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王府井街道整治之口袋公园 / 朱小地

王府井街道整治之口袋公园 / 朱小地
原源 | 2017.09.30 20:00
第一张好图改造后王府井西街与大纱帽胡同转角口袋公园人视
王府井街道整治之口袋公园

存在与遗忘,文化片段在建筑中复辟

 

公元2017,古城北京。

 

文化的潜意识犹在街头巷尾的生活细节里游弋,旧城的文脉表达却在此起彼伏的建设迭代之中破碎支离。仅存的旧城片段已经成为稀有的存在,仿佛濒危动物般被圈养起来。那些珍贵片段,渐渐褪去生活的本色,成为少数人的收藏。对于绝大多数人,这些片段已经成为被遗忘的存在。当偶然路过或听到议论时,你的记忆才会被唤起。但在其他时刻,这些片段仿佛从时空中消失了一般。

 

内心敏感的人总是对遗忘痛心疾首。他们要求人们必须对曾经的旧城有着最清晰、最明确的记忆,渴求当下的建筑实践在复辟记忆中实现旧城的荣光。但没有任何人和物能逃过时间的碾压,记忆一旦成为记忆就必然被遗忘。更可悲的是,人本身就是喜新厌旧的动物。旧时生态的每一个神经末梢,似乎都在承受着自然风物与人居社会新陈代谢的压力。

 

无论是“墙上痕”,还是“树下荫”,这些旧日北京城生活最寻常的细部,在今日渴望着一种存在的合理性。合理生发于自由,文脉渴望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得以表达,成为今日城市生态中寻常万象的一隅。文脉的重新植入润物无声,新旧的共生大象而无形。自然的状态,使得旧城文化肌理的回归富于尊严。

 

口袋公园 旧日京城 副本1
旧日京城生活的寻常细部

口袋胡同 对比 新 旧 副本 副本

口袋胡同 对比 新 新 副本
王府井西街与大纱帽胡同转角,口袋公园改造前、后

 

传统与当代,在互通中致意旧时生活情致

此次王府井地区整治提升工作,集中在王府井西街以东、北至大甜水井胡同、南至大纱帽胡同的街区。王府井西街作为王府井步行街西侧的机动车道路,经过十余年的建设,终于南北贯通,成为步行街西侧的主要交通干线。虽然大纱帽胡同与大甜水井胡同的街道名称,在目前还保留了“胡同”的称谓,但是已与王府井西街一样,均经过了不同程度的街道展宽。因此,这个街区的城市界面形成了参差不齐的轮廓,以及不完整的建筑外观。凹进的空间共有4处,面积较大的两处分别位于周围三条道路的交叉口,另外西侧和南侧还各有一处。均是三围合的场地,一面朝向街道敞开。其他相邻的街区界面比较完整,在街道扩展的同时得到了比较好的恢复。

 

1口袋公园总图 副本
口袋公园区位图

在众多的街道拆迁形成的情况中,这个街区在街道扩展后形成的状况,是不常见的。笔直的城市街道与老街区院落肌理的冲突,全部集中到这四个被明确界定的小空间上——它们似乎在向经过此处的人们诉说这里的历史和往昔繁荣,而今一栋栋建筑原来的主人已经搬离,人去楼空且房倒屋塌。

 

这些打开的界面在空间上已经与城市街道相连接,应该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新的部分;但地面的高起、墙面的裂缝和残缺的屋顶楼板,又在告诫着人们请勿进入。即便将其内部空间收拾干净、提供给人们活动,但是城市道路的界面仍然不完整,城市空间结构混乱的问题依然存在。

 

我们希望此次整治设计既可以提高城市街道的完整性,又可以将几个小空间形成的新的公共空间类型与街道空间相连接;既不使用传统形式的砖墙做封闭处理,又要找到通透的形式回应旧城风貌和文化传承。

 

