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在纽约资本的天空下,建筑师以何种方式进击?

在纽约资本的天空下,建筑师以何种方式进击?
苏曼 | 林楚杰 | 2017.09.21 19:00

Amateur-built-environment-1-Sergey-Semenov

 

导言:在纽约,市场成就建筑师,资本成就建筑。生存于这个建筑设计事务所比比皆是的国际都市里,选择以何种姿态进击,成为建筑师们需要不断追问的命题。

与其他地方的事务所相比,在纽约获得成功的建筑师事务所,似乎更具有对市场和金钱资本的敏感性。2016年的纽约,在经历了九年前美国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建筑市场持续缓慢回暖。房地产发展牵引着这个城市的建筑市场,带给建筑师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和挑战。

 

 

纽约的一切与金钱挂钩

纽约也许是许多建筑师的梦想之地,他们希望在这里大展身手并争得一席之地。然而,纽约并非那么理想化的乌托邦——纽约的一切都与资本挂钩,金钱这个因素在这里被无限放大。近几年来,欧洲经济不稳定,英国愕然退欧,纽约跃升为优于欧洲甚至优于伦敦的投资城市;从亚洲的角度来看,中国资本不断累积,但由于国内市场与政治形势不明朗,中国资产阶级对美国等海外市场的青睐悄然升起;再者,由于纽约自身的魅力,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被一直不断吸引到纽约。在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纽约房地产被全球的投资者视为存放资本的首选城市,并以此赚取溢价。近几年不断开发出来的奢侈住宅 (luxury building)和超高住宅(supertall condo)等等,就是纽约越来越吸引全球金钱的有力证明。毋庸置疑,纽约的住宅热是市场急速发展的产物。

 

futur-nyc small
近几年不断涌现的纽约高楼

纵观纽约曼哈顿这几年的建设,最如火如荼的有两种项目:一种是CBD写字楼,包括Hudson Yards和世贸中心(WTC)重建;另一种便是如雨后春笋般拔起、由明星建筑师作为导向和卖点的所谓奢侈住宅。这几年建成、在建以及规划完成的经典奢侈住宅案例包括BIG的VIA57,Rafael Vinoly的432 Park和125 Greenwich,Herzog de Meuron的56 Leonard Street,Jean Nouvel的53W53,Renzo Piano的565 Broom Street,David Chipperfield的The Bryant,SHoP的West 57th Street Tower,Frank Ghery的New York by Ghery等等,更别提近十年竞相出现在高线公园上的一系列明星建筑师超奢华住宅了。Zaha Hadid的520 W 28th Street也被广泛宣传为她的生前遗作,在市场上被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追捧。

 

建筑明星文化在各地都存在。相比其他地区,纽约对待建筑明星文化显然持非常积极的欢迎态度。在建筑大环境下,建筑设计师(区别于注册建筑师)的设计费也许仅占项目总开发支出的2%,但建筑师可以带来的价值远远不止于此。

 

new york11111111111
建筑事务所云集的纽约曼哈顿

与其他各专业的顾问方不同,建筑师的业务不止于自身的专业范围。具备明星效应的建筑师,对项目溢价有着直接影响。地产开发商选择明星建筑师,归根结底是为了项目在美学上的独一性,并将其作为产品在市场上的一种营销手法。在纽约做地产,竞争非常激烈,开发商选择明星建筑师合作,几乎成为了项目在这个城市独树一帜的必要条件。对建筑师来说,“建筑界里的明星”这一标签,能为他们在纽约的生存获得更好的机会。稍微注意纽约近一两年推出的奢侈住宅作品,可以发现大家都不约而同将设计师本人的名字打在品牌营销上。比如,从推出市场时全称就叫New York by Gehry;10 Bond: Eleven Residences designed by Selldorf Architects;101 WallStreet: True Luxury Lies in Experience and Quality of Life - Piet Boon, Designer,等等。

 

Gehry New-York 670
New York by Gehry

 

如何面对市场作出反应

以曼哈顿为背景,在理解了地产开发的产业链、设计的经济价值以及市场动态的前提下,建筑师该如何思考与响应,如何面对市场做出反应?

