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柯布的美国往事

柯布的美国往事
张远博 | 2016.05.29 12:00
Le Corbusier

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即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终其一生只在美国留下一个作品:哈佛大学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柯布为何只在美国设计了一个作品?作为他在北美的唯一、也是他设计生涯的最后作品之一、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又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美国,它处于一个不停歇的进化之中,拥有着无限储备的资源,它生机勃勃,潜在的能量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而这种超常的完美,是当下所必备的,这也确定了它是第一个能带来满足的国家。”

——Le Corbusier. When the Cathedrals Were White.

 

1935年,Le Corbusier(以下简称柯布)第一次来到美国,充满幻想和憧憬,希望在此可以有所作为。在那个被柯布形容为机械时代的无线电城(Radio City)里,他对全美听众做了一次广播,直白地道出了他对这个年轻国家的期待,描绘了他心目中的那个理想化的美国,并坚定认为这个国家是一个可以完美实现光辉城市(Radiant City)的地方。

 

Le Corbusier in Califoia, 1937

在美国现代美术馆MoMA的赞助下,柯布通过一系列的讲座、展览和论坛向美国的建筑和城规从业者宣传了自己关于现代主义的想法。在讲座中,柯布讲述了影响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主要事件,并希望美国能有如此的发展。虽然这次访美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项目,但对他的影响却颇为深远。在美国的所见所闻,验证了柯布关于“第二个工业时代到来”的理念,即将标准化的工业流程同新人文主义融为一体的发展模式。

 

最终愿景落空,柯布返回法国,发表了一篇苦乐参半的文章,When the Cathedrals Were White: Jounrey to the Country of Timid People,称美国人太怯懦以至于无法接受他的想法。即使如此,Mardges Bacon在Le Corbusier in America中评论道,柯布接下来的作品却都反映了一种“美国化”,具体体现在柯布开始使用的张力结构,和新住宅高楼里的多功能集成系统(Unité d''habitation)。

 

When the Cathedrals Were White: Jounrey to the Country of Timid People

当时,柯布与同时代的美国现代主义大师赖特等人也产生了不可弥合的分歧。赖特和柯布在对待工业化的态度上截然不同。赖特称“美丽的建筑不止局限于精确,它们是真正的有机体,是心灵的产物,是利用最好技术完成的艺术品。”他认为,工业化只是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条件,而建筑本体仍需回归自然和人的需求。柯布则不同,他赞美工业技术的进步给建筑带来的无限可能,并直接宣称“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简而言之,赖特的每个设计都要求是独特、符合其个体功能需求的,并无固定模式,灵活多样、亲切而富有深度;而柯布则希望通过工业化标准生产,创造出成本低廉、功能至上、高效实用并能满足所有人居住需求的住宅形式(多米诺住宅)。除赖特外,当时从欧洲转至美国的现代主义先锋如密斯和格罗皮乌斯等人也都一定程度上不接受非学院派出身的柯布。

 

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前后立面

至此,柯布开始抗拒在北美的设计。他虽多次前往美国,却难以对这个国家产生亲近感。直至影响美国建筑价值取向的哈佛艺术学院院长Josep Lluis Sert(1937年时任院长的是格罗皮乌斯),邀请他设计哈佛大学新成立的视觉艺术中心。

 

1956年,哈佛大学做完视觉艺术的报道后,决定为其建造一个中心。时任哈佛艺术学院院长的Josep Lluis Sert认为这是个在校园内建造现代主义建筑地标的绝佳机会,随即邀请柯布设计,但被他回绝。当时在哈佛任教的Sigfried Giedion亲自致电,才说服他答应设计。几番争论后,基地选在离Harvard Yard不远的Quincy和Prescott Street之间的一个地块。任务书是基于已知条件的全新创造,要在保证功能(教室、展厅和办公室等)的基础上反映哈佛大学解答艺术教育的理念,即让在艺术中心里,每个人的艺术鉴赏力和动手能力都有机会得到提高。

 

Student Exhibition: works by students of the Kunstgewerbeschule, Basel, Carpenter Center for the Visual Arts, Apr 13–Jun 15, 1967

