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在路上|刘佳源:学电影不意味着和建筑说再见

在路上|刘佳源:学电影不意味着和建筑说再见
林楚杰 | 2017.12.22 14:00

“建筑”二字,之于学建筑出身的每一个人,有着难以用言语传达的感情。在建筑这条道路上,有些跑者选择不动声色地跑完全程,另一些人选择暂别建筑踏上其他路途。新的征程因陌生而充满未知的风险和挑战,却也有着在画图、做设计、进地产之外,建筑学的千百种新的可能性。

 

每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都值得去尊重和找寻。“在路上”,呈现的正是建筑学人在不同征途上的故事。

 

刘佳源,2007年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后文简称“华工”)建筑学院,2012年前往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后文简称“哥大”)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任职于纽约SOM事务所。两年前从SOM辞职,选择就读于南加州大学电影系。

 

在刚刚过去的11月,她执导的短片《Dear Mama》获得了由阿里巴巴影业和Pasadena community foundation在洛杉矶举办的公益片比赛“Big Heart Small Film”金奖。目前,她正在准备自己的毕业短片。

 

一起走近,这段从建筑开始,以电影作结的故事。

 

 

电影大门

说到从学建筑转为学电影,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一件很酷的事。然而惟有身处其中,才能体会到,其滋味远远不是一个“酷”字所能概括。

 

从一个有规律的朝九晚九的生活,到一个完全自由感性的创作环境,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去适应。以前所有的积累和努力基本被清空为零,一切从零开始。你以前做过什么、能做什么都不重要了,大家关心的只有一件事儿,就是怎么样能讲好一个故事。

 

作为刚起步的Filmmaker,片子的所有费用基本上都要自己负担,每一次拍片子都是在透支所有的资源。有时候觉得日子过得像“苦行僧”,于是默默告诉自己,这是在修行。在电影学院的日子里,我想过很多次放弃,每次也都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在这样的崩溃重建、再崩溃再重建的过程中,我才步履蹒跚地找到自己的节奏。

 

我个人很喜欢以科幻、奇幻和魔幻现实主义为题材的故事,所以一直在学习电影学院和动画学院的课程。现在正在进行毕业短片的创作,我希望可以讲好一个简单的小故事,让想象力有处安放。

 

from architect to filmmaker1
四月与小怪物
from architect to filmmaker2
小怪物的角色设定

故事本身并不复杂,但是由于加入了一个CG角色(Computer Graphics,电脑图形),制作后期比想象的复杂得多。今年6月份开始拍摄,估计要等到明年3月才能完成后期的制作。

 

故事讲述的,是名字叫四月的小女孩,遇到了一个蓝色的小怪物。四月通过小怪物见到了自己过世的奶奶,并和奶奶作了最后的道别。我爷爷过世的时候,我并没有机会见到他最后一面,所以这个故事也是我的道别。

 

我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是Michael L. Fink,一个非常谦逊、有耐心的老爷爷。他是奥斯卡最佳特效奖获得者,也是电影《阿凡达》的特效总监,眼光独到,提供了非常多的建议。

 

把一个CG角色从无到有创作出来,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但还是痛比较多。

 

首先前期要做好所有的故事版和角色设定。落实到具体拍摄时,比平时的拍摄复杂不少,时间也会更长一些。(此处省略拍摄繁复过程的1080个字)

 

from architect to filmmaker4
3D扫描的房间和道具

我们采用了motion capture(动态捕捉),来进行小怪物的肢体和面部表演的捕捉。学校里教授动态捕捉的老师是John Brennan, 他曾参与了The Jungle Book(《奇幻森林》)、BFG(《圆梦巨人》),以及Ready Player One(《头号玩家》)的制作,在virtual production方面非常有经验。

 

动画捕捉

到后期制作的时候我们发现,虽然有动态捕捉作为基础,具体的动画还是需要手调来完成。事实上,动画是整个项目中最费时间和精力的一部分,这个部分没有办法通过写程序来加快速度,只能一遍一遍地去调整。比如说迪士尼的Zootopia(《疯狂动物城》),里面主角每一秒钟的动画,都是一个全职动画师用整整一个星期调整出来的。即是说一个一秒钟的动画,需要一个全职动画师40小时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一个长篇电影动画需要花费的时间。

 

from architect to filmmaker7

from architect to filmmaker8

from architect to filmmaker9
动态捕捉的制作场景

from architect to filmmaker10

from architect to filmmaker11

from architect to filmmaker12
室内外场景的拍摄

我在不上班的时间几乎都在狂赶制作动画中。这种感觉——打个比喻——就是建筑交图前赶图那两周的状态,把这个状态的时间拉长到八个月。八个月一直在“赶图”。

 

动画完成后,接下去的步骤跟建筑设计的后期表达类似,打光、渲染和合成,然后把同一个步骤重复50多次。现在,片子的动画部分完成了70%,剩下的还在缓慢进行中,希望能尽快把成片做出来。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from architect to filmmaker13