第二个gif王府井西街与大甜水井胡同转角口袋公园施工过程2gif
  王府井西街与大纱帽胡同转角口袋公园施工过程:种植树木、更换铺地、“墙上痕”吊装、喷漆,铺地细化、井口石置入,补充绿植、夜景效果
王府井西街与大纱帽胡同转角口袋公园施工过程gif2
王府井西街与大甜水井胡同转角口袋公园施工过程:种植树木、铺装更新、“墙上痕”定位

最终,设计确定了“墙上痕”的概念:将北京传统建筑中的砖墙作为图像提取的对象,翻转砖墙的构造、得到砖缝的负形,借此复原存留在北京人脑海中的,儿时对古老砖墙在阳光照射下的明暗、光影变化的印象。“墙上痕”提示出的情景,是对消失的胡同与四合院的留恋,并兼顾了当代性的观念表达。

 

四合院的留恋后改造后墙上痕细节 2
“墙上痕”细部,砖缝的负形

 

包容与共生,重构多元人群和居场域

对“共生”状态的建立,是“墙上痕”的核心设计目标。这种共生的终极理念,是人群的共生。项目所处区域的人群构成较为复杂,既有本地居民也有外地游客。不同人群对周边环境的诉求不同,因而产生了矛盾。项目希望通过对空间的划分,通过不同尺度的层次处理将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呈现出来,为不同群体创造共同的公共空间,提供对话与交流的可能性,以此唤醒公众对于旧城生活的集体记忆。

 

改造后王府井西街与大甜水井胡同转角口袋公园内部活动场地
改造后,王府井西街与大甜水井胡同转角口袋公园内部活动场地
与街道的关系改造后王府井西街与大傻帽胡同转角口袋公园与街道关系
改造后,王府井西街与大纱帽胡同转角口袋公园与街道关系

“墙上痕”作为对这片场地的新的介入,所用材料是现代的钢,造型是当代的直线和曲线,这些外在特征明确标志着它的“新”的属性。但“墙上痕”的图案是传统的砖,其与背后老墙的交互,暗示着它与“旧”的对话关系。

 

墙上痕钢结构工厂预制
“墙上痕”钢结构工厂预制
墙上痕现场吊装 3
“墙上痕”现场吊装
改造后墙上痕与周边墙体关系
改造后,墙上痕与周边墙体关系

新物的介入并不是打破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在新旧对话中建立起场地延续的文脉,使相互共生成为可能。设计希望路过此处的人们能够以更多的角度进行观赏,但在远处观察或者直视的时候,良好的通透性让视线可以直抵“墙上痕”后面的老墙,提示一种“消失”的感觉。

 

第一张人视改造后王府井西街口袋公园人视
改造后,王府井西街口袋公园人视

参与着这场对话的还有场地内的植株。新种植的国槐与场地内本已存在的高大树木共同营造出“树下荫”的场景,加之“墙上痕”之上的立体绿化和摆放在场地内的盆栽植物,共同构成着一幅幅老北京四合院内旧时生活场景的片段。

 

改造后王府井西街与大甜水井胡同转角口袋公园鸟瞰
  改造后,王府井西街与大甜水井胡同转角口袋公园鸟瞰
2王府井西街与大纱帽胡同转角口袋公园平面图 副本
  王府井西街与大纱帽胡同转角口袋公园平面图

 

3王府井西街与大甜水井胡同转角口袋公园平面图 副本
王府井西街与大甜水井胡同转角口袋公园平面图

 

项目名称:“墙上痕、树下荫”——王府井街道整治之口袋公园

主持建筑师:朱小地

建筑师:张丙生,赵伟,吕行,王欣

装置制作:齐迪

灯光设计:胡芳

结构顾问:刘长东

公司网站:www.biad.com.cn

联系邮箱:biadart@biad.com.cn

完成年份:2017.9

占地面积:950平方米

摄影师:胡明心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IAD艺术中心授权有方空间发表,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IAD艺术中心
口袋公园
墙上痕树下荫
朱小地
王府井街道整治提升项目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