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经典再读137 | 伦敦巴比肯住区:走向粗野主义的乌托邦

经典再读137 | 伦敦巴比肯住区:走向粗野主义的乌托邦
编辑:李菁琳;校对:李菁琳 | 2022.02.28 11:58
©LORENZO ZANDRI

巴比肯住区

Barbican Estate

建筑设计:钱柏林,鲍威尔与邦

建设时间:1965—1976年

项目地点:伦敦,英国

 

 

“一个家园……

为可能会喜欢地中海度假风格、法国食物和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年轻专业人士而准备。”[1]

 

坐落在伦敦金融城中心的巴比肯住区(Barbican Estate),被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描述为“世界的现代奇迹之一”;不仅项目本身代表了战后伦敦重塑市中心居住方式的乌托邦愿景,其建筑群也成为粗野主义的经典之作。

 

巴比肯住区由英国建筑公司钱柏林,鲍威尔和邦(Chamberlin, Powell and Bon)设计于1950年代,这是一个由三名年轻建筑师组成的团队,在巴比肯项目之前,他们刚刚在1951年击败史密森夫妇赢得金巷住区(Golden Lane Estate)的设计竞赛,从而建立了自己的声誉。

 

从左到右:Geoffry Powell, Christof Bon及Peter Chamberlin,在他们位于富勒姆的工作室门外,1953年。图源:RIBA

巴比肯处于伦敦金融中心的位置吸引了商业开发商,一些办公楼的方案被提出来,但都被伦敦金融城的管理机构——伦敦金融城公司所拒绝,部分原因在于该区域下降的人口数量。随着区域商业化水平的提升,居民数量从1851年的10万人骤减至1951年的5000余人[2]。由于选民数量过小,伦敦城面临失去其国会议员席位的风险,并可能因此失去政治影响力。通过吸引新的居民进入这个市中心的空洞,一个由钱柏林, 鲍威尔和邦提出的居住建筑方案,为扭转人口数量的下降提供了契机。

 

尽管选择钱柏林,鲍威尔和邦的方案会使伦敦金融城公司更有机会保持其议会代表权,但与商业开发相比,它所带来的收益也少得多。为了最大化租赁收入,使方案在经济上可行,建筑师提出了一个针对中高层收入群体的高密度开发计划[3]。这处综合体被设计为一个城市的微观宇宙,住宅楼被组织在共享空间周围——这种方式受到勒·柯布西耶作品的启发。当时柯布的马赛公寓刚刚完工,他对“垂直花园城市”的愿景在金巷和巴比肯都得到了体现。

 

钱柏林,鲍威尔和邦的提案,1956年。
项目总平面

巴比肯住区由三座43—44层高的塔楼、十三座7—13层高的联排住宅楼、两座双层高的小型房屋(英国人称其为“马房”)和两座联排别墅(一座艺术中心包含在内)组成。塔楼控制了天际线,建筑立面以网格状的混凝土嵌板为主要特征,这些混凝土网格在横向上被竖向连续的线条所打破,强调了塔楼的高度。

 

三座高层塔楼 ©LORENZO ZANDRI
建筑强调垂直线条 ©LORENZO ZANDRI

作为伦敦当时最高的居住建筑,由奥雅纳负责结构工程,塔楼的框架使用了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将大部分荷载围绕建筑外部布置。平面大致上是三角形,每层有三个公寓,围绕着核心筒布置,核心筒内有电梯井,楼梯井和服务性管道。客厅布置在三角形的每个角上,在那里,两道墙的交会带来全景的视野。

 

塔楼之一:Lauderdale Tower平面

塔楼十分引人注目的悬挑阳台,端部优雅地卷曲着,像船身一般。它们也有实际用途:特殊的形状减少了风荷载,并减轻了结构框架的应力。阳台出挑距离很大,这是工程师建议的设计特征,为下方公寓创造了深深的檐口[4]。这些檐口既提供了来自构件的保护,又为居民带来一种安全感。

 

塔楼有着特殊形状的悬挑阳台 ©LORENZO ZANDRI

与此同时,带露台的联排住宅楼则沿水平向组织,与直通天际的塔楼形成动态对比。针对年轻的专业人士,住宅具有简单的布局,但都尽量最大化室内的自然采光:卧室、餐厅和客厅沿外墙布置,紧凑的厨房和浴室则靠内墙布置。

 

沿水平向组织的联排住宅楼 ©李菁琳
与高耸的塔楼形成动态对比 ©李菁琳
联排住宅楼之一:Gilbert House平面

部分公寓室内 Photo: Christoffer Rudquist / The Barbican Estate published by Batsford

这些住宅楼共同形成了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粗野主义建筑群之一。在外部,未经加工的混凝土表面揭示了骨料的粗糙纹理。“材料是坚固的,细节——灯、扶手、大门、水槽则似乎借鉴自战舰,”于1990年代末搬进巴比肯的前《卫报》评论家乔纳森·格兰西(Jonathan Glancey)如是说。

 

“这里的斜坡、甲板、楼梯、扶手和阳台的数量,加上明显的航海细节,让巴比肯中心给人一种感觉,尤其是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就像一艘巨大的混凝土船,停靠在伦敦金融城。”[5]

 

入夜后的巴比肯住区 ©MARIANNA TEDESCHINI

除了住宅,建筑师对巴比肯的总体规划还包含了文化设施(包括一个音乐厅和剧院)、一个购物广场、地下停车、私人花园,以及带有喷泉和瀑布的湖泊。

 

