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叠室入书山:青龙坞言几又胶囊旅社书店 / 西涛设计工作室

叠室入书山:青龙坞言几又胶囊旅社书店 / 西涛设计工作室
编辑:原源 | 2019.12.25 19:32
庭院一角,树和窗台内外的关系  ©苏圣亮

设计团队 Atelier tao+c西涛设计工作室

场地地址  中国浙江桐庐

完工日期  2019年6月

建筑占地面积  232平方米


 

青龙坞胶囊旅社书店,是atelier tao+c西涛设计工作室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在乡村里的改造项目。农村更新改造是当今中国建筑设计中一个比重很大的话题,而在反思当前民宿普遍的高价位和封闭性后,建筑师和业主达成共识,希望可以做一个兼具经济型胶囊旅社,以及村内社区书店阅览室功能的房子;同时作为整个区块乃至村落的接待中心,成为一个凝聚型广场,为乡村提供新的生活图景和发展可能性。

 

老建筑、新的透明房子和山间丛林雾霭  ©苏圣亮

在一个面积不大的老宅子里容纳两种不同的新功能,如何兼顾住宿区域的隐私感和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又保持整体空间的连续性,是建筑师在该项目中最关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最大挑战。

 

改造后 – 从一个胶囊厢室中看向平台  ©苏圣亮

 

Chapter 1

场地条件介绍

 

场地图  ©tao+c

青龙坞藏在桐庐深山的某个山坳处,这个村落以附近盘卧的一条溪流而得名。我们应邀设计改造村里的一间黄泥土墙和木架坡屋顶结构的老民宅。老屋南面背依青翠山林缓坡,北面是低台院落,紧邻山间唯一的路俯看山谷。东端可以看到丛林景观。

 

这是一个占地232平方米的两层楼民居,曾经是当地村长的家。在北立面上可以明显看到房子经历两个不同年代加建扩大的痕迹,墙身上还有合作社生产时期遗留下来的斑驳标语。土墙直接落在底部的斫石基础上,墙面的开窗都是很小而且封闭的。

 

原现场条件  ©tao+c

重建结构体系

 

在拆除了原木楼板和隔墙之后,土墙和地基需要重新加固。我们借机将地面下挖了1000mm,埋入钢筋混凝土圈梁并上翻1米,以从内部箍住两面长向的土墙。为支撑屋顶和新加楼板而立的钢柱,同时起到了拉结土墙的作用。由此也获得了更好的高度条件和开阔的平面。

 

结构加固过程  ©tao+c
细部  ©tao+c

 

Chapter 2

设计策略

 

四层半-20个胶囊、无穷无尽的书架、曲折的楼梯和平台  ©苏圣亮

在这个7.2米的两层高民宅里,我们构筑了一个有2栋楼、4层半楼面、11个平台、20个胶囊、7段楼梯和无穷无尽书架的复杂的内部空间。

 

设计是从一个简单的胶囊单元模数开始的。

 

胶囊单元剖面图  ©tao+c

胶囊模数1100x2000x1350:以床垫的尺度为边界,四周以书架围合,形成小室分隔。

 

1350mm是一个人可以方便地躬身进入,坐在胶囊厢室内舒适地阅读休憩的高度。同时均分3份后,450mm也刚好是一格书架的高度。

叠加
交错

根据人的真实身体动作设置不同于寻常尺度的楼层高度,是这个项目的切入点。

 

通常我们习惯的楼层高度,是以人可以行走站立并伸直双手为最低的依据。在这个项目里,建筑师决定以人坐卧停留休憩所需的高度——即胶囊的高度1.35米——作为二楼以上的胶囊住宿层的楼层高度,去设置楼板平台。

 

胶囊厢室通过叠加并交错的方式,楼层之间相互错位,形成局部的双层高度,作为通道和分享平台,可以站立通行。

 

这是一个从剖面关系出发,由单元叠加直接生成的设计方案。

 

底层作为公共空间:书店,是正常的楼层高度。二楼以上是交错的胶囊楼层,1.35米高,楼层之间用纤细的楼梯连接,每9步就可以抵达上一个平台。

 

