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
视频
旅行报名
招聘信息
有方服务
按发布时间
按浏览量
按收藏量
条搜索结果
暂无数据

很抱歉,没有找到 “” 相关结果

请修改或者尝试其他搜索词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其他登录方式
返回
忘记密码
确认修改
返回
请登录需要关联的有方账号
关联新账号
关联已有账号

深、港、穗建筑师论深圳建筑的未来 |《2000-2015 深圳当代建筑》出版

深、港、穗建筑师论深圳建筑的未来 |《2000-2015 深圳当代建筑》出版
李菁琳(有方) | 李菁琳 | 2017.04.14 14:11
0深圳当代建筑 6
全员大合照

导语:2017年4月13日下午,深圳雅昌艺术中心多功能厅内,深圳建筑界与上海《时代建筑》杂志社策划、合作了两年多的《2000-2015 深圳当代建筑》新书正式发布。当天,从规划局到建筑设计院,从地产公司代表到事务所的主持建筑师,从大学教授到杂志社编辑,似乎活跃在深圳建筑界的那些人都来了,齐聚一堂对话深圳城市与建筑的未来。

 

0深圳当代建筑-1
发布会现场
0深圳当代建筑-3
发布会前官方指引参观雅昌艺术中心

发布会结束后,《时代建筑》杂志社以《2000-2015 深圳当代建筑》书内的文章作为线索,邀请其撰写人以及书籍编委会成员上台进行了两场主题不同的研讨会,对深圳当代建筑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描绘,从城市公共空间到高层建筑、住宅、建筑文化的传播等。深圳,这座被《时代建筑》称为当代城市遗产的速生城市,在30年的飞速发展中,很多人甚至都没有真正看清过它的面容。而现在,是时候了,我们应该停下来认真看看这座城市,看看它的模样,它是如何成长起来的,民众对其评价如何,我们对它的未来又有什么期许?

 

0深圳当代建筑-4

0深圳当代建筑-5
发布会现场

论题一:深圳城市与建筑的理想是什么?

 

孟建民(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是一座具有实验性质的城市,这里的土壤包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建筑师都有机会在这里建成作品。由实验性又带来先锋性、示范性,这座城市没有历史包袱,它不是指向过去,而是指向未来。这里科技发达,有创新的基础,因此,我对深圳未来的期待是继续保持这3个特性:实验、先锋、示范。

 

饶小军(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建筑是容易被看见的,其背后所体现的理念是不容易被看见的。深圳建筑其实有一种底色,是批判实用主义,透过建筑的沙滩,可以看到历史的大潮。

 

这些年深圳建筑圈发生了很多大事件,有深港双年展、中国建筑传媒奖、城中村保护计划等等。大致进行分类的话,可以分为3个时期:首先是实验性的建筑设计浪潮,然后是国际化,包括国际建筑师来深设计、建造作品以及海归建筑师所带回来的国际化视野,现在到了本土化思考的回归,像前段时间关于湖贝古村的保护、研究大讨论。深圳确实在历史保护方面做得不够好,我们甚至都难以保住一条古村落。但建筑师群体的公共意识正在逐步建立,或许在经历一些沉淀之后,未来会越来越好。

 

邹兵(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在2000年以前,深圳的建筑是具有先锋性的,2000年以后,建筑所带来的影响力好像不如城市规划。提起深圳的建筑设计没什么人发表评论,提起规划大家都说深圳湾公园、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改造得不错。这大概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对市民要进行建筑启蒙,打开建筑的影响力,告诉他们什么是好的建筑。

 

覃力(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世界建筑导报》主编):高层建筑是深圳建筑的一个缩影,在好几个时期里的好几个高层都曾对全国高层建筑有统领作用,比如90年代的国贸大厦。深圳的高层设计是有创新力的,打破传统结构技术等限制,就好像汤姆梅恩设计的的超过300米的高层核心筒一样。这点和深圳的经济发展有些类似,深圳的高层建筑走的也是一条不太寻常的道路。但深圳的高层通常形体都不夸张,大部分甚至可以说是简单朴素,不像北京、上海的那些(高层)。当年,我们的很多作品在全国都具有领先、创新性,现在好像有些进入瓶颈期,被其他城市超越,希望后继发力,我们能再慢慢追上来。

 

费晓华(深圳雅本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我给大家讲的故事关于深圳建筑的理想与建筑师的理想。我刚回国的时候接了第一个项目,莲花山公厕设计,那时候虽然没有什么设计费,但是有理想,第一次看见自己的项目从图纸变为现实,半夜上莲花山工地,带着年轻人谈理想:看,这多美好啊,能够看见自己的作品被建造起来。那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年轻人却好像有些无动于衷:但没有设计费,我们怎么活下去呢?