小怪物的动画制作

谈到前阵子获奖的《Dear Mama》,这次比赛由阿里影业和Pasadena community foundation联合10个公益机构举办,他们负责寻找10个导演,分别导演10部短片。入选后,与我合作的公益机构Flintridge Center,是一个专门负责帮助前黑帮人员或者出狱后的囚犯重新进入社会的机构。在与曾经是黑帮或入狱过的人们交谈后,我发现尽管他们非常真诚,有着强烈的过上和普通人一样生活的决心,但在重返社会时还是遇到了很多歧视和困难。和他们的交谈是一个真心换真心的过程,我和编剧认真聆听了他们的故事,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进行了短片的构思。

 

from architect to filmmaker15
《Dear Mama》海报

from architect to filmmaker16

 

from architect to filmmaker17
《Dear Mama》拍摄现场

剧本磨了两个月。拍摄的时间是两天半,前期和后期各花了大约一个半月的时间,中间遇到很多困难,各种赶场、赶进度,也遇到很多有趣的事儿。比如说影片里最后一幕的囚犯释放,就是在真实的警察局释放囚犯的地方拍的,而影片里的餐厅取景,是拍摄《落水狗》餐厅开场那场戏的地方。

 

比赛的评委包括曾执导《辛德勒的名单》的著名导演Steven Spielberg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曾出演《泰坦尼克号》的著名演员Billy Zane(比利·赞恩)。最终能得到他们的认可,确实是件很让人鼓舞的事。参赛的十个片子都很优秀,在现场颁到银奖时还不是我们,我当时觉得应该没戏了,因为相比其他的参赛片子,《Dear Mama》的基调稍微压抑了些,最后当颁奖人读出我们片子的名字时,既意外又激动。

 

 

始于建筑

2007年时,我进了华工读建筑系。华工让我走入了建筑的世界,让我知道建房子原来是件充满了这么多可能性的事儿。我记得有一个下午,去看广州的西关大屋,阳光很好,我当时就想,自己可以在这样的房子里坐一天,什么都不干,就发一天的呆,只有我和一栋老房子。我很怀念和同学们在华工建院27号楼熬夜赶图的生活,赶图赶到半夜去吃夜宵的很多个夜晚,不管天气多热、倒头就睡在27号楼里的日子也不少。因为这样的日常生活的启发,我当时和同学徐夏璐在学院的建筑文化节闭幕式上做了一个话剧《暂定狂想曲》,拍了几个短片,调侃着我们建院的生活。闭幕式那天晚上,大屏幕上播放着短片,我记得当时看到屏幕上的光,在观众脸上以一样的频率,微微闪烁着,然后他们笑了,或者兴奋地交头接耳,又或者眼里有一点泪光,那一刻我心里突然出现了与西关大屋相处的那个下午的阳光,那是一样的感觉。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能成为构筑美好事物的其中一个筑造者,是件很幸福的事儿。那天黑暗影院里,我的第一批观众们,他们的快乐或感动,可能为我现在的电影旅途埋下了个伏笔吧。

 

2012年,我来到哥大读书。在哥大和在纽约的时光,是我成长很快的两年。建筑作品也好,电影中的经典场景也好,那些在书上,在荧幕上看了那么久的大师作品,不经意间就在街角与其相遇了,那种惊喜感,很难用文字来形容。在纽约的生活,虽然仍旧是加班加点赶图,但是作品交上去后,抵挡着强烈的睡意也要文化熏陶一下自己,大半夜跑去看歌剧魅影、Sleep No More、话剧Cat On The Hot Tin Roof,竟变成了日常必修。(虽然可能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from architect to filmmaker18
在华工学习时的设计作业
from architect to filmmaker19
在哥大学习时的设计作业

作为一个出生在普通家庭里的孩子,好好学习,找一份好工作从来都是主要任务。在来到纽约前,我从来不觉得从事电影会是一种可能,我身边也没有任何一个将艺术作为职业的小伙伴。但是从广州到纽约,我看到了更大的平台,也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我在哥大认识了主修电影的东北妹子,认识了在我楼上的以弹钢琴和作曲为生的美国小伙。他们就像我心中不安分地跳动着的分子,让我跃跃欲试想认识在墙那一头冲动且不老实的自己。

 

至于找工作,当时的经历一波三折。我是一个不会拐弯儿的人,对于事情,我总觉得我要努力去做,把可以做的选项全部都做了,才可以放弃。其实这方法挺笨的,也不一定好。比如说,我当时找工作,其实一开始,啥也没找着。于是,我和室友佳琦开始了在曼哈顿岛上的漫漫长征路——Email了超过150份简历/作品,邮寄了70多份作品集,还亲自跑到20多家事务所投递作品集,我最终幸运地进入了SOM,但外界的人不知道这份幸运是由将近两百次的失败组成的。你看不放弃,可能总会有些收获的。

