抵抗与顺从必须同时进行,坚守与转变也要并行发生。但这是可能的吗——未来,这是我们都必须思考的主要问题。”

——普罗建筑

 

▼ 扬州“壹点”文创街区,2018年建成

 

仿古的街区是一种符号化的处理历史城市文脉的方式,常见于当代。 符号是浅显的,诉说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急于得到文化认同的心理,并不是城市真正沉淀的结果——动态的生活无法在僵化的空间中展示,真实的空间品质往往被空洞的符号所掩盖。我们尝试用解题的方式,揭示城市建筑的真正品质,通过植入了一个新的交通/漫步体系,如同将城市空间引入建筑内部,使建筑与场地发生更直接的互动。这同时创造出一种秩序,在其框架下让使用者能和我们一起让设计慢慢生长且不走样。由此一个可以适应各种功能需求的场地将重新浮现。

 

▼ 中车1987展示中心C19厂房改造,2018年建成

 

原始建筑是一栋高大的生产车间,有着极为明亮宽敞的空间感,这让我们意识到,这个厂房的高度和气质实际上在诉说自己的独特历史。外部的世界在不断变化,而“我”是一个观察着这个世界的不变的场所,“我”的历史感造就了与现实世界的脱离,所以我在现实的外部存在着。从建筑物的角度,我们要处理一个“室内”的空间,而从空间意志的角度,我们必须要面对“意义上的外部”。

 

 

 

“2018年是San Architects明确工作模式与内容的一年,我们尝试了研究工作与设计工作并行的方式。在设计工作外,工作室举办了聚落绘画的展览、总结了李喆、刘晶十年间的聚落调查工作,并尝试了聚落视角下的设计教学。2019年工作室计划完成的工作实际上是2018年工作的一个阶段成果,计划如下:

1. 完成开始于2018年的聚落总结工作,出版《聚落的视角》一书。

2. 自2017年对伊朗地区调查后,我们在聚落研究之外梳理了伊朗巴列维时期的现代建筑,其中包括国际大师及伊朗建筑师的作品。我们计划在2019年上半年对伊朗1935—1979年间的几十个现代建筑进行调查和图像记录,并在下半年完成总结梳理工作。

3. 2018年,李喆作为客座教员初次尝试聚落研究视角下的设计教学工作,但成果并不令人满意,2019年,我们希望让教学工作继续成为聚落调查与设计实践外的一个支点,并建立相关的系统与方法,为学生打开更为全面的视点与角度。”

——San Architects

 

▼ TP艺术空间,2018年建成

 

TP是一处举办艺术相关活动的空间设计项目。在满足运营功能的前提下,San Architects尝试以人的攀爬行为作为设计的基本尺度,建立起一系列与攀爬经验相关的空间秩序,促使体验者在不断切换的攀爬空间中浮现出室内外被颠倒的错觉,以及身处在不同尺度间连续穿越的空间幻想之中。

 

▼ M美术馆,2018年建成

 

2017年,San Architects改造了一处开敞空间作为咖啡馆,随着空间运营更为多元的需求,2018年,咖啡馆在经营近一年后计划增加美术馆的相关功能。San Architects再次参与这个空间生长膨胀的过程,在既有空间秩序的基础上,以“新的尺度”思考一个“新的世界”的迁入,并策划了空间中的首个关于聚落绘画的展览。

 

 

 

“三文建筑依托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保护学院、中国建筑学会等国内外权威学府及机构,多年来一直从事城市、建筑、室内、产品、策展、灯光和艺术等领域的跨界研究及实践创作。工作室致力打造媒体传播时代的全领域设计服务,作品涵盖城镇更新、建筑和室内设计、展览展陈、灯光艺术创作等领域;作品强调人文关怀,注重与地域文化、所在场域的关联性,以及历史与当代的对话。工作室近年来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媒体关注,并且在世界各地权威设计大奖中屡获殊荣。2017年初,三文建筑被国际设计媒体ArchDaily评选为中国十大最受瞩目新锐设计事务所之一。”

—— 三文建筑

 

▼ 别苑,2018年建成

 

项目位于中国河南大别山区,建筑呈水平展开;屋顶交替使用了平顶和坡顶(坡顶暗示了场地中原有民宅的位置);功能包括:客房,咖啡厅,茶室,多功能厅,以及用于修养的冥想空间。

 

本项目中,设计师希望在农舍的语境下,讨论建筑、院子和廊道的关系。多个不同特征的院子被营造出来,穿插在建筑群体之间;廊道标明了人们进入建筑的方式,路径被人为的“曲折”,甚至隐藏起来。顾客需要自行寻找进入空间的方式,而在寻找过程中,建筑和院子的正负关系被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水池和光影的设计加强了建筑的趣味性和戏剧性。通过水池的反光和倒影,以及不时出现在路径中的光影戏剧性场景,单一红砖材料所带来的厚重感被大大的冲淡。