在住区内设立文化设施,旨在吸引目标市场,为高昂的房屋费用提供合理的依据。市政厅音乐学院和伦敦城市女子学院也将迁往该区,在综合体中共同营造社区感。幸存于1940年轰炸的圣吉尔斯教堂,将矗立在住区的中心。

 

巴比肯住区的文化设施布置 图源:Barbican Centre
市政厅音乐学院 ©李菁琳
巴比肯艺术中心 ©李菁琳
艺术中心前的亲水平台 ©李菁琳
通往各处文化设施的坡道 ©STEFANO FERRANDO_STUDIO VETROBLU

艺术中心内部 ©LORENZO ZANDRI

建筑师试图创建一个区分私人、社区和公共领域的综合体,让行人优先于汽车。住区由两个步行系统进行连接:架高人行道(highwalk)和基座(podium)。架高人行道是一个由桥梁和狭窄人行道组成的网络,环绕着整个住区。基座是一个上升的平台,一旦进入住区地界,它就成为了新的地面。湖泊和花园为居民提供了优美的共有户外空间,这在伦敦这个建筑密布的区域十分罕见。这些景观化的区域比基座层更低,变化的地平线增加了视觉上的趣味性,增加了与世隔绝的感觉。

 

架高的人行道 ©STEFANO FERRANDO_STUDIO VETROBLU
住区内各种步道 ©STEFANO FERRANDO_STUDIO VETROBLU
“基座”即新的地面 ©李菁琳
水体与基座的关系:变化的地平线增加了视觉的趣味性。©STEFANO FERRANDO_STUDIO VETROBLU
艺术中心前广场:基座与水体的关系 ©李菁琳

这种设计使巴比肯完全成为步行街区,道路和轨道交通从下方经过,被隔绝在视线和听觉范围之外。为保证地下交通不会打扰享受花园的居民,奥雅纳公司采用了一项工程措施来减少火车经过所带来的震动——轨道被架在橡胶轴承上,这是整个伦敦地下系统中唯一一处采取这种改良措施的部分。

 

三个塔楼和大部分联排住宅楼都是底层架空,使行人在住区中寻路时不会被建筑所阻碍。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空间,位于横跨湖面的吉尔伯特住宅楼(Gilbert House)下方。柱子的高度甚至允许架高人行道从主体结构下方通过,形成柱廊之间的一座步行桥。基座营造出一种开放感,架高人行道则促进人的移动和探索,它们共同创造了贯穿整个住区的开放空间。

 

横跨湖面的吉尔伯特住宅楼 ©李菁琳
柱廊下方的步行桥 ©LORENZO ZANDRI
柱廊下方的水景 ©MARIANNA TEDESCHINI
柱廊下方的运动场地 ©LORENZO ZANDRI

巴比肯项目具有惊人的复杂性,这也是它如此独特的原因。“从一片几乎完全毁于战争的地块,发展成一个完整、强大、环绕着绿色广场和湖泊等华丽景观的三维城市。”[2]

 

设计于1959年完成,施工持续到1960—1970年代,1982年巴比肯艺术中心落成,由女王亲临现场宣布开放。

 

室外的景观 Photo: Christoffer Rudquist / The Barbican Estate published by Batsford
室内的私人花园 ©MARIANNA TEDESCHINI
拥有华丽景观的三维城市 ©MARIANNA TEDESCHINI
连喷泉的形式也与建筑有所呼应 ©李菁琳

虽然后期政治上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导致巴比肯里大多数住房被卖给私人业主和房东,与项目旨在创造一个混合社会层级的住区的初衷有所不同,但与英国战后其他同类型住区(比如罗宾伍德公园)相比,巴比肯的发展已经顺利得多。这里不但慢慢成长为一个安定而友好的社区,居民们也不断谈论着自己在那儿享受到的绝佳生活质量。在巴比肯度过了四年时光的乔纳森·格兰西声称:“它的规模、智慧、创新、质量、城市景观和单纯的抽象艺术性在全英甚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5]。”

 

与伦敦皇家国家剧院等建筑一道,巴比肯住宅区已经成为英国战后建筑的象征。在被列入英国二级保护历史建筑名单后,绝佳的地理位置也令其备受追捧,房产售价高达400万英镑。

 

在项目建成25周年纪念之际,英国建筑事务所Allford Hall Monaghan Morris(AHMM)对其进行了翻新,设计方案合理化了许多人认为的原项目唯一失败的地方。包括引入新的视觉标识元素,梳理和改善了多处进入场地的通道,帮助引导游客在巨大的场地周围游览,在艺术中心入口处增加一个更清晰的公共区域,并改善音响效果。

 

巴比肯的视觉标识系统备受好评 ©Joas Souza

在住宅区周围,可以找到古罗马城墙留存下来的片段,以及一座13世纪晚期的碉堡。当这些遗迹风化的砖墙与上方庞然大物的灰色混凝土并置时,历史和现代在伦敦城里共同述说这新的故事。

 

巴比肯艺术中心的屋顶形式致敬了罗马建筑 ©Joas Souza

注释:

[1]www.barbican.org.uk/

[2]www-archdaily-com-s.vpn.sdnu.edu.cn/790453/ad-classics-barbican-estate-london-chamberlin-powell-bon

[3] Harwood, Elain. Chamberlin, Powell and Bon: The Barbican and Beyond. London: RIBA Publishing, 2011. p.103

[4] Ibid. Harwood. Space, Hope and Brutalism. p.74

[5]Glancey, Jonathan. “Barbican: the critics' verdict”. Time Out, 6 February, 2007. Accessed 10 June, 2016.

 


本文由有方自行编译,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归摄影师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伦敦
巴比肯住区
粗野主义
英国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