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建筑师在做什么70 | 柳亦春:结构为何

建筑师在做什么70 | 柳亦春:结构为何
张远博 | 2014.12.17 15:54

采访时间:2014年12月

柳亦春,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创始合伙人。他设计的龙美术馆最近刚刚获得由英国《建筑评论》杂志评选的 AR Awards for Emerging Architecture 奖项,最近最烦的是媒体联络、业界活动太多。他正在设计一座步行桥,也完成了一个旧厂房改造艺术中心的项目,和赫尔辛基古根海姆美术馆国际竞赛。他最近新发现特别有启发的建筑师是罗西,“突然有种离得很近的感觉”。

有方:最近在做的项目有哪些?

柳亦春:最近在设计一座步行桥,其实已经设计两年多了,和结构师大野博史以及张准合作,国内配合单位是上海城建设计院。发现设计桥和建筑,无论是结构概念还是构造节点,侧重点都很不一样。奈何每一次和配合设计院的结构师之间的交锋,都像是一场惨败。再败再战。

▲日晖港步行桥工作模型及概念图纸

最近和事务所同仁花了6个半月时间,从设计到施工完成了一个一万平方米规模的厂房改造艺术中心的项目,因为设计时间和工期都非常短,设计内容包括拆除、改造、新建,直至装修投入使用,所以设计策略必须精准有效,需要在极端要求的设计与施工时间内保证足够好的空间质量,也是非常刺激的挑战。设计的结果和我们以往的大部分设计相比,似乎缺少了些“深刻”的设计概念,但最终完成的空间自己觉得却是非常的轻松愉悦,同样带来了不少有益的思考。

▲西岸艺术中心内景

▲西岸艺术中心外景

最近还参加了那个著名的赫尔辛基古根海姆美术馆国际竞赛,本来打算花两周时间,结果时间搞错了,只做了4天,但构思了一个新的结构、设备与空间整合的组织类型。等着实现的另一天。

▲古根海姆竞赛方案室内渲染图

▲古根海姆竞赛方案室内渲染图

有方:在拿到一个项目的设计委托时,最先会做什么?

柳亦春:去基地。

有方:当项目进入施工阶段时,会经常去现场吗?如去,通常会遇到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柳亦春:当然要去现场,关键的时候甚至要天天去,多的时候一天去过三次。各种问题,各种解决方式。

有方:最近在业务上最烦的事是什么?

柳亦春:媒体联络、业界活动有点多。

有方:最近在集中琢磨什么问题?

柳亦春:结构为何?

类比(analogy)/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

内在性(interiority)/先在性(anteriority)

源隐喻(root metaphor)

有方:最近读的最有趣的一本书是什么?

柳亦春:没有读完整的成本的书,阅读各种散落的文章比较多。最近周渐佳发给我一份罗西写于1980年的《一部科学的自传》英文电子版,着急先读了城市笔记人在2010年翻译的节选,真是优美。比如这段:

这里,我在建筑、人、器物中所体验到的那种悬念品质,会唤起我心中升华出来的冷静形态;这里,同样,我也想超越那铁窗,去在最后的晚餐的桌布上布置我自己的一个物体,以便逃脱我只是生命过客这么一种状态。在我的所有项目和绘图中,我以为,总是存在着这种意思超越了建筑本身的这样或那样瑕疵的那种自然主义。当我在纽约看到了Edward Hopper的完整画展之后,我意识到,他的画就是关于我的建筑:像Chair Car、《4车道的路》这样的画作,就把我带回了那些无时间性神奇的静止之中去了,让我想起它们就是为永恒准备的桌面,是永远不会被喝光的饮料,是只是“自在”的事物。

▲罗西《一部科学的自传》

有方:最近一次旅行去了哪里?

柳亦春:本来最近一次的旅行是去了香港和武夷山。去香港是在香港大学参加一个和混凝土建造有关的会议,还做了一次《结构的意义》(what could a structure mean to architecture)的讲座,劳烦朱涛老师给做的英文翻译,累得他中场都走神了。武夷山是参观华黎设计的竹筏厂新建筑,一个看似简单但充满思考的设计。

问答写完后赵东山竟然一直没来催稿,结果找不到了又重写,于是最近的一次旅行就变成了伦敦。去伦敦随意看了几个建筑。印象深刻的有三个,索恩(John Soane)住宅、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和劳埃德大厦,结果从索恩住宅和劳埃德大厦身上我竟然都读到了西敏寺。随着时间的流逝,罗杰斯的劳埃德给我更为深刻的感受不是高技,反而是它身上流露出的古典精神,这真是一件让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事情。而索恩住宅则是一个微缩了的西敏寺的混杂。于是西敏寺去了两次。

有方:最近有没有新发现某位特别有启发的建筑师?

柳亦春:罗西。突然有种离得很近的感觉。

有方:最喜欢的、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建筑师是谁?

柳亦春:很难说“最喜欢”或者“影响最大”,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比较喜欢筱原一男的一些住宅作品。他的作品和我最近琢磨的不少问题都相关。

▲龙美术馆西岸馆室内实景

▲龙美术馆西岸馆室内实景

有方:最近哪个建筑议题最让你关注?

柳亦春:本来也没什么特别的话题,“奇奇怪怪的建筑”也有段时间了,但还是挺担心官方怎么给它下定义。还有就是关于一级注册建筑师制度的调整,是否会对独立建筑师事务所带来影响?传说中一注的《终身责任承诺书》,也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结局……

有方:上学时,哪门课让你最有兴趣,为什么?

柳亦春:历史,我是说中学。因为有很多故事。

有方:最讨厌的甲方是什么样的?

柳亦春:甲方怎么能讨厌呢?!能成为我们甲方的都不讨厌。能当甲方的都不是一般人。

有方:最近哪件社会议题最让你关注?

柳亦春:我们的未来。

有方:最近除了设计外,花最多精力的活动是什么?

柳亦春:上半年教学,下半年码字。

有方:最近有没有对建筑设计感到困惑、厌倦,想过改行,改做哪一行?

柳亦春:既不困惑也不厌倦,但改行也是挺有诱惑的。

要是改行,烧饭做菜肯定不如俞挺、张斌他俩,但或许可以搞个“有方”这样的,或者做个小编辑,骚扰那些还在做设计的建筑师们,让他们写写书评,做做讲座,相互对话,相互品鉴,写读后感,写最近都在做什么,转转发,点点赞……

当然,这是玩笑。

其实最想改的那一行,就是什么也不做,四处转转,闲逛。我打算挪个三、五年,试试。

建筑师简介

柳亦春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创始合伙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出生于196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硕士学位。他和合伙人陈屹峰所主持的大舍的作品,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专业领域的持续关注,曾受邀参加法国蓬皮杜中心“当代中国建筑与艺术展”、威尼斯双年展“中国新锐建筑创作展”、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米兰三年展等重要的国际性建筑展览,曾获“远东建筑奖”、由美国《建筑实录》杂志评选的2011年度全球十佳“设计先锋”(Design Vanguard 2011)以及由英国《建筑评论》杂志评选的AR Awards for Emerging Architecture等奖项。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由建筑师提供。转载请通过邮件或电话与有方媒体中心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人物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柳亦春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