柯布认为,视觉艺术中心必须拥有激发自由和无限灵感的体验,这是传统视觉艺术中心所忽略的。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面向所有学生开放,这里唯一的目的就是培养当代青年的鉴赏力,并将手与脑的工作结合起来的欲望,这也是柯布最迫切的社会愿景。因此在这里,柯布实现了“艺术大融合”的尝试,将建筑与绘画、雕塑的元素都融入其中。

 

坡道连接步行通道至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2楼

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于1963年落成。该中心总共5层,为图绘、画图和雕塑提供了开放而灵活的工作空间。横穿中心的坡道则是鼓励人群穿过,并提供欣赏设计工作室的机会,让艺术的创作过程变得透明可察。坡道从街道直达2楼的Sert画廊,里面展出的是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中心底层的主画廊展出的则是与学院课程相关的作品。中心底层还设有哈佛影片珍藏馆,对公众开放,可以在此欣赏稀有的古典和富有体验性的影片。

 

Still Life, 1920

在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柯布选用了混凝土和玻璃。设计的其他元素,如相互渗透的内外空间、裸露的混凝土,各个楼层的独立支柱、横排的开窗、屋顶花园等等,都是他建筑宣言(现代建筑的5点要素,5 points of mode architecture)的体现。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落成之日,便举办了“柯布西耶作品展”,完整地展示了他的艺术创作。其中包括10幅油画、12幅水彩画、素描、55幅石版画、一张挂毯以及出版物。此外,还有一批由柯布构思、巴塞罗那官方建筑协会监制的壁画。

 

当时被柯布形容成怯懦者的美国人似乎对他唯一在美的作品也并不宽容。据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第一任负责人Eduard Sekler称,在哈佛,“很多教授都将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称作是耻辱”,是完全反环境的建造。在哈佛古朴的校园内,围绕着的大多是佐治亚复兴风格建筑(Georgian Revival Style,均为红砖外墙),这个现代主义建筑似乎显得不合时宜。坡道用于导向公共流线的开放性也因很少有学生使用,而被质疑是多余的。Architecture Record甚至在其落成50年后,称其“仍在威胁着周边的建筑”。坡道的设置,让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的地面景观成为“无用的废地”,它大胆的混凝土立面也让周边的建筑“为难”。

 

但是毋庸置疑,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的现代主义形象,并不只是柯布个人的意愿,它代表了1960年代哈佛艺术学院院长、视觉艺术中心负责人和其他很多教授想要将现代建筑引入校园的野心。中心策展人Peter Christensen称,“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是校园规划最早也是最富争议性的声明,它指明了大学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体,要如何体现随时代变化的建筑价值取向”。

 

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

2006-2014年,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比邻的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由Renzo Piano负责改造并扩建。哈佛大学的三个美术馆——Fogg,Busch-Reisinger和Arthur M. Sackler将被合并为一,落址在现Fogg博物馆的基地。在最早的方案中,卡本特视觉艺术中心的一个平台拟被拆毁,将与艺术博物馆相接。在现任艺术学院院长Mohsen Mostafavi、Sekler教授和Toshiko Mori教授的坚持下,这个提议终被推翻。

 

艺术博物馆施工现场
艺术博物馆总平面,图纸由Renzo Piano事务所提供
艺术博物馆的人行坡道将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与艺术博物馆相连

在最后的方案中,Renzo Piano留出了艺术博物馆和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之间足够的公共场所,但是却强行“改造”了卡本特中心面朝Prescott Street的坡道轨迹,加设了迷你版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坡道的人行坡道(pedestrian ramp),并与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相连。虽然对艺术博物馆的改造褒贬不一,但几乎所有的建筑师和媒体都对人行坡道进行了批判,认为它“冒犯了卡彭特视觉中心的独立性”。

 

无论是被攻击或赞扬,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作为柯布晚期的代表作品,都蕴含了他历经实践后的感悟和体验。可以说,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是柯布建筑生涯最后的光辉,它也深深影响了之后的许多建筑师。

 


参考资料

1. Bacon Mardges. Le Corbusier in America. Travels in the Land of the Timid. MIT Press.
2. Le Corbusier. When the Cathedrals Were White: Jounrey to the Country of Timid People.


版权声明:本版权归有方所有,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勒·柯布西耶
哈佛大学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
深度
美国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