 

▼ 宜昌下牢溪809工业遗址改造,2018年在建

 

设计利用下牢溪和周边山峦的自然资源,将户外运动元素引入建筑室内和景观设计中。室内空间使用一些地域性、原生态的材料,如木材、石材等作为装饰内容;景观环境强调建筑与环境的结合,以及亲子旅游、文化旅游和户外运动的结合,形成了一个环绕石墨烯厂,贯穿下牢溪、厂区和周边山体的生态环带。

 

 

 

“时境建筑 Atelier Alter,是由两位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拥有着多年海外一流设计事务所规划、建筑及室内项目设计经验的优秀建筑师创立于北京和纽约的综合设计事务所。时境建筑设计事务所主要从事并擅长的领域包括公共文化类建筑、商业办公建筑、酒店建筑的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和产品设计等。项目丰富多样,不论是城市、建筑还是细部,时境建筑都尽力通过创新性作品传达深入的思考,而非随波逐流。

在建筑行业每况日下的今天,时境建筑的新年计划当然是希望公司不倒闭啦。哈哈哈哈哈哈~”

——时境建筑

 

▼ 北京远洋五里坨,2018年建成

 

由于场地的几何形状是三角形的,项目是通过将曲线的墙层层叠加,以交叉的方式来创建通向建筑物的庭院或中间空间层,一些空间的分界线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水平墙。为了与附近的长城风光进行对话,并保持北京四合院住宅的传统,项目着重通过建筑和景观中严谨的比例墙来表达,在统一色调的同时创造了一个庄重的具有历史感的项目。

 

▼ 德国别墅,2018年在建

 

作为Experimenta Urbana(注:位于德国Kassel的一个持续多年的城市艺术展览系列)的一部分,在一个名为“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宅主题设计邀请中,我们的设计概念试图表达人们在这个多变而又多面的时代,模糊了生活、工作、休闲间边界的状态。

 

椭圆形的设计使人能够全方位欣赏到德国卡塞尔湖周边如画的风光,双层玻璃外墙则展示了使用者在房间之间移动的流线,螺旋型的斜坡进一步强化了无边景观的幻觉体验;跟随着坡道的上升和下降,周围的风景似乎随之变化不尽,但又不会消失;远方的风景也似乎与近处的景观相互融合——螺旋状的斜坡进一步模糊了现实与幻觉之间的边界,使建筑成为衡量现实与幻觉之间的唯一尺度。

 

 

 

“适用建筑工作室(f.i.t.)由一群热衷于探索乡村建设‘适用之道’的伙伴组成,秉承乡建院的开放和协作精神,以Fun(快乐)、Inspiration(灵感)、Transformation(转译)为工作原则,拒绝照搬和复刻,追求以当代技术和材料诠释地域文化,营造富含快乐和灵感的乡土空间。

2019年,工作室的计划是:在主营业务上以社区总体营造为框架,继续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在工作模式上继续探索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的建造实践。”

——适用建筑工作室

 

▼ 重庆北坡旧桥改造,2018年建成

 

基地位于重庆城口沿河乡北坡村,是秦巴山区中一个依水而建的典型小村落,北坡桥曾是进村的必经之路。然而在新修的公路开通后,北坡桥的功能被取代,便闲置了。在勘察了现状之后,建筑师们决定最大程度保留原桥,只对破损部分进行修复,新建部分以“轻”质介入的方式,将原有行车尺度一分为二,分隔成行人尺度。单元模块——“伞下的座椅“,回应最基本的遮阳避雨和休憩需求。建造采用了模块化的策略,单元空间,预制构件,现场组装。最终项目花了43天完成,其中场地清理准备用时5天,材料采购及构件加工用时30天,现场组装用时2天。总工程费35万,其中人工费11万。

 

▼ 涧西村公共浴室,2018年建成

 

涧西村新建的公共浴室,补充了村庄原有功能的缺陷。建筑师通过材料来表达公共浴室中共存的公共性与私密性。外立面延续了环境中红砖的纹理,功能由一个15 x 8 x 4.5米的立方体容纳,空间的公共性与私密性通过不同空间的开口界定:高于人视线的横窗定义了私密的洗浴空间,镂空的红砖纹理、混凝土的入口邀请着村民进入其中的公共天井。室内由白色马赛克瓷砖,黑色不锈钢和磨砂玻璃分隔出不同的淋浴区域。

 

 

 

“近年来,我们更多地关注那些可落地的小型项目。我们享受在施工现场与各方合作的过程,通过与建筑工人及不同工厂的合作共同探索‘如何实现更好的建造结果’。我们希望,即便利用平实且简单的材料,也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空间效果。2019年,我们计划延续这样的研究方向,运用简单且易得的材料,如木材、钢材、混凝土以及砖块,通过独特的设计与建造方式,在城市中创造别具一格的瞬间。”