 

抓住当下豪华住宅热的趋势,在纽约获得成功的事务所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如BIG、VINOLY这样有名气且对市场有很强适应能力的事务所,他们广泛参与了纽约的住宅热,其作为商品的建筑作品得到大量媒体曝光和消费者追捧。第二类是如SLCE和GHWA这样的资深纽约本地事务所,作为注册建筑师参与到城市建设的他们,同样受益于这场全世界人民参与的建筑热潮。这些事务所非常低调,几乎在建筑学界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但实际上却作为执行建筑师(architects on record)站在绝大多数新项目的背后,成功累积财富。第三类事务所,保持自己独特的质量,并以此在纽约市场生存。他们或是选择小巧精致的项目,如Selldorf最近进行的10 Bond Street住宅;或是有自己特定的顾客群,如Peter Marino专做奢侈品牌的店面设计;亦或是以室内起家,追求空间质量,如荷兰建筑师Piet Boon被邀请到纽约设计101 Wall Street的室内翻新。

 

· BIG ·

 

02
BIG 的 VIA57,纽约

专访:Huang Zhonghan (BIG)

 

第一类事务所中的佼佼者BIG,是很好的典型案例。作为新一代建筑师的代表人物,Bjarke Ingels是位具有敏锐市场嗅觉的设计师。虽然进驻纽约时间并不长,BIG已经在这个城市的几个重要项目中占有一席之地。2010年,当开发商Durst委托BIG设计其位于Hudson River Waterfront的VIA57住宅项目时,Bjarke凭借这个先锋作品设计,带领团队第一次正式进入了纽约市场。自项目启动以来,其独特的三角形轮廓让项目与BIG广受媒体关注。在以美国传统塔形摩天大楼以及最大化容积率为范本的纽约市插入如此另类大胆的设计,俨然似一场来自北欧的声明,也重塑了人们对纽约天际线的认识。

 

起初,是纽约选择了Bjarke的独特性,但很快BIG便主动出击迎合市场。由于对北美市场的重视与市场发展的敏感度,BIG的几位合伙人——Bjarke Ingels本人,Thomas Christoffersen,公司CEO兼运营总监Sheela,负责市场和商业的Kai-Uwe Bergmann,以及新立的合伙人Beat和Daniel——如今也长居纽约。VIA57的成功与北美市场的升温让BIG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于2016年突破两百人,办公室也由原来在高线公园旁边、望向哈德逊河的Starrett-Lehigh搬到了华尔街附近的61 Broadway,拥有360度全景的顶层。BIG的设计哲学非常适合纽约这个以开发商、市场供给、金钱与大众评价为主导的城市。Yes Is More一书中提到的双赢思想、方案演化与淘汰、最大化满足业主和社会需求并且创造设计价值等,也是拿到项目和顺利推进的关键。如今,BIG在纽约的知名项目还包括取代了Norman Foster的纽约世贸中心二号大楼(2015),被几场大飓风席卷后而广受关注的曼哈顿海岸线The Big U(2014),高线公园上的The Spiral Tower(2016),以及纽约警察局(2016)等。

 

积极迎合市场,将工作效率与项目需求最大化并加以强大的营销团队,让BIG能够在纽约不断进击、大获成功。

 

· SLCE ·

 

03
由SLCE 执行 Rafael Vinaly设计的 432 Park AVENUE,纽约

SLCE等第二类事务所行事低调,却对纽约的发展功不可没。成立于1941年的SLCE目前有六位合伙人、一百多位员工,主要设计以曼哈顿为主、辐射纽约大都市圈的项目。根据The Real Deal 2015年底的统计显示,从2010年以来的这五年间,SLCE已跃升为在住宅类建筑中全纽约最多产、最赚钱的公司。近五年里,单单是纽约就有超过6500户单元经过SLCE之手,其中不乏近几年炙手可热的经典项目,如前文中BIG的VIA57,Robert A. M. Ste的200 Central Park,SOM的252 East 57th Street,Vinoly的432 Park Avenue以及纽约在建的最大住宅项目606 West 57th Street等。SLCE拥有的资质,使得他们可以提供全方位的建筑服务与技术配合,领域涉及住宅、商业、服务业、混合功用。正因为全方位的专业涉及,在合作上,SLCE更像是建筑师角色的开发商——他们懂得如何最大化设计可利用空间,降低建筑施工成本,并高效地与各技术顾问方配合。因为完成项目的质量高、施工图纸可靠,他们在纽约受到开发商和业界的广泛信任,不断受邀参与新项目建设。

 