在平台通道上,站立的人的视点超出上一个楼层的高度,由此形成尺度错觉和流动的多重视线的体验。

 

结构楼板施工过程 - 男生楼(左)、女生楼(右) © tao+c

用这样的策略,建筑师在内部置入了两栋悬空的3层建筑单体——分别作为男生楼和女生楼。男女楼各有10个被书架包围的标准胶囊厢室和1个卫生间。架空的底层形成公共空间:图书馆、阅览室和咖啡厅。

 

长向剖面图,以及视线关系  ©tao+c
独立悬空的男生楼、女生楼  © tao+c
构造分解图  © tao+c

 

Chapter 3

空间漫游

 

截断的剖面-从大厅看向男生楼,站立的人与楼层高度关系 ©sisi
女生楼剖面 ©tao+c

书店公共区

 

一楼是公共区域,融合了接待/咖啡厅、观景区、阅读室和书店的功能。

 

1层平面 ©tao+c
入口大门  ©bensooon

进入大门,看到的是一个挑高的大厅。建筑师将东面的山墙剖开,使用了木框和透明波浪板的房子沿着剖面凸出。迎向东面的山林景观,并设置了一个半圆形下沉的观景平台。老砖地面、竹压板书架、土墙断面、波浪板和影影绰绰的绿色丛林,形成了丰富而温暖的氛围。

 

从大门进入后的第一眼景象  ©苏圣亮
大厅和观景区,面向绿色山林  ©苏圣亮
站在窗边回望入口,人的视点超过了二楼的平台高度 ©sisi

一面是开阔的自然景观,转头往里望,另一面则是紧凑跌宕的书山。

 

男生楼悬空在内部,在大厅里能看到楼板平台之间清晰的剖面关系。同时,胶囊区的侧面又与无限重复的书架系统连接对齐。可以明显地看到站立在楼上平台的人,高过上一层的楼板高度,形成了特别的尺度扩张的感受。

 

截断的剖面-从大厅看向男生楼,站立的人与楼层高度关系 ©苏圣亮

从大厅往里走,深入到安静的阅读咖啡区。

 

被书架包围的空间内有一张阅读长桌。悬空在长桌上的是女生楼,由几组跌宕的平台组成。

 

书店和阅读室  ©苏圣亮
从阅读室深处回望  ©苏圣亮
阅读长桌和窗边小桌  ©苏圣亮

阅读室看向窗外,和上方跌宕交错的楼板  ©风语筑

男生楼和女生楼是独立相互分离的,两栋楼之间的间隙形成了书店上方的挑空。

 

在阅读休息之余,可以举目望向窗外的景观,或是抬头透过交错的楼板和纤细的楼梯和通高的书架,看到旧屋顶和从天窗投下来的光线。

 

从阅读室仰望,层层叠叠的楼板和短促转折的楼梯  ©苏圣亮

胶囊住宿区

 

2、3、4层平面  © tao+c

2楼到4楼是胶囊住宿区,男女生楼有各自独立的楼梯隐藏在书架后面。楼层之间通过纤薄的金属楼梯相连,经过多个不期而遇的平台和随处伸手可及的书架,书架围合的空间里是隐秘的胶囊厢室。

 

攀爬的身体体验

 

去往楼上胶囊空间,要经过那些跨度交错的平台,通过纤薄的金属楼梯相连,只需要9步台阶就可以抵达另一个楼层。路径短促转折,形成攀爬山中小径一般的感受。以人的身体漫游体验为契机,游牧般的交通路径充满了趣味;同时无论置身何处都无法瞥见房子的全貌,在每一处休息平台每一个转身回望都有新的不同的景观。

 

平台与楼梯 ©苏圣亮

游牧般的路径 ©苏圣亮
顶层,桥和天光 ©sisi
楼梯与平台  ©苏圣亮

狭小空间内的深长视线

 