——TEMP

 

▼ LAS咖啡馆,2018年建成

TEMP建筑设计事务所将一套位于韩国仁川的老住宅改造成了一家咖啡馆。老宅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原本的建筑结构以砖与混凝土为主。建筑师决定保留拆除时的风貌,设计一个原始形态与现代美感兼具的咖啡馆。

 

室外的阳台区是唯一的新增区域,是一个将景观和座椅嵌入其中的阶梯式混凝土块结构。当顾客从咖啡馆走向大街时,将经过由旧砖、混凝土墙、折叠的玻璃门以及钢丝绳索等材质构成的多层次空间。一排钢丝绳索将原有的建筑体块与新建的平台相互连接,创造出三角形的空间体量,并赋予建筑全新的外观。

 

▼ 阿目眼镜店,2018年建成

 

“阿目眼镜”位于北京的五道口,以北京最专业的眼镜店之一的身份被人熟知。设计中运用了一些使眼镜在展示时更富趣味性的元素:光线、透明度、反射以及空间的贯穿。

 

眼镜是由高精度的镜架和透明镜片组合而成的,它们可以过滤光线,提供视野并且可以很容易地折叠起来。眼镜店的设计将这些特性转化为空间的概念,搭建出可被分割、连接甚至滑动的空间。

 

 

“2018年虽然是未舍成立的第一年,但我们已经有包括秦安档案馆、青白江铁路展馆等建筑项目和一系列室内项目落地,并赢得了京张奥冰雪产业园规划和北京唐代遗迹博物馆竞赛的第一名。 我们深知如此年轻的事务所在建筑圈内只是一名小学生,但我们坚持做着‘幼稚’的梦。无论项目类型和尺度如何,未舍尽量‘归零’已有的经验和模式,从新思考社会文化语境,从新定义建筑的含义,从新连接空间与情感的关系。我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带着更多的人做梦,并把梦想照进现实。”

——未舍建筑事务所

 

▼ 折屋茶室,2018年建成

 

茶室位于京郊一处单层坡屋顶建筑内,业主试图把原有的办公空间改造成接待用的茶室。 设计试图拆掉吊顶以增加层高,施工中发现房间正中央仍留存屋顶桁架横梁。设计通过交错搭接的木檩形成变形结构体系,构成折叠形式的吊顶,在中间包住横梁的同时使两边翘起增加空间高度。由于造价有限,设计选用的材料均为市场上最为常见的,爵士白大理石经过削切作为盆栽背景,木地板作为墙面和柜子的贴面。茶室内的家具也均是事务所设计定制的。

 

▼ 秦安档案馆,2018年在建

 

秦安地处黄土高原内陆,葫芦河穿城而过,沟壑纵横,黄土厚盖。从伏羲女娲的时代到现在,有8000年历史的秦安似乎仍保持着创世时原始的地形地貌。项目作为秦安的档案馆,肩负着记录历史的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设计表达并记录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城市与自然山水的融合, 追溯秦安人对土地的热爱和山水乡愁的情感。档案馆犹如一块粗糙的巨石落地生根,与地形景观合二为一。 在地景式的建筑中,设计布置了展厅等对外功能,自由流动的室内空间,嵌入式的景观中庭和玻璃幕墙让风和阳光自然地传入建筑。

 

 

“吾方建筑科技致力于将建筑的高性能品质如超低能耗和高舒适度融合到建筑设计中,已为中国多家一线地产开发企业如葛洲坝、龙湖、碧桂园、华夏幸福提供了德国PHI被动房和德国DGNB的设计咨询。吾方还致力于设计、开发、建造超低能耗的高性能现代木结构建筑,已经在浙江松阳实现了百年老宅木结构建筑的德国PHI被动房改造,并将进一步实践超低能耗的高性能现代木结构在传统乡村改造及新建建筑中的应用,最终达成设计、咨询、建造、认证的系统协作和完美呈现,为消费升级的建筑市场提供匹配的建筑设计理念和作品。”

——吾方(北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岙呢院子,2018年建成

 

岙呢院子是中国首例德国PHI被动房研究所认证的中国传统木结构三合院改造项目,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大东坝镇洋坑埠头村坳里自然村。在夏季湿热、冬季湿冷的南方非采暖区的乡村,建筑能耗与舒适度一直是阻碍老屋更新利用及乡村区域发展的难题。岙呢院子改造项目从问题切入,外观仍保留完整的老夯土墙立面和手工瓦屋面,与传统村落风貌融为一体。被动房冬季室内表面温度不低于17°,首层40根老杉木撑起的大空间与室外天井仅幕墙之隔,视线相连。二层正房两间、南北厢房各一间,其中最大的正房有两个开间的面阔,视野高出院墙对景头梳山。 达到德国PHI被动房标准的岙呢院子全年采暖能耗不高于 15kwh/m2a,室内恒温恒湿恒氧,温度保持在21-25℃之间、湿度40%-60%。