 

from architect to filmmaker20
Courtesy of SOM

谈到在纽约SOM的工作经历,我很感谢SOM的上司和组里的同事。在SOM工作的时间里,我有机会接触到博物馆、酒店、住宅、高层等设计,把自己之前学习过的所有知识总结和提升。同事给与了我很多帮助,我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很多。

 

我热爱设计,也很喜欢建筑的同事和老师。所以对于辞职,当时已经拿到工作签证的我,其实内心非常挣扎。现在说起这段经历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真的很谢谢我父母,他们不给我压力,让我做自己想做的事儿,给我时间去找。我以前性子比较急,总想跟时间赛跑,总觉得这件事儿要是现在不做就来不及做了,一有想法就要马上卷起袖子干。现在才知道人生急不来,是一场长跑,要学会等待,学会忍耐,要反复经受磨炼,要摔倒无数次,然后再站起来无数次。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时候自己胆子挺大。当时在JFK机场(纽约肯尼迪机场),自己拖着行李,和朋友告别的时候,难过死了。

 

电影是我的另一个心头爱。我对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人,最初的了解都是来自电影。为我打开了一扇门的电影,成为我未了的一个情结。建筑师平时工作的时间都比较长,我当时在SOM工作时也不例外,基本没有什么业余的时间。关于学电影这件事,就一直拖着。拖到最后才觉得,如果我现在不试一下,以后真的没有机会去做这件事了。我大概就是不太甘心,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儿的那种人吧。能下决心辞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我心里,我并不觉得成为电影人就是和建筑说再见的事情,这两者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的。我觉得,在以后的路上,一定有机会找到一个两者的交汇口,让它们照见彼此。

 

 

关于未来

建筑和电影,我都是初学者,在职业上的经验有限。在我看来,两者都善于利用视觉语言,有着共同语言的基础。过去学建筑时对审美,对空间的训练很自然地融入到了我的电影语言里——我会挺注重画面的平衡感。电影比建筑多了一个轴向——时间轴,时间让静态的影像有机会连接成了故事。建筑对于空间和场的塑造,有着很强的内在逻辑,我在学电影时,也会在故事中找寻这样的逻辑和节奏,形成一种结构感。建筑教会我的不是具体的操作,而是看待世界的方法。

 

学建筑还有一点很好的是,它可以让人通过表象去追求本质的问题,往深处思考。比如说本科时做设计作业时,我会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是要解决问题还是要提出问题?这让我形成一个追根溯源的习惯。同样,电影也是个通过表象来反映本质的过程,就像路易·康说的,“一个好的问题远远比最满意的答案更让人满意。” 在写故事的时候,我也会问自己,我为什么会想讲这样一个故事,在这背后我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其实申请电影学院倒是不难,根据学校的要求提交申请材料就可以了。我在此之前有机会拍了一些短片,所以直接把过去的作品提交了。对于电影这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上电影学院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交出一个有说服力的作品,这不是电影学院能教你的。

 

隔行如隔山,先尝试自己拍点东西试试,弄清楚,是喜欢看电影,还是喜欢拍电影。学建筑出身想跨界学电影的人,做好前功尽弃的准备,做好从零开始的准备。从心里上和经济上都要给自己足够的缓冲,才不至于被挫败感冲垮。把心态摆平,是最艰难但一定要经历的过程,第一步解决了,后面的路会好走一些。要知道自己的局限在哪里,做完整比做完美更重要。虽然电影中有很多伟大的作品,但它毕竟是娱乐产业,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如果一直盯着那个“伟大”的目标,其实会很痛苦。在跨界之前,可以多去了解电影这个行业不同具体工种的内容。现在电影中分工也很细,不同工种间的工作相差非常多。我之前有机会去王家卫导演《一代宗师》的剧组做美术助理,后来发现美术虽然和建筑有很多重合的技能,但它可能不是我最终想做的事情。

 

from architect to filmmaker21

from architect to filmmaker22
在王家卫《一代宗师》的剧组做美术助理的经历

关于未来,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我目前并没有具体的规划。我现在在PIXOMONDO——负责做《冰与火之歌》的这家德国特效公司担任3D Artist。我在参与一些科幻片子的制作,之前学习建筑专业时,掌握的3D知识、专业审美和设计功底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有帮助。

 

我一直有在关注电影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作品。Unity厂商之前发布过一个短片《Adam》,利用3D即时渲染完成。里面有很多精妙的概念设计,同时描述了很有趣的故事,我觉得它达到了艺术与技术的完美平衡。他们现在又发行了两个续篇,是由第九区的导演执导。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系列,我会持续关注。

 

于此同时,我也在尝试把一些想法发展成为长篇剧本。想做的事情挺多,捉襟见肘。我总是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而自己还距离“目标”非常的,非常的,非常的遥远,希望自己不要气馁,不要让想法烂在肚子里,能把其中的一些变成现实。

 

编者的话:

“在路上”,呈现建筑学人在其他道路上找寻的故事。如果你也在路上,或者身边有朋友在路上,欢迎联系有方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或添加有方君微信(archiposition2017)。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空间所有,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人物
资讯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