跌宕错落的平台和纤细到几乎消失的楼梯,允许内部交织着层次丰富的视线关系,两座“楼中楼”之间可以发生多角度的对望,互通声气,在感官上营造出流动的空间。 只有普通楼层一半的高度,让人的视线在狭小的空间内更自由地穿梭。不同的楼和平台之间有各种对望关系,彼此成为对方的景观。

 

对望,从男生楼平台望向女生楼  ©苏圣亮
对望,从女生楼平台望向男生楼  ©苏圣亮
从胶囊二层平台看向大厅和外部景观  ©苏圣亮
从胶囊三层平台看向大厅  ©苏圣亮
从胶囊三层平台看向大厅  ©风语筑
胶囊平台内部  ©风语筑
框景 – 从一个胶囊中看向书店  ©苏圣亮

胶囊和书架  ©sisi
休憩平台与窗景  ©sisi

最终形成了一个4.5层、有11个不同平台高度的错综复杂的内部结构,同时也是一个可以自由穿梭或者停留的空间。人就在这辗转中漫游,攀爬、静止、阅读、窥视、入“囊”休息……置身其中,不见全貌,仿似在一片室内的山水园林中寻趣。

 

内部具有自然的温暖感,天窗使阳光能够渗透进每一个挑空区,洒进最深处。

 

公共与私密界限的反转

 

“楼中楼”的构建,让各种空间的边界变得模糊,得以实现开放和私密之间的平衡。胶囊房间隐藏于围合的书架之内,形成半私密楼层平台上更深的私密空间。每个单间又都有一个对应书架分格的小窗,开向内部的挑空或者外立面,形成又一层对望和窥视的关系。但当我们走出其中,下行到一楼的书店,从挑空区能清晰地看到它的楼板剖面结构,以及这种结构是如何被搭建的。内与外都变成了相对的概念和互换的体验。

 

窗景 – 从一个男生楼胶囊中看向书店和女生楼  ©苏圣亮
框景 – 从一个胶囊中看向平台  ©苏圣亮

私密空间对外的窥探

每个胶囊窗户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观——室内人造的景观和室外自然的景观。

 

胶囊看出去的16个角度 - 施工现场 ©tao+c

内与外的渗透关系

 

这些窗户映射到外立面上,形成了黄土墙上的孔洞。建筑师在外立面上的改造是由室内空间向外延伸的,仅做最细微不动声色的改变:对应胶囊的分布和风景做了开窗,新做的木框玻璃窗与夯土墙和旧窗板浑然一体,内与外的边界是一种多孔性渗透的方式。

 

内部的窗洞在外立面上的映射

北立面,新旧窗洞  ©苏圣亮

回应着山林和场地,景观视野最好的东面山墙面被完全剖开。一个由木框架和透明波浪板构成的房子从剖面里突出,迎向对面层层叠叠的远山,无尽的绿色涌向室内。透过东面的透明立面,也可以看到内部惊人的变化。暮色降临时,室内的灯光透射而出,凝聚着整片村落的活力,也点亮了新的生活理想。

 

鸟瞰,建筑与山体  ©苏圣亮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青龙坞言几又乡村胶囊旅社书店

事务所:Atelier tao+c西涛设计工作室

项目类型:乡村老房改造

场地地址:中国浙江桐庐

建筑占地面积:232 平米

完工日期:06. 2019

设计团队:刘涛、蔡春燕、刘国雄(项目设计师)、韩立慧(软装设计师)

家具灯具合作设计:体物之作TIWUWORKS  

家具灯具合作设计:赵云、陈晓雯(产品设计师)

结构和机电设计:风语筑-朱红中(项目协调经理)、 冯猛(结构设计)、杨威(暖通设计)、 万小娇、龚丹、陈新平(水电设计)

材料:竹木层压板/青砖/肌理漆/聚碳酸酯波浪板

施工方:杜清水营造;项目驻场负责人:廖华荣、敬大国

业主:放语空乡宿文创综合体

摄影师:苏圣亮

 


 

本文由西涛设计工作室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关键词:
Atelier tao+c西涛设计工作室
书店
旅社
桐庐
浙江
竹木层压板
聚碳酸酯波浪板
肌理漆
青砖
项目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