 

▼ 儿童活动中心,2018年在建

 

被动式超低能耗木结构预制的儿童活动中心全年采暖能耗不超过15kwh/m2a,室内恒温恒湿恒氧,温度保持在21-25℃之间、湿度40%-60%。工厂预制的木构件采用德国进口的HBE多层复合实木,高度集成、尺寸精准,现场拼装至完成面,实现了从建筑到室内的一体化设计,大大缩短了建造周期,节约时间、物料及人工成本。未来儿童活动中心不仅是一处地景式标志建筑,还将为业主提供一个高品质高舒适度的多功能综合体。

 

 

 

“一棵建筑关注自然中的建筑与建筑中的自然,试图在不同背景的项目中探讨其中的关系。我们认为建筑是有生命的,相信人工与自然不是非此即彼。我们对现代木结构建筑抱有兴趣并有若干实践,擅长项目类型包括但不局限于:户外运动公园相关体育休闲、旅游度假、文化教育等建筑;设计范围包含策划、规划、建筑、室内、景观等。

2019年,我们希望在建的项目顺利完工,希望能到访更多的地方,更多地体会到建筑和自然的关系。希望一棵建筑美好成长。”

—— 一棵建筑

 

▼ 乔寨村村民中心,2018年建成

 

在不改变现有建筑功能前提下,我们的策略是增加村民公共活动的空间,创造具有场所感的形式。现有建筑立面和屋面材料恢复本土红砖瓦,在三座小房子周围增加一圈宽窄不同的廊架,每个小房子与廊架之间形成一些小院,在外部实现更具公共尺度的建筑形态。廊架由红砖柱和木屋架构成,屋面望板开设的洞口让阳光投下生动的光斑,透明树脂瓦楞板代替了传统瓦。广场以南开挖池塘,引入临近河水;开挖的土方回填广场北侧的垃圾大坑,在池塘周围形成小型湿地公园。

 

▼ 紫云格凸攀岩基地,2018年在建

 

项目紧邻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被国内外攀岩爱好者誉为“国际攀岩圣地、国家攀岩公园”。新馆采用装配式胶合木结构这一源于自然材料的结构形式,回应自然环境并大幅节省工期。并列的双拱一方面满足内部功能对大空间的需求,另一方避免建筑高度和跨度过大,同时对格凸河大小穿洞景观形成某种隐喻。屋面的高度以及观赛广场顶棚开口角度充分考虑从观众席望观音岩的视线不受遮挡。原有建筑被一层木隔栅覆盖,与新建木结构建筑融为一体。

 

 

 

“我们探讨建造与空间的本源,注重材料特质与功能经济,基于本土人文、特殊地理与新生活方式的建筑实践,努力呈现朴素纯粹的当代场所精神。鉴于国内建筑规划领域专业切分细碎,整体氛围与造价常易失控,原本营造始终坚持由早期策划介入,集规划建筑、景观室内为一体的‘全过程统筹’‘导演式设计’‘在地性建造’‘陪伴式发展’模式,通过建筑与产品,重新达成人与自然、艺术与生活的差异共生。

2019年,我们期待‘洞庭艺术’、‘枣缘社会’计划阶段完成,再造远方的‘乌有乡’!”

——原本营造

 

▼ 枣林驿站,2018年建成

 

在这处拥有西北地区唯一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佳县古枣园”的传统村落,建筑设计由相地立基开始,将主体建筑选址于村口枣林北侧林木稀疏处,毗邻村河道弯曲开阔的狮山崖壁下,以本地石、木为主料,嵌于枣林与防洪石堤之间。既保存村口原生的枣林环境,又得一方自在天地。尔后丈量场地林木,利用路、林、河堤间高差广狭,定其间进,将建筑还原为基本空间单元,弱化体量。因树就屋,随曲合方,在参差草木间营造自然的现代聚落。

 

▼ 洞庭美术馆及花间堂艺术酒店,2018年在建

 

基地位于洞庭南湖沿岸道路转折坡地,建筑因借坡地,蜿蜒曲折,与场地高下狭阔相贴合。在延绵错落的斜屋面下,建筑空间各抱地势,对应不同的功能尺度,并与东侧湖泊景观相借望,将差异的倾斜空间,纳入特定的自然景象。斜屋面不仅是屋顶,亦是空间的界定与引导。中部大屋面如山导水,直入地面;拾阶沿瓦而上,曲折登至高台敞厅,洞庭胜境尽收眼底。

 

为更好地呈现一份份鲜活“现场”,有方网将陆续以单篇形式发布每一家事务所的2018回顾。敬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由各事务所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北京
年终报告
年轻事务所
深度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