· Piet Boon ·

 

large Piet-Boon-101-Wall-05
Piet Boon 的 101 Wall Street,纽约

对于第三类事务所来说,精细的设计使得他们有机会参与纽约城里特有的建筑项目:“旧楼新作 ”(gut renovation)。因为历史和地标规范的原因,在纽约,有许多品相较好的地块和旧楼虽然被转手卖掉了,但被要求不能改变大楼室内或室外的原始样貌。所有新的改变方案要经过DOB (Department of Building) 对地标性、都市区域规范(zoning) 等方面严格的审核与批准。

 

于是开发商另辟蹊径,转而将历史作为卖点,并搭配气质相符的建筑师,推销出许多优秀作品。如101 Wall Street作品,实际上是一栋1931年造的历史老建筑改造。此片区有许多富含历史意义的建筑,如自由女神像、布鲁克林大桥,以及伍尔沃斯大楼(Woolworth Tower)等。大楼功能从写字楼改造为奢侈住宅,建筑外表皮保留为上世纪30年代所流行的Art Deco原样,大堂内的装饰画也被完整保存。101 Wall Street邀请了欧洲室内设计师Piet Boon担任品牌主创,重返纽约1930年代的移民热。能抓住这种“旧楼新作”机会的建筑师,在纽约也能获得许多高质量的设计机会。

 

 

金钱是建筑教育里缺失的重要一课

纽约都市丰富多彩,纽约主流建筑界一直由市场和金融所主导。市场引来开发商,开发商请入建筑师,金融决定项目最后是否能落到现实。在纽约,金钱是使建筑界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似乎在纽约的很多刚毕业的年轻建筑师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这一点。笔者毕业后在纽约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反思过去接受的建筑教育里存在的遗憾。每年学校培养并输出许多优秀建筑师——他们具备突出的美学和工学能力,却缺乏对金钱逻辑的理解。当年老师们苦心营造的温室般的建筑系氛围,与现实世界是相对脱节的。学校的课程设计上有工程、节能、历史、规范、科技以及理论教学等等,但唯独没有关于金钱的课程。似乎从学校开始,建筑学就被有意与金融资本隔阂开来。年轻建筑师也许会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去提方案,知道形式、功能和环境的最佳搭配,不管是恰当融入,还是兀然突出。但他们常常不会考虑一些关于项目最本质的问题:开发这些楼的钱从哪里来,怎么用好,如何能让开发商和最终买家——建筑师的这两种客户——都心满意足,等等。在培养更符合当下时代和城市发展的年轻建筑师这件事情上,金钱也许恰恰是长久以来被建筑教育界和学界所故意忽略的重要一课。

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每个城市里,最需要建设的建筑类别有住宅、零售商业、写字楼商业、工业,却并没有建筑师最追捧的文化建筑。像美术馆、音乐厅、市政厅、学校等,它们包含了大量的设计思路,但放眼全世界,这些建筑产物毕竟是少数。此外,文化建筑一般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牵头开发,虽然对城市有改善形象、吸引投资等间接作用,但跟城市的经济并没有直接促进的联系。

 

另一方面,因为供求关系的影响,住宅、商业等这些有资本价值的建筑种类早已形成固定的模式,有些甚至是简单修改后复制黏贴。很多情况下,建筑师的创新在大多数城市建筑中并不被需要,比如中国新城中大量雷同的住宅和商业项目。但在纽约这样的国际都市,城市发展到如今的高密度,每一栋新建筑对土地改造成本、城市功能搭配、资源设施配套都有复杂的要求。这里每一栋建筑都是独特的个体,不是简单的复制黏贴可以解决的。如今纽约经济持续复苏,加之其全球地位的攀升,由市场需求推动的奢侈住宅越来越需要好设计师、好作品、好品牌。抓住当下这个开发热市场,是建筑师能在纽约获得成功的新机遇。

 

作者简介:

苏曼

康奈尔大学建筑学学士,哈佛大学建筑学城市设计硕士。专业领域涉及艺术、建筑学、城市学、房地产金融与项目开发管理。现长居纽约,致力于通过跨学科的视角,解读纽约建筑和城市的发展。

本文为“亚、美、欧建筑职业生态观察”系列里的其中一篇,后续将会推送其余地区的报道。

文章已获授权发布,原文发布于网站“艺术与建筑集合式研究团队”http://cargocollective.com/collectivejoualismmaster,刊登于台湾《建筑师杂志》2016年11月号。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与作者取得联系。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建筑与资本
建筑师职业生态观察
纽约建筑
资讯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