 

这么多年过去了,理想和现实一直在碰撞。但我想说的是,理想不能被现实打磨掉,有的放矢,理想终会得到回应。

 

刘晓都(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建筑的理想不太好说,可以说说城市的理想。深圳是一座被移植过来的城市,它基本上是由北方建筑师南下建造起来的,并没有给这座城市带来什么特别具有地域性特点的气质,反而就是在30年内快速地建造起了一座普通的城市。当然这也是很不容易的,即便只是经营一座普通的城市。但现在我们已经渡过了那个以快速生产为荣的时期了,我们应该开始慢下来,更独立、更负责任地去思考如何将深圳建设得更有自己的味道、氛围,而不是通过某一座建筑来辨认一座城市,好比说起悉尼就是悉尼歌剧院,说起纽约就知道帝国大厦。

 

从前我们以快为荣,现在是不是应该回到“慢工出好活”的这种认知里面来呢?

 

0深圳当代建筑 7
研讨会现场

论题二:深圳城市空间的活力是什么?

 

仲德昆(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我来深圳的“深龄”还未超过3年,从一个外来者的角度来说,深圳城市的活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的活力,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像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这种类型的改造,产业结构的转变带来的空间结构的转变;二是深圳的城市规划给未来城市的改造留下了空间,深圳是滨海串珠式的多中心城市,与很多大城市不一样,其空间结构所带来的交通活力,或许会是未来的发展动力。

 

杜鹃(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我的“深龄”可能比仲院长长一点,我是2005年第一次来深圳。那时候晚上在酒店睡不着就出来逛,从华侨城走到了白石洲,那是我第一次遇见深圳的城中村,与之前深圳留给我的现代城市(Mode City)印象非常不同,在那之前我甚至都没有在深圳见到过老人、孩童和动物。从此我就对城中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第一届深港双年展的时候,组委会也同意了让我把城中村作为展览的一个版块加进去。

 

我觉得深圳是一个很开放、积极向上的城市,从城中村里的居民、出租车的司机,到地产公司的老总、事务所的主持设计师,每个人对这座城市都抱有一种期待的心情。城中村其实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但是在深圳它是特别的。城中村在深圳有政治地位,政府不会认为它是规划的一种失败,反而会积极地面对、探讨这个话题,这在全国来说都是很特别的。

 

黄伟文(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主任):我想说说双年展,双年展其实在激活公共空间方面的成效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好。展览做完以后,很多空间装置都被拆除了,并没有真正激活那几个片区,该改为停车场的还是改为停车场了。

 

赵晓东(柏涛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首席建筑师):深圳在城市公共空间的管理上存在很大问题,这不禁让人疑惑:我们是否需要一本公共空间使用说明书?很多设计做出来以后,在使用时会被管理者扭曲,变得与设计时差别很大,民众也不知道究竟该如何使用这些公共空间。

 

张之扬(深圳局内设计主持建筑师):建筑师总在孤军奋战,我们需要社会共识的支持。我们缺少与社会、民众真正落地的互动。建筑师只知道设计,却不知道现实世界的真实样子,不知道城管是干嘛的,项目建好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拆掉了。

 

另外,最近一年在朋友圈见的最多的是突然冒出来的自豪感:深圳的夕阳、蓝天......不是说我们不应该自豪,而是太多这样的自我满足感容易造成自我批评意识的缺失。前段时间我去了趟上海,意识到其实深圳与上海、北京在建筑、文化思想等方面差距还是非常大。深圳的曾经的优势是离市场近,结果却导致建筑师变得只会为市场考虑,为甲方考虑,而忽略了真正的使用者。

 

刘珩(南沙原创主持建筑师):我觉得深圳是慢不下来,加上现在规范制定得越来越严格,让建筑师的思想变得越来越钝,失去活力。其实我希望的,是让深圳一直保持外地人来时的那种“水土不服”,一直创新、走在前面,就好比建筑师要跳到红线外面做设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空间所有。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关键词:
当代建筑
当代建筑师
深圳
资讯
0
参与评论
热门标签
中国空间研究计划
建筑师在做什么
建筑师访谈
建筑讲座
有方招聘
行走中的建筑学
项目
视频
订阅有方最新资讯
投稿

*注意:

1. 邮件标题及资料包请以“新作/视频投稿-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格式命名;

2. 由于媒体中心每日接收投稿数量较多,发送资料前请确认项目基本信息、文图资料准确无误。接受投稿后,不做原始资料的改动;

3. 若投稿方已于自有平台进行发布且设置“原创”,请提前开设好白名单(有方空间账号:youfang502;Space内外账号:designall),并设置好“可转载、不显示转载来